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2024-03-28 知识点总结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

  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地林业、畜牧业;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种茶树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必须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接近城市分布

  政策: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A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如我国橡胶和双季稻生产北推;小麦种植高限扩展

  B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如玻璃温室(温室效应原理)改善温度、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进行调节

  梯田改造地形;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灌溉改造水分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0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A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如城市周围成为菜、肉、蛋、奶、园艺业等农副产品基地

  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

  如美国东南部花、菜基地供应东北部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大量调进蔬菜;

  拉美、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美、加、澳、法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

  荷兰鲜花装点世界许多大城市;

  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

  农业主要地域类型的特点(从土地利用的`方式的角度)

  农业地域类型代表性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分类特点

  水稻种植业中国秦淮以南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区;南亚的热带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劳动密集型自给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中央大平原美、加、阿根廷、澳、俄、乌克兰商品农业种植业密集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先进农业科技

  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背风坡;灌溉成为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东水西调)欧洲、北美、南非、澳、新西兰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地广人稀,大规模机械化经营;优良的天然牧场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化经营广阔的市场需求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2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的结构的研究:由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2)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3)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所以地球的内部圈层是依据地震波传播的突然变化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来划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各外部圈层的概况比较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3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界面平均约17km)---地幔---(古登堡界面2900km)----地核纵波(P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较快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较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2)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a)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b)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逆辐射

  (2)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3)大气的水平运动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a)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b)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2.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a)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因素,如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b)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a)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7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1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北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b)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冬季西北风寒冷干燥。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高温多雨,冬季东北风温暖干燥。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a)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一般而言,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处于赤道低压带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分布于赤道及其南北侧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全年盛行西风。分布于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分布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补充:在高气压,信风和极地风带控制下,干旱;在低气压和盛行西风带控制下,湿润

  3.常见天气系统

  (1)锋与天气a)气团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b)冷锋和暖锋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例如:冬季春大风、寒潮、沙尘暴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例如:春、夏南方降水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气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运动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下沉,多晴朗、干燥天气

  4.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变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②加强国际合作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c)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结果使地表趋向平坦。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高温熔化成为新的岩浆。

  2.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a)褶皱山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内力作用。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b)断块山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上升岩体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体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c)火山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修建成本高,工程难度大。a)运输线路结构: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b)线路分布格局: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c)线路延伸方向:迂回前进,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3.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a)河流侵蚀地貌: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以河谷为例)b)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以冲积平原为例)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分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a)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b)便捷的对外联系和运输c)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2)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为基础,呈纬向带状分布。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为基础,呈经向带状分布。垂直分异规律,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城市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组成区位特点

  中心商务区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一般位于市中心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商业区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①市中心②CB外侧③街道两侧①交通便捷,多层大厦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昼夜差异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约

  工业区同类工厂①城市边缘②交通干线两侧①厂房巨大,烟囱高耸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区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①企业单位职工住宅②市政统一规划住宅①环境不好②商品房,环境好

  行政中心区行政机构①单独区域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人口昼夜差异大

  文化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距工业区远,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

  郊区卫星城、农业区、住宅城市外围为城市服务

  ①占有空间的是住宅区②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③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

  ④住宅区分类: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面积

  小,拥挤,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2、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功能延续:东京江户高级住宅区(武士住宅的延续)

  功能改变:北京故宫,原为行政中心,现为文化游览区

  (2)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经济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市中心远近,通达性高低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社会地位:高级、低级住宅区

  生活方式:美国纽约唐人街、山东村

  宗教信仰:济南回民小区

  (4)行政因素:行政规划,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区

  3、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中心地理论:①高级中心位于正六边形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

  ②嵌套包围③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④低级中心地服务功能小,数目多⑤高级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面积的3倍

  ⑥假设状态,现实不存在,但可以指导商业网点和城市布局

  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不能说:城市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游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强,其服务区域可达全国)

  第二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

  三个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数目增加

  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断两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当今世界城市化两大突出特点: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更突出)

  世界大城市化趋势一个突出表现为:形成了城市群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起步早晚

  城市化水平高低

  城市人口少多

  现代发展速度慢快

  与经济关系相适应(与工业化相伴成长)不适应(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现代新动向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为主,大城市过度膨胀

  原因郊区环境质量好、乡镇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质量不好市中心“产业空心化”,经济萧条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

  工矿企业燃煤、居民燃煤

  水污染污染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

  固体垃圾污染: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物种减少

  地面沉降:原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挖煤

  其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多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1、地域文化: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

  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

  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空间布局

  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

  欧洲: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建筑结构

  围墙,中国:保守,建筑外一般有围墙;西方:很少有围墙

  园林,中国: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内向、封闭;西方:整齐划一、对称、和盘托出、外向、开放

  建筑风格

  中国:宫廷式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突出皇权的地位

  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突出教堂的地位

  拓展阅读:如何复习高中地理

  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听讲,我们可以知道重点所在,通过做笔记,我们可以加深对地理难点的理解。

  2、勤于练习,勤于质疑

  学好地理的基础是理论知识的记忆,知识的运用才是目的。运用知识的途径就是要多做题,勤问题。做的多了,问的多了,书本上的理论自然也就熟悉了,命题人的意图也能渐渐了然于心,到高考时就可节省不少分析问题的时间。

  3、多看地图,多画地图

  地理高考中空间定位非常重要,而对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根本还在于地图。对于地理基础差的同学来说,看到地图就会产生恐惧感,厌恶感,要想除去这种感觉,就必须坚持每天强迫自己去看一遍地图,看得多了,不仅在麻木中适应了地图,或多或少也能记住一些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空间概念慢慢也能培养起来。在看地图的同时,最好能把地图画下来,不仅加深了对地图的理解,也能逐步把地图从纸上装进脑子里。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4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5

