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同大家一起研讨的是: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4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九溪十八涧》.
《九溪十八涧》是清朝诗人俞樾写的一首五言诗,诗人别出心裁,用叠字作诗赞美了西湖美景之一的九溪十八涧。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也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但是,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同音字用错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是孩子们缺乏在语境中对字义的理解。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出示)
其中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泉”“树”两个生字,知道两个多音字的读音,为本课教学重点
而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初步感受诗的文化内涵。为本课教学难点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为:(出示)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解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三、品读诗句,体会意境,理解字义,
四、节奏朗读,为诗配画,熟读成诵
五、书写生字,感受形态美,记忆字形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解读课题,
上课伊始,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名胜,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让我们一起去人间天堂---杭州游览一番。(课件出示图片,配乐展示西湖美景)
教师简介:这最后一景有个特别醉人的名字叫九溪十八涧,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板书。
教师提问:同学们仔细看看,“溪”字和“涧”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左右结构,三点水,初步了解溪、涧两字的意思。
而后补充板书:九、十八,问问学生,对今天的课题:九溪十八涧,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初步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这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认读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生字的字音:
1、范读课文让学生获得初步情感,感受语言优美。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课文会认字,并且和同桌指读检查;
3、指名朗读,经过自读学习和合作学习后检查学习情况,可以找2-3名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检查朗读和读音,肯定学生的进步,掌握学生自学情况
4、出示句子或词语,更改语境,检查认读(小老师领读)
5、出示字,学生抢读(摘星星游戏)考察学生生字记认情况,同时解决两个多音字的问题,让学生在以组词和对反义词的形式明确读音
6、“生字朋友送回家”全班齐读古诗
此环节采取不同形式,在游戏中识字,使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让学生认识不同语境中的同一个字,达到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的目的。
三、品读诗句,理解字义,体会意境
师生谈话:读过诗歌,谁知道课文写了哪些景物?教师随机板书:山、路 、泉、树。
这些景物都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描述。
根据学生描述,利用做动作,图片,声音帮助学生理解重重叠叠的山,曲曲环环的路,叮叮咚咚的泉和高高下下的树。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
四、节奏朗读,为古诗配画,熟读成诵
此环节我采用了老师引读,学生跟读的提问轮读方式,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韵律。而后在学生配乐美读时请两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黑板上为古诗配画。根据配画,回想诗意,熟读成诵
让学生在进一步巩固理解古诗基础上背诵、积累。在诵读中学生将自己的感情不知不觉潜入到诗所描绘的情景中去。
五、书写生字,感受汉字形态美,记忆字形
本首诗中会写字两个,分别是上下结构的“泉”字和左中右结构的“树”字,所以我再设计“泉”字的教学时通过古体字的演变过程吸引学生注意力,感受古代汉字文化的精深。树字是学生学写的第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所以重点启发学生怎么记住。在指导两字书写时采取析字形、记位置、写端正、比漂亮四步进行指导教学。在比漂亮时,鼓励学生和自己比,比出自己的优点和进步。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出,谢谢大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鸭子和白兔请客》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了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客的事。首先写白兔请鸭子到家做客,用鲜嫩的草芽和菜叶来招待鸭子,但鸭子很不高兴,认为白兔太小气;再写鸭子请白兔到家吃饭,用田螺、泥鳅招待兔子,但兔子不爱吃这些东西;最后鸭子明白自己错怪了白兔,因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得生动而富有童趣,渗透了友爱`善于理解他人的教育思想。教学重点除了识字和练习分角色朗读之外,就是让同学从读中感受到要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这个道理。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语言浅显易懂,因此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随文识字,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的:
1. 认识10个会认的生字及会写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这句话的含义;
4、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这篇课文分为二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并指导书写五个生字。这里我就单说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的2、3、4条及指导书写2个生字。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的,从教材实际,学生学情出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过程中,主要突出两中教学方法:
1、讨论教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引导者,能根据情境,让学生自由讨论,在不断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交流各自看法。形成统一认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相机展开讨论:1、看图说说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对方吃了什么?他们喜欢吗?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的意思。3、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过些日子鸭子请白兔吃饭会吃些什么?”等几个问题。
2、情感朗读教学法:
《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课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语句浅显易懂。所以,我没作较多的讲解,而是采用多种朗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掌握规范的书面语言,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如:同桌合作朗读,互相指导,取长补短;分角色朗读及重点段的朗读等个性朗读训练。这样,学生如果感情把握好,自然而然也就感受到要善于理解他人,明白了道理。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议一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课学习任务。“议一议” 让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讨论,“说一说” 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读一读 ”找出课文中对应的自然段,进行不同方式的朗读。这样,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程序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程序安排得科学合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训练重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以下几点教学思路:
(—)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认识了,哪些字不认识。不认识的再加以巩固,然后给予组词。
2、说说这节课你想做些什么?或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插图,、展开讨论:
1、 鸭子到白兔家做客,白兔请鸭子吃了些什么?鸭子喜欢吗?看插图1讨论并说一说。
2、 白兔到鸭子家做客,鸭子请白兔吃了些什么?白兔喜欢吗?结合图2讨论并说一说。
(四)仔细体会课文内容,朗读感悟
找出跟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重点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有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全篇读,重点段读,重点句读,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课文结束后,我还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朗读的任务:
1、你找出一句最难读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最难读?
