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2022-05-13 制度

  在现实社会中,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管道安全管理制度(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管道安全管理制度1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有关规定,为保证压力管道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新建、改建、扩建压力管道工程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安装单位进行设计和安装,并符合《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的有关要求;

  二、新建、改建、扩建压力管道应在使用前或者使用后30天内向质监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压力管道的显著位置;

  三、在用压力管道应按有关要求办理使用登记注册;

  四、做好压力管道(含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处理;

  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压力管道检查,并做书面记录;

  六、使用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检验计划和方案,并配合检验机构做好检验工作,在线检验每年至少检验一次;

  七、使用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制订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计划;

  八、压力管道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投入重新使用;

  九、压力管道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的,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

  十、压力管道使用中严禁超温、超压操作;

  十一、做好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文件和压力管道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书、使用维护等文件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的保管工作;

  十二、压力管道的重大检修作业应由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进行;

  十三、压力管道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十四、对输送可燃、易爆或有毒介质的压力管道应建立巡线检查制度,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根据需要建立抢险队伍,并定期演练;

  十五、压力管道发生事故时应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办理事故报告手续;

  十六、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管道安全管理制度2

  一、目的

  天然气管道及压力管道,遵循国家《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列》为规范管道安全巡查人员的行为,以及巡查发现管道周围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及事故隐患能力及时有效的得到处理,按照巡线工作“早发现、早沟通、早预防”的原则,确保公司的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输气管道和CNG母站内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

  三、职责与分工

  安全生产部负责本公司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监督本制度的执行。CNG母站负责本单位燃气管道的使用及维护保养管理。

  四、内容与要求

  1.天然气管线在工程竣工后,需经总公司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天然气工程竣工验收由公司安全部组织,项目组、相关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单位、部门共同进行。

  2.对管线验收后需立即投入带气运行的管线,投运前需专题研究,并建立管线交接制度,管线带气前由安全部组织管线的现场交接工作,管线的交接也可与管线的验收同时进行。管线交接清楚后,由管道巡线队进行带气之前的准备工作。

  3.天然气管线的管理监护以管线通气为分界点,管线带气前由安全生产部负责管理,管线带气后由管道巡线队负责管理。

  4.安排专职管道安全巡线人员负责管道的日常巡查,发放宣传资料,制止可能危害管道安全的施工,记录并报告现场发现的.问题;根据工作安排进行现场监护。

  5.专职管道安全巡查人员每天至少一次进行管道的安全巡查工作。专职管道安全巡查人员每天对管道巡查完毕后,应提交当天的巡查记录(即:天然气管道安全巡查记录表),向站长报告巡查发现的问题,并获取站长的指示。

  6.巡查准备。所有进行管道安全巡查的人员在进行管道安全巡查时,必须根据天气状况先穿戴好劳保用品,背上背包,通讯工具、记录表格和圆珠笔等。

  7.在管线巡查过程中应做好危害识别,注意道路交通安全,并做好防雷击、防中暑、防跌倒等预防措施。在下大暴雨时和发山洪时,应停止危险区域巡查工作,等大雨过后,应立即组织线路检查。

  8.巡检人员必须做到“五清、六无”。“五清”指管线走向清楚,管线埋深清楚,管线规格清楚,管线防腐情况清楚,管线周围地形、地貌、地场清楚;“六无”指测试桩、标志桩、阴保桩、转角柱、警示牌无缺损、丢失、倾倒,管线上方和五米内无取土,施工的场地、管线两侧五米内无深根植物,水土保护、护坡无垮塌。发现桩倾倒、被移位,应将其恢复位置并回填固定,发现桩体严重损坏或丢失,应记录所在桩号并上报主管部门。

  9.检查管道是否裸露、外防腐层破损:检查管道安全范围内是否有水土流失、冲沟、塌陷:检查护坡、埂砍、过水面等水工保护设施是否塌陷、损毁、松动及被人为破坏。发现上述现象如能采取措施恢复应立即进行恢复,不能恢复应立即记录其地点并上报公司领导。

  10.检查管道周围5米范围内是否有取土、挖塘、修渠、修建养殖水场,排放腐蚀性物质,堆放大宗物资,采石、盖房、建温室、垒家畜棚圈、修筑其它建筑物、构筑物或者种植深根植物,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进行制止,并立即记录其地点上报公司主管,在未制止之前不得离开现场。

