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二篇课文《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我”和“弟弟”总是在这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地玩耍游戏,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俄罗斯乡下迷人的风景,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还通过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学生自觉性还需加强,课堂上自读自悟时,老师需要加强指导。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绒、瓣”两个字。会读“钓鱼、使劲、合拢、玩耍、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2、通过圈划词句、想象说话、多形式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感受金色的草地的美丽景色,并弄清草地变化的原因。
3、借助句子排序练习,体会段落中句子的有序表达。
4、积累描写草地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领悟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还是读,朗读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对于一堂课而言,讲解是生动的,朗读时灵动的,朗读赋予文本以生命,赋予课堂以精彩,所以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主要方法是“读”,同时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词语、想象说话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三、说教学流程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我按教学板块来说,预设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图片引题,学写生字
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欣赏了一组蒲公英的图片,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然后请同学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植物?长得怎么样?老师根据图片,顺势介绍蒲公英。瞧,这就是蒲公英,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绒毛,这个“绒”字可不简单,在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范写“绒”字,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绒”字的右边是“戎”而不是“成”。然后请小朋友们学写“绒”字。写完后请同学放下笔再次朗读“绒毛”一词。接着介绍蒲公英,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呀,这白白的绒毛里带着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你瞧,这朵蒲公英花就已经展开了自己金色的——花瓣(出示词语,齐读),同样的方法学写“瓣”这个字。
【用一组关于蒲公英的图片导入新课,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了解了蒲公英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绒、瓣”两个生字的特点,正确书写了这两个字。】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一起读课题。
【当学生通过图片和老师的介绍,对蒲公英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引出课题水到渠成。】
读着这个课题,爱思考的小朋友脑海里会有什么问题呢?(预设学生会说: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等)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读完后,反馈问题。(预设学生会这样说:金色的草地在我们乡下的窗前。蒲公英盛开了,所以草地是金色的。)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草地是金色的说清楚。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让问题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这一板块中,我先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号。
然后进入生字词的学习。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使用结合。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托,我把识字教学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分组出示词语。
钓(diao)鱼使劲合拢(long)
观察有趣手掌玩耍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A、指生读第一行字。理解“合拢”,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东西合拢呢?(预设学生会说:书可以合拢、眼睛可以合拢)学生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合拢就是闭上的意思。
B、再请学生读第二行字。识记“耍”字,我会问:这个“耍”是我们本课的生字,你能帮助大家来记记这个字吗?(预设学生会说:是而+女,是要的上面部分换成而)教师表扬概括这些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字的小朋友,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要和耍的区别。
C、第三行的四字词语,引导学生读准一本正经,“经”的读音是第一声。同时理解引人注目,你知道什么是引人注目吗?(很吸引我们的)那你瞧瞧,我们教室里的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呀?
D、多种形式读词语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在识字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并通过层层读,反复读,让生字不断地复现,目的是为了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2、出示句子: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假和朝是多音字,引导学生读正确。)
读而不思则罔,读中有思,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可以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预设学生会说到大概内容)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语言提炼、概括成:
“我”在草地上和弟弟玩耍,相互吹蒲公英的绒毛。
“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还知道了变化的原因。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从老师的概括中了解到在说课文主要事件时要抓住重点,简洁明了。】
第三板块:深入课文,研读第三自然段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你们看,(课件图片)兄弟俩在这金色的草地上尽情地玩耍着。有一天,“我”发现金色的草地还会变颜色呢。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呀?请你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来。
反馈时可以请学生把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这段话)请学生自己读一读,圈一圈有关的词语,然后说一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相机板书:早晨绿色
中午金色
傍晚绿色
接着问学生:你能用下面的填空连起来说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吗?
我发现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变成了_____________。
【这样通过读、划、圈、填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时也理解了蒲公英一天之内不同的变化。】
草地的颜色变化真多,当时的“我”会有怎样的心情呢?(预设学生会说:惊奇、惊讶、不解)真是多变的草地,你能把这令人多变使人惊奇的草地通过朗读带到大家面前吗?进行感情朗读。
【在朗读中,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出蒲公英早中晚的颜色变化之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愿意去观察发现大自然的情感。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利用“朗读感悟法”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在学生充分理解读熟了这段话以后,我把这段话的顺序抽乱了,并问学生:你还能排一排吗?(预设学生排对了,教师问:你为什么这么排,而且一下子就排好了,有什么小窍门吗?)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原来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所以我们写话的时候,也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顺序。分三组早、中、晚再读这段话。
【通过排序,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写文章时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从而提高自己在写作上的水平】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于是,便问学生:“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啊,课文中“我”也和小朋友们有这样的疑问,你找到了吗?