2、找出一句课文中你读得最好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3、找出一句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句子,说说你不明白在哪里?
这样学生对课文理解就更深入了。
(五)归纳全文,进行课外延伸。
说一说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客后明白了什么?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这句话的意思,从而使学生学会善于理解他人的道理。
(六)指导书写
让学生说说书写“这”和“家”两个字时应注意哪些地方。你要怎样写才更漂亮。并让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两个。
五 说板书
鸭子(简笔画代替):草芽、菜叶
不喜欢
白兔(简笔画代替):田螺、泥鳅
(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3
各位领导 、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热闹的菜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西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第25课。本课的设计以“蔬菜”作为一个切入点,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了部分常见蔬菜的特点,内容生动,反映了儿童的生活乐趣,贴近儿童的生活,易于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时培养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课文里的插图非常的丰富多彩,内容也易于理解,是训练孩子背诵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小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一年级的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字课后的8个字。
教学难点:了解部分蔬菜的特点;通过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语言的情趣美,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一直倡导着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法学法。本课的设计强调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法、评价激励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
3、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等。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我就尝试着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跟学生们交流“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蔬菜吗?”这个话题很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很容易答出来,并且一下子就进入了这节课的主题。随后,我又创设情境,带领小朋友们去菜园里拜访已经长大的蔬菜宝宝,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2、认识蔬菜,认读生字
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用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去认识蔬菜,并把课文中出现的蔬菜的相应图画粘贴在黑板上,形象又直观。通过学生反馈,教师将相应的蔬菜名称板书到图画下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跟着书空,起到了很好的识字效果。紧接着教师范读词语,学生通过练习朗读,认识了本课的部分生字。还有部分没有认读的生字,就过渡到了下个环节——初读课文,认读其他生字。
3、初读课文,认读其他生字
首先学生先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主动找出剩余的生字。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有了前面自读课文找出生字的基础上就已经有了目标,会自动的一边听一边注意生字的发音。紧接着,学生反馈找生字情况,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最后教师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认字活动来巩固本课的生字认读,学生在几个小环节下来,已经达到了预期的认读目标。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可以读通课文了。
4、结合挂图,了解各种蔬菜的特点
学生们在读通课文、感知大意的基础上,就应该适当的了解一下相关蔬菜的特点了。教师课件展示文中介绍的相关蔬菜的细节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这些蔬菜长什么样?通过指名反馈,教师结合细节图引导感知。同时,在感知的过程中,不断地朗读相关句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解了所有蔬菜的特点之后就相机加上一个课后练习:照样子填一填,涂一涂,读一读。小学生喜欢涂画,这样子兴趣就更盎然了。最后在完成练习的基础上,教师更不忘加上适当的表扬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就更足了。
5、再读儿歌,巩固生词
通过前面的学习,基本上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师适当的小结:小朋友们,这些蔬菜各有各的样,各有各的特点,多可爱呀!今天我们学习了八种蔬菜的特点,认识了11个生字,赶紧读一读课文,巩固巩固学到的新知识吧!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系统的回忆了一下学习的内容,更有助于接下来的自主学习。通过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学生们把儿歌读得更好了。
6、布置任务
到了课堂的最后,教室布置了下课后的任务:“下节课,大家带一样你喜欢的蔬菜来课堂。”这是为了下节课的教学设计而准备的一项内容。同时,学生们对这样的课下任务也会比较感兴趣,有利于带动学生们的好奇心,增加了对下节课到来的好感。
六、说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我在课后作业里布置了三道题,分别从拼读、组词、画画三个层次来巩固训练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
【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第二册第二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进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这篇课文的内容简单、富有童趣,所以学生不难理解,因此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难点是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生字,正确朗读课文。准备的教具主要有:①教学挂图;②兰兰画的小手图;③生字卡片;④录音磁带;⑤小黑板等。
【说目标】
根据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三个教学目标:
1、
(1)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两个字。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2、
(1)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说手段】
这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与学法:是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运用猜谜语导入、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表演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中来,引导学生以“看、说、想、演”为主要方法,充分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说、写能力。
【说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手)
2、让学生拿出课前的小手图,让学生说一说:我有一双()的小手,说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书中的“胖乎乎的小手”也不要局限于说是一双勤劳的手,可以是能于的、可爱的、灵巧的等等。
3、教师出示兰兰画的小手图,问:这是一双怎样的小手?从而揭出课题,学习生字“胖“。(板书:胖乎乎)
4、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运用“猜手、画手”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扣题目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边听录音边认真看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熟悉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3、学习生字:
(1)首先出示生字,请“小老师”领读,指出易读错的音,再请同桌互读,去掉音节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
(2)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与同桌合作识记生字字形,再进行全班交流。
(3)通过做“摘果子”游戏,巩固学过的生字新词。
(4)送生字宝宝回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他们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学中穿插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是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对生字的学习,由字到词,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
(三)创设情境,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问: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再请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内容。最后通过指导观看课文插图,从全家人的表情,学生不难看出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1)我拿出示先画好的小手图,问:爸爸喜欢兰兰的这张画,他是怎么做的?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让学生在课文第二自然段里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爸爸刚下班回来,拿起画,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