  11.检查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内是否有爆破、开山和修筑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进行制止,并立即记录其地点上报公司主管,在未制止之前不得离开现场。

  12.检查管道设施上方是否有重型施工车辆或其它机械碾压,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进行提示或制止。

  13.检查管道两侧100米范围内是或否有即将影响管道安全的机械施工行为发生,发现上述现象应主动向施工方介绍管道走向及埋深情况,并提出管道保护要求。如果工程将与管道发生交叉,应督促其与公司主管提前联系,以便采取对应措施。

  14.公司应派人到现场提前了解情况,做好如下工作:

  ①讲清楚天然气管道的潜在危害、后果及法律责任

  ②发放《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

  ③告知我方管道保护的要求

  ④交换相互的联系方式和联系人员

  15.检查经批准的与管道交叉的第三方施工现场是否有影响管道安全的行为。巡查人员或现场监护人员应向施工单位了解施工进展,每天报告施工单位的进度情况及对管道的潜在影响,并在日报上反映上报,以便于公司制定措施。

  16.对于可能造成管道破裂泄露的严重违法行为,应立即报警“110”进行处理。

  17.检查管道保护范围内是否有可疑人员或车辆出现,管道上方、两侧是否有新近翻挖冻土迹象,对于新近翻挖冻土处要检查管道是否遭受破坏。

  19.巡查人员检查阀门井时,应缓慢打开井盖,通风5分钟,无天然气气味后(或用燃气检测仪测定井下天然气浓度低于0.4%时)穿好防静电服和鞋方可下井作业。进下面必须有人监护,阀井周围不准吸烟,巡查人员不能带火种下井,如发现阀井被埋、被压或阀井漏气严重,要及时报告领导。

  20.对于站室内裸管、阀门、汇管、过滤器、安全阀除每年请有关部门按时鉴定外,还应定期重刷防腐漆。

  管道安全管理制度3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实行在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制度,保证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本规程是检验、确定在用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基本要求。有关单位制订的实施细则,原则上应符合本规程。

  第3条本规程适用于:

  1.属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压力容器监察规程》)适用范围的在用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压力容器)。

  2.在用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和铁路罐车的槽、罐体部分(以下简称槽、罐车)。

  第二章检验单位、检验员的资格、责任和权限

  第4条凡从事本规程范围内检验工作的检验单位和检验人员,应按劳动部颁发的《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规则》及《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的要求,经过资格认可和鉴定考核合格。

  第5条经资格认可的检验单位和鉴定考核合格的检验员,可从事允许范围内相应项目的检验规则。

  第6条检验单位应保证检验(包括缺陷处理后的检验)质量,检验时应有详细记录,检验后应出具《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报告书》。凡明确有检验员签字的检验报告书必须由持证检验员签字方为有效。

  使用单位对检验结论有异议,可向当地或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复议。

  第7条检验人员要与使用单位密切合作,按本规程第三章的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后,方可进行检验。

  第8条检验员可根据检验的具体情况,增减检验项目。

  第9条检验单位和检验人员的检验工作,应接受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监督检验。

  第三章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及安全注意事项

  第10条检验员在检验前,一般应审查下列内容和资料:

  1.设计单位资格,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

  2.制造单位资格,制造日期,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出具的安全质量监检报告,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核签发的进口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报告;

  3.大型压力容器现场组装单位资格,安装日期,验收记录,以及有关规范规定的竣工验收文件和资料等;

  4.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以及有关运行参数,介质成分,载荷变化情况,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资料;

  5.检验资料,历次检验报告、记录和有关资料;

  6.有关修理或改造的文件,重大修理、改造方案,批准文件,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竣工图等;

  7.使用登记证件等。

  第11条影响内外表面检验的附设部件或其他物体,应按检验要求进行清理或拆除。

  第12条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便梯等设施,必须安全牢固,便于进行检验和检测工作。

  第13条对槽、罐车检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车体移动。

  第14条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运行的压力容器,应按照操作法的要求缓慢地降温或升温,防止造成损伤。

  第15条检验前,必须切断与压力容器有关的电源,拆除保险丝,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

  第16条如需现场射线探伤时,应隔离出透照区,设置安全标志。

  第17条进行内外部检验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1.必须将内部介质排除干净,用盲板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来源,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