(课件出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赶紧读课文,找出答案。找到了用波浪线划出来。(随后根据学生反馈出示这段话)
谁来说,草地这么多变跟谁有关系呀?(蒲公英的花瓣)
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出示两张图片)
拿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变化的样子。合上、张开,合上、张开。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动作时引读:当花瓣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当花瓣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
【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
此时相机进行想想说话: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是啊,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多么可爱的草地啊!大自然真是奇妙。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合作着来读一读这段话。师生合作读。
【通过想象说话和不同形式的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现在,你知道了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了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一说。
早晨,(),所以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所以草地又是绿色的。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合拢张开
【这样在反复的练说中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变化,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第四版块:日积月累,摘抄句子
齐读第三自然段。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过的喜欢的句子收藏在积累屋里。
最后,小结。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呀!你仔细观察也会有所发现。这片金色的草地还带给兄弟俩很多快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是课文精华的体现,简洁大方的板书能吸引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这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件)
各位专家评委,整个教学过程,我以“读”贯穿始终,感受草地的美丽,通过品词斟句,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让学生通过学课文,获得语文知识,习得学文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上是我对本文的所有说课内容,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导,谢谢!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2
1、问好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1号考生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
2、总括语
为了响应现代化教学思想的要求。我认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体,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为了体现这一效果,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3、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这次的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主要讲的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草地,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色,后来我和弟弟发展了它颜色变化的原因,位与单元第二节,对本单元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材料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读会写“玩耍”“盛开”“一本正经”等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重点:通过本节课学习把会读会写“玩耍”“盛开”“一本正经”等生字词,作为重点。
难点:把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5、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已有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我会把握该学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在上课过程中我会用图示法,直观教学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已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6、教学教法
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7、教学过程
导入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视频导入的方式。
一切准备都是为了教学过程的更好呈现,我将采用以下的'方式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呢,嗯,同学们真棒,那老师来考考大家,大家知不知道草地是什么颜色呢,嗯,我们见过的草地有黄色的,绿色的,还有白色的,看到的却是金色的草地,大家想去看看吗,好那老师呢今天带大家走向这片金色的草地。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能够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更快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新授
在课堂之初,我会给同学们三分钟的事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且一边读一边用笔圈,画出难读的生字词生字词时间到了以后我会找一名同学来回答问题,学生找出的生字词有“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然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读不会读的生字,并且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读写,耍,装,绒,朝,察,读的时候要注意翘舌音,劲,要注意前鼻音。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接下来我会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并前后四人为一组共分成10个小组,讨论一下问题,蒲公英草地我早上回家发现它是绿色的,中午的时候变成了金色,傍晚回去的时候又变成了绿色?我会给大家8分钟时间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分享成果通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不难得出。
花朵张开时,他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的。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最后我会让学生再读一遍这篇课文,并以小组讨论体会作者在文中为什么会说到蒲公英,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时间到了后我会找一名学生来回答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起床给我和弟弟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发散能力,培养同学们喜欢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小结
接下来我会用提问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所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这节课的重点生字词,文章内容,还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今天的所学知识。
作业
对于本堂课的作业,我会做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们在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并默写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第2天在课堂上做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优美句子欣赏能力。
8、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所以我的板书设计为左中右三个部分,现在左半部分画上山水船的简图。然后在黑板的中间部分写上今天的课文脉络重点生字词的译意以及修辞手法。在右上方写上思想感情,右下方布置我的课后作业。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简洁明了的展现我今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直观形象的感受课文内容。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3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金色的草地》。我准备分从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课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以及能力素养的提高,根据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2个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以上四项目标分为两课时完成,下面我要向大家汇报的就是我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如何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蒲公英生长的过程,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其次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这里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一、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教师激情导课:孩子们,我们都来开开心心的玩耍蒲公英,好吗?然后让孩子们拿出老师课前放在抽屉里的蒲公英进行玩乐。最后老师说:“课文里的兄弟俩啊,玩耍蒲公英的时候也是可快乐了,你能找出哪一段是描写这样的情景的呢?”
【就这样,巧妙地导入新课,让学生都亲身体验融入到课文中兄弟俩玩耍蒲公英时的独特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
当有学生说到“金色的草地”时,教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吃惊的样子,以此激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该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激起学生探究之欲望。】
二、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教师巡回倾听。这样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三、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寻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3)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引导: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感情产生共鸣,因为对草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第一自然段了。】
2、讲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⑴这一段中哪几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俩?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让学生从具体的词语中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⑵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体会玩耍的快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把课文把课文读得轻松愉快,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
⑶在反复朗读中指导学生散发思维:如果,你们就是那对淘气的兄弟俩,你最想在这片草地上玩些什么呢?
3、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⑴教师激情: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快乐呢?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并出示蒲公英变化表,按课文内容填完整。
时间早晨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
花的颜色
⑵对照表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来。
相机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示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3、引导学生发现草地的秘密后,此时学生的心理也会起微妙的变化,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将心里想说的宣泄出来,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星期,激起表达的欲望。因此,此时来追问学生一个问题:感受到蒲公英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肯定会畅所欲言。
4、从那以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谈出:
发现草地的变化
喜爱金色的草喜欢上可爱的小花
不再随意揪花
接着请学生小声读最后一段,理解“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含义,【体会“我”此时的心情,体会观察与发现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之情,从而突破本课学习的第二个难点。】
三、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一块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2、在学生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处。并布置学生一项课外作业:请你用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观察、发现时没有止境的,留心观察,记录生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体会到及时的地记录一些新的发现,会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收获更多的感动。】
3、最后教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五、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根据本课的教学预设过程,将形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金色的草地
发现金色的草地合拢张开
寻开心——最喜爱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4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自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4534535aaa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第2自然段
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上学期在三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科学习和常规中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复述各种故事,背诵诗歌。多数性格活泼、开朗,会主动和老师交流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见,知道主动学习。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上课好动、坐不住、喜欢讲空话,之间的差距较大等,这些有待在本学期中纠正。这学期我们三位老师主要针对语言和计算等方面对进行加强教育,为进入小学做好前期工作。
一、各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语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
2、能集中注意力地倾听他人的讲话,理解讲话内容。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欣赏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能有感情地朗诵和讲述,并乐意创编,对书籍、阅读和书写感兴趣。
科学目标:独立的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1、能积极、主动、较长时间地参加科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主动运用各种感官探究答案。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班级特色:
为了配合园的主要任务,我们的班主要担任了蒙氏数学的研究工作,制定从以下方面开展:
1、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培养的蒙氏常规,创设蒙氏数学区,从而促进蒙氏数学的学习。
2、处理好繁多的其他任务和正常教育教学之间的冲突,按高质量地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和其他任务,把蒙氏数学和英语教学相结合。
3、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各方面的能力。为早日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三、下阶段的措施和要求:
1、做好的幼小衔接的前期工作,家庭、园教育的一致性!
2、填写好的成长档案,为记录下精彩时刻。
3、做好工作,让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4、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成为我们园坚强的后盾。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5
设计说明
本文通过描写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后来,作者偶然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展现出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侧重考查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重点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
①引领学生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②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
③以感悟大自然的美为情感基调,以情境表演体验“趣”来感受快乐,以探究“奇”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④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并适当尝试小练笔,利用最佳的表达时机,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学前准备
1、收集蒲公英的图片及资料,了解蒲公英的特点。(师生)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掌握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玩耍”等词语。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学前准备
1、收集蒲公英图片及资料,了解蒲公英的特点。(师生)
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用时:3分钟)
1、教师鼓励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享受过大自然的哪些快乐?
