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

2022-11-11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语文教案1

  一,说教材:

  《画风》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个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这篇课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不难读懂,但是人物多,对话多,文本极具示范性和启发性。只要教师尽可能创设情景,教材利用适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读,乐听,乐说,乐想,乐做,就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这篇课文内容特点以及编写意图,我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1,会认7个生字,学会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领会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别是:

  1,重点是让学生划出人物对话的内容并指导角色朗读课文,找准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2,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并把创意转化为对事物的认识,又把认识转化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指出:阅读教学的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篇课文我准备采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读读划划,想想说说,轻松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启发。

  三,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直观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听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的核心。因此本课的设计立足直观探究理解,重点放在识字,听说和阅读理解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学流程:

  教学必须努力实现预设教学目标,教学要为目标服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一定教学理念。要捕捉生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说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悬念揭题。(这个环节我准备五个步骤)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好吗 ------我想请咱们班的"画家"-帮我上黑板画几样东西,可以吗 ------

  指名板画:房子,小树,太阳,乌云等,构成一幅画。------

  猜谜语:"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也没味道"是什么 (风)。

  我想把风也画进去,谁能帮我画呢 ------

  揭题板书:《画风》。

  (这样导入揭题,不仅新鲜有趣味,初步认识风的性质,过渡自然,又为下面理解"画风"埋下伏笔)

  〈二〉,认识生字,巩固识字。

  1,媒体或图片出示三个小朋友人头像,试着让学生给三个小朋友命名,激发情趣。

  2,让学生跳读课文,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姓名(即生字),相机出示。

  3,指导读写生字。[包括拼读生字,识记生字两个步骤,主要采用观察,联想,比较,替换等方法]

  4,出示12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读巩固识字。

  5,选择指导书写。[要求认识字的结构,偏旁,部首,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这个环节旨在完成教学目标1,完成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实现三维目标的知识目标的基本要求)

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

  《识字7》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识字,第七单元的课文是围绕“环保”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的。“识字7”是一首拍手歌,共十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这首儿歌不仅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读着本课,想起了孩提时玩过家家和唱拍手歌的生活情景,眼前浮现出家乡那熟悉的“布谷──布谷──”的阵阵催春,还有那小羊互相追逐嬉戏……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相信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定能从演唱“拍手歌”的掌声中有所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教学难点】

  学习编写拍手歌。

  【教学准备】

  字卡、课件、学生可收集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和拍手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10个生字。会写“丛、拍”等4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认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文结合──自主识字,朗读游戏——巩固识字”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蓝天、白云、高山、流水,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大自然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7》,去和它们交朋友吧!

  2、出示学习目标。

  出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

  (欣赏课件中大自然的美景,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自然的美好,通过与小动物交朋友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看图片,识记部分生字。

  (一)看天空――认识“鹰”和“雁”

  1、认记“鹰”

  师:看,蓝天上飞来什么?出示“鹰”,认读,注意后鼻音。

  师:雄鹰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飞翔?出示:雄鹰翱翔在蓝天,读一读。

  师:谁来学一学雄鹰飞的动作。(师根据学生的动作评价)雄鹰在天空中有力地振动翅膀,它才会越飞越高。边做动作边有感情地读。

  2、认记“雁”

  再看,蓝天上还有什么?是一只大雁吗?许多的大雁,我们把它叫做“雁群”。大雁为什么要一起飞呢?

  师小结:排着队形在飞行中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的气流,后面跟着的大雁利用这股气流,可以飞得更快更省力。大雁的队形有时像个人字,有时像个“一”字。难怪人们说:

  出示:天空雁群会写字,指导读。

  (通过学生常见的动物图引出本课字词,并紧扣为识字服务的宗旨,从整体上感知图画所描绘的事物同字、词、句子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认字、熟练朗读课文,使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

  (二)走进森林动物园――认识“孔”、“雀”、“锦”、“鹂”、“灵”等字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动物园。最先迎接我们的是谁呢?