  2.具有易燃、助燃、毒性或窒息性介质的,必须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并取样分析,分析结果应达到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取样分析的间隔时间,应在使用单位的有关制度中作出具体规定。

  人孔和检查孔打开后,必须注意清除所有可能滞留的易燃、有毒、有害气体。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量应在18~23%(体积比)之间。必要时,还应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设施。

  具有易燃介质的,严禁用空气置换。

  3.能够转动的或其中有可动部件的压力容器,应锁住开关,固定牢靠。

  4.需要进行检验的表面,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性缺陷部位,应彻底清扫干净。

  5.检验用灯具和工具的电源电压,应符合GB3805《安全电压》的规定。

  6.内部检验时,应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的联络措施。

  第18条检验用的设备和器具,应在有效的检定期内,经检查和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检验

  第19条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应遵照《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的规定;槽、罐车的检验周期,应遵照《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和《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20条检验的一般程序

  检验的一般程序(图1),是检验工作的常规要求,检验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验项目,并进行检验工作。

  第21条检验的基本要求(槽、罐车的小、中、大修的检验和内容,除参照本条外,还应参照第22、23条)

  1.外部检查应以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可进行测厚、壁温检查和腐蚀介质含量测定等。

  2.内外部检验应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为主,必要时可采用以下的检验方法:

  (1)表面探伤;

  (2)射线探伤;

  (3)超声波探伤;

  (4)硬度测定;

  (5)金相检验;

  (6)应力测定;

  (7)声发射检测;

  (8)耐压试验;

  (9)其他。

  第22条外部检查内容

  1.压力容器的本体、接口部位、焊接接头等的裂纹、过热、变形、泄漏等;

  2.外表面的腐蚀;

  3.保温层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4.检漏孔、信号孔的漏液、漏气、疏通检漏管;

  5.压力容器与相邻管道或构件的异常振动、响声,相互摩擦;

  6.按照本规程第六章要求进行安全附件检查;

  7.支承或支座的损坏,基础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的完好情况;

  8.排放(疏水、排污)装置;

  9.运行的`稳定情况;

  10.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压力容器监控情况。

  第23条内外部检验内容

  1.第22条外部检查的有关内容;

  2.结构检查

  应重点检查下列部位:

  (1)筒体与封头的连接;

  (2)方型孔、人孔、检查孔及其补强;

  (3)角接;

  (4)搭接;

  (5)布置不合理的焊缝;

  (6)封头(端盖);

  (7)支座或支承;

  (8)法兰;

  (9)排污口;

  3.几何尺寸

  根据原始资料审查情况,检验员可结合下列内容检查,并做记录:

  (1)纵、环焊缝对口错边量、棱角度;

  (2)焊缝余高、角焊缝的焊缝厚度和焊角尺寸;

  (3)同一断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

  (4)封头表面凹凸量、直边高度和纵向皱折;

  (5)不等厚板(锻)件对接接头未进行削薄过渡的超差情况;

  (6)布置不合理的焊缝;

  (7)直立压力容器和球形压力容器支柱的铅垂度;

  (8)绕带式压力容器相邻钢带间隙。

  凡是已进行几何尺寸检查的,一般不再重复检查,对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应重点复核。

  4.表面缺陷

  (1)腐蚀与机械损伤

  测定其深度、直径、长度及其分布,并标图记录。对非正常的腐蚀,应查明原因。

  (2)表面裂纹

  ①内表面的焊缝(包括近缝区),应以肉眼或5-10倍放大镜检查裂。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不小于焊缝长度20%的表面探伤检查:

  材料强度级别σb>540MPa的,Cr-Mo钢制的;有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介质有应力腐蚀倾向的;其他有怀疑的焊缝。

  如发现裂纹,检验员应根据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确定增加表面探伤的百分比;如仍发现裂纹,则应进行全部焊缝的表面探伤检查。同时要进一步检查外表面的焊缝可能存在的裂纹缺陷。内表面的焊缝已有裂纹的部位,对其相应外表面的焊缝应进行抽查。

  ②对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异种钢焊接部位、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和易产生裂纹部位,应重点检查。