2、板书课题,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学生交流自己享受过的大自然的快乐,如:下雪时赏雪景、打雪仗;下雨时听雨声。
4、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金色的草地”的由来。
5、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用时:20分钟)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情况。
3、师生交流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蒲、耍、察”的字形。
4、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借助工具书识字,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5、学生分段朗读,整体感知。
6、运用各种方法识字。
7、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朝()()
假()()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7分钟)
1、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汇报、理解文章脉络。
3、按自然段读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4、理清文章脉络:
乡下的窗前有一片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带给我们快乐→发现蒲公英变色→对蒲公英的喜爱。
5、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
1、教师概括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延伸。
3、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课收获。
4、交流收集的蒲公英的图片和资料。
5、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
本课对学生的要求是:
一、学习6个生字,掌握13个生字。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画出生字、生词,结合上下文了解其意思,还可以用工具书去学习。
二、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读出课题的含义,理清文章的脉络,并结合他们的玩耍经历去学,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它带给我们的乐趣。
2、体会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有趣,增加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回顾内容,问题引导(用时:3分钟)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感受金色的草地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以及草地的神奇)
3、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4、明确学习目标。
5、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品词析句,体验快乐(用时:18分钟)
1、引导学生理解“金色”的由来。
2、引导学生感受兄弟俩玩耍的快乐。
3、指导朗读。
4、读课文,结合收集的蒲公英图片、理解草地变金色的原因。
5、研读描写兄弟俩玩耍的句子,感受蒲公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6、朗读第2自然段。
7、“一本正经”“假装”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语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三、读悟结合,感受神奇(用时:16分钟)
1、引导思考:作者发现草地有什么秘密?
2、组织交流:你注意到颜色变化和什么有关?
3、两次发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4、指导朗读。
5、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我”先发现了什么?接着又发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
6、通过理解重点词:“起得早、中午回家、傍晚的时候”等词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
7、学生自主交流蒲公英花的特征与形态。
8、朗读第3自然段。
9、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早晨:
草地的颜色()
花瓣形态()
(2)中午:
草地的颜色()
花瓣形态()
(3)傍晚:
草地的颜色()
花瓣形态()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用时:3分钟)
1、你能体会到获得这种发现的心情吗?读一读相关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3、引导学生理解“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4、讨论交流: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起居或昼夜的变化相似或相关。
5、因为蒲公英非常有趣,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所以是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6、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它给你带来什么乐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第2、3自然段。第2自然段着重写了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蒲公英的情况,第3自然段写“我”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密。我请两位同学模仿他们的神态动作进行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他们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金色的草地》教学片段
通过感悟、表演、感受草地的可爱有趣(教学重点)
师:金色的草地这么有趣,给我们留下了快乐的童年,请快乐地读第2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生1:“我”在这片草地上玩得很开心。
生2:草地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很多快乐。
师:既然这么快乐,谁能表演一下“我”和弟弟玩蒲公英的情景?在表演时一定要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内涵,这样你的表演才有活力。
生1:我要抓住“一本正经”来表演。
生2:“一本正经”就是态度很严肃,很庄重。表演时神态要严肃。
师:“假装”是什么意思?
生1:“假装”就是不是真的。
生2:弟弟看见“我”“一本正经”的样子,所以他忍住笑,“假装”打哈欠。
师:还有一个词,“我就使劲一吹”中“使劲”谁表演一下?(生表演“使劲一吹”。)
师:齐读最后一句话“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这个游戏,“我”和弟弟还会在草地上玩什么?
生:捉迷藏、跑步、摔跤……
师:草地带给“我”和弟弟这么多乐趣,多么可爱的草地呀!我们来读出它的可爱吧!
(生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赏析:
通过表演来感悟文章也不失为一种理解文章内涵的好方法。教师通过让学生细读文本,再用自己的动作、表情表演出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和弟弟的行为动作,体会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然后再引导学生想象,除了这个游戏,“我”和弟弟还会在草地上玩什么?把草地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解读得恰到好处。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6
1、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47人,男28人,女19人,部分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能力方面需待提高。具体表现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由于生活经验不足,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金色的草地
1、同学们,今天有个小朋友问我“金色的草地”可不可以说,你们说可以吗?
2、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请同学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好吗?
活动2【讲授】金色的草地
1、同学们,“金色的草地”可不可以说,你们说可以吗?还有哪些词语能形容草地?
2、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请同学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播放音、视频,范读课文。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结合课文插图、课件展示图片介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介绍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5、合作探究:自学生字、词,给生字注音、把难写、容易写错的字多写几遍。
6、反馈:检查生字词:玩耍谢寥沙绒毛假装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使劲引人注目一本正经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咱们现在带着生字朋友一起去一片金色的草地上玩,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思考一下: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
1、自由朗读
2、交流(蒲公英开花,草地才变成金色的。)
活动3【活动】金色的草地
1、学生讨论能形容草地的颜色
2、带着要求读课文
3、从视觉、听觉感受,情操陶冶
4、自学、合作、探究生字词
5、汇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6、课堂检测练习
活动4【练习】金色的草地
一、我会填空:
()的花瓣
()的草地
()蒲公英
()的天空
()的朋友
二、我会辨字组词
拢()耍()劲()掌()
扰()要()经()趣()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多么可爱的草地!
1、多么____________的蒲公英!