  (随着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动物的名字在屏幕上出现,学生读出动物的名字,生字带上拼音。)

  1、 学习生字“孔”、“雀”和“锦”

  (图画)小朋友看看这是哪两种动物呢?相机出示:孔雀、锦鸡认读。

  “锦”字怎么记住?像这种颜色特别鲜艳、五彩缤纷的鸟叫“锦鸡”。你们看,这个“锦”字有一个金字旁,表示锦鸡会发出金子般的光芒。认读。

  在班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动物也有好朋友。孔雀和锦鸡就爱在一起玩耍。出示:孔雀锦鸡是伙伴。读一读。

  出示:雀、鹰、雁,比一比这三个字,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隹”这个部件是和鸟有关,古时候的这个字是模仿鸟的形状来写的,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变成了现在的“隹”。(演示汉字“隹”的演变)认读。它还是一个偏旁。

  (通过多媒体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性地记忆汉字,同时又能保持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学习生字“鹂”和“灵”

  师:我们继续参观吧。听,谁在唱歌迎接我们?出示两种鸟的图,再出示黄鹂、百灵,认一认。怎么记住“鹂”、“灵”?一天,黄鹂和百灵鸟比赛唱歌,比了一天也没有比出一个胜负来,她们还要不停地唱下去呢?出示:黄鹂百灵唱不休。读一读。

  3、学习生字“嬉”

  离开百鸟园,我们来到竹林里。你们看,谁在干什么呀?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做游戏的意思,

  出示:嬉戏,认读。这个“嬉“字怎么记?出示:竹林熊猫在嬉戏。读一读。

  师:告别了憨态可掬的熊猫,我们看到了老虎,老虎喜欢住在哪里?茂密的树林就叫:

  出示:丛林 认读,怎么记住这个“丛”字?老虎喜欢住在丛林深处。出示:丛林深处有老虎,指导读。

  (通过一年多来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们都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拼读、说记字方法,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认读所学的八个生字

  1、读词语。

  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词语朋友,现在不要图片,你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开火车读生字。

  生字跳出来,你还认识吗?

  (在课堂中尽量创造生字复现的机会,反复见面,以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三、读儿歌识字。

  1、读课文中的儿歌。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开心极了,它们把自己藏到课文里了,你还认得它们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问:课文共有几个小节?第一小节还有两个生字。

  2、学习生字“护”和“牢”

  (1)出示第一小节

  点击出示生字“护”和“牢”,怎么记住它们呢?

  (2)读课文中的其他内容。

  指名读,齐读。拍手读。

  (课堂教学将要结束的时候,学生也累了,这时候,边让学生诵读儿歌,边拍手,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既熟读了儿歌,又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节奏,教学目标很容易就达到了。)

  四、游戏复习生字。

  1、拼图游戏。

  同学们喜欢玩拼图。这些词语后面也藏着一只动物,它还有一个秘密告诉我们,只有把这些词语读出来才行。狮子大王告诉我们的秘密是什么?

  2、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有个小朋友参观动物园后,写了一篇日记呢!出示日记。

  其实我们也和这个小朋友有同样的感受。

  (尝试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环境,让识字的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效,使阅读和识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四个字,学生认读。教师引导按结构归类。

  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写这几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适当点拨。

  指导写“丛”(比较“从”字)、“拍”“鸡”“猫”(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描红、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指导学生写好字,关键是对字形结构的把握,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领悟。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重点的点拨,并且强调范写的作用。学生经历了从书空到落笔的过程,写字要求的数量不多,但每笔都要写好。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牢、保”等四个字。

  2、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会背诵。

  3、会仿照课文编拍手歌。

  4、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点】

  巩固识字、写字、仿编拍手歌。

  【教学难点】

  学习编写拍手歌。

  【教学方法】

  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本课10个生字、课文读得和熟读课文的,本课时采用“游戏情境――巩固识字、反复练读――熟读成诵、感悟语言――仿编儿歌、形义结合――自主识写”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出示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现在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几个是什么字?

  1、看图猜字。牢、丛、雀

  过渡:这些生字我们不仅在课文中学到,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2、生活中识字。

  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学生找本课中学过的生字。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将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

  过渡:同学们识的字真多,邮递员叔叔想请你们帮忙把信送给森林中的动物们。

  3、送信游戏。

  (看图猜字、生活中识字、送信都力求遵循从儿童的生活、言语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规律。教师用协调、鼓励、请教的口吻,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与游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巩固识字。)

  过渡:同学们,生字词都掌握得很好了,那儿歌掌握得怎么样了呢?会不会背呢?俗话说得好,熟读成诵,请同学们多读几遍。

  二、我会背。

  1、自由读课文、背课文。

  2、同桌拍手背课文。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一种好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