(2)请学生拿出自己画的小手图扮演爸爸,并演一演爸爸当时的做法,体会爸爸喜欢这张图的心情和想法。然后请演得好的学生上台演一演。有了体验,学生们此时的心理情感完全和兰兰一家融于一体。
(3)引导学生想:兰兰看了爸爸这么做,她是怎么想的?又会说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兰兰不明白,问:“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最后进行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里,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理解课文,让学生扮演爸爸说出兰兰的想法与做法,让全班同学用“看、演、说”来理解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指导写字:
首先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让学生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要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写字方法。对说得好的学生我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爱说、敢说。
写字时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堂结束前,我布置了两道作业:
1、回家把课文读给家人听。
2、想一想:兰兰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最后我说说板书设计:之所以这样设计,图是为了突出课题《胖乎乎的小手》,“?”为下节课的学习设下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5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孰的桃子自已落地的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下面结合我对这堂课的理解,谈谈我的设计思路: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知识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索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以这个理想目的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我的课上提倡学生们的自读感悟,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如在学习地球爷爷的话时,我是这样安排的:先是我朗读了一遍,然后问学生,你们在听老师的朗读以后,你们听懂了什么?这样能把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讲出来,如果还有一定难度没有讲出来的,我就适当地引导。
2、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知识来自生活,我们的课堂更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我在学习小猴请小兔吃桃子的话的前面,安排了一个说话训练,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想想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怎么样请小兔吃桃子呢?这样就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们在交际上的一些礼仪。另外,在学习地球爷爷的话的时候,我注意与学生们的实际相联系,问问学生还知道地球爷爷的手能干什么吗?激发起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索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我在课堂上是放手让学生学的,在初读课文阶段,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的,然后就是卡片反馈检查,由于这课的生字比较简单,所以没有花很多时间。
4、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
课文是从儿童熟知的“手”入手,引出地球爷爷也是有“手”的,而且是与众不同,以此为切入点,更容易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6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看电视》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第二单元编排《识字2》、《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五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
《看电视》这篇课文是一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二、教学目标
《看电视》这首诗歌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其中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一)认知目标:学生会写“家”、“完”两个字,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技能目标: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喜爱读诗歌;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人与人之间亲情;
三、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小记者采访,谈话导入新课
1、小记者采访时提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平常在家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第二个问题:你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吗?第三个问题:你家的遥控器平常谁拿着,你家看什么电视节目谁说了算?
2、小记者采访代替了教师的平淡谈话带入,让他们带着新鲜、好奇进入本课学习,而且所采访的问题为后面学习课文时解决重难点搭设了一个桥梁,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
(二)听看结合,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动画范读,渲染烘托气氛。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整体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教师提出问题:欢欢家看电视藏着好多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要想知道秘密,就要“闯四关”(这样设计是充分掌握学生好胜、喜欢挑战的心理,设计“闯四关”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往下学习的愿望)。
第一关:放课件,认生字,摘果子,教写“家”、“完”两个字。
第二关: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才算闯关。教师提示:遇到读不准的字要看准字音,多读几遍,知道读准再往下读。学生读完后可让学生说“哪些字经你后来努力,你读准了?”。每组喊一学生读课文来代表本组闯关。
第三关:同桌读书,一人读、一人听,读得好,奖给他一颗星。可以让他当小老师,纠正别人的错误,也可以当虚心的学生,从小伙伴那学会一个字。
第一关认生字是复习上节课所学,是为后面读课文扫清障碍。教写“家”、“完”两个字,主要是把识字量分散,体现了每节课动笔!第二关一读课文,要求明确,教师提问题“哪些字经你后来努力,你读准了?”,让学生自己解决难点,互相有启示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成功学习的体验。第三关二读课文,互听互帮,读得有层次、有目的,合作读书,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第四关经过一读课文二读课文后填空:
爸爸和我爱看 ;却换成了 ;
奶奶爱看 ;却换成了 ;
外面一起为妈妈换成了 。
第四关的填空是将课文的主线抓出来,学生读课文后如果能将这条主线抓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同时,第四关的填空题将学生的视线直接拉入到学生课文之中。
(三)图文结合,读中悟情
针对填空题解决三个问题:
1、为什么爸爸和我爱看足球赛,却又换成了京剧?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知道这些的?学生读第一小节后,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2.为什么奶奶爱看京剧却又把它换成了足球赛?出示课文上插图,学生观察图上有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奶奶当时的表情和心理。采用师生赛读、生生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方式重点指导读第三小节。
3、为什么我们最后又都提议换成音乐舞蹈?指导齐读第四小节,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设计以上三个问题,正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剖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用上“因为”、“所以”说话,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三个问题时,把重点放在了第二问题上。通过看图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种方式指导读第三小节,可谓是突破了重点中的难点,解决了难点中的重点。本课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本课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
4、用自己的话讲述欢欢家看电视的故事
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培养学生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二是训练学生读诗时,在头脑中形成诗歌画面,在转述过程中让学生隐隐感觉体会到诗歌分行排列的文体特征。
(四)整合全文,整体感悟
教师提出问题:欢欢家看电视的故事讲完了,她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课件出示最后一小节),学生齐读。问:你现在知道欢欢家看电视的秘密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说。
最后一问,是对全文的一个整合,学生自由说的答案也是对课文所要表达“情”的一个整合。
(五)小记者采访
问题一:你最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问题二:以后如果你最喜欢看的《动画城》开始了,而奶奶最爱看的《梨园春》也开始了,你会怎么办?