2、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各组词语用直线恰当地连起来。
可爱的小草│住在一吹
有趣的草地│一大片观察
金色的时候│使劲草地
傍晚的蒲公英│仔细乡下
活动5【作业】金色的草地
—、看拼音,写词语。
shèngkāiwánshuǎróngmáojiǎzhuāngdiàoyú
()()()()()
guāncháhuābànhé1ǒngshǒuzhǎngyìběnzhèngjīng
()()()()()
shǐjìnzhèyàngyǒuqùyǐnrénzhùmù
()()()()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抄写你喜欢的词语、句子;
四、继续学习课文,感受蒲公英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欢乐;
五、写一写、画一画你喜欢的一种植物。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7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耍”等6个生字,会写“蒲、察”2个生字,正确读写“窗前、蒲公英、盛开”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难点:
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欣赏几张优美的图片。(PPT出示草地图片)看着这些草地,你想到了哪些词?(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描写草地的四字词语)这是我们印象中的草地,你看——再出示一张蒲公英花开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是啊,这是蒲公英花开时的情景,有一个作者用文字将它描述了下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作家笔下的《金色的草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朗读,注意以下几点。
PPT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教学
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相信这些词语也难不倒你们。
课件出示第一行词语:
蒲公英花瓣绒毛
(1)请生当小老师领读;
(2)观察发现:第一行词语都是名词,和“蒲公英”有关(强调“蒲”的读音);
介绍蒲公英(学生快速浏览,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第二行词语:
盛开合拢玩耍打哈欠钓鱼
(1)自由读、开火车读;
(2)观察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动词,知道“盛开”和“合拢”是反义词。(做动作加深印象,师说:现在你的手就是一朵花,请盛开,请合拢)
标红要写的的生字:
(1)这些都是要写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
(2)借助字理重点理解“蒲”“耍”。(理解“耍”的.时候注意正确引导:出示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告诉学生:这是面上的颊毛去戏弄女子就是“耍”。后来又有了这几种意思,这里的玩耍是指玩游戏。我们可以玩游戏,但是不能去戏弄别人。)
(3)指导书写“耍”,注意上下结构和关键笔画。
3、解决问题
(1)师:现在谁来说说这片金色的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文中的小作者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你找到相关的句子了吗?
三、重点研读第三自然段
师:围绕这可爱的草地,这有趣的蒲公英,写了哪几个场景?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1—3自然段,看看他们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场景?(三个场景:蒲公英花盛开、兄弟俩玩耍、草地变色)
2、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三个场景。(出示这段话,请你自己读一读)
3、快速朗读第三自然段,用“_”画出草地变化的句子,用“~”画出草地变色原因的句子。
4、那草地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圈出时间和相应颜色变化的词。(谁来说一说草地的变化?)
5、现在谁能看着板贴把草地的变化连贯地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作者观察的时间不同,草地的颜色就不一样,还有作者观察了很长时间。)(看板书)讲完之后齐读句子。
6、教师小结:我们在观察景物的时候,可以像作者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发现它的变化情况。
7、草地变化的原因呢?你找到了吗?(出示句子)
师:读着这两个句子,你觉得蒲公英有趣吗?有趣在哪里?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你觉得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有什么好处呢?(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蒲公英的花朵可以张开、合上的特点)
师生互动:师说早上、中午、傍晚等时间,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蒲公英们准备好,你们的手就是蒲公英的花朵现在是___)。
8、看,蒲公英真的很有趣呢呢!(观看蒲公英变化的视频。)
9、师生合作配乐读。
10、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完成课后第二题。
早上,草地(),因为蒲公英();
中午,草地(),因为蒲公英();
傍晚,草地(),因为蒲公英()。
四、总结交流,感悟体会
1、作者用文字把这个慢慢变化的过程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你有什么起启发吗?(为了搞清楚一件事的真相,我们可以进行不断地观察,连续地观察,长时间地观察,细致地观察。)
2、出示篇章页:是的,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学习,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
五、小练笔(课堂作业本小练笔)
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现在让我们也像小作者一样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吧!不过有些同学平时观察比较少,请先仔细观看视频,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播放视频和一组图片)
板书
金色的草地
早上绿色合拢耍
中午金色张开
傍晚绿色合拢
长时间观察连续观察细致观察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8
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通过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本课的教学重点仍在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增强自己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上的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实际生活,引领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观察带来的好处。通过设计情境表演、有感情朗读、对比发现、资料补充、读写结合等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感悟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通过观察实践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
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主动观察的意识,积累生活素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写的场景。
【要点把握】
1、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感悟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说说平时观察到的草地。
导语: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见到草地,公园里、山坡上、操场边、田野里……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草地?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
2、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绿色、碧绿、嫩绿、宽广、广阔、柔软、软绵绵、美丽、可爱、有趣、荒凉”等,如果有学生预习过课文,也会说“金色”,教师可进一步追问,有没有见过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样儿的。
3、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过渡:在读课文之前,大家看到“金色的草地”这个题目,会有哪些疑问?(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是秋天小草枯黄以后的草地吗?草地上的什么东西是金色的呢?)预习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是“金色的草地”了吗?(蒲公英的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就是金色的了。)对,就是蒲公英!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蒲公英的图片,指名学生介绍蒲公英。
蒲公英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这则谜语的谜底就是“蒲公英”。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个个白色的、毛茸茸的小球,实际上是蒲公英的种子,它的花其实是黄色的。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这种黄色的小花有个特性,中午花瓣张开,早上、傍晚花瓣合拢,特别有趣!
2、教师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公开玩叫打哈鱼是
观合有爱觉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3、指导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钅:钓(钓鱼)错(错误)钱(金钱)铃(铃声)锄(锄禾)
铅(铅笔)
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讨论交流怎么把字写好。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察]注意各部件的摆放位置,写的时候要紧凑些。
[睡]注意“垂”的笔顺,撇、横、竖、横、竖、竖、横、横。第一横最短,第二横最长,横画间隔均匀。
[喜]上下窄中间宽,要把字写紧凑些,下“口”略宽于上“口”。
易错提示:
[蒲]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耍]上部是“而”,不要多写一横,注意与“要”区分。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及难句,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
预设:先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说说什么是“一本正经”,或是演一演,再用这个词说句子。“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预设:引导学生联系近义词理解“引人注目”的意思,再用这个词说句子。“引人注目”是“吸引人注意,受人关注”的意思。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预设:做一做“合拢”的动作,或是集体演一演。“合拢”是“合到一起,闭合”的意思。
(2)标出段落序号,分小组接读课文,或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洪亮,尽量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说说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汇报草地给人的印象。
预设:先让学生自主归纳出“美丽”“可爱”“有趣”等词,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作者直接赞美的语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听课文朗读音频,体会欢快的感情,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思考:课文中描写的哪些场景让你觉得有趣和可爱呢?
4、指名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小结。
明确:
(1)蒲公英盛开以后,草地变成了金色。
(2)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吹蒲公英的绒毛。
(3)草地早上、中午、傍晚不停地变色。
(4)蒲公英的花瓣中午张开,早上、傍晚合拢,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
(5)草地变色是蒲公英的花瓣张开、合拢造成的。
小结:同学们的发现真多!让我们一起按照课文的顺序来理一理。开头介绍了蒲公英生长的地点,描写了蒲公英盛开使草地变成金色的场景;接着描述了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快乐情景;然后重点描写了“我”发现草地颜色会变化的奇妙现象,通过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蒲公英花朵开闭的秘密,解释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趣”“可爱”!