  ③有晶间腐蚀倾向的,可采用金相检验或锤击检查。锤击检查时,用0.5~1.0公斤重的手锤,敲击焊缝两侧或其他部位。

  ④绕带式压力容器的钢带始、末端焊接接头,应进行表面裂纹检查。

  (3)焊缝咬边检查。对焊接敏感性材料,还应注意检查可能发生的焊趾裂纹。

  (4)变形及变形尺寸测定,可能伴生的其他缺陷,以及变形原因分析。

  5.壁厚测定

  (1)测定位置应有代表性,并有足够的测定点数。测定后应标图记录。

  测定点的位置,一般应选择下列部位:

  ①液位经常波动部位;

  ②易腐蚀、冲蚀部位;

  ③制造成型时,壁厚减薄部位和使用中产生的变形部位;

  ④表面缺陷检查时,发现的可疑部位。

  (2)利用超声波测厚仪测定壁厚时,如遇母材存在夹层缺陷,应增加测定点或用超声波探伤仪,查明夹层分布情况,以及与母材表面的倾斜度。

  测定临氢介质的压力容器壁厚时,如发现壁厚“增值”,应考虑氢腐蚀的可能性。

  6.材质

  (1)主要受压元件材质的种类和牌号一般应查明。材质不明者,对于无特殊要求的钢制压力容器,允许按钢号A3材料强度的下限值,进行强度校核,对于槽、罐车和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必须查明材质。对于已经进行过此项检查,且已作出明确处理的,不再重复检查。

  (2)主要受压元件材质是否劣化,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化学分析、硬度测定、光谱分析或金相检验等,予以确定。

  7.有覆盖层的压力容器

  (1)保温层是否拆除,应根据使用工况和外部环境条件而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拆除保温层:

  ①制造时对焊缝全部表面已探伤合格;

  ②对有代表性的部位局部抽查,未发现裂纹等缺陷;

  ③壁温在露点以上;

  ④外部环境没有水浸入或跑冷;

  ⑤外表面有可靠的防腐蚀措施;

  ⑥有类似使用经验的;

  ⑦检验员认为没有必要的。

  (2)有金属衬里的压力容器,如发现衬里有穿透性腐蚀、裂纹、局部鼓包或凹陷,检查孔已流出介质,应局部或全部拆除衬里层,查明本体的腐蚀状况或其他缺陷。

  (3)用奥氏体不锈钢堆焊衬里的,应检查堆焊层的龟裂、剥离和脱落等。

  (4)对于非金属材料作衬里的,如发现衬里破坏、龟裂或脱落,或在运行中本体壁温出现异常,应局部或全部拆除衬里,查明本体的腐蚀状况或其他缺陷。

  (5)对于内外表面有覆盖层的,应先按本条(2)、(4)检查内表面,如发现有裂纹等严重缺陷,则应在外表面局部或全部拆除覆盖层,进行检验。

  8.焊缝埋藏缺陷检查

  (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抽查,必要时还应相互复验:

  ①制造中焊缝经过两次以上返修或使用过程中焊缝补焊过的部位;

  ②检验时发现焊缝表面裂纹,认为需要进行焊缝埋藏缺陷检查的;

  ③错边量和棱角度有严重超标的焊缝部位;

  ④使用中出现焊缝泄漏的部位及其两端延长部位;

  ⑤用户要求或检验员认为有必要的部位。

  已进行过此项检查,再次检验时,如无异常情况,一般可不再复查。

  (2)检测方法和抽查数量,由检验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9.按照本规程第六章要求,进行安全附件检查。

  10.紧固件检查

  对高压螺栓应逐个清洗,检查其损伤和裂纹情况,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无损探伤。应重点检查螺纹及过渡部位有无环向裂纹。

  第24条强度校核

  1.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强度校核:

  (1)存在大面积腐蚀;

  (2)强度计算资料不全或强度设计参数与实际情况不符;

  (3)错边量和棱角度有严重超标;

  (4)结构不合理,且已发现严重缺陷;

  (5)检验员对强度有怀疑。

  强度校核后,再次检验时,如无异常情况,一般可不再重复审核。

  2.强度校核的有关原则:

  (1)原设计已明确提出所采用的强度设计标准,可按该标准进行强度校核(原标准有错误的除外);

  (2)原设计没有注明所依据的强度设计标准或无强度计算的,原则上可根据用途(如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制冷等)或类型(如球罐、废热锅炉、搪玻璃设备、换热器、高压容器等),按当时的有关标准进行校核;