小记者采访首位呼应,同时小记者所提的两个问题也是对本科内容的一个综合,而且将“情”落实到学生今后的行动上来了。
本教案在设计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悟。学生读的有层次,先自己解决难题读,再同桌互读,培养了学生会倾听的好习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读书后要读有所收,读有所获。教案在设计时也注重了文本的整体,先整体感知,在分段细细的品读,最后在整合。在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合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本课的教学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7
在理想的教学设想中,我们走入第一个环节:(出示课件7)
一、看图激趣启智怡情
教学的艺术光点是注意。因此,在上课伊始,我把一幅古人赏月意境图带到课堂上,并用言语激趣:“孩子们,天上有两位大将经常为我们值班,白天,在晴朗的天气里,太阳公公就按时上岗;到了晚上,有时月亮婆婆就悄悄地陪伴我们入眠。(出示课件8)看,今天晚上这轮月亮又高高地挂在了天上,瞧,它像什么?这样的激趣设疑,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引起了他们对月亮无限的遐想。接着,我顺势一转,说道“你们真是一群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看到圆圆的月亮他想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由望月写下的一首诗(板书诗题)《古朗月行》此时我强调“古”和“朗”是本课要认识的生字,让学生跟读后,认读课题。(出示课件9)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谈话看图导入新课,既迎合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兴趣,又抓住了课文主线,更拉近师生、生本之间的距离。
也为第二个环节(出示课件10)的教学铺路搭桥。
二.初读会文多元识字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为了让古诗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我在初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想象画面,达到境由心生的地步。(出示课件11)之后在充满意境的想象中,我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把古诗读通顺流畅,并采取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读出诗的韵味。也为激发学生认识生字做了铺垫。
紧接着我发挥榜样的力量,挑选班中读诗最投入的同学再次深情朗读这首古诗,并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生字、圈画出带红色拼音的生字。(出示课件12)让学生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初步掌握本课的生字。(出示课件12)去掉拼音后让学生们再次认读生字,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交流识字方法、做“心有灵犀”的游戏、给字娃娃找朋友等方式让学生牢牢掌握生字,灵活运用生字。化有限的知识体系为无限的学习空间,延展学生学生的宽度。因为(出示课件13)
【设计意图】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识字教学,根据学生的识字规律,生字在学生眼前反复出现,学生多种形式地读,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记忆,进而逐渐认识、掌握,掌握熟练以后慢慢的就可以运用了。本课教学重点也凸显了出来。
三、图文结合读诵体悟(出示课件14)
紧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进入这首古诗的“深潭”,去体会古诗带给我们的那份厚重和韵味。老师的范读此时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我随着韵味悠长的古乐,深情吟诵:(师范读)。(出示课件15)让学生在于无声处通过老师的示范引领自然了解五言古诗的读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出示课件16)之后我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描绘古诗所描写的画面,(描述)适时板书(白玉盘瑶台镜……)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我顺势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紧接着我适时点拔,在接读中逐渐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出示课件17)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悟、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由此突破教学难点。
四、写中磨技延伸厚学(出示课件18)
在学生的有意注意达到高潮之时,我把学生引入再次注意阶段。将生字书写切入本环节。(出示课件19)我先让学生们一起齐声认读已经在记忆库中保存的生字,以巩固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接着通过学生自主发现,寻找这些生字结构的不同,通过重点指导“呼、青、玉”的书写,(板书:呼、青、玉)让学生掌握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的写法。通过多元评价,让孩子们的字体有模有样,有提有顿,有棱有角。小红花的适时派送也增强了孩子们书写的信心,并起到了激励效果。(出示课件20)
【设计意图】学会书写生字,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学生书写生字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通过分类指导不同结构字的写法,让学生们产生写字的兴趣,掌握写字的方法。
当学生的心情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之时,我顺应学情,将学生引入学习古诗的积累、拓展阶段。(出示课件21)并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了解诗人李白,搜集李白所写的古诗,为日后的古诗诵读比赛做准备。(出示课件22)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外搜集关于李白的古诗,将课内学习古诗的方法引申到课外,这样课内外有机结合,学生就会乐意去读,自觉去读,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画龙点睛说板书](出示课件23)
本节课的板书是在学生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中自然生成的。(出示课件24)
12.古朗月行
白玉盘
瑶台镜
【设计意图】有人说,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带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是课文教学最“浓缩的精华”。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8
【说教材】
《村居》是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本中一首普通的古诗。它是清代诗人高鼎写春天景色的名篇,它的“春之景“和“童之乐”两幅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人景交融的“春之图”都融合在这一首“春之诗”中。它是写景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我用了一个课时来完成这首诗歌的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和诗歌的人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3、诗歌拓展:以这首诗为跳板,让学生在课外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诗歌,并背诵下来,看谁背的又多又棒。
【说教法】
1、教授古诗:
因为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景的古诗,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物,每句诗仿佛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所以我让学生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画出古诗中的各种景物,这样用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2、古诗拓展:
这是这一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和默写,这样让学生既能把以前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复习,又能把没有学过的古诗词先一睹为快,这样的效果也比专门为了背诵而背诵要好很多啊。
【教学过程】
1、初步学文:
先指导学生去初步了解每句诗的大概内容,看看写了那些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2、画图学文:
在让学生把这些景物结合诗句用简笔画画下来,再把诗句写在画的旁边,做到画中有诗,诗旁有画。
3、拓展学文:
利用学生的古诗积累来说说有那些写春景的诗,写景的诗……
【教学理论】
《村居》是一首写景的古诗,再好的文字不如直观的画面,又是学生亲手画的,能画出来的学生相信对古诗应该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在新课改的春风下用一种写生的方法来学习写春景的古诗,相信这本身就比较有趣味吧!
