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06-14 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

  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

  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

  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

  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

  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3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

  高温C+2CuO=2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3C+2Fe2O3=4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

  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高温=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 △=CaCO3↓+CO2↑+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2==Na2CO3+H2O(也可为KOH)

  现象:不明显

  CaCO3高温=CaO+CO2↑

  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Fe3O4+4CO=3Fe+4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

  FeO+CO==Fe+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

  Fe2O3+3CO=2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

  CuO+CO=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4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1)温度

  (2)是否搅拌

  (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5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或KOH)+HNO3=NaNO3+H2O

  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

  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

  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或HNO3、H2SO4)=NaCl+H2O

  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CaO+H2O=Ca(OH)2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NaOH(KOH)+FeCl3(Fe(NO3)3、Fe2(SO4)3)=Fe(OH)3↓+NaCl

  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FeSO4)=Fe(OH)2↓+2NaCl

  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CuSO4)=Cu(OH)2↓+2NaCl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NH4)2SO4)+NaOH(KOH)=NH3↑+H2O+NaCl

  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MgSO4)+NaOH(KOH)=Mg(OH)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

  现象:不明显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换成K是一样的

  2NaOH+CO2=Na2C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OH)2+CO2=CaCO3↓+H2O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NaHSO4+NaOH=Na2SO4+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2NaOH+SO2=Na2S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跟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2NaCl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

  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2+Ca(OH)2=2CaCO3↓+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6

  一、化学之最

  (三)酸: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

  6、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碳酸氢钠NaHCO3 , 碳酸氢钙Ca(HCO3 )2

  磷酸二氢钠NaH2 PO4

  磷酸二氢钾H2 PO4

  硫酸氢钠NaHSO4

  硫酸氢钾HSO4

  7、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碱式碳酸铜Cu2(OH)2 CO3

  8、其他盐

  高锰酸钾MnO4

  锰酸钾2MnO4

  氯酸钾ClO3

  硫化钠Na2 S

  碘酸钾 IO3

  亚硝酸钠NaNO2

  硫化钾2 S

  二、化学方程式和计算

  1、计算

  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先检查以下几项,否则所有的'计算都是徒劳!

  ①化学式写正确

  ②方程式要配平

  ③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

  步骤:

  ⑴解、设

  ⑵化学方程式

  ⑶找已知物和未知物、算相对分子质量

  ⑷列比例

  ⑸答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例:

  质量比等于 2ClO3 2Cl + 3O2 ↑

  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 245 149 96

  ①微观意义:每2个氯酸钾分子,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氯化钾分子和3个氧分子

  ②宏观(质的)意义: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③量的意义: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注意:“+”不能读成“加”,“=”不能读成“等于”要读为“生成”。

  3.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有水生成 有CO2生成(各写两个)

  化合反应 2H2 +O2 2H2O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其他反应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7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通电=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加热=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高温=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Fe3O4高温=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加热=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

  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

  Zn + 2HCl == ZnCl2 + H2↑

  31.铁和稀盐酸

  Fe + 2HCl == FeCl2 + H2↑

  32.镁和稀盐酸

  Mg+ 2HCl = MgCl2 + H2↑

  33.铝和稀盐酸

  2Al + 6HCl=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碱——盐+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

  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硝酸和烧碱反应:

  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

  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2NaOH + CuCl2 =Cu(OH)2↓ + 2NaCl

  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盐——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2 + H2O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2O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

  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

  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4+5H2O加热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

  CuSO4 + 5H2O = CuSO4·5H2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8

  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

  3.根据一个物质参加反应的条件可以推断该物质的某些性质和贮存方法

  4.可以利用化学变化中一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和H+所中和的OH-数量守恒来巧妙地解决化学计算。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9

  1.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常温下碳不活泼,但高温下碳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

  3.初中阶段,可以认为碳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4.C02无毒,可溶但不是易溶于水

  5.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属于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6.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学变化

  7.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这是一个可逆过程,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0

  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氨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所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气和氧气,这个百分数可理解为100L空气中,含氮气78L,氧气21L

  (1) 空气的发现

  (2) 空气的污染

  有害物质大致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其中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及汽车形成的烟雾等。

  (3)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室用红磷在一密闭容器里燃烧,生成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P2O5),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降低,通过进入到容器里的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知识点二:氮气的性质及其用途

  (1) 氮气的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熔点-209.8℃,沸点-195.8℃,密度1.250g/L,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

  (2) 氮气的用途:

  ①氮气是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②由于氮气的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它做为常用的保护气,在氮气中焊接金属,可以防止金属氧化;灯泡充氮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食用包装里充氮气可以防止腐烂;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

  知识点三: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稀有气体包括氦气(He)、氖气(Ne)、氩气(Ar)、氪气(Kr)、氙气(Xe)等几种气体。

  (1) 稀有气体的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性质很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叫惰性气体。

  (2) 稀有气体的用途:

