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背影》选自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散文大家。这一单元都是回忆性叙事散文,本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学会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并赏析其在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领会文章情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自主合作探究。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并沟通个体体验,体会天下至情——亲情。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
(2)教学难点:把握文中对父亲背影的细节描写,体味父子之间浓厚的深情。
4、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有:
探究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
合作交流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本课时新授内容
2、讨论交流
第一步是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两个问题:
(1)文中四次写到背影,都出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2)哪一次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这一次的印象深呢?
学生通过简单的思考讨论,不难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领会本文的构思角度“背影”,从而直接进入到本课的分析难点而不至于偏离。
第二步学生自疑讨论。在这一过程里,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相关语段,写出自己设计的问题,并自由发言,师生共同筛选最符合教材要求、富有创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如:
①父亲爬月台的动词中,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
②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比如皱纹、白发等等,而只写了背影呢?
③文中写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是什么原因呢?
④最后作者又写到背影,有什么作用呢?……
这样安排的目的∶
⑴学生通过质疑、解疑,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⑵让学生认识到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的结合的重要性。
⑶通过筛选总结问题串,分散重难点,突出关键。
3、深入语言、体会真情
从本文的语言特色看,本文语言朴实。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尤其是父亲的那几句话。因此我会这样引导:“本文的语言十分朴实,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找出来读读品品。”都读过后再来品,让学生感受与单独的一句的不同感觉,放在一起品味,也许容易品出味道来。学生指出句子后,师生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适当引导、点拨。如“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一句叮咛,把二十岁的儿子当孩子!这就是中国的父母!不管孩子多大了,他永远是孩子!“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面没人!”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到达北京、担心行李的安全,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这朴实的语言都充满了对儿子的体贴之情。这一环节仍把重点放在了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上,突出了语文课“语味”的特点,继续指导朗读。
4、课堂小结
为改变课堂小结成为知识机械重复这种现象,教师先让学生回忆重点内容,由学生总结,教师给予肯定和评价。
5、布置作业
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结合本文的写作特点,写出一篇表现与父母亲情的短文交流。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2
各位评委、同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朱自清的《背影》。这次说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新课标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中强调“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这些要求是展开本课教学的依据。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此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爱,能够使学生在其中深刻的体会这种相怜相爱的感情。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背影》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一篇讲读课文。该单元是以“爱”中心话题,每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赞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选入第二课,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间的美好感情。更有利于后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领会和鉴别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并积累生字、词。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重点: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体会作者新颖独特的描写角度与朴素感人的语言。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⑵难点:对于文中背影的四次描写,进行深刻的体会,并找出四次背影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在分析中,深刻透彻的体会这种伟大的父爱。
5、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说教法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师对关键语句的提问,学生自主合作,共同研究作答,解决本文重点。
3、采用比较阅读,形象的图例,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突破本文难点。
4、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
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对关键语句的品味和对父子真情的体会。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来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教育家卢梭认为:“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鉴于此,我采用图例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分化学习难点。
三、说学法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四、说教学过程
今天我简要分析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整体感知、品味文中的关键语句。
主要步骤:新课导入、整体感知、重点赏析、布置作业四个步骤。
(一)新课导入,激发情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教案# 导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教案# 导语是:
1、 导语:
(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听完之后提问:
咱们父亲在自己生活当中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名人朱自清的父亲,看他在名人儿子眼中有着怎样的形象。
2、预习指导:
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参看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置以上预习的依据是: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和能力。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⑴、学生介绍作者、作品(学生相互补充)
⑵、出示本课重点的字词,检测预习效果。
此程序的设计是要帮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感。
2、听录音
配乐朗读此文(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要求和技巧。并将自己认为优美、感人的句子勾画出来。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听有所知”的听力训练,学习批注法,为下一环节的深入研习做好铺垫。
3、整体把握文章,让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4、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重点赏析
1、体味文中父亲送“我”上车前后的几句话。
2、通过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的感情?
3、文中几次提到了背影,又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到的?