让每一首古诗变成一幅幅美丽,充满色彩的画卷,让可爱的学生在其中自由自在的玩耍,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一.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确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二、 教学目标
根据20xx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文包诗”这一类文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
难点是:理解诗意,用现代语言来讲说古诗的意思。
四、 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此类文章的基本学法。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9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应做到五个“实”即:真实、朴实、扎实、丰实、平实。我致力于做真实的自己,做一名朴实的语文教师,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努力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丰实,这就是我平实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六大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荷叶圆圆》一课是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中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是重视角色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从而让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散文诗,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又丰富了学生内心体验,激发想象。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第一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14个生字,会写“朵、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春天桃花开了,夏天知了在树上唱歌;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本组教材带领孩子走进快乐的夏天,在课堂上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三、说设计
“成就师生梦想,开启幸福人生”是三里畈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说明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无定法”说明不能视流程为教条。三里畈小学推行“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本着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设计如下: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掌握字词3、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开课之初,我先出示谜语:“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边猜谜语边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在语境中巩固识字而不再是单字复现,即让学生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初读:整体感知,圈圈划划,即慢速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并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再读:展示朗读,自主识字。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来识记生字。“加动作识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摇”、“蹲”学生就做出“摇”、“蹲”的动作,还有“何老师戴了一顶草帽(荷)”
在识字过程中我还适时指导学生书写“朵”、“机”这两个生字,写之前首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为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醒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和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规范写字姿势。
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在良好的氛围铺垫下,我顺利的展开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首先,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里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其次,让学生小组交流,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相机结合图片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意思。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创景中感悟小动物的心情并结合小动物的动作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最后带上头饰表演读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们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四)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孩子们,美丽的池塘,圆圆的荷叶,还会吸引谁呢?他们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落实本节课主题思想。在结课时,我还向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本课我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五、说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1、多角度评价学生,让评价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课文时,有的孩子会读得很有感情,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啊,你的声音真好听,真有感情!
2、即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
比如在识字闯关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汇报时,我就做了如下评价:你认字真有进步,能再响亮的给同学们读一遍吗?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
3、培养合作意识,重视小组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汇报个体的评 价,忽视了小组合作的其他个体的存在,导致了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仍然热衷于个体竞争,我会利用小组得星星的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如:在朗读课文,全班展示环节,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评价: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评价他(她)对后进生的培养、帮助情况,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六、说开发
1、挖掘教材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本节课时,将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运用到课件中,让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做既营造亲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巧用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3、运用媒体资源。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文本搬上频幕,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4、挖掘课外资源。采取的是温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本课我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荷叶并手工制作荷叶。在科学课上一起探索荷叶底下的奥秘。并确定当月阅读主题活动为“夏季”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0
本课采用的是形声字归类的方法识字。整课计划2课时完成。本课上的是第一课时,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①借助转盘,创设情境,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形声字,理解字义②指导“情、睛”的书写。运用转盘识字、识词,是作为本课的重点。