5、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蒲公英的盛开让窗前的大片草地变成了金色。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以及“我”在草地上的发现。(写草地和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6、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金色的草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示例:整片草地既像一片金色的稻田,又像一张巨大的金色绒毯,多神奇啊!原来,那是一朵朵盛开的蒲公英,舒展着一片片金色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呢!阳光暖暖的,微风香香的,小鸟叽叽喳喳,蝴蝶翩翩起舞,还有那柔软的白色小绒毛,随风拂过你的脸,痒酥酥的……
(2)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
过渡: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带着我们刚才的美好想象,把这份喜爱之情融进第1自然段中,美美地读一读吧!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一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也带来了欢乐!那么在这片美丽的草地上,我们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发现呢?下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到草地上去玩一玩,看一看,寻找金色草地的秘密。
今天这堂课,老师想着重表扬一下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想一想,今天从老师或同学那里,自己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或新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观察作业。继续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观察记录单”上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要点把握
1、引导学生了解“我”是怎么观察的(选择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
2、结合学生的“观察记录单”,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蒲公英盛开玩耍叫喊打哈欠钓鱼而是
观察合拢有趣喜爱睡觉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第1自然段描写的场景。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是呀,蒲公英金色的花开了,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乐趣!如果你置身于这片金色的草地,你最想做什么?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交流感受。
2、指名学生朗读段落。说一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兄弟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情形。)
3、自读第2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他们玩耍时“快乐”的感觉,画一画,读一读。
4、师生交流圈画的词句。抓住兄弟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来体会他们心中的快乐。
(1)你能透过对哥哥的神态描写,体会哥哥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吗?
示例:这么多蒲公英,让我来逗一逗谢廖沙,最好趁他不注意,让他打个喷嚏才好!
(2)弟弟为什么“假装打哈欠”?他的心里又在想什么?
示例:哼!哥哥刚刚捉弄了我,看我怎么反击他!我要趁他不注意,打个哈欠,把绒毛往他脸上吹。
5、小组合作,设计表演。
过渡:多么亲热的兄弟俩!一个跑,一个追;一个闹,一个笑,玩得多开心啊!让我们来演一演吧!
(1)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组内进行分工,有表演者,有文本朗读者。
(2)可以根据文本大胆设计动作、神态等;还可以发挥想象,加入其他用蒲公英玩乐的场面,如比赛用蒲公英花朵编花环、把蒲公英吹得更高更远,等等。
(3)请一组同学表演展示,师生评价,可以把自己组内的设想大胆说一说。
6、教师小结,集体朗读第2自然段。
小结: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所以作者才会说: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那就把这份快乐融入朗读之中吧,大家一起齐读第2自然段。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自读第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每个时间点草地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填空,引导学生填一填,再按照时间顺序说一说草地的变化。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草地变成(金色)的了;
傍晚,草地又变(绿)了。
小结:草地的变化主要是颜色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草地的颜色是不同的。
3、探究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草地的秘密的?
明确:“起得很早”去钓鱼,无意间发现的。“并不是……而是……”表明过去“我”一直以为草地就是金色的,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当作者有了这样的发现,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明确:惊讶、惊奇,想一探究竟,所以会格外留心,仔细观察。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再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思考草地变化的原因。
小结:正是作者的留心观察,使他很快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为什么会有这样奇妙的变化呢?作者又有怎样的发现?再读一读第3自然段,在书上画出你找到的答案。
5、指名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教师相机点拨。
(1)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哦,你发现了傍晚的时候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2)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来,伸出你们的手掌,我们一起做一做张开、合上的动作。这里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一下子就说清楚了。作者以前有没有发现蒲公英花朵的秘密?没有。过去他是怎么认为的?他认为蒲公英一直就是金色的,就是花瓣张开时的颜色。那蒲公英花瓣的变化与草地颜色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3)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一边演示花朵开合的动作,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这样的画面:花朵张开,金色的花瓣显露出来,一朵一朵的花儿挨挨挤挤,就像是给草地盖上了一条金色的毯子。花瓣慢慢合拢,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又露出了原本的绿色。)
6、出示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再填一填。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朵合拢了);
中午,草地变成(金色)的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张开了);
傍晚,草地又变(绿)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又合拢了)。
7、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第3、4自然段。
小结:你们现在理解作者说的“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的原因了吧?(学生自由表述)是呀,蒲公英花朵的开合,跟我们的生活起居节奏,是多么相似呀!都跟昼夜变换相关。它们就像是陪伴我们、与我们一起成长的小精灵,多么可爱!多么有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第3、4自然段吧!
三、再读课文,深化认识
1、出示组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讨论:读一读这三句话,说一说作者的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花朵盛开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场景;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是作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事物观察所得,更加用心了;发现蒲公英花朵的秘密,是发现草地变色以后进一步仔细观察所得,更加深入了。
2、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的好处。
小结:是呀,课文中的“我”不只观察了草地的颜色,还在不同时间观察了草地颜色的变化,通过更进一步的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和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的关系,三次发现一次比一次深入,作者的观察越来越仔细。正是这种细致的观察,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探索到大自然的奥秘,从而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最后又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是把大自然当成了有血有肉的人来亲近、来热爱呀!这就是观察带来的美好享受!