  (3)国外进口的或按国外技术设计的,原则上仍按原设计规范进行强度校核;

  (4)压力容器的材料牌号不明,可按该压力容器同类材料的最低标准值选取;

  (5)焊缝系数应根据焊缝的实际结构型式和检验结果,参照原设计规定选取;

  (6)剩余壁厚按实测的最小值减去到下一个使用周期的两倍腐蚀量,作为强度校核的壁厚;

  (7)强度校核压力,一般取压力容器实际最高工作压力;装有安全装置的,校核用压力不得小于其开启压力(或爆破片爆破压力);盛装液化气体的,强度校核压力,应取原设计压力;(注:本条是校核壁厚时,对所选压力的规定)

  (8)强度校核时的壁温,取实际最高壁温;低温压力容器,取常温值;

  (9)壳体直径按实测最大值选取;

  (10)强度校核时,应考虑附加载荷;

  (11)由具有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或检验员担任,并出具有设计审核水平人员签字的强度校核计算书。

  3.对本条1款(3)、(4),不能以常规的方法是进行强度校核的,可采用有限元方法或应力分析设计等方法校核。

  第25条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1.耐压试验应遵守《压力容器监察规程》、《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

  2.气密性试验应遵守《压力容器监察规程》、《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本规程附件二《在用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安全规则》的规定。

  第26条需进行缺陷评定处理的,应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27条检验报告书

  1.检验单位的检验人员,应按附件一《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报告书》,根据所进行的项目,认真、准确填写。

  2.检验员应认真分析研究有关资料和检验结果,签署检验报告,并盖检验单位印章,一般应在投入使用前送交使用单位。

  3.《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报告书》由劳动部规定格式,省级劳动部门印制。

  第五章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第28条安全状况等级应根据检验结果评定,以其中评定项目等级最低者,作为评定级别。

  第29条主要受压元件材质,应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如用材与原设计不符,材质不明或材质劣化时,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1.用材与原设计不符

  (1)如材质清楚,强度校核合格,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不影响定级;如使用中产生缺陷,并确认是用材不当所致,可定为4级或5级。

  (2)槽、罐车和液化石油气储罐的主要受压元件材质为沸腾钢的,定为5级。

  2.材质不明

  对于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并按钢号A3的材料校核其强度合格,在常温下工作的一般压力容器,可定为2级或3级;如有缺陷,可根据相应的条款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可分为4级;槽、罐车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可定为4级或5级。

  3.材质劣化

  如发现石墨化、应力腐蚀、晶间腐蚀、氢损伤、脱碳、渗碳等脆化缺陷时,根据材料的劣化程度,可定为4级或5级。

  第30条有不合理结构的,其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1.封头主要参数不符合现行标准,但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可定为2级或3级;如有缺陷,可根据相应的条款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2.封头与筒体的连接型式

  如采用单面焊对接结构,且存在未焊透时,槽、罐车定为5级,其他压力容器根据未焊透情况,可定为3级到5级。

  采用搭接结构的,可定为4级或5级。

  不等厚度板(锻)件对接接头,按规定应削薄处理,而未处理的,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可定为3级,否则定为4级或5级。

  3.焊缝布置不当(包括采用“十”字焊缝),或焊缝间距小于规定值,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可定为3级;如查出新生缺陷,并确认是由于焊缝布置不当引起的,则定为4级或5级。

  4.按规定应采用全焊透结构的角接焊缝或接管角焊缝,而没有采用全焊透结构的主要受压元件,如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可定为3级,否则定为4级或5级。

  5.如开孔位置不当,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对于一般压力容器,可定为2级或3级;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可定为3级或4级。如孔径超过规定,其计算和补强结构经过特殊考虑的,不影响定级;未作特殊考虑或该补强但补强不够的,可定为4级或5级。

  第31条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如有裂纹,其深度在壁厚余量范围内,打磨后不需补焊的,不影响定级;其深度超过壁厚余量,打磨后进行补焊合格的,可定为2级或3级。

  第32条机械损伤、工卡具焊迹、电弧灼伤,以及变形的,其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1.机械损伤、工卡具焊迹和电弧灼伤,打磨后不需补焊的,不影响定级;补焊合格的,可定为2级或3级。