  过渡:这首儿歌多有趣啊!我们也来学着编一编吧。

  三、我会编

  1、指名编。

  2、预设:学生不能很好地说出来时,可以引导仿照书上说。出示课文中的两句儿歌,学生读一读,学着编。

  看!课文中是怎么编的?丛林深处有老虎。这句话写了什么?(哪里有什么)竹林熊猫在嬉戏。(哪里谁在干什么)学生说一说。

  3、写儿歌。

  刚才这几个同学都说得很好,我相信还有同学有更好的句子,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学生写,老师巡视。选出几篇好的进行讲评。

  4、把学生编的儿歌拍手读一读。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这一“我会编”的环节设置是一个迁移性的语言练习,意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四、指导写字。

  1、动物们为了感谢你们给他们编了这么好的儿歌,特意给你们写来了一封感谢信。学生齐读。

  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人和动wù是朋友,bǎo hù 动wù是大事。”听说你们láo láo地记住了这个道理,我们真高兴。你么看,丛林里还有许多动wù在等着和你们一起嬉戏,交朋友呢!

  你的动物朋友

  12.15

  2、可是动物朋友有几个字不会写,我们来帮助它。看一看哪几个字。(板贴生字)

  3、学生认读,并用生字组词。

  4、师生共同探讨写字关键。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仿写。

  (这一环节设计成教小动物写字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交流,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写生字时,不能让学生看一笔写一笔,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察字形结构,找关键笔画,发现自己应该注意的地方。)

  五、小结。

  学习了《识字7》,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学会了很多生字,我们还牢牢记住了――保护动物是大事。

二年级语文教案3

  学习目标

  ①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课前准备

  ①挂图、生字卡片。

  ②投影仪或幻灯片。

  ③列宁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①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②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桌互相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ǐn”,不读“yǐng”。“附近”应该读“fùjìn”,而不是“fǔjìn”)

  c.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②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③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巩固识字

  ①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

  ②做游戏巩固识字。(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就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如果学生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

  指导书写

  ①重点指导:“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是支。

  ②练习写字。

  ③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自读课文

  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课时

  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朗读感悟

  ①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段。

  a.讨论: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小组之间交流,随机理解“附近”“当地”。

  b.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线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c.集体朗读第1、2段。

  ②学习第3段。

  a.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表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

  b.汇报交流。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学生的画或老师自己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c.谈感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③指导朗读第4段。(要读出养蜂人热情又惊讶的语气,列宁幽默风趣的语气)

  ④集体朗读全文。

  创编表演

  ①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②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二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好、听、非、住、胆、平、完”7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和多音字“好”。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小鹿活泼,快乐,体会文中营造的童话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好、听、非、住、胆、平、完”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创设清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又一、位新朋友来到我们中间,他是谁?

  2、出示“梅花鹿”的词卡,请同学们跟小鹿打招呼。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过渡:小鹿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想去吗?翻过生字山,走过生字桥,那片美丽的小树林就是小鹿的家。

  1、(课件出示生字小山)我们来爬山!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2、(课件出示生字桥)我们来过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过渡:(课件出示美丽的风景图)瞧,我们的朋友来迎接我们了!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欣赏课件展示的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

  (3)读读这一、段,用你的声音告诉我们,你的心中有一、只怎样的小鹿。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师生共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小鹿跑呀,跳呀,来到小池塘边,他看到了什么?

  (1)说说画面上的景象。

  (2)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小鹿在夸你们呢!

  (3)同座互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读,上台表演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看到这幅奇妙的画面,小鹿会想什么呢?请你猜猜看。

  (1)指名说一、说,肯定学生的大胆想象。

  (2)小鹿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快来读读吧!同座互相读,推荐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多活泼可爱的小鹿呀!他可真像一、棵小树,一、棵长眼睛的小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体验性朗读

  过渡:你们喜欢这只小鹿吗?你们觉得这棵长眼睛的小树有意思吗?你想做这只小鹿吗?

