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2023-02-24 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一、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方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

  二、动手试一试: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可能性大小及数学好玩

  重点:大数的认识、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三、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四、复习目标:

  1、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改写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复习乘、除法口算,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和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确、快速。

  3、复习笔算乘、除法,让学生说一说进行乘、除法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应注意什么,除法试商、调商的原则是什么等等,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体会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5、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6、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7、生活中的正负数,及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

  8、数学好玩中编码,数图形中的规律。

  9、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10、通过整理和复习,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复习措施:

  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5、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6、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7、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掌握。

  8、加强补差,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9、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10、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2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

  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

  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

  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

  5、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

  7、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1直角=90°

  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2、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3、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价钱,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4、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5、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

  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

  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

  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

  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

  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

  16、四边形小结: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1、沏茶问题:

  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

  3、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

  四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表象,这对于学生在课中学习新知识时,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基础后,教师在教学时就能有的放矢,更多地让学生通过尝试来获取新知识,可以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而实际情况,当今的学生中养成预习习惯的还不够普遍,当然这是有一个过程的,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我们教师、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老师和家长首先要起到引导作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如何去预习,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在上新课之前,可以提出几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的问题作为预习的作业,如要求读、划、问、查,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结合课文背景、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我们现在学的课文有很多都距离孩子们很远,这就需要背景的查找来辅助学习,加深理解。

  这样坚持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对预习就有了一定的习惯性。其次,学生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在预习中有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核心重点的地方或较难理解的地方打个*号等等。

  作为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预习,有些问题孩子会主动向你询问,上网的查询还需要家长的辅导。在上课时,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那么他的思维会紧跟着教师,不是老师引着走,而是进行互动的学习。只要学校家庭共同联合,孩子的预习习惯一定会很好地养成,这对于他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听讲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保证课堂35分钟效率的最低要求。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老师在讲课时,较多采用动作信号,往往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可能是个问题。

  因此,学生只有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才能回答我的动作问题,或领会一个手势所表示的意思。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

  边听边思考,同意的可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时,要积极大胆的举手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沟通同学之间的信息,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听懂教学内容。

  3.课堂上说的习惯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不要语无伦次;其次,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不完整,老师要鼓励学生,表扬他敢于说的勇敢的精神,不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是种压力而不敢说、不肯说。

  所以,在班上,学生回答问题时会说“我认为”“我补充谁的问题”……显得非常自信,有时像开辩论会一样,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习的主动权就还给了学生,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

  4.做作业的习惯

  总体来说,学生的作业书写较好,但是要做到持之以恒那是要有恒心的。现在有的学生做作业只是为了应付教师,有的回家马马虎虎做好就出去玩了;有的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有的一有不懂得题目,就马上问家长,自己不动脑筋;有的甚至不完成作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从几方面着手。

  (1)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

  (2)独立完成作业,遇到困难想办法自已解决,不能依赖他人。

  (3)做完作业认真检查。

  作为一些作业常迟交的学生的家长可以相机地抽查孩子的书包,或者和别的学生交流后,再来询问。只有多督促,多提醒,才能让学生改掉迟交或者不叫不交的不良习惯。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3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那么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那么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那么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式。5.有关0的计算:

  (1)零加上任何数得原数。[0+5=5,8+0=8](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为0。[5-5=0,7-7=0](3)0与任何数相乘得0。[0×5=0,0×24=0]

  (4)0除于任何非0的数得0。[0÷18=0,0÷29=0](5)0不能做除数。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2.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

  (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例如:从渡口出发,到钟山。(渡口就是观测点)(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例如:渡口在钟山的方向上。(钟山就是观测点)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A偏B,A就是(“偏”字前面的)标角度的角靠近的方向{东、南、西、北}。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

  3.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4.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观测点与被观测点对调,那么方向是原方向的相对方向,如: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5.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南20°方向,距离120米处学校在小红家的西偏北20°方向,距离120米处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如:23+34=57与34+23=57)

  2.加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a×b=b×a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a+b)×c=a×c+b×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他们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二、简便计算

  1.连加的简便计算: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结合在一起)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74)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106-(26+74)=106-26-74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例如:123+38-23=123-23+38146-78+54=146+54-784.连乘的简便计算:

  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25与4;125与8;125与80等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5.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例如:27×13÷9=27÷9×137.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a+b)×c(a-b)×c

  =a×c+b×c=a×c-b×c

  ②类型二:a×c+b×ca×c-b×c=(a+b)×c=(a-b)×c③类型三:a×99+aa×b-a=a×(99+1)=a×(b-1)④类型四:a×99a×102=a×(100-1)=a×(100+2)=a×100-a×1=a×100+a×2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5.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百分千分万分位位位位计数个.十分百分千分万分单位千百十(一)之一之一之一之一例如(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