  2.变形可不处理的,不影响定级;根据变形原因分析,继续使用不能满足强度和安全要求者,可定为4级或5级。

  第33条内表面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连续长度不超过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外表面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0.1mm、连续长度不超过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5%;对一般压力容器不影响定级,超过时应予修复;对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或槽、罐车,检验时如未查出新生缺陷(如焊趾裂纹),可定为2级或3级,查出新生缺陷或超过上述要求的,应予修复;对低温压力容器的焊缝咬边,应打磨消除,不需补焊的,不影响定级,经补焊合格的,可定为2级或3级。

  第34条受腐蚀的,其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1.分散的点腐蚀,如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不影响定级。

  (1)腐蚀深度不超过壁厚(扣除腐蚀裕量)的1/5;

  (2)在直径为200mm的范围内,点腐蚀面积不超过40cm3,或沿任一直径点腐蚀长度之和不超过40mm。

  2.均匀腐蚀,如按剩余最小壁厚(扣除到下一次检验期腐蚀量的2倍),校核强度合格,不影响定级;经补焊合格的,可定为2级或3级。

  第35条错边量和棱角度超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1.属一般超标,可打磨或不作处理,可定为2级或3级;

  2.属严重超标,经该部位焊缝内外部无损探伤抽查,如无较严重缺陷存在,可定为3级;若伴有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严重缺陷,应通过应力分析,确定能否继续使用。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和检验周期内,能安全使用的定为3级,否则定为4级或5级。

  第36条焊缝有埋藏缺陷的,按以下要求划分安全状况等级:

  1.单个圆形缺陷(圆形缺陷、非圆形缺陷的定义见GB3323标准)的长径大于壁厚的1/2或大于9mm时,定为4级或5级;圆形缺陷的长径小于壁厚的1/2或9mm的,其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见表1和表2;

  2.非圆形缺陷(均指未开见裂迹象的)与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见表3。

  第37条有夹层的,其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1.与自由表面平行的夹层,不影响定级;

  2.与自由表面夹角小于10°的夹层,可定为2级或3级

  3.与自由表面夹角大于或等于10°的夹层,需计算在板厚方向投影的长度,可定为4级或5级。

  第38条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鼓包,应查明原因,并判断其稳定情况,可定为4级或5级。

  第39条耐压试验不合格,属于本身原因,可定为5级。

  第六章安全附件检验

  第40条安全附件应符合《压力容器监察规程》、《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以及有关标准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不准继续使用。

  第41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使用:

  1.无产品合格证的和铭牌的;

  2.性能不符合要求的;

  3.逾期不检查、不校验的;

  4.爆破片已超过使用期限的。

  第42条安全附件的检验,分为两种:

  1.运行检查:指在运行状态下对安全附件的检查。

  2.停机检查:指在停止运行状态下对安全附件的检查。

  运行检查可与外部检查同时进行;停机检查可与内外部检验同步进行,也可单独进行。

  第43条安全附件的运行检查:

  1.压力表

  检验人员应注意同一系统上的压力表读数是否一致。如发现压力表指示失灵、刻度不清、表盘玻璃破裂、泄压后指针不回零位、铅封损坏等情况,应立即更换。

  2.安全阀

  (1)检验人员应注意安全阀锈蚀情况,铅封有无损坏,是否在合格的校验期内。

  (2)安全阀与排放口之间装设截止阀的,运行期间必须处于全开位置并加铅封。检验员应对其进行检查,如需动用该阀,应指派专人操作,运行负责人和检验员应在场,做好操作记录。

  (3)检查中发现安全阀失灵或有故障时,应立即处置或停止运行。

  3.爆破片

  (1)检查爆破片的安装方向是否正确,并核实铭牌上的爆破压力和温度是否符合运行要求。

  (2)爆破片单独作泄压装置的(图2),爆破片和容器间的截止阀,应处于全开状态,并应加铅封。还应检查爆破片有无泄漏及其他异常现象。

  (3)爆破片和安全阀串联使用。

  ①爆破片装在安全阀出口侧时(图3a),应注意检查爆破片和安全阀之间所装的压力表和截止阀,二者之间不积存压力,能疏水或排气。

  ②爆破片装在安全阀进口侧时(图3b),应注意检查爆破片和安全阀之间所装的压力表有无压力指示,截止阀打开后有无气体漏出,以判定爆破片的完好情况

  4.液面计

  (1)检查液面计最高和最低安全液位有无明显的标记,能否正确指示出介质实际液面,防止假液位。

  (2)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和介质低于0℃的压力容器,以及槽、罐车,其选型应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并检查使用状况是否正常。