4、父爱如山,父爱似海。作为爱的承受者朱自清,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父爱他会想些什么呢?请揣摩一下作者的内心世界,站在作者的角度,将“我看到了一个______的背影”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细读,或沉思,或圈点评注,或与同学交流来解决以上问题。
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朴实的语言背后的深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师小结:本为构思巧妙,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瞬间——“背影”作为文章的触发点。“背影”是文章的线索,父子间的申请也都倾注在背影上。
(四)作业布置
1、课后研讨与练习,重点做课后第一题。(有助于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2、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感动过,也许是一声问候,也许是一次长谈也许……请你把你最感动的那个时刻记录先来。(回味亲情,为下次课作铺垫。)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朱自清的《背影》。这次说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首先谈谈教材
《背影》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一篇讲读课文。该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以 “爱”为中心话题,每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赞美人性中的美,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领会和鉴别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而《背影》正是一篇能体现这些训练重点的极好例子。《背影》一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爱,能够使学生在其中深刻的体会这种相怜相爱的感情。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三个方面: 首先,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并积累生字、词。
其次,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最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
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为解决本文重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师对关键语句的提问,学生自主合作,共同研究作答。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
初二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教材,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
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指导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给:“请您毫不犹豫地在每一堂课上挤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那样将得到百倍的补偿。”为了让教法和学法充分运用,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我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出示背影的图片,看与思相结合,“同学们,咱们的父亲在自己生活中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从而进入了学生自由谈,进入了课文,接着顺势而导,“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名人朱自清的父亲,看他在儿子眼中有着怎样的形象”这样顺利的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指导方法,轻松预习
在上新课之前,我要求学生自己运用网络,搜集作者的生平资料和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参看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三)讨论交流,重在激励
首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虽然到了初中,但对生字词的了解仍然是最基础的。 接着,再检查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之后,在要求学生运用三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交流预习的情况,这时教师参与其中,但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重在激励唤醒。讨论结束后,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分步处理。对于不涉及文章重点的问题引导学生当堂不为解答,对于能引领全文中心的问题,不急于强解,留到下一集中阅读环节重点突破。
(四)直奔重点,集中理解
这一环节我设计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很好的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为自己的朗读打好基础。听完录音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
第二步,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对文章重点进行分析理解。 我将全班学生按照组别分为四大组,每组自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讨论结束后,在由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全班的相互交流和总结。这四个问题分别是:
问题一:体味文中父亲送“我”上车前后的几句话,它们表达了父亲怎么的思想感情?
问题二、通过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
问题三、文中几次提到了背影,又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到的?
问题四、父爱如山,父爱似海。作为爱的承受者朱自清,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父爱他会想些什么呢?请揣摩一下作者的内心世界,站在作者的角度,将“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的背影”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地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所以,一方面我让学生自己读课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而师生共同探讨重点句段,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现了互动性。
(五)品析内化,拓展延伸
既然是内化,就要对文章加以吸收,既然是延伸,就要拓展到我们的课堂之外,我设计了如下两个方面: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帮助学生加强对全文的理解。
2、小练笔。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让我们为他们做点事,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用心观察他们的反应,用笔记下你们的感受,并整理成一篇日记.这样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还要在家中,使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也完成我们教学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简析
朱自清先生的纪实性散文《背影》是表达人伦至爱的名篇,它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在平实的述说中表现了中国式的父子之情,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
课文突出地刻画父亲的“背影”,着力表现深沉的父爱,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哀愁焦虑的日子,父爱显得异乎寻常的感人。文章构思选材和叙事描写都恰到好处,朴素的语言传递着动人的情感。学习这篇文章,除了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外,更要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从而为散文写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中要求:“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课标要求从三个维度把握教学目标,本文教学我确定为:
1、知识和能力: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学会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其在语言环境中的涵义。
2、过程和方法:加强朗读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显语文的开放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深情,引领学生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难点
1、说教学重点
根据课标中 “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等方面的要求,我确定本文教学重点为: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②揣摩“车站买橘”一段中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其意蕴; ③把握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刻画与分析,感悟父子情深。
2、说教学难点:
①理解文中父亲的背影的内在含义;
②抓住人物的特征展示人物内心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学方法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通过阅读来完成教师、学生、文本和生活之间的对话。语文教学不应忽视人文性,要注重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审美鉴赏,避免对文本的曲解、肢解和牵强附会的解读。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课前播放龚玥的歌曲《父亲》,激情导入;借助短片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加深印象;精读段落“车站买橘”一节,插入电视散文视频片段,调动学生多重感官;欣赏现代诗歌《父亲》朗读结课,进行拓展延伸;
2、朗读激情法:在听课文朗读的基础上,加强情感朗读指导,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轮读、变换角色朗读等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阅读指导法:采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略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粗略感知所叙之事,所抒之情;精读主要是对一些精彩片段、精彩语句的诵读,目的在于培养语感,加深领悟和理解。
三、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课堂教学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通过读文质疑、筛选问题、讨论交流来积累知识、总结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创新。为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查询有关课文的资料,并通过预习,自行解决疑难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阅读朱自清的名篇,增加课外积累。
2、讨论交流法:对一些疑难和探究性的问题,或个别畅谈,或小组讨论,或师生补充,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家庭,体验亲情的伟大,充分理解父母对儿女的真诚无私的爱。
四、说教学设计
本课拟用两课时教学,教学以朗读、讨论为主要形式、以感悟父子情深为核心。第一课时主要进行情景体验、朗读训练、初读感知;第二课时主要是重点文段的精读、关键语句的品味、文章主题的提炼和情感价值观的体验。总体教学流程如下:
(一)情景导入
巧妙的导语能营造适良好的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采用多媒体播放龚玥的歌曲《父亲》,要求学生边听边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联想,听完之后随意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师简要点评后引入课题。
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顺利进入课文情境中,为更好地理解“父子至爱”蓄足了势。
(二)走近作者
学生介绍有关朱自清的资料,并播放关于视频短片,结合课文最后一段中父亲信中的那句话,了解作者、作品和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配乐朗读,让学生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朗读技巧。并将自己认为优美、感人的句子勾画出来。
2、学生默读,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重点抓住什么在写?学生归纳出课文主要写了父亲为“我”送行,车站买橘一事,重点写了父亲的“背影”,从而把握住了文章脉络。
3、再读全文,讨论:课文几次写了父亲的“背影”?哪一次留给作者的印象最为深刻?各用一个短语概括出来,并用“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的背影”的句式进行评价。
4、让学生自由谈谈文章中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并阐述理由。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听读能力,学习批注法,为下一环节的深入研析做好铺垫。
(四)精读研析
主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展开研读:
1、品析“四次背影”
“望父买橘”这个片段是本文的精妙之笔,属细节描写,它将父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我通过播放有关电视散文片断,引导学生观察、联想,深入讨论,细细品味几个要点:①父亲衣着的三个“布”字与“我”的“紫毛大衣”;②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细节中的动词品味;③父亲买橘与家境的惨淡对比,回过头去阅读第二、三段,揣摩把“背影”放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写的用意。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圈点评注,交流讨论逐一解决。
2、品析“四次流泪”
这样引入思考:如果说,文章中父亲对儿子的爱是通过父亲的外在形体“背影”这一特定意象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感念父亲的内心活动又是通过什么体现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再读全文后,指出这种内在的情感是通过“我”的“四次流泪”体现出来的。
让学生找出反映作者“泪如泉涌”动情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动情的原因,用“______的眼泪”进行概括,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上述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感情和朴实的语言背后的深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3、父亲形象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读罢此文,假如你就是作者,请谈谈你眼中的父亲形象。提示:可以抓住父亲在课文中说的五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并结合文章对父亲的动作、衣着等叙写展开分析。体会文章刻画人物个性的方法,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4、小结,归纳主题
学生自主举手发言。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本文构思巧妙,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瞬间——“背影”作为文章的触发点,用淡淡哀愁的笔调,写出了一对“慈父”和“孝子”形象,父亲的“背影”和作者的“眼泪”都凝聚着一片诚挚感人的爱,读来让人动容。 以上回归文本的环节,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作出个性的反应,不刻意追求标准答案。教师主要起引领作用。
(五)拓展延伸
设计了五个课内外任务:
1、说一说:请学生叙述父母最让感动的一件事或一个片段。比如一次送别、一次谈话、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个微笑、一个眼神
2、悟一悟:有声文学欣赏现代诗歌《父亲》,进行简要的赏析。
3、写一写:要求学生在课外练笔本上为父母写一首小诗。
4、做一做:假如父亲节和母亲节即将来临,请为父母制作一张贺卡,并进行展示、互评。
5、读一读:推荐课外阅读同类美文《父亲的花园》和《默读父亲》,和朱自清的诗歌散文集。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即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最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结课。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5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8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背影》,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首先,我来说教材