  ①因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隔离氧气以防止被氧化;灯泡里充入稀有气体能延长使用寿命;

  ②由于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虹霓灯等;

  ③稀有气体可用于激光技术。

  知识点四:氧气的性质

  (1) 氧气的物体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河水、海水中的鱼虾等能生存,说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知识点五:氧气的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从药品、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装置、操作步骤、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

  (1) 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钠

  (2) 反应原理:

  a.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b.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

  a. 排水集气法:适合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已收集满。

  b. 向上排空气法:适合相同状态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

  c.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

  (4)操作步骤:实验室用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橡皮塞塞进试管;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灭酒精灯。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6)验满方法: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b.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7)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排出气体。

  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⑤要用酒精灯的灯焰对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1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

  (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

  (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

  (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

  (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

  (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

  (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

  (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

  (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

  (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

  (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O2=CO2

  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

  (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中考化学知识

  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2

  中考化学易错辨析:水的组成

  易错点一:水的组成实验

  对电解水的实验,常出现如下错误:对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上各产生什么气体,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多少,记忆不清。记住两极产生的气体,避免张冠李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只需将“负极产生氢气”采用谐音记法为“负氢”,口中默念几遍即为“父亲”。在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时,常易混淆,因此要熟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推出正负极。

  注意: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做该实验时,常常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自然界的水都是以液态存在的

  C、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氢气和氧气D、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B因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而误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而错选A。可能是生活中“水都是以液态存在”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少的同学常会误认为液体中就一定有水而错选B。水在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和氢元素。硬水是含较多的钙、镁化合物,而软水中含较少或不含钙、镁化合物,因此都是混合物。

  答案:C

  水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3

  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4.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FeSO4·7H2O

  5.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6.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4

  酸和碱

  1.水是弱电离的,水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碳酸钠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盐,只是在水中显碱性

  3.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不可搞错,另: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4.将石蕊加入酸中,是石蕊变红而不是酸变红

  5.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酸碱的腐蚀是化学变化

  6.稀释浓硫酸不可以将水倒入硫酸中,应将酸入水,沿容器壁缓缓倒下,同时不断搅拌,不可以用量筒稀释浓硫酸

  7.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极强的挥发性(初中常见的酸除了硫酸都有挥发性),是物理变化

  8.氨水是一种碱,在水中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9.在初中阶段,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10.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而且要求反应物中“有酸酸可溶,无酸盐碱溶”,但碳酸镁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那是因为生成了比碳酸镁更难溶的氢氧化镁

  12.在初中阶段,所有生成碳酸的反应一律写为二氧化碳+水,不考虑二氧化碳溶解

  13.在初中阶段,大部分碱是不可溶的,只有氢氧化钠、钾、钡、钙(微溶)和氨水可以在溶液中存在,相反,大部分酸是可溶的

  14.并非所有的盐都是中性的',碳酸钠是碱性的,硫酸铵是酸性的,碳酸氢钠有较弱的碱性,硫酸氢钠有一定的酸性。不可溶的物质自身没有酸碱性,但是可以与相应的酸或碱反应

  15.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强碱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含有铵根离子的强酸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不考虑水自身的电离)

  1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

  17.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

  18.酸碱度和酸碱性是不同的,酸碱度指的是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酸碱性指的是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pH试纸测量的是酸碱度,指示剂显示的是酸碱性

  19.若不慎将盐酸或硫酸弄到手上或衣服上,不可以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中和,被强碱烧伤同理

  20.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5

  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

  CO2+H2O=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

  H2CO3=H2O+CO2↑

  相关知识点:

  (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

  (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

  ①2K+2H2O=KOH+H2↑

  ②3Fe+4H2O=Fe3O4+4H2↑

  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

  C+H2O=CO+H2↑

  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

  ①SO3+H2O=H2SO4

  ②Na2O+H2O=2NaOH

  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

  NH4HCO3=NH3↑+H2O+CO2↑

  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6

  可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

  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十水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

  钾钙钠铵盐都溶于水,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

  4.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氯离子(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5.检验溶液中硫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

  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不能用银离子(硫酸银微溶于水),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

  6.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3.〔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除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不变红则全部变质。

  7.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适量】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过滤,取滤液即可。贴士:适量是指恰好完全反应,要做到很难,说说很简单…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或碳酸钡。

  8.用一种物质鉴别其他物质

  1.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2.指示剂(可鉴别酸碱)

  3.酸(可鉴别金属等)

  4.碱(可鉴别非金属氧化物等)

  5.碳酸盐(可鉴别酸,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9.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3.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一切化学反应):分解反应(一个变多个)、化合反应(多个变一个)、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化合物)、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的阴阳离子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

  10.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加【足量】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碳酸根离子

  1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12.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金属要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氢的前面,酸必须是盐酸或稀硫酸,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否则会产生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13.金属与【可溶性】盐反应条件