  1、请你把1——3自然段中的“小鹿”换成“我”,再来读一、读。学生练读。

  2、说说像这样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3、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鹿,你是一、只活泼的小鹿,你是一、只可爱的小鹿……请大家把1——3自然段美美地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吧!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2、观察这几个字字形上的共同特点(左窄右宽)。

  3、老师范写“好”。

  4、学生练习书写。

  5、书写反馈。

  板书设计

  2、长眼睛的小树

  好听住胆左窄右宽

二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收买”、“威胁”、“愤怒”的意思。读通课文。

  2、了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而壮烈牺牲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为革命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要读出刘胡兰与敌人3次对话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的朗读,读出刘胡兰与敌人3次对话的语气,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

  教学过程

  一、揭题,简介刘胡兰。

  1、出示课题,齐读。

  ●教师:同学们,了解刘胡兰吗?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

  ●教师介绍:刘胡兰,抗日小英雄,山西人,10岁参加抗日救国儿童团,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壮烈牺牲。毛主席亲自为她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板书: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深入地了解刘胡兰这位小英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参照自学建议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建议:

  1、读通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思考:你觉得刘胡兰是一位怎样的英雄?

  4、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学生自学课文)

  2、自学反馈。

  (1)课文朗读:指名读课文。(一人一节)

  同学们来评一评(字音、添字、漏字、感情等)

  (2)教师:读了课文,你觉得刘胡兰是一位怎样的英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深入课文。

  1、深入读文

  ●教师:那么,你又是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的呢?请同学们仔细朗读课文,找到这些语句,好好读一读,说说体会。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理解收买,敌人怎样收买刘胡兰?

  ●刘胡兰怎样回答?

  ●刘胡兰真的不知道吗?她为什么不说?

  ●她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不知道其实是不告诉你们的意思,从大声说可以看出刘胡兰态度的明朗、坚决,没有丝毫犹豫;从不知道后的!也可以看出刘胡兰的坚决,毫不在乎。)

  ●有感情朗读重点:刘胡兰的话

  (教师:怎样才能读好刘胡兰的话呢?请同学们读读单元提示,找找方法。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读出说话的语气。)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理解“威胁”,敌人怎样威胁刘胡兰?

  ●刘胡兰怎样回答?

  ●比较刘胡兰的两次回答,有什么不同?

  (多了“愤怒”、“就是”两个词,重复了一遍不知道。)

  ●她说这话时心情怎样?

  (这次回答比前一次更坚定,语气更强烈,是斩钉截铁的。)

  ●有感情朗读重点;刘胡兰的话,感情比第一次更强烈

  ▲敌人从刘胡兰口里得不到什么,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鲜血直流”说明敌人打刘胡兰打得很重,刘胡兰招受了巨大的痛苦。“钢铁铸成”、“一点儿也不动摇”说明刘胡兰英勇不屈,对党无比忠诚)

  ●有感情朗读重点;感情比第二次更强烈。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她说这话时心情怎样?(要杀要砍由你们,看出她视死如归,为了保守党的秘密,连死都不怕;怕死不当共产党,看出她在入党时就做好了为党献身的思想准备)

  ●有感情朗读

  ▲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英勇地走到铡刀跟前。

  ●行动:迎、踏、走(特别是走,可以看出刘胡兰不等敌人动手,自己英勇赴死,这种英雄气概令人佩服。)

  ●有感情朗读

  2、小节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是呀,敌人越来越狠毒,可刘胡兰依然没有动摇,严守党的机密,哪怕是失去自己的生命。

  同学们,千千万万像刘胡兰这样的先烈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辜负他们的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齐声朗读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挽词,以表示我们对烈士的怀念。

  板书:

  敌人刘胡兰(英勇不屈)

  收买我不知道

  威胁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生的伟大

  毒打一点儿也不动摇

  铡死要杀要砍由你们死的光荣

  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挺迎踏走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学反思

  《刘胡兰》这篇课文记叙了刘胡兰严守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面对这样的英雄人物,距离学生比较遥远,这为学生在感受其形象的伟大上造成一些不便。因此,课堂内牢牢把握课文的主脉,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淋漓尽致地感受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1、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说

  在复习导入阶段,可以请学生自由挑选词语进行造句,不仅巩固了旧知,又加深了理解,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投入学习中。之后,再通过“你觉得刘胡兰是个怎样的共产党员,你从哪儿看出?”“敌人用了几种手段对待刘胡兰?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如何理解‘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毛主席为什么如此题词?”这样的三个问题入手,让全班同学自由分成三个大组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思维不断地相互碰撞,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所争议,有所创新,有所发现。