《背影》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叙事性纪事散文,本文记叙了作者朱自清几年前在浦口车站与父亲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本文的整体思路,学习作者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章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了更好的落实本课的三维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定为:领会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关于背影的四次描写,找出它们所在的位置并分析其作用。
二、下面,我来说学情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此,我对八年级学生作了如下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运用各种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学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朗读探究法、问题引导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中心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另一方面我还将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的感知语言教材,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朗读理解法、小组讨论法、质疑提问法等自主、合作、探究性学法。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品位感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趣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将出示《背影》相关配乐、图片,让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重视温故而知新,让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
2、探究学习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将根据钱梦龙老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下针对要讲的课提出问题并自答,并将要点板书)接下来我还将指导学生自己主动的提出问题,特别是那些有价值的问题,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充分交流、合作,并把问题提交全班讨论。此时,问题的解决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因为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质疑、对抗、生成,一个充满着生命活力的课堂正在形成。
3、归纳总结这一阶段我将以出示反馈题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让学生代表总结这节课的收获,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课后作业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分层训练法,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最后,我来说说板书设计,(侧身将手指向黑板上的板书)这就是我的板书,这样的板书简明扼要、结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背影》,本课分两课时教学,这是第一课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都是记叙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但表现的却是人间真情。《背影》位于这单元的第一篇。本文通过刻画父亲的“背影”,展现了深沉的父爱。在祸不单行、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况下,父爱显得异乎寻常的感人。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正确学习方法及习惯,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精读课文,创作赏析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情,增强感恩意识。
教学重点: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把握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系文本进行想象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理念:
倡导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我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网络预习到情境导入到整体感知到精读赏析再到拓展迁移”的五步教学模式,倡导教师从必要的牵引到大胆放手,鼓励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助、开放的语文课堂。
五、教学过程
(一)、网络预习,授之以渔
在这个环节,我充分利用网络,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们回家上网查询,做网络预习。
这样设计,是本着“授之以渔”的新课改理念进行的,它充分发挥了农远资源的优势。实践证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确实提高了,也乐学好学了。
(二)、视频导入,情境教学
在这个环节,我播放歌曲《父亲》,导入新课。
好的导课方式能营造恰当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
(三)、整体感知,个性创作
在这里,我让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并以制片人、导演的身份对课文某一段落或情节进行艺术加工,制成“电视散文”。然后由学生互评并改进。请看课堂实录。这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1和教学重点。
这样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又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和整合了。
(四)、精读赏析,比较学习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这个环节,我播放视频《背影》,辅助教学。
这样设计,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是多媒体优化语文的结合。不但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2和教学难点,并且把农远资源真正用到了教学当中。
(五)、模仿朗读,拓展迁移
这一环节,我继续播放视频《背影》,让学生模仿朗读。之后让学生谈体会,教育学生珍视亲情,学会感恩。完成教学目标3。同时我又向学生推荐网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教会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授课结束后,学生与我在网络上反思了这节课的得与失。多媒体教学不仅优化了语文教学,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了。
(二)、对于这样一篇美文,我摈弃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也乐学好学了。
(三)、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员,借助网络完成教学的同时,也应将自己的反思、案例、随笔等撰写到网络上,形成网络教学日记。这样才会更有利于网络教学的推广和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和老师!谢谢!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09-25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02-10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09-25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10-21
初中语文说课稿《背影》04-17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6篇11-03
背影说课稿06-13
背影说课稿08-24
《背影》说课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