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管理制度

2022-09-30 制度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志愿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志愿管理制度1

  中学志愿者挂牌上岗管理制度

  一、志愿者平常分别从事镇集清扫、扶助退休教师、公寓楼卫生检查督促、联系团委老师和各社团等日常岗位,各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必须佩带上岗证。

  二、小型校园活动时段,抽调一个或者几个小组,团委老师制定临时负责人,搞好服务工作。但是也必须佩戴志愿者上岗证。

  三、大型校内外活动期间,各小组组长,到团委办公室,联系具体的活动协助任务。工作起来,既要保量,又要保质,并佩戴志愿者上岗证。

  四、对于表现比较突出的志愿者,小组组长每学期向学校团委上报1――2名,优秀小组组长直接由团委老师直接评选,称号为“优秀志愿者”。

  五、对于功利色彩浓或工作不得力的学生,各小组帮助提高思想认识;否则,使其退出组织。

  六、各志愿者小组每学期开始,要有工作计划;学期末了,要有工作总结,在总结中,注出“优秀自愿者”的姓名。如果没有计划,或者没有总结,则取消该小组优秀资格。

  七、志愿者不得因为工作耽误学习时间(特殊情况除外),否则,没收志愿者上岗牌证。

志愿管理制度2

  一、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组织建立志愿消防队,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管理志愿消防队。

  二、各部门应动员并选择适合员工作为志愿消防队员,单位安全部门负责人担任队长。人员每年初调整一次,名单应归入消防档案。

  三、按照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规定每半年至少对志愿消防队员进行一次相关的培训。

  四、志愿消防队员的培训工作由单位安全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其他部门协助进行。

  五、志愿消防队训练计划由消防安全管理人批准后实施。

  六、志愿消防队训练按分队轮流进行,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七、训练内容包括:报警、灭火、自救、疏散程序以及灭火器材的使用与维护、保养方法。

  八、单位每年进行两次以报警、灭火、疏散为演练内容的大型实战演练,根据演练反映问题调整志愿消防队的训练计划。

志愿管理制度3

  一、建立健全义务消防队的组织机构,适时更新,补充义务消防队员。

  二、加强义务消防队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队员业务素质。安全部负责队员的业务训练考核及指导。

  三、对车间,部门,班组等义务消防员,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知识的学习和灭火演练,并记录培训档案。

  四,义务消防队员必须做到:熟悉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常识;熟悉公司内消防通道,重点部位;熟悉掌握公司内部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和保养;熟悉报警和接警处理程序;熟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熟悉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熟悉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志愿管理制度4

  一,建立健全义务消防队的组织机构,适时更新,补充义务消防队员。

  二,加强义务消防队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队员业务素质。安全部负责队员的业务训练考核及指导。

  三,对车间,部门,班组等义务消防员,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知识的学习和灭火演练,并记录培训档案。

  四,义务消防队员必须做到:熟悉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常识;熟悉公司内消防通道,重点部位;熟悉掌握公司内部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和保养;熟悉报警和接警处理程序;熟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熟悉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熟悉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志愿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志愿者管理制度06-22

医院志愿服务管理制度08-08

学校志愿者管理制度06-17

志愿者管理制度13篇06-22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通用9篇)08-02

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通用10篇)06-07

学校志愿者管理制度(通用10篇)08-02

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规章管理制度12-24

志愿的经典散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