下面我简单说说自己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第一板块通过一个听力游戏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出“青”字,接着创设情境,认识偏旁,重点介绍眼目旁和竖心旁。设计听力和转转盘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认真听、动脑想、动手做、用嘴说,增加趣味性。
第二板块韵文识字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小老师领读、男女生齐读、指名读、加上动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牢牢记住6个形声字。每个字的侧重点不一样,晴、晴、睛、做动作理解,请说话训练,情通过组词拓展学生思维。蜻看图说话。在新授时也注重将词语的意思渗透进去。
第三板块是巩固环节,通过选字填入句子中、送信、转转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一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很难持久,游戏正好“投其所好”,刺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送信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们个个能精神饱满,愉快主动地巩固知识。
最后是写字环节,指导书写“情、睛”时,通过教师的范写,学生的描红、临写,师生的共同评议,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握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好。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时间的掌控还不是很好;语言不够精练,有些重复;课件图片的选择要在精美一点。没有仔细聆听学生的发言。希望其他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
一、 说教材
《所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里的一首古诗。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刹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诗4行展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句话体现《牧童行歌图》,第二句话体现《牧童捕蝉图》。全诗的最大特色是: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本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但画面上没有画出后两句诗句的画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图画。
二、说学情
学生的的朗读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对古诗还生疏,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要让学生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所以我把引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作为本诗教学的重点,把学生引入诗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从古诗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为本诗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I、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并根据古诗展开联想,编写一篇小短文。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学习重点是理解古诗的意思,难点是借语言文字,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四、说教法
l、直观教学法; 2. 图文结合法; 3. 质疑法:;4.以读代讲法,自主探究法。学生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解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图文对照,让图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语言美统一再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五、说教学流程
(一)由夏天捕蝉激趣导入,并引导学习本节目标。
(二)以小组按提纲独学、对学、群学。
1、组长组织,一人一题,按顺序逐题核对,在组内共同的疑难地方做上标记。
2、朗读和写话的内容按提示对子间互学。2号督促做得不对的同学主动更正。
(三)展示交流
展一,正确、有节奏朗读读古诗,交流生字学习。
展二,看图写话,组内推选,展示精彩。
展三,交流词意和句意,每组4号,一人一词或一句。
展四,交流“读出感情”1、2题。
展五,以组比赛背诵。
(四)教师点拨
1、与同音字、形近字区分记忆。
2、写出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连词成句,组织通顺。
4、结合重点词、句说说体会。
(五)达标检测。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2
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课文共有三节,第一节讲的是春天小树发芽了,第二节讲的是小树开花了,第三节讲的是小树对小鸟唱的歌。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树在春风里长大,希望自己长成大树后让小鸟在枝叶间筑巢。课文以朴实的语言,简明的节奏向我们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色,同时,结构的反复,叠词叠句的运用,让孩子们读起来琅琅上口。
说教学目标:
1、会认“谣、摇、芽、召、唤、唱、歌、等、狂、倒、温、暖”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说教学重难点:
1、识字是教学重点。
2、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味,激发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的喜爱、对树木的保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难点。
设计理念:
以读促思,重在体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得到了落实。对学生的想象和体会训练扎实。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播放音乐出示美丽春景图,小树在风中点头,小鸟在树上嬉戏的'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揭题,释题。齐读题目,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小树谣就是小树的歌谣)小树会唱些什么歌谣呢?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停下来拼一拼,拼准了再读。问:在读的时候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什么办法去认识它。
2.边读课文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小节,并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然后自己反复拼读,把生字词读准。
3.同桌的同学互相认读画出来的生字词,对方读音不够准的要帮忙纠正。
4.开火车选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全班读。
5.出示词语宝宝,让小老师领读,问小老师温暖的意思,让生说出温暖的什么,在指名生用温暖造句。
6.玩对口令游戏,师说出生字,让生说出这个字在几号。同桌互相玩,全体同学抢答。
7.指名读文,评读,自荐读。(他读的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可以超过他?)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反复读好,想想:读了这节,你明白了什么?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你的收获。
3.检查,你最喜欢读哪一小节,你读懂了些什么?
(1)读了第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我明白了小树在春风里长出了绿绿的嫩芽和树梢)小树长出的嫩芽和树梢,一定很可爱,小树也一定很高兴(指导学生看小树长出绿芽的图),你能把这节读好吗?指导读,两个“绿”字应读得稍重一点,加上摇的动作读。
(2)读了第二小节,你懂得些什么?(我明白了小树在春风里长出了红红的花蕊和花苞)小树长出的花蕊和花苞,一定很美丽,小树也一定更高兴了(指导学生看小树长出花蕊和花苞的图),你能把小树的美丽和高兴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指导读,两个“红”字应读得稍重一点,加上小树在春风中摇的动作读,读出美和快乐的感情。
(3)读了第三小节,你又知道了些什么?(我明白了小树很想长成大树,然后让小鸟来筑巢)小树对小鸟真好呀!谁能把小树说的话读好?再想想:小鸟听了小树的话,会说些什么?
(4)角色表演朗读,学生扮演“小树与小鸟”进行对话。
四、背诵,诵中感悟
1.谁能把课文准确、流利地读一读?
2.练习背诵,全班同学站起来加上动作背诵。
五、书写,学会生字
1、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笔画所占的位置,边书空边说说笔顺。
2.你发现了什么?