四、拓展延伸,指导观察
1、出示课后第3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或知识积累,说说自己的发现。
过渡: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如,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触碰后会“害羞”地低下头……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
(1)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
(2)汇报展示,教师相机点拨,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变化”并思考变化的原因。
2、播放课件,展示自然界中一些动植物的独特之处,教师小结。
示例:捕蝇草的“小夹子”能将外来物体包夹其中。跳舞草在声音刺激下会自动跳舞。枫树的叶子到秋天就变红。夜来香夜晚开放,白天闭合。睡莲白天开花,夜间闭合。放置的香蕉由绿变黄,再过几天还会长出麻点,慢慢腐烂。阳台上花草枝叶的疏密会随着摆放的方向发生变化。变色龙会随环境改变身体的颜色。壁虎的尾巴断掉以后会重新长出来。小蝌蚪先长出后腿,后长出前腿,最后尾巴变短变成小青蛙。蚕宝宝会不断蜕皮长大,然后结成茧子,最后破茧成蝶。……
小结:大自然就是一个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世界。不管是旅途中看到的一只鸟儿,还是身边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再寻常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仔细观察,一定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发现。
3、出示新的“观察记录单”,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进行观察实践,记录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
观察记录单
(1)引导学生与之前的“观察记录单”进行比较,明确这次课外观察实践活动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记录观察所得,侧重观察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
(2)教师随机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单”,指导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
预设:
①观察小动物的,可引导学生观察得更细致,如“小狗的尾巴在不同情况下有哪些变化”“小猫的眼睛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状态”“爪子的伸缩变化”等。
②观察植物的,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植物在不同阶段生长形态的变化,或是不同时间段状态、颜色的变化。
③观察场景的,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随着时间的流逝,场景中的景物(事物)有什么变化。
④如果之前观察的事物或场景不容易发生变化,可适当调整观察对象。比如在课后第3题中交流过的某种事物。
(3)明确观察要求。
选择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
发现事物出现变化后,要进一步仔细观察,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
随时在“观察记录单”上记录观察所得。观察时间、观察所得不受表格内次数限制。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观察记录。选择其中一项完成即可。
(1)继续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之前的基础上,侧重观察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填写新的“观察记录单”。
(2)继续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情况。填写新的“观察记录单”。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重点教学片段实录】
抓住典型语言,感悟草地变色的秘密。
师:作者是如何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的?
生:“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师:这段话里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能找到吗?
生:起得很早、中午、傍晚。
师: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和草地的颜色有什么联系吗?你们细读课文,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很早去钓鱼呢?
生:作者以前起得没有这样早,因此未能发现早上的草地与自己其他时段见到的草地有什么不同。
师:你说得真好!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是呀,这里强调起得很早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作者说——(引生齐读)“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通过这个“并”字你们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现在才发现不是。
师:是呀,这一次的发现打破了作者以前的认识。你们如果是文章的作者,此时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片草地居然会变色!真让人好奇!
师:是呀!多么奇妙的“变色草地”,发现这样的奥秘怎能不让人感到兴奋、感到好奇呢?那你们现在会怎么做?
生:继续仔细观察,弄清楚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师: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生:“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作者说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
生:打比方的方法。
师:蒲公英的花张开时是什么颜色?合上时又是什么颜色?
生:“张开”时可以看到蒲公英的花瓣是金色的,“合上”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真神奇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蒲公英张开、合上的画面)
师:看来,这奥秘就在蒲公英身上了。(出示: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多么形象的句子呀,谁能加上动作演示,让大家了解蒲公英的奥秘?
(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做动作演示)
师:终于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现在这样美妙的画面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播放不同时间不同颜色的草地),那你们能按照时间顺序,结合蒲公英的这一特点,为这些美妙的画面配音,介绍变色的原因吗?(学生练习复述)
出示提示语句: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师:面对这片草地,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作者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们能理解这句话吗?你们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这句话非常生动。蒲公英开放、合拢的时间点与我们起床、睡觉的时间点相近。
师:是呀!这怎么能是普通的蒲公英花呢?它就是我们的朋友!面对这样可爱、神奇的朋友,我们怎么能不喜欢呢?那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赏析:“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变化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起得很早”“中午”“傍晚”这3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明确草地颜色的变化与时间有关;接着探究颜色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抓住“张开”“合上”这两个词语,运用画面、动作演示等方法充分理解草地变色的奥秘,并顺势完成了复述的教学任务。
【教学反思】
本课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重点仍然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内容的理解,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感悟观察带来的好处,并能将自己的观察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一是以朗读为线,在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样既突出了语文课的特点,又能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学生对草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是以“发现”为线,围绕“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两句话,引导学生从感悟游戏之乐过渡到体验观察、发现之乐。
我首先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让学生想象蒲公英盛开后草地上的美丽景象,激发情感。等学生通过读课文,大体上理解课文内容以后,我就用“课文描写了哪些场景”这个问题来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采用了表演朗读法,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兄弟俩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在我看来,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金色是蒲公英给草地带来的新装,因为有了蒲公英,草地就更有趣、美丽了,这是大自然美容师的功劳。怎样让学生找到发现的快乐呢?我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发现”环节的学习。将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利用复述、小练习和动作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的时间段,它的花瓣的形状、颜色都有所不同,渗透自然知识。通过让学生自读第3、4自然段,勾画词句这一教学方法,向学生渗透自主阅读的学习方法,从而体会蒲公英的可爱,以及花朵开合与草地颜色的关系。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很自然地领悟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份深情,但这种感情又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还需要进一步升华。因此,我列出描写小作者观察到的三个场景的语句,让学生进行比较感悟,从而引导他们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借机对他们进行思想渗透: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关于最后的课外观察实践,我联系了上一堂课布置的内容,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他们的观察意识,并有针对性地做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没有来得及细细展开,收束略显仓促。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通过从读中体验,能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美。展开想象是孩子们乐意做的事情,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学得兴趣盎然,教师和孩子们同乐,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联想法
四、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读好题目。
(二)读中质疑,读中感悟
【读中悟美】
师:在上节课开始的时候,有小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草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能在哪个自然段能够找到答案。现在就请大家仔细地读第一自然段吧!谁来给大伙说说,你找到的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吗?
指名回答,教师随机评价指导朗读,引导语如下:
A、我听出来了,是一大片草地;
B、噢,蒲公英已经长满了;
C、草地真的变成金色的了!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演读寻趣】
过渡语:听了你们的朗读,金黄色的蒲公英甜甜地笑了,草地变成金色的了。
课件演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看到这片金灿灿的草地,我真想在上面痛痛快快地打几个滚,玩一玩。
1、(面对学生)同学们,你们想怎么玩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和同桌商量试着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要把课文读懂、读好。老师要仔细地看你们的`表情,听你们的声音,谁演得好,我就请谁上到讲台前面来表演。(学生和同桌合作,读课文,表演。教师巡视)
2、请一组同桌上台来
师:来请同学表演一下!请大家当评委,给他们打分,要说出打分的理由。可以多请两组来表演。
引导学生评价别人的导语如下:
A、你很会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评得好!