  2、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讨论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朗读。如“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她迎着呼呼的北风……”、“刘胡兰挺起胸膛: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通过个人读、挑战读、同桌读、小组读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练读中与文中人物的情感撞击,进一步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刘胡兰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敌人的残暴。练读中让学生的感情升华,领悟文章的灵魂。在最后,可使用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和投入。

二年级语文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感受北京的美丽,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0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认识北京位置。

  2、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3、播放北京多媒体课件,说一说:北京是( )的城市。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词语,读通顺课文。

  三、创设情境读课文

  1、四人小组“游览”,一人介绍一个景点,轮流担任“导游”。要求:按照课文内容解说,游览后,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

  2、小组推荐一人全班解说,互相评议,评出三个最佳“导游”。

  3、教师相机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立交桥、街道以及颐和园、北海、八达岭长城、十三陵、故宫、天坛等图片,帮助学生感悟“风景优美、名胜古迹”,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四、练习书写

  1、教师再黑板上范写,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数空,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卡片认读生字。

  2、开火车认读词语: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词语卡片和北京风光照片,对应连线。

  2、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对照图片,读一读,感知北京的美丽。

  3、说感受,通过看图,读课文,北京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三、指导朗读

  1、老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体会赞美与喜爱的情感。

  2、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歌曲欣赏或试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五、补充练习:

  1、填一填:

  绿树( ) 鲜( )盛( )

  来来( ) ( )流( )息

  ( )胜古( ) 风景( )

  2、写一写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北京有( )。

  我的家乡有( )。

  ( )有( )。

  3、搜集北京新变化的资料,进行交流。

  六、板书设计

  天安门

  uarr;柏油马路

  高楼大厦larr;()的北京rarr;立交桥

  darr;

  公园名胜古迹

  课后反思: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而充分的信息与人际交流,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成长。其中,同伴交往是课堂中人际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形成多种方向的信息流,这样,不仅解决问题的速度快,而且传送的信息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权威控制的单向信息交流所造成学生机械记忆的局面。从而充分发展了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品质。

二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民族英雄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戚继光是怎样巧布“口袋阵”、以少胜多击败倭寇的。

  3.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4.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戚继光是怎样巧布“口袋阵”,以少胜多击败倭寇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从电视上看到过或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过外国人侵略我们中国的事情吗?是啊,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遭受过无数次外国列强的入侵。但是,我们也曾出现过许许多多抗击外敌的英雄,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在四五百年前的明朝,一位民族英雄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故事。

  2.板书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大家的问题答案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

  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

  4.听了课文录音,你知道了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吗?

  (引导学生说出:戚继光打败了倭寇。)

  5.你知道戚继光是谁?倭寇是什么样的人吗?

  “倭寇”是指日本强盗、侵略者。“倭”就是指日本,“寇”是强盗、侵略者的意思。明朝时,日本海盗和侵略军经常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杀人放火、抢劫财物,老百姓把他们叫做“倭寇”。戚继光就是当时抗击倭寇的名将。

  6.那么,“口袋阵”是怎么回事?我们学习课文,看戚继光是怎样布下口袋阵、打败倭寇的。

  二、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教师巡视,看看哪些同学需要个别辅导,学生边读边在文中画出生字,读准生字的拼音。

  2.检查认识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除四个多音字以外)。开火车读,请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直接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学习四个多音字。

  ①出示词语卡,读多音字所在的词语:将士埋伏投降

  读准jiàngmáixiáng

  ②你知道这四个多音字还读什么吗?

  指导:“将”还读jiāng,将来,将军

  “埋”还读mán,埋怨

  “降”还读jiàng,降落伞

  请小老师带读多音字,给多音字组词。

  三、指导写字,练习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每个字的各部分及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范写“区”:横、撇、点、竖折。左三包的字,从上到下写,最后一笔是竖折。

  2.练习写好每个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字、错笔画。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在同一个字中指出写得最好的一个,鼓励学生写好字。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收集、阅读有关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交流收集资料情况。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资料。

  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戚家军”。

  二、质疑入手,学习课文。

  1.师:刚才,同学们讲了戚继光的生平故事。大家已经学会查找资料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戚继光抗击倭寇,有“常胜将军”之称,就是因为他智勇双全、善于用兵。

  关于“口袋阵”,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现在,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将学生的问题分类记在黑板上。主要问题可能有:

  (1)为什么要摆“口袋阵”?