(比如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哪些部首你认识,哪些是新出现的?这些字是什么结构?你最快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哪些笔画?小组交流,互相说说。)
3.教师边念笔顺边在田字格里示范,学生边观察边在桌面上跟老师一起书空。
4.指导学生先描红,再独立书写。
5.引导学生互相欣赏,看谁写得工整美观。
六、总结,课外拓展
1、多么勇敢,多么坚强的小树,它不仅保护小鸟,给小鸟一个温暖的家,还能净化空气,让我们呼吸新鲜的空气,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小树。
2、说说你将如何保护小树。
说板书设计:
板书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去过紫金山吗?今天,老师想再带领大家来认识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华山”。(板书,齐读)这个“华”字是个多音字。(板书)
2、你们去过华山吗?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图片,简要介绍)华山在我国的陕西省,它又高又险,被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登华山的路只有一条,而且曲折难走。
3、古时候,7岁的寇准登上了华山,还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做“咏华山”。(板书,齐读)这首诗,大家都会读吗?试一试吧!(齐诵古诗)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指名读,分行带读
3、再次自读课文 ,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二)分段学习
1、你们觉得华山怎么样?(高、美丽等等)板书:高
2、是呀!课件出示:华山真高。(指名读)
3、华山的最高峰有2160.5米,而我们熟悉的紫金山只有448米,就是说,要5座紫金山加起来才能和华山相比。或者说,要600多层楼才有华山那么高。课件出示:华山真高哇!(再指名读)
4、华山这么高,爬到山顶容易吗?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读一读?(理解“艰难”)。(指名读词、句子)
5、虽然难爬,但华山顶上却是别有一番景色,我们来看一看吧!教师配乐范读三、四两句,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6、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蓝天、山、太阳、白云)
7、自由读这两句话,边读边想想蓝天、山、太阳、白云在哪儿?课件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8、(指名读,指名说它们的位置)相机在黑板上画上简笔画:在头上、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
9、看到的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可以做动作)
10、你们读得真好!老师比原来更喜爱这这雄伟的华山啦!我想要赞美它一下!师朗读第一节。
11、你们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赞美华山吗?课件出示: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2、站在华山顶上,小寇准和我们一样感受到了华山的雄伟、高大,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已经--情不自禁了。(出示词卡,指名读)
13、小寇准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
课件出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齐读
14、你读懂了那一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其实课文里就藏着这首诗的意思,你能找出来吗?
15、配乐朗诵诗歌,加上动作。
16、寇准用短短几句诗就写出了华山的高和美,怪不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谁能学着先生的样子来夸夸他?
17、7岁的寇准已经能写这样的好诗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18、再次配乐朗诵诗歌。
19、小朋友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对华山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们喜欢华山吗?(通读全文)
三、学习生字
1、小寇准的诗得到了先生的赞扬,小朋友们,你们想和他一样吗?那么,老师要看看今天哪个小朋友写字时最认真,姿势摆得最端正,老师也会对你连连点头称赞的。
2、看与、齐、称三个字的笔顺。
3、这三个字,你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很好的记住它们?
4、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笔画。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咏华山》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文章妙在作者先点孩子随同先生登山,末点孩子姓名和年龄,重点放在登山吟诗上,以此表现少年寇准的才华出众。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写爬山还是写山顶景观,都紧扣一句话:“华山真高啊!”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课文配有情境图,再现了华山壮丽的景色,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孩子之前也有过接触,所以想尝试用一课时上完,部分生字的书写留到写字课进行。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孩子年龄小,本身的登上经验也很少,所以无法想象登上高山后的感受。再加上我班学生调皮的较多,上课注意力坚持不长久,易走神,所以教学时我采用了图片、画简笔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新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和难点: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
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四、说教法、学法:
四、教法学法:
(一)创设情境
用多媒体、情境图等手段再现华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华山有一个比较鲜明的感性认识。
(二)读中感悟
语感的形成重要途径就是读,因此在本课中引导他们在读中自悟,自己悟出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道理,读为主,并以情导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要求学生理解华山是十分高大的。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为此,在教学这几句话时,应充分发挥多谋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借助具体的画面,更深层地理解语言文字。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简笔画的展示,有意突出“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这些词语,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的理解。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三)自主参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新理念。在阅读华山风光的课文时,让学生通过读、找、议、悟,体现华山的高而美,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生字教学
在教学生字时,应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它的笔顺应该怎样,凡是学生能说、能讲、能懂的,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解决笔顺和部首时,利用动态演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突出一个高字,配以简笔画,理清课文脉络。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4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雨的色彩》。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做具体阐述。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
《春雨的色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写的是有关春雨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三种小动物认为春雨分别是绿、红、黄色的,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在读书中感受到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让学生知道春雨让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万紫千红。
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的春天”。单元训练目标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春雨的作用,感受春天的美。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根据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的意思”的阅读要求,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理解春雨的特点。2、会写“花、草”2个字。3、喜爱春天,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结合学情,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喜欢春雨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三、说教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结合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是:导入部分主要是“激趣、复习、巩固”,创设情境,朗读感悟部分,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谈话法”和“情景演示法”,品析字词,达到理解文章内容、积累语言的目的。
四、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是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思想,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体会。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受春雨的特点。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流程是: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第一步,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第二步,摘花识字,复习巩固。
第三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引入课文。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学生已经上了一节晨诵课,略显疲惫的实际,首先我用儿歌《小雨沙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由春雨引出春花,通过摘花识字,对昨天学习的生字进行复习巩固,接着提出问题“小动物们在争论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回顾昨天学习的课文一、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由回顾课文内容探究“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第一步:自读课文
1、探究: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它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2、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易于入手,通过自读就能独立解决,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再读课文
1、带着问题“如果你来当小法官,你觉得小燕子、小黄鹰、麻雀谁说得有道理?请用波浪线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读一读,想一想。”
2、读完以后和同桌交流看法。
3、指名回答,品析描写春雨从天上落下的动词,要求学生边读边用动作演示出来。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阅读要求中提出的“阅读浅近的童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我让学再次走进课文,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和看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淋、洒、滴、落”。通过品读、表演感受到春雨的轻、柔、细、小的特点。
第三步:分角色表演读
1、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呢?请同学们分小组演一演,读一读。
2、表演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课文表演读,然后再全班展示,学生通过表演、想象,把文字变成鲜活的故事,既内化了语言,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总的来说,这三个层次的读,旨在理解课文内容,由浅入深的提出问题,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通过读课文、找词语、画句子,逐步训练学生圈点勾画的基本学习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识。通过拼读词句、演示动作,让学生动脑动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能很快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第三环节、拓展练习,丰富积累。
1、同学们,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呢?