  (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

  (2)6.378中有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0.01),

  和8个千分之一(0.001)。

  (3)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

  (4)9.426中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0.1)[4在十分位]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7.小数的大小比较:

  (1)统一单位。(统一成一样的单位)

  (2)把要比较的数写成一列(小数点必须对齐)

  (3)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8.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乘一位10倍×10两位100倍×100

  三位1000倍×1000

  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除以

  一位1÷10

  10两位1÷100

  100三位1÷1000

  10009.单位换算:

  (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2)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10.求小数的近似数

  方法:“四舍五入”法

  (1)①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

  ②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③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2)改写成“万”作为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先划数级线)

  (3)改写成“亿”作为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先划数级线)(4)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1.进率: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有3个角、3条边、3个顶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7.三角形按角分成:(1)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3)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8.三角形按边分成:(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

  有两个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叫做底角。)

  (2)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内角相等都是60°)(3)一般三角形

  9.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

  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三个锐角。1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1.最少用2个相同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最少用3个相同等边三角形可以拼一个梯形。

  最少用2个相同等边三角形可以拼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少用2个相同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正方形。最少用2个相同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长方形。

  12.无论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没有重叠,没有空隙地铺在平面上,就是密铺。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加法、减法:(1)把数位(小数点)对齐。(2)加减和整数的加减一样。2.小数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

  (1)可使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2)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加法、减法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看先干什么更简单.例如:(1)5.6+2.7+4.4(2)9.14+1.43+4.57=(5.6+4.4)+2.7=9.14+(1.43+4.57)(3)51.27-8.66-1.34(4)4.02-3.5+0.98=51.27-(8.66+1.34)=4.02+0.98-3.5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2)可以看出变化趋势.2.常用增加(上升)与减少(降低)来描述变化趋势.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一、1.两头(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

  2.一头(一端)要栽:棵数=间隔数3.两头(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二、棋盘棋子数目:

  1.棋盘最外层棋子数:每边棋子数×边数-边数2.棋盘总的棋子数:每行棋子数×每列棋子数3.方阵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4-4

  4.多边形上摆花盆:每边摆的花盆数×边数-边数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4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5、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38—38×2

  125×25×32

  37×96+37×3+37

  125×88

  3.25+1。98

  10.32—1。98

  易错的情况:

  0.6+0.4—0.6+0.4

  38×99+99

  小学数学四大领域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

  图形与几何:空间与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

  统计与概率: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处理数据;

  实践与综合应用: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数学整除的特征

  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5

  一、单式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①画出横轴和纵轴(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

  ②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多少(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

  ③描点,描点时应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过两点分别做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

  ④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

  ⑤标注好日期和标题。(日期也可不标注)

  3、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地推测。

  (知识巧记)统计图,类型多,条形、折线一一说。

  条形数量好比较,折线增减更明了。

  绘制折线较简单,描点连线来解决。

  完成绘图细分析,解决问题更容易。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

  1、复式折线统计图: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多组)数据,且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这两组(或多组)数据,就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组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可以比较各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表示不同的量,需标明图例。

  4、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回答或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进行简单地分析和合理地推测。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数计算法则

  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6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都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

  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1°: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锐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速度: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千米/小时米/分钟)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商的变化规律:

  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几。

  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几。

  3.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余数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但余数发生变化,去掉几个0,余数末尾应添上几个0。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7

  第一单元乘法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错误)因为乘法计算过程中末尾也会出现0、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一.容量的理解

  1、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的体积。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1升(L)=1000毫升(ml、mL)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三单元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8、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

  二、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

  3、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另外两角的和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

  6、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n为边数}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一、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1、四则运算中不含括号时,先做乘除再做加减。

  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底和高一定要对应。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2、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性)。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电动伸缩门、铁拉门、伸降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二、认识梯形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较短的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无数条)。

  2、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角梯形有且只有两个直角。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正方形、长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六单元找规律

  1、搭配型规律:两种事物的个数相乘。(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排列:

  (1)爸爸、妈妈、我排列照相,有几种排法:2×3。即n×(n1)×……×1

  (2)5个球队踢球,每两队踢一场,要踢多少场:4+3+2+1即(n1)+(n2)+……+1

  第七单元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

  4、衍生:(a-b)×c=a×c-b×c

  5、简便运算典型例题:102×35=(100+2)×3536×101-36=36×(101-1)35×98=35×(100-2)=35×100-35×2

  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一、轴对称图形1、画图形的另一半:

  (1)找对称轴

  (2)找对应点

  (3)连成图形。

  二、对称轴的条数

  1、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三、平移和旋转

  1、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2、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

  1、4×3=12,或12÷3=4。那么12是3和4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说12是倍数,或者说3是因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如18的因数有:1、2、3、6、9、18。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如:18的倍数有:18、36、54、72、90……(省略号非常重要)

  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5、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6、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个位是1、3、5、7、9的数)

  7、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8、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如:10、20、30、40……)

  9、一个数各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453各位上数字的和是4+3+5=12,因为12是3的倍数,所以453也是3的倍数。)

  10、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素数(或质数)。如:2、3、5、7、11、13、17、19……2是素数中唯一的偶数。(所以“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1、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的数叫合数。如:4、6、8、9、10……

  12、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的因数只有1个:1。素数只有2个因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如:9的因数有:1、3、9)。

  13、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如6=3+38=3+5,10=5+5,12=5+7等等。

  14、100以内的素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71、73、79、83、89、97。(共25个)

  15、三个连续的自然数(3、4、5),三个连续奇数(3、5、7),三个连续偶数(4、6、8)的和都是3的倍数。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或除以几。如:A×B=10那么A×(B×5)=10×5(A÷2)×B=10÷2

  ②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几倍,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两个因数分别扩大倍数的乘积。如:A×B=10那么(A×2)×(B×3)=10×(2×3)

  ③如果两个因数同时缩小几倍,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除以两个因数同时缩小倍数的乘积。如:A×B=10那么(A÷2)×(B÷3)=10÷(2×3)

  ④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那么积不变。如:A×B=10那么(A×3)×(B÷3)=10

  2、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商不变规律也可以应用于除法计算。在计算两个末尾都有0的除法算式中,应用“被除数和除数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注意:被除数的变化会带来余数的变化。如:900÷40,虽然在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一个零,算到最后一步是10-8=2,但是余数并不是2,而是20。

  ②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除数不变,商也乘几(或除以)几。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除以几或乘几。如:A÷B=10那么A÷(B÷2)=10×2A÷(B×2)=10÷2

  附:常用数量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a×4=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ab)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①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②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③工总=工效×时间工效=工总÷时间时间=工总÷工效房间面积=每块地面砖面积×块数块数=房间面积÷每块面积(简称:大面积除以小面积)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8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直到所得的'余数比除数小为止。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商不变性质: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

  ③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则商就除以(或乘)几。

  7、有余除法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起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横向条形统计图、纵向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统计图和复试统计图。

  4、复试统计图一般由图号、图形、图目、图注等组成。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常见的有条形统计图、扇型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网状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9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课时数一数知识点: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数级数位计数单位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第二课时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

  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2、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第三课时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目的是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第四课时森林面积(求近似数)知识点: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千亿位千亿百亿位百亿十亿位十亿亿亿位千万位千万百万位百万十万位十万万千百十个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亿级万级个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线与角》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知识点:

  1、基本定义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第二课时平移与平行知识点:

  1、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第三课时相交与垂直知识点: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3、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第四课时旋转与角知识点: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3、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4、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第五课时角的度量知识点:

  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4、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第六课时画角知识点:

  1、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3、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第三单元《乘法》

  第一课时卫星运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1时=60分1日=24时

  4、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第二课时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第三课时神奇的计算工具知识点:

  1、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2、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3、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3/6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知识点: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索与发现(乘法分配律)知识点:

  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2、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知识点:

  1、绕中心点旋转的方向:顺时针,即顺着钟表时针走的方向,从上往右走,再往下,最后向上。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相反,从上往左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2、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制作。如利用一个三角形,通过旋转和平移制作出不同的复杂图形。

  第五单元《除法》

  第一课时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知识点:

  1、用竖式求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除法。注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要写在个位上。2、用乘法进行验算。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没有余数的情况下)

  3、除数是整十数,商也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须补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第二课时路程、时间和速度知识点:

  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第三课时参观苗圃(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知识点:

  1、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2、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为验算做好准备。4/6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时秋游(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点:

  1、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在试商的时候,如果在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如果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或者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2、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3、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第五课时国家体育场(感受较大数的意义)知识点:

  1、并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2、步长,是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探索与发现(四)(商不变的规律)知识点:

  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150÷25800÷2520xx÷125因为25乘4能得到100,125乘8能得到1000,所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8倍。

  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4、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第六课时中括号(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知识点:

  1、中括号的作用,能够改变运算顺序。

  2、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确定位置

  (一)(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

  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2、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

  3、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

  第二课时确定位置

  (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知识点:

  1、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5/6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3、认识并初步了解比例尺:如1:5000单位:千米就表示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5000千米。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第一课时温度知识点:

  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2、正确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第二课时正负数知识点:

  1、正数: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2、负数: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八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栽蒜苗

  (一)(条形统计图)知识点:

  1、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个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小。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

  3、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写出标题。

  第二课时栽蒜苗

  (二)(折线统计图)知识点: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

  3、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0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

  2、多位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

  6、求近似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

  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

  近似数—5000(最小)

  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 …….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90°,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特别注意:因为直线射线都无法度量,所以在判断题中,与直线射线比较长短的都是错误的。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和等于180°,只需要量一个角的度数,就可以知道其他几个角的度数,

  5、角的个数=n×(n-1)÷2

  n为边的条数。数线段的方法也如此。

  6、75度=45度+30度

  15度=60度-45度=45度-30度

  120度=30度+90度

  150度=60度+90度

  135度=90度+45度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零除外)

  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零除外)。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多五位数,最少四位数

  估算原则:便于口算、接近准确数、能解决实际问题(估大或估小)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足之间的长度叫距离。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拉动过程中,面积变化,高变化,周长不变。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5、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5、画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别注意:画高时,请注意;虚线、垂直标记、和名称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每求出一位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也要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第六单元 【统计】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策略。

  1、烙饼类问题策略:

  饼个数×2÷同时可以烙的个数=需要烙多少次

  需要烙多少次×每一面的时间=至少需要的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1

  (一)(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

  1、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个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明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

  4、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写出标题。

  补充【知识点】:初步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信息,并能回答相应的问题。

  (二)(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

  3、能够看出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补充【知识点】:

  1、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初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回答提出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2

  一、除法:

  (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

  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例2:一个数是786,处以24得到余数是18,求商是多少?

  解:(786-18)÷24

  =786÷24=32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14÷3=4……2(同时扩大10倍)100÷30=3……10(同时缩小10倍)

  140÷30……20

  10÷3=3……1

  15÷4=3……3(同事扩大3倍)88÷24=3……16(同时缩小4倍)

  45÷12=3……922÷6=3……4

  二、角:

  (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端点数量,可否测量长度等。(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3)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角度范围。例1:判断题。

  A、钝角都大于90度。……(√)

  B、钝角都小于180度。……(√)

  C、小于180度的角都是钝角。……(x)

  D、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x)

  (4)一副三角尺有两只三角尺,其中含有的角度分别是45°,45°,90°;

  含有的角度分别是30°,60°,90°

  E、平角就是一条直线。……(x)G、周角只有一条边。……(x)

  F、周角就是一条射线。……(x)

  经过组合,他们可以形成的角有:15°,75°,105°,120°,135°,150°,

  180°

  (5)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例2:3点和9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6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平角)。6:30是(锐角)

  3:30是(锐角、75°)

  9:30是(钝角、105°)

  4:00是(钝角、120°)

  三、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然后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时候,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40+60x3=40+180

  例1:40+60x3

  =100x3

  (错误!)=300=220

  148-48x2

  例2:148-48x2

  =100x2(错误!)=148-96=200=52

  四、平行与相交

  (1)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例1:始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x)

  (2)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五、找规律

  (1)在马路一侧种树,1°若两头都种树:树的棵树-1=段数

  2°若其中一头种,另一头不种:段数=树的棵树3°若两头都不种:树的棵树+1=段数

  (2)若是一个闭合的图形,如:池塘一周、长方形或是三角形一周等,树的棵树=段数。

  六、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xb=bxa

  结合律:(axb)xc=ax(b

  结合律:(a+b)+c=a+(b+c)xc)

  例1:37+56+63=56+(37+63)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x13x4=13x(25x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乘法中配对的数字有:25x4,125x8……

  例2:简便运算:327-(127+100)=327-127-100……减法的性质720÷54=720÷(6x9)=720÷9÷6……除法的性质

  125x25x32=(125x8)x(25x4)

  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2)计算要细心。

  八、统计与可能性

  (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

  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

  (2)画柱状图时: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或旁边写上所对应的数据。

  九、认数

  (1)读:先分级,然后由数位的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如:46,3800,6254读作:四十六亿三千八百万六千二百五十四

  (2)写:先从读法中找到“亿”、“万”字,将其视作分级线,再从高位往低位写,每写完一级画一个分级线。若某一位上没有数字以0补充。

  如:六千八百亿三千零二十万五千六百零八写做:6800,3020,5608

  ※注:除了最高级,每一级都有4位数,在写数的时候,若某一位没有数字,必须填“0”补充。

  (3)读零法则: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0时,都只读一个零。

  例:用4个8和4个0写出满足一下条件的数字:

  ①一个零都不读:8888,0000,8880,8000,8800,8800,8000,8880②只读一个零:8808,8000,8088,8000,8008,8800,8080,8800,

  8880,0800,8880,0080,8880,0008,8800,0880,8800,0088,8000,0888

  ③读两个零:8808,0800,8808,0080,8808,0008,8080,0880,8080,0088,

  8008,0880,8008,0088,8800,0808

  ※注:在写含有几个零或读几个零这种题型时,写出之后一定要读一遍,看与要求是否符合。

  (4)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

  首先,先分级,若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则先将亿后面的一位(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亿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若改写成以“万”字作单位,则先将万后面的一位(千为)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万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例:将下列数改写成以“亿”“万”作单位的数。46,0000=46万

  573,8000≈574万

  495,8460,0000≈496亿7853,0000,0000=7853亿

  十、用计算器计算:

  (1)计算器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

  (2)计算器上有一种功能键叫CE键,又叫“改错键”。

  例1:在计算器上按下如下键:123+455CE4

  56=

  其正确计算过程及结果为:123+456=579。

  (3)用计算器计算时,每一步骤之后,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是什么要清楚,详见书上P102。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3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但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更能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1、条形统计图常用1格代表2个单位,有时还要用半格来代表1个单位。如果要表示的数据比较大,可以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或更多的单位,一个代表几个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这样比较方便。

  2、由统计表画统计图的步骤和注意要点:

  (1)观察表中项目,确定数据项(一般为数量)和类别项(小组名称、年份、时间等)

  (2)确定横纵轴、刻度以及图的类型(横向或纵向)。

  (3)画条形,标数据,注意条形的高度要符合刻度,纵向统计图的顺序是从左往右,横向统计图的顺序是从下往上。

  (4)添上图例,根据图例补充完条形的条纹以示区别。

  (5)标上标题。

  (6)检查要素是否齐全。

  4、学会统计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

  1、重视课本的内容

  书本知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根本的一部分了,小学生一定要重视书本上的知识点,不管是概念还是公式以及书本上的练习题,小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小学生要想更熟练的掌握书本的知识点,可以将数学课本的每一章节,从头到尾的仔细阅读,这样可以增加自己对容易忽略的知识点的了解。有很多学生常常会忽略课本的习题,虽然课本的习题很简单,但是考察的知识点却特别有针对性,所以一定要引起学生的重视。

  2、通过联系对比进行辨析

  在数学知识中有不少是由同一基本概念和方法引申出来的种属及其他相关知识,或看来相同,实质不同的知识,学习这类知识的主要方法,是用找联系、抓对比进行辨析。如直线、射线、线段这些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多做练习题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必须多做练习,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

  4、课后总结和反思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公式

  三角形体积

  三角形是二维图形,二维图形没有体积公式。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都是零体积的。

  体积,几何学专业术语,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间的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体物件的体积是一个数值用以形容该物件在三维空间所占有的空间。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都是零体积的。

  三角形计算公式

  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大角对大边。

  3、周长c=三边之和a+b+c

  4、面积:

  s=1/2ah(底_高/2)

  s=1/2absinC(两边与夹角正弦乘积的一半)

  s=1/2acsinB

  s=1/2bcsinA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4

  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数的产生: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角的种类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1)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关于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5

  第一单元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第二单元角

  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图形相同点线段不同点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射线都是直的有一个端点,无限长2、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又小于180°;平角180°;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应从左往右计算;如果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在算加减法。

  2、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

  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3、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4、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第五单元找规律

  1、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成一行,两端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排列成一圈,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多。2、每个间隔的长度×几个间隔=总长

  第七单元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3、减法性质:a-b-c=a-(b+c)4、除法性质:a÷b÷c=a÷(b×c)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一一对应。

  第九单元统计和可能性

  1、分段整理时要看清数据在哪一个段里,而且不能有数据的丢失。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两人赢的可能性相等时,游戏规则才公平。

  第十单元认数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4、数位顺序表

  数级千数位亿亿级百亿十亿亿位千万万级百万十万万千个级百十个位位位计数单位千百十位位位千百十位位位位位亿亿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第十一单元用计数器计算

  计算器的优点是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用计数器计算找规律时,要看清“变”与“不变”。(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样变化的)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小升初数学的知识点总结04-11

数学相似知识点总结03-29

数学圆知识点总结11-03

初中数学的知识点总结12-12

数学知识点总结11-07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11-25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01-23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07-11

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总结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