  (2)怎么摆“口袋阵”?

  (3)“口袋阵”有什么作用?

  3.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要看课文哪部分是写“口袋阵”的。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是讲戚继光巧布口袋阵,大败倭寇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是讲戚继光巧布口袋阵。

  三、研讨问题,感悟内容。

  1.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不仅会提出问题,还会合作学习,自己讨论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分小组来读课文、讨论问题,然后推举代表发言。我们看看哪一小组是最佳合作小组。

  2.学生读课文,讨论问题。教师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交流。

  3.小组推举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1)为什么要摆“口袋阵”?

  认清战前形势:倭寇有两千多人,准备跟戚家军“决一死战”;而戚家军只有一千多人。

  讨论:这时,如果硬拼行不行?形势紧急而又对我们不利,可能有的人会慌张起来。戚继光呢?

  读“他十分沉着,想出了一个以少胜多的妙计”。“沉着”是什么意思?从“沉着”“想出妙计”可以看出戚继光是位什么样的.将领?

  (2)怎样摆“口袋阵”?

  读句子:他让这一千多名将士埋伏在大田周围的山上,摆成了一个“口袋阵”。为了隐蔽,还让每个人手里都举着松树枝,远远望去,就像一片松林。

  我们也来当小小军事家,画一画“口袋阵”的地形和用兵图。先自己画,然后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

  评价学生画的“口袋阵”。教师可以画“凹”字形图示意。

  (3)“口袋阵”起到了什么作用?

  用自己的话说说战斗情形。

  ②指导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倭寇进了“口袋”后,被从四面冲下的戚家军杀得人仰马翻的情形。“将士们纷纷扔掉松树枝,像下山的猛虎,一齐冲向敌人。”要读得有气势,速度稍快。说一说倭寇“吓蒙了”“乱了阵脚”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深化拓展。

  1.读最后一自然段。

  2.想一想,除了“口袋阵”,当时还有什么可以大败倭寇的办法吗?

  讨论感悟:在当时时间紧、我军兵力少的情况下,戚继光利用大田周围是山的地形摆下口袋阵,让敌人进了“口袋”后一举歼灭,真是以少胜多的妙计!

  3.拓展认识:“口袋阵”又叫诱敌深入、设下包围圈。是在军事战斗中经常用到的战术。我们唱过《英雄王二小》的歌,王二小把日本鬼子领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这个包围圈,就是口袋阵。王二小为了让八路军消灭敌人,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历史上还有许多利用口袋阵或其他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以后我们可以从书上读到。你从课外书上读到,或听大人们讲过这样的故事吗?

  4.深化主题:

  戚继光看到老百姓受倭寇祸害,决心平定倭寇。他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意思就是,我并不想做大官,只想把倭寇赶走,让老百姓们过上安宁的生活。他十三年驰骋万里海疆,南北追杀,倭寇见了他望风而逃。最后,他把倭寇赶出了中国。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戚继光这样保卫祖国、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学习,长大了建设祖国。只有国家强大了,外国才不敢侵略我们。

  5.朗读全文。

  五、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敌入侵的英雄人物故事。

  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交流空间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你听过哪些神话故事?

  (全班交流)

  “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想不想读?”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谈话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拼拼音、随文猜一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3、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4、学生简述故事大意。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来交流。)

  重点引导理解、感悟第9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太平洋、喜马拉雅山、长城、天安门广场的资料来理解。随机指导有感情朗读第9自然段。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课前搜集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

  四、拓展延伸、回读课文,

  1、师:同学们,这么有趣的故事想不想表演出来呀?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演一演。(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

  1、找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故事。

  3、教师总结全文。

  表演是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和再创造,因此,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编有趣的儿歌、归类比较来记忆等),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课外积累

  学生回家搜集、阅读其它神话、故事。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教学反思:

  《月亮船》采用童话的形式,讲述了蒲公英乘坐月亮船俯瞰祖国大地的故事。文章的语言亲切、自然,想象生动形象,孩子们读来,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仿佛也坐上了仙女的月亮船遨游了。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文学形式。在第一课时,组织学生读熟课文,认识了文中的生字,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堂之初带领学生复习了生字,运用了开火车,齐读,组词,再用所组的词说句话等方式,效果不错,孩子们表现的是组词说话环节,想象力比较开阔,话语通顺,并能运用上生活中所知道的常识来说句子。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讲读,第一部分为第一、二自然段,重点是体会蒲公英被风吹走,落到不认识的地方后着急害怕的心情。结合句子理解词语“陌生”、“渐渐”的含义。体会怎样读出蒲公英的心情,有的同学在朗读的感情上还需加强练习不。第二部分为五至八自然段,重点是分角色朗读蒲公英与仙女的对话,从中体会仙女是个什么样的人和蒲公英心情的变化。在课前布置了自由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的任务,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同学们都非常好的完成了任务,朗读中角色明确,有感情,这是我最满意的一部分。学生能从朗读中体会到仙女热心、和气的性格特点,蒲公英从着急到高兴的心理变化。第三部分是第九至十一自然段,重点是通过朗读了解课文里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结合老师介绍的其它世界之最,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学生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本段课文有着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这节课中,读和说的结合比较到位,如让学生说出蒲公英的心情;月亮船的样子;仙女是个什么样的人;知道祖国有这么多的世界之最,你想说些什么?这些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提问学生的面要广,鼓励他们勇敢表达。

  这节课欠缺的地方是:因为学生查找资料的条件有限,所以,对他们的搜集能力锻炼的比较少,如果把其它的世界之最和太平洋、喜马拉雅山、天安门广场、长城的基本资料让学生课前查找搜集的话,会更好一些。以后要在这方面加强锻炼。

二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2.使学生养成勤动脑的学习习惯。

  3.继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用正确地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想说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编故事。

  教学准备:说话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曾经学过一则故事,它讲的是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事情,有谁记得吗?(学生齐说)

  有谁还能把这个故事再给大家讲一讲呢?(指名学生说,其他的学生可以作适当的补充)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把这个故事讲完,大家认为怎么样?(揭示我们今天的作文题目:狐狸和乌鸦(续写))

  二、指导

  1、简要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清楚狐狸是怎样骗取乌鸦嘴里的肉的,乌鸦为什么会上当。

  (板书:狐狸狡猾

  乌鸦爱听奉承的话)

  2、出示练习提供的材料,指名学生读。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

  3、学生自由读材料,思考:乌鸦一直很后悔,它会想些什么呢?假设你就是那只乌鸦,你会怎么想对待狐狸呢?

  4、学生交流讨论以上的问题,教师行间指导。

  5、集体交流:你认为故事的结尾会是这样的?指名学生回答,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讨论故事的结局有几种情况:

  (1)乌鸦再次被骗了;

  (2)乌鸦没有被骗到,狐狸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3)乌鸦想出好的方法惩治了狡猾的狐狸。

  6、指导学生根据材料及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我们的故事中,乌鸦始终不能张开嘴,如果张开了嘴,它的肉就没有了;如果没有被骗的话,也要想出合理的方法,毕竟狐狸很狡猾;若是狐狸惩治了狐狸的话,也要想出合理的方法,因为乌鸦没有狐狸大。

  7、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每小组分成三个部分讨论、交流。

  8、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和学生一起点拨。

  9、学生将想到的内容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说

  (2)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指出对方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巡回指导)

  三、学生拟稿、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再次强调作文要求

  1、想象合理,符合故事的情节;

  2、用词准确;

  3、语句通顺、连贯。

  学生继续修改作文、誊写(教师巡回指导)

二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巩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能力:引导学生读读、画画、想想的方式感受月亮湾的美丽,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小导游,按顺序介绍月亮湾的美景。

  情感: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更加热爱美丽的家乡。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准确书写;背诵课文。

  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描述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口头)

  映示填空题,生回答后出示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美丽)的村子、

  (粉红)的桃花、(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的朝霞。

  一()小河一()鱼儿一()石桥一()茶树

  2、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

  答后板书: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村后:山坡

  修改:比较下面两句话: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哪里?(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清清的”,它比第一句好,因为它说得具体,能显示出河中的倒影更清晰,色彩更鲜明)请齐读这两句体会一下。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c.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

  d.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

  二、分组绘画,指导背诵

  1、用彩笔画出各种景物。

  (1)座座房子(表示村子);