2、教师展示优美的画面,学生猜成语。
3、古人眼中的春雨又是怎样的?(学生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练习说话、积累词语、古诗,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第四环节、指导观察,学会写字。
重点指导“草字头”的书写。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继续整理、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或诗歌,写在积累本上。
六、说板书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反馈,设计了板书,力求突出重难点,做到简明、概括。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强调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地表述。比如,老师问“如果你来当小法官,你觉得小燕子、小黄鹰、麻雀谁说得有道理?”,学生就直接回答说“小燕子”、“小黄莺”,此处老师就应该强调学生回答时要这样说“我觉得小燕子说得有道理”。学生的回答问题的习惯应该从低段开始养成,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以为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随口回答或回答不完整的坏习惯。
2、联系生活实际少。在教学2、3、4自然段时,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春雨落在了哪些事物上,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到春雨带来的变化。
3、写字教学不扎实。写字教学时比较仓促,没有下去巡视、提醒写字姿势等。
4、准备不充分。体现在教学环节过渡不够自然,课文不熟,学生的学生状态仍未调整好,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
总之,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很多,我自己看得肯定不够全面。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帮助我更快的提高教学水平。谢谢大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5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课《胖乎乎的小手》,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设计胖乎乎的小手这课时,我注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教材,包括利用自读、互读、评读来完成这一目的,我还通过想象、感受、课件展示、搜集信息等形式来达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目的。
二、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诵课文,难点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说教法: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是设计合理的教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触摸让学生手脑想象,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抽象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4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动手触摸、进行大胆合理想象,学习体会人物的想法,读出感受,加上评读,体验朗读有语气的成功及快乐弥补不足。
2、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识字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如:利用识字比赛巩固识字,如:自读、指名读、等提高朗读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理解人物语言,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五、说教学目标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知识)目标:
(1)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针对课后的“说说做做”)
3、情感目标:
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长辈,主动帮长辈做事,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上课开始就用谜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片刻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揭示课题,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板书手,然后在通过活动,看手、画手、夸手等活动引出胖乎乎的,接着板书胖乎乎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胖乎乎的小手》,请大家一起读一遍。(齐读课题)这时学生开始齐读课题。然后在紧扣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1、看手:请学生伸出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2、画手:请学生上台,把手压在黑板上用粉笔画轮廓。
3、夸手: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4、揭示课题,学习“胖”字。
5、扣题目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转入正题;扣题目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识字
1、黑板上的这双小手是XXX的,我们课文中的小手是谁的呢?全家人为什么会喜欢这双小手呢?请同学们自己轻轻地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两个小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读准字音,对生字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
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在进行识字交流,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但传统的卡片抽读式的生字交流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采用猜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结合游戏“摘苹果”,更增强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有一些比赛读的形式更加激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然后去掉拼音读,在进行游戏读,然后再把生字放回到课文中,认真读一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在学生识记生字之后,学生比较累,开始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穿插了《拍手歌》,既符合本次教材《胖乎乎的小手》这个内容,也活动了学生的手脚,又能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可谓一举三得!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对生字的学习,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
(三)、细读课文,揣摩感知
1、请六名同学分别读一个自然段。
过渡:通过读,大家了这双小手是画在了一幅画上,全家人都喜欢这幅画,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请一个同学读1、2段。
2、反馈:他们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
3、爸爸把画贴在了墙上,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呢?自己读一读3-5段,边读边想。在学生汇报的时候紧接着就板书帮、替、给等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师点拨来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初步质疑、解疑的能力。)
4、说一说手能干什么?再读读3-5段。
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在读中体会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再读给大家听,然后引导全班进行评议(举例说明)。这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能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把上面的句子改换为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家人喜欢兰兰的画的原因。
6、想一想,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7、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想想,课题上的“胖乎乎”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8、分角色朗读课文。谁愿意来扮演爸爸、妈妈、姥姥来读一读他们的话。
分四人小组演一演这篇课文。
(四)、巩固延伸:
出示课后练习: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帮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替、给、帮、为”几个字能表达相同的意思,同时,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11-14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30
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的说课稿06-15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03
一年级语文下册《放小鸟》说课稿06-10
一年级语文下册《1春笋》说课稿06-11
一年级语文下册《荷叶圆圆》说课稿11-27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02-17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说课稿范文11-11
一年级语文下册《共同的家》说课稿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