  金属不能是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它们将先与水反应生成碱,不会先与盐反应

  14.常见的颜色与状态

  铜离子蓝色,亚铁离子【浅】绿色,铁离子黄色,氧化铜黑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铁红褐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氢气火焰淡蓝色(天蓝色),碳酸钠白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钙白色固体粉末

  检验物质时,常用的物理性质有: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导电性磁性等

  除气体杂质:用固体或液体

  例:二氧化碳中有氯化氢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变为氯化银沉淀)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掉氯化氢产生二氧化碳)去除

  15.除固体杂质

  例:氯化钠中有碳酸钙,可加水溶解,过滤后蒸发结晶;铜粉中有锌粉,可用铜盐溶液(置换)或酸(反应);氧化铜中有碳粉,可直接灼烧(C变为CO2)

  除液体杂质:将杂质转化为水或气体或沉淀

  例:氯化钠溶液中有硫酸铜,可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是沉淀)

  怎么让化学知识更加有条理

  1、梳理知识树形图

  教科书上涉及的知识点是出题的蓝本,一张好的试卷会覆盖到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的考察,只要能梳理好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考点,并熟练掌握对应的方法技巧,高分自然很轻松。

  同学们可以根据课上的笔记,先列出章节大标题再慢慢补全每一个知识点,最后总结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方法和技巧。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坚持总结梳理,会消化吸收得更好。

  2、公式、定理归纳整理再记忆

  期末考试不同于平时考试,将考察学生一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定理、公式会非常多。而在理科类科目上,公式、定理是一切计算和做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自己动手整理归纳,结合题目集中记忆!

  3、基础计算练习

  计算作为理科的基础,本就应当得到最大的重视。但每次考试都会听到孩子们讨论又因为哪里算错数、哪里写错符号等原因丢分……重视基础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正确率不仅减少丢分,更能在考场上争取更多时间去思考各种压轴难题。

  4、综合和模拟

  如果平时没有接触过压轴题难度,在考场上解决出来的可能就很渺茫。建议大家考前选择一些综合练习,熟悉综合题的出题套路、难度及了解对策。

  学生化学基础差怎么办

  1、重视实验,牢记方程式。

  化学的实验性非常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不知道如何制取氧气,不知道化学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实验工具,那么初中化学就没有学好,因此化学实验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此外,还要记住在实验中用到的化学方程式。这通常是考试必考内容。

  2、化学复习要从“两基”开始。

  “两基”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随着教程的变动,“两基”成为了学生期末考试的重点,期末考试中,有近70%的.的分值都是从课本上得来的,只不过是变一下形,换一种思路,有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回归课本,打牢基础才是化学期末复习的正确方向。

  3、对需要背诵的内容要加强记忆

  化学可以说是理科里面的文科,需要背诵的知识非常的多,从每一种物质到每一个反应,从每一个实验到每一个原理,都需要我们记性背诵记忆,因此,在期末的最后阶段一定要熟悉曾经背诵过的知识,便于在考试中的熟练运用。

  4、用好课堂笔记和错题本

  课堂笔记记录了老师讲解的整个过程,记录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错题本则记录了我们犯过的所有错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复习,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复习效率,减少复习时间,这也证明了了不少人厌烦的课堂笔记和错题本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习好化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预习

  预习时要注意全面地预习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初步了解将要学习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巩固原有的相关知识和概念。这样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己对初三化学的兴趣。

  二、听讲

  在学习初三化学时一定要注意听讲,在听讲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注意力: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的关键。

  2、应勤于思考:仅仅把初三化学的学习重点放倒听上是不对的。在学习时不仅要听,还要积极思考、学会思考。这样学习效果可以实现质的飞跃。

  3、注意老师的思路和方法:在初三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只记住每个问题的结果,还要注意老师解题时的办法、思路。在通过总结,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解题办法。

  4、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有些同学在进行初三化学的学习时,边听边记,扫质的结果就是内容没记住,知识没听到。应该是先听讲,然后在课后再进行整理。讲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消化、理解、转变为自己的知识。

  三、复习

  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它是使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复习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加工和提高的过程。复习时要思考知识掌握的程度,要多思考几个为什么,要做到理解透彻,熟练运用。

  四、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做作业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查缺补漏,自己把做错的知识进行整理,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记录下来,在第二天询问老师,得到答案。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7

  水的构成

  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水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水的化学性质

  (1)分解 2H2O=通电= 2H2↑+O2↑

  (2)水可遇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电解水试验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实验 现象 表达式电解水验 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 通电 2H2↑+ O2 ↑

  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所用药品为H2、CuO和无水硫酸铜或CaCl2,反应原理是让H2与CuO反应,生成的水被吸收装置吸收,通过盛CuO的玻璃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再通过吸收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求出生成H2O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再通过计算确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水的净化过程

  过滤方法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是一个基本操作,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三靠、两低、一贴”,三靠是指: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一端要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两低是: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里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一贴是: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无气泡。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03-27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1-03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06-08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2-26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06-07

中考化学复习的知识点总结06-13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的总结08-04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08-14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