  洋流分类

  1、按成因:

  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

  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2、按性质: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按地理位置:

  赤道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

  大洋流:分布于大洋中心,这种洋流类型较多。

  极地流:分布于极地海域。例如:南极绕极流。

  沿岸流: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例如:我国的沿岸流。

  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盛行风以外,还有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它们共同,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6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

  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

  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

  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

  △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

  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

  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7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3、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2、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4、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

  三、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8

  世界各区域资源分布:

  一、东亚:

  1、朝鲜境内有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

  2、日本国内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二、东南亚:

  1、矿产以锡、石油为主;

  2、种植业发达:

  (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3)菲律宾:椰子,蕉麻;

  (4)泰国:水稻;

  三、南亚:

  1、印度矿产主要以煤、铁、锰矿为主,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另外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茶叶、小麦等出口;

  四、中亚:

  1、小麦,棉花,畜产品;

  2、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铁,石油(分布在里海沿岸);

  五、西亚和北非:

  1、石油资源丰富: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以及伊拉克境内,储量占世界的一半,开采量为1/4,出口量第一:

  2、特产:土耳其安卡拉羊毛、摩洛哥橄榄油、阿富汗紫盖皮羊毛、伊拉克椰枣;

  3、北非的铁矿分布在利比亚、埃及与苏丹境内,磷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矿产:金刚石、锡、钢铁、铝,铜(赞比亚),黄金(南非)、铁(利比亚),石油(尼日利亚)钿矿(南非);

  2、水利资源丰富:世界第二;

  3、动物资源丰富:狮子,大象,猩猩;

  4、生物资源丰富:可可,丁香,剑麻;

  七、西欧:

  1、矿产:煤(大不列颠岛)、铁(大不列颠岛西海岸)、石油(北海);

  2、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森林资源(第一);

  2、水力资源;

  3、矿产:石油(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天然气,煤(中西伯利亚高原、东海岸),铁矿(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有色金属(锰铜铝锌);

  九、北美:

  1、矿产:煤(美国东北部),铁,石油,天然气,钢金铝锌-有色金属(美国西部);

  2、森林(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草场,水力——美国;

  3、加拿大——森林(为原料,新闻纸加工),石油,铁,煤,镍(占世界80%),渔业资源丰富;

  十、拉丁美洲:

  1、矿产:石油(墨西哥东南沿海,委内瑞拉沿海),铁,锰(巴西高原东部),铜(智利世界最多),银(墨西哥安第斯山脉);

  2、水力:巴西高原;

  3、生物:植物-森林(红木,乌木);

  4、经济作物(咖啡,香蕉,甘蔗);十一、大洋洲:

  1、矿产-铁(塔斯马尼亚岛),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

  2、稀有动物-鸭嘴兽;

  十二、南极:

  1、矿产-煤,铁,石油,天然气,生物,淡水;

  2、生物-企鹅(鸟类),海豹,鲸,磷虾;

  3、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丰富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豹;

  2、矿产:煤(30亿吨),石油(100-200亿桶),天然气;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9

  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xx)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高一下地理知识点:热带草原气候

  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苏丹的首都喀土穆、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马里首都巴马科,南非首都比勒陀亚,港口城市德班、城市和金都约翰内斯堡,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各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0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

  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②产生地方时差异;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④地球椭圆体的'形成。

  4、公转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③四季的交替;

  ④五带的分布。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大气受热过程:

  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

  ⑵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⑶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温室效应: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

  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

  ②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

  ③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图,温度由高到低是DCAB,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CDAB。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2

  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地理洋流知识点总结: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3

  (一)昼夜交替

  1、(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二)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三)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

  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四)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4

  1、喀斯特地貌名称的由来(阅读归纳)喀斯特是欧洲原南斯拉夫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地貌。19世纪末,欧洲学者借用该地名称呼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后来“喀斯特”一词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专门术语。

  2、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与研究(阅读知识窗)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又被称为岩溶地貌、徐霞客,早在欧洲人之前就对广西、云南、贵州一带的喀斯特地貌进行实地勘察,记录与成因分析,《徐霞客游记》中有世界上研究喀斯特现象的最早纪录。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重点分析)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与淀积作用。其溶蚀与淀积的作用分别体现了化学过程: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1)岩石圈:首先岩石不可溶性是最基本的条件,形成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碳岩、云岩等,其次是透水性,岩石空隙与裂隙越多,透水性愈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2)水圈: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离不开水,气候愈湿润,降水愈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流动性愈好,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

  (3)大气圈:首先大气中的与水体中CO2的含量是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重要物质,其次气温愈高,有利于加快上进化学反应,可促进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由此,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般分布在较低纬度地带。

  (4)生物圈:水的溶蚀作用不仅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而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数量有关,而水中酸性含量与生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5

  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6

  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见下图)。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7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8

  青藏铁路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①加快西部开发,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民族团结,维持我国西部边疆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③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巩固国防;

  ⑤有利于合理布局全国交通网。

  四种进藏铁路线(青藏铁路、滇藏铁路、川藏铁路、甘藏铁路)预选方案中,为什么选择青藏铁路?

  ①沿途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

  ②线路最短,总投资最小;

  ③克服冻土技术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人教版地理高一知识点03-17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11-19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08-01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1-16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12-07

地理高一重要知识点总结03-06

高一地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12-27

高一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07-14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15篇11-19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15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