  (3)超过检验期限、玻璃板(管)损坏、阀件固死或经常出现假液位,应停止运行。

  第44条安全附件的停机检查

  1.安全阀

  对拆换下来的安全阀,应解体检查,修理和调整,进行耐压试验和密封试验,然后校验开启压力,并应符合有关规程、标准的要求。

  新安全阀应根据使用情况调试后,才准安装使用。

  安全阀校验合格后,打上铅封并出具合格证。

  2.压力表

  检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表盘直径、刻度范围、安装位置等,应符合有关规程、标准的要求。

  校验压力表必须由有资格的计量单位进行,校验合格后,重新铅封并出具合格证。

  3.爆破片

  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更换。

  4.紧急切断装置

  对拆下来的紧急切断装置,应解体、检验、修理和调整;进行耐压、密封、紧急切断、耐振动等性能试验。具体要求应分别符合《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的规定。检验合格后,重新铅封并出具合格证。

  第七章附则

  第45条本规程由劳动部负责解释。

  第46条本规程自颁发之日起实施。

  管道安全管理制度4

  制氧站、输氧管道属于重点防火保卫部位,为加强对重点防火部位防火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确保禁火区的安全生产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重点防火部位所配置的消防设施及器材,均为消防专用,任何人不得擅自损坏、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第二条消防设施、器材应当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明确专人管理。

  第三条严禁在制氧站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四条严格门卫登记制度,收留一切进入生产区人员携带的火种。

  第五条严禁任何机动车辆进站。

  第六条制氧站消防道路、人行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以任何借口将其堵塞。

  第七条输送压缩、液化气体和液体的管道的颜色必须符合国家色标要求,并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和阻火设备。

  第八条严格执行动火、用电管理制度。

  第九条加强值班、巡检工作,严守岗位,不脱岗、漏岗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

  第十条用电必须符合设计规范和安全规定,由正式电工安装、维修,不准私拉乱接电线,不准超负荷用电,不准使用不合格电器及保险装置。

  第十一条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对电线、电器设备要做到定时、定期、定人检查,对用电方面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妥善处理。

  第十二条制氧站内严禁用明火或电加热器采暖。

  第十三条在禁火区内检修,凡能拆卸下来的零部件、构件、管道等物应事先拆下,拿到非禁火区去动火,凡能用其他方法切割连接的尽可能用其他方法代替,避免动火。

  第十四条严格执行动火证办理审批、监督制度。

  第十五条制氧站职工当班必须穿着规定的`劳保用品,易产生静电的化纤织品严禁穿着入站。

  第十六条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消防法规和消防常识的教育,职工应掌握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熟悉所从事岗位的火灾危险性,预防措施及灭火方法。

  第十七条新工人要经过防火知识教育后才能正式上岗作业,对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要进行消防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第十八条制氧站、输氧管道要划分放火责任区域,指定区域防火负责人,抓好防火安全责任制。

  第十九条除严格执行动火管理规定外,制氧管线、工艺管道任何检修不能搭接接地回路,乱搭乱割。

  第二十条凡在制氧生产区内,严禁使用手机、传呼机等通讯工具。

  管道安全管理制度5

  1、目的作用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都属于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特种设备范畴,为了加强对这一类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公司内部的安全管理部门为机模部,机模部部长(或设备主管)为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员。

  3、设备前期管理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这类单位必须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2)压力容器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这些资料都将被列入压力容器的档案管理,妥善保管。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4)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必须经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检验合格并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使用。

  (5)公司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4、设备安全使用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3)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应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在对在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公司应当对在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5、事故处理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制定有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严格遵守执行。

  (2)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发生事故时,公司按照《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高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特种设备科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6、报废管理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工业管道安全管理制度10-08

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10-17

管道管理制度01-13

管道施工管理制度03-04

工业管道管理制度04-26

管道设施管理制度12-22

压力管道管理制度01-20

管道管理制度15篇01-14

压力管道设备管理制度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