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管理制度

2022-04-24 制度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危险源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条

  定期开展危险源普查。采油厂、井区、班站每月开展一次危险源辨识工作,并按照危险源级别划分,积极组织风险削减。

  1、一、二级危险源,及时上报HSE办公室及相关科室。

  2、三级危险源,由井区负责人为风险削减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风险削减;四级危险源,班站长为风险削减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风险削减。

  第二条

  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周围民众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重大以上危险源的应急预案要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条

  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管理并实行领导干部承包制度。

  第四条

  采油厂、井区建立《危险源立案销案台帐》,班组建立《危险源辨识台帐》,记录班组、井区辨识出的各类危险源及削减情况,并每月向HSE办公室上报一次。

  第五条

  基层骨干和全体员工都有参与危险源管理、辨识、评价、削减的责任和义务。井区负责人、班站长负责组织制定纠正措施实施风险削减;基层安全管理干部负责危险源辨识、事故隐患查找及风险削减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岗位员工负责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或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判断,对能力所及的应进行削减或控制。

  第六条

  由安全管理干部负责,应及时组织全区员工的HSE知识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等人为风险。

  第七条

  对暂时不具备削减条件的危险源,应向HSE办公室提出临时性防范措施意见,经HSE办公室同意后,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落实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待条件成熟后,进行风险削减。

  第八条

  削减措施完成后,将完成情况上报HSE办公室,由HSE办公室负责组织验收。

  第九条

  1、对上级有关部门辨识出的各类事故隐患,在规定期限内未整改或整改不及时的,纳入井区月度HSE考核,与奖金挂勾。

  2、整改完毕而不及时上报的,可认为未及时整改,也将纳入井区的月度HSE考核。

【危险源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危险源评估管理制度09-30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06-04

重大危险源项目管理制度11-09

煤矿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0-08

危险源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05-17

危险源风险评估管理制度05-12

建筑危险源管理制度实用05-29

危险源管理制度20篇09-18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