B、为什么是!"分呢?分扣在哪里?说说看。
C、你认为他的表情不是“一本正经”的,那你能做出这种表情吗?你真了不起。
3、同学们,在金色的草地上玩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或者你想说什么呢?(此时需要尊重、珍视学生内心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同他们一起享受快乐)
4、课件出示句子,引读:教师“读是啊,就这样”,学生接着往下读。
5、同学们,你读懂了这个句子吗?(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读懂“并”和“引人注目”)是呀,原来快乐这么容易找到,它就在这可爱的蒲公英身上,就在这可爱的草地上!
(三)研读释疑,朗读表达
1、这金色的草地除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就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质疑。)
2、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来,把你的问题说说看。
预计提问及部分引导如下:A、为什么这里要“说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引导:如果不去很早会怎么样呢?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B、为什么说“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这里为什么要“用并”?引导:我们不用“并”来试试,读读看。谁弄明白了?
C、蒲公英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引导:蒲公英花怎么张开、合上的?谁来做给大家看?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D、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也许学生还提有自然方面的问题,教师可这样引导:看到你们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因为那时的我也像你们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你们肯定能在下课后找到好方法。
3、(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则由教师提出)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连续出现了两次,引起了我的注意,你们发现了吗?发现这两“次发现”有什么不一样?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思考,回答。
4、请你再读读这段文字,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再说说你的理由。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5、这就是你们的内心感悟,简直精彩极了!你们的朗读一定也很精彩。请你把在蒲公英、草地上所感受到的快乐、通过朗读与大家一起分享吧!学生自己练读,教师指名朗读。
6、指导朗读的预设导语如下:
A、你读的是句号吧?再试试,你能读成问号的。
B、你发现什么啦?读吧!
C、你这朵蒲公英没张开,来,再读一次,你肯定行!
D、来,把草地变色的秘密告诉我们吧!
E、老师也想读,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吗?请你们给老师的朗读评评分吧!
(四)读中升华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请你细细地去品一品这些话,你能听出作者想说什么吗?如果你听出来了,可以在旁边做上批注,就写一句话。(学生默读、批注,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的话)。
2、同学们,今天通过学习,我们和蒲公英、草地以及大自然交上了朋友,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还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秘密。在这里,老师请大家课后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快乐。
六、课后作业
大自然是多么地美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大自然,我们将失去很多乐趣,请你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有人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10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课前准备
1、蒲公英盛开时的录像片。
2、本课的挂图和投影片。
3、生字词的卡片。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的草地。
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进行口头填空。
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答案,如:(金色/可爱)的草地。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呢?我们继续学课文。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合作,交流,力争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
3、反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4、朗读展示: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站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你对它的`喜爱!
再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a、观看录象,给以直观的感受。
b、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小鸟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嫩的绒毛。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2、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a、思考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轻声朗读课文后说一说。
b、你觉得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各自试读,指名交流。
c、大家喜欢这草地、蒲公英吗?请你对它们说一句话。
3、其实这草地并不是总是金色的,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
a、自读课文说说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蒲公英色变的规律和原因)
b小博士讲座:有关蒲公英色变的规律和原因。
学生上台讲述
c、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作者是怎么形容这变化的?(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4、现在说说对这片草地几句贴心话。
第二课时
汇报成果
1、分小组总结汇报你的学习成果,你每小组可以任选一项进行汇报。题目如下:
a、多么有趣的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围绕有趣展开),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这么有趣的蒲公英,所以这草地多么___________。
b、课题汇报:蒲公英的色变规律和原因分析。
c、画出你心目中的金色的草地,带上你的画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草地。
2、学生汇报成果,教师相机总结指正。
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3、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
拓展活动
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的草地上去踏青,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这次郊游所得。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
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草地会变色”很有趣。那么我就出示课文第3段,这一段“草地变色的原因”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首先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内容,划一划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再出示思考题:“草地怎么会变色”?并提供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即——
“我知道草地的颜色会变,这是因为: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草地就是();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首先是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在指名汇报交流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谁能不看提示,自己把草地变色这个奥秘说清楚?”在齐读该段之后,体会“我”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后,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以引入最后一段的学习。
最后用“一起……一起……”的句式造句。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
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12
一、说教材
㈠教学内容
《金色的草地》是鄂教版一班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觉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头观看,发觉草地变色的缘由,并从今和蒲公英成了好伴侣的故事。本文语言美丽,再现的景色奇怪漂亮,是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㈡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熟悉1个偏旁“又”。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选择喜爱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育观看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㈢教学重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觉”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让同学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觉自然神秘的乐趣,激发同学观看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㈣教学难点
小男孩通过认真观看发觉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特殊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同学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觉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觉草地颜色改变的缘由。
二、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美丽,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同学的实践。”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同学多读,同时老师要奇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同学读书的评价,关心同学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同学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亮形象,引起同学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同学自悟得意,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看自然的爱好。
2、多媒体情景法
由于一班级同学生活阅历少,但奇怪心强,简单激发爱好,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现课文相关图片,使同学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开心、主动、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现,有助于同学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觉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同学质疑问难,能激发深厚的思索爱好和创新思维。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关心同学学习和把握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同学学会求知,让同学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美丽,情境奇怪的特点,我引导同学用“自读自悟、美读沟通、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四、说教学程序
这里我主要说说其次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长,谈自然之奇。
㈠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老师.导课:孩子们,喜爱竞赛吗?今日我们来一次“看图猜物说话”的竞赛,好吗?然后随之在电脑上勾画出一棵小草,并说:看到小草,你能说一说与小草有关的话吗?这样以“看图猜物说话”这一竞赛奇妙地导入新课,一方面注意同学“说话”训练,培育同学口头表达力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同学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同学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当有同学说到“金色的草地”时,老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惊讶的样子,以此激起同学质疑,同学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当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同学学习之爱好,激起同学探究之欲望。
㈡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同学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同学产生了读书爱好、探究欲望后,让同学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爱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老师巡回倾听。这样同学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查找文中的美丽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㈢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同学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老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尤其是对低班级同学,更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老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觉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同学自由读,老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同学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缘由,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③出示金色的草地图,老师说道:“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同学设身处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对草地的宠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这句话。
2、听其次自然段,悟改变之奇。
①老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沉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奇妙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解并描述啦!
②老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改变图,边播放其次自然段的朗读,让同学在听中发觉草地的奇妙之处。
③在听后鼓舞同学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觉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同学产生探究之欲望。
3、读第三自然段,探改变之因
①老师.:可爱的小男孩发觉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认真观看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觉?同学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觉。
②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拢。张开时,它是黄颜色,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绿色。”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同学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同学的个性,让同学采纳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协作表情读,由于同学明白了草地变色的缘由后,心情肯定很兴奋,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同学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现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同学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缘由。一方面让同学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现了同学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同学个性张扬的舞台。
③对比观赏读
为了进一步让同学明白草地变色的缘由,我用动画展现蒲公英开放的情景,并让同学美读“早晨,太阳升起来,我看到了蒲公英渐渐地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变成了金色。”这一句再用课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绿色草地的对比图,同时,让同学做填空练习:傍晚,太阳()下山了,蒲公英渐渐地()了自己的(),草地又变成()色了。这样在观赏对比读的过程中,同学更能明白草地奇妙的奥妙,从而感受发觉的乐趣。
㈣拓展延长,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同学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日我们到一块奇妙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同学会说我们观赏了草地的美,我们知道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们还知道蒲公英会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随着太阳落下去而合拢。
2、在同学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长。老师进一步.:是啊,蒲公英这种植物真奇妙,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奇妙的植物可多呀!认真回忆一下,生活中,你发觉了哪些奇妙的植物?
3、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同学的回忆。引发同学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奇妙之处。
4、最终老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奇妙的植物、奇怪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觉!去探究!老师信任你们肯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觉它们的奇妙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同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13
一、说教材
㈠教学内容
《金色的草地》是鄂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始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并从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文语言优美,再现的景色奇特美丽,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㈡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㈢教学重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现”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㈣教学难点
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
因为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四、说教学程序
这里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㈠、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教师激情导课:孩子们,喜欢比赛吗?今天我们来一次“看图猜物说话”的比赛,好吗?然后随之在电脑上勾画出一棵小草,并说:看到小草,你能说一说与小草有关的话吗?这样以“看图猜物说话”这一比赛巧妙地导入新课,一方面注重学生“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当有学生说到“金色的草地”时,教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吃惊的样子,以此激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该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激起学生探究之欲望。
㈡、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教师巡回倾听。这样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寻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㈢、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③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说道:“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对草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这句话。
2、听第二自然段,悟变化之奇。
①教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神奇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述啦!
②教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变化图,边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读,让学生在听中发现草地的神奇之处。
③在听后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现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学生产生探究之欲望。
3、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①教师激情: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②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拢。张开时,它是黄颜色,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绿色。”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示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的形式,让学生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③对比欣赏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草地变色的原因,我用动画展示蒲公英开放的情景,并让学生美读“清晨,太阳升起来,我看到了蒲公英慢慢地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变成了金色。”这一句再用课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绿色草地的对比图,同时,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傍晚,太阳()下山了,蒲公英慢慢地()了自己的(),草地又变成()色了。这样在欣赏对比读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奥妙,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㈣、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一块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学生会说我们欣赏了草地的美,我们知道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们还知道蒲公英会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随着太阳落下去而合拢。
2、在学生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伸。教师进一步激情:是啊,蒲公英这种植物真神奇,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神奇的植物可多呀!仔细回忆一下,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神奇的植物?
3、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处。
4、最后教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14
我是小学语文组xx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变化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要通过一些手势的描述让学生真实可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耍,一本正经,绒毛,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教学难点是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五、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
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解决生字词障碍。
读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目的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容,也为进一步的研读打下基础。
因此在本环节,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第四环节:有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会引导着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领悟文本。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1.研读第二段,在这一部分我会分成两个环节,第一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课文:这一段中哪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
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六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
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今天《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15
说教材:
本课是以“色彩”为主题的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说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2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初读质疑
3、细读解疑
4、总结延伸
设计意图:
新课改以来,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提高。学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中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使阅读教学成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施过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组教材、改良教学结构、突出学生实践”为突破口,进行“块状推进,整合优化”的实践,以期达到减少头绪、强化综合、丰富阅读教学内涵之目的。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在处理教材上“炼真金”,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大胆剪裁,精心重组,可以将课文转化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块式材料”,以专题性的块材料,替代以篇为特征的语言材料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头绪、构筑张力点,取点成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凭借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意义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对学习意义探寻与创造的过程,成为积淀语言、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人文熏陶的过程。
在此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感知,了解全文,提出问题。
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大致把握后,为他们在部分中的学习搭起一个认知背景面,并为部分学习时紧密联系整体找下底座,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丰富。
教学前加强了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始初读,正确连贯的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该解决的问题,设定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所提问题很可能是离散的、肤浅的,教师要帮助学生随即解决一些比较独立的单纯问题(如知识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筛选,使问题集中到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焦点式的一、二个问题上。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颜色为什么会变?”“为什么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课文的重点段——第四自然段。因此我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二、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这一方面的学习首先要围绕焦点问题展开,其次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体悟感情,实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又从思想情感到语言文字的提升。
1、创始情境,激发情感。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传神,充满童真童趣。教学时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学生在感受到了发现后的惊喜后,和文中的“我”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联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变化,从“揪”到“不再随意揪”;从“寻开心”到“最喜爱”。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2、以读为本,深化感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的情感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通过默读、自读,引导学生找到重点语句,划出重点词语,把它们作为语言训练的依托点,引导学生组织、转化语言,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表演。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提领而顿、促使学生主动读书。从自主性读,到感悟性读,再到评价性读,学生自然的感受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此时课文的语言已积淀于心,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语言背景。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三、总结延伸。
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当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07-28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04-19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01-10
《金色草地》说课稿12-11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01-25
《金色草地》说课稿12-11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范文11-12
小学语文教案:金色的草地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