  (2)拱形的石桥;

  (3)田字形的农田;

  (4)三角形的山;

  (5)月牙状的小河。

  2、根据课文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教师行间指导)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3、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课文。

  修改:板书:(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学背课文。

  (1)指名背

  (2)集体齐背

  三、实践体验、争做小导游

  1、月亮湾这么美丽,谁愿意当小导游,带着游客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

  2、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以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游客,还可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想象。

  3、学生上台做导游,其余师生都做游客。

  修改: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游客,还可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的想象。

  四、写字教学

  1、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

  2、交流。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如:比较法,口头组词。

  /朝/像/坡/映/烂

  \明\象\波\英\兰

  (2)说说汉字笔顺(书空)。

  3.指导写字。

  (1)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

  (2)提示注意点:

  坡:左右结构。左部“提土旁”和右部“皮’’的写法同前,全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映:左右结构。左部“日字旁”写法同前;右部“央’’的中“横”要长,“撇、捺”舒展,保持右部稳定,全字左窄右宽。

  朝:左右结构。左部下面的“十”其横画左伸右缩以让右;右部“月”体形宜瘦。全字左宽右窄。

  (3)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

  1、你的家乡哪里最美?试着画一画,再向同学们作介绍。

  2、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3.月亮湾

  美丽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热爱

  村后:山坡茶树歌声

二年级语文教案11

  知识目标:

  1、准确读出汉字的音,读准音节的声调。

  2、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3、认读用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懂得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4、学习节气歌。正确、流利地朗读节气歌,并能背诵。

  能力目标:

  1、借助拼音读儿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练习写笔画少的字,把字写的匀称、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准确读生宇、词和句子。朗读背诵节气歌和儿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学生练习为主。

  教学准备:

  1、音节卡片、不同声调的活动卡片、词语卡片。

  2、写有节气耿的小黑板或投影片。

  3、配合儿歌的彩色图片或投影片。

  第一课时

  (完成第一—三题)

  一、 在正确的读音上面画“√”

  出示带活动调号的音节。

  指名认读,然后请6名学生到讲台前,每人完成一张卡片。其它同学自己写在书上完成。

  1、同桌互相检查。

  2、6张卡片,集体订正。

  3、再用6个字,组成词语。读一读。

  二、读拼音,写词语

  1、出示8个音节词,让学生心里拼读。

  (1)指名8名同学,看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2)其余同学自己写在书上。

  (3)集体订正,错的地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今后注意。

  三、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2、本题出现的词语都是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如果学生读音有困难,出现回生的现象应及时提示。

  3、读词语时能说出词语的意思或相关的名胜古迹等。如:洛阳,洛阳有龙门石窟。

  杭州,杭州西湖风景很美。瑞雪,瑞雪兆丰年。欧阳,欧阳是姓,是复姓。中山陵,中山陵在南京等等。

  第二课时

  (完成第四一五题)

  一、完成第四题

  1、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词要读连贯,句子要读得通顺。

  (1)要求学生先小声自由读。

  (2)再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幻灯投影儿歌的彩色图片。

  (1)借助彩图理解儿歌内容。

  (2)第一小节中出现了谁?它们是什么关系?

  (第一小节出现了晨光、风、树、鸟和云。先是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树叫醒了鸟,鸟叫醒了云。)

  (3)第二小节出现厂什么?它们是什么关系?

  (第二小节出现了云变成了雨滴,滴落在大海上,海水变蓝了,洗亮了升起的太阳。)

  3、热读儿歌。

  (1) 学生每人读一句,开

  火车读。

  (2) 分组轮读,每组读一句。

  (3) 指名读全文。

  (4)指名试着背诵全文。

  二、完成第五题

  出示写有节气歌的小黑板或幻灯投影片。

  1、学习朗读节气歌。

  (1)指名读。分句开火车读。齐读。

  (2)提问:读后谈谈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叫节气歌?(读起来很顺口,我还觉得节气歌是跟节气有关系。)

  告诉学生:同学们的想法很对。读起来顺口,而且“天”、“连”、“寒”这三句话最后的一个字的音节里都有“n””读起来上口好读。请同学们仔细看。第一行:春雨惊春清谷天,认真想想有几个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每一个节气只用了一个字,这是第一行。)这4行都是这样。

  提问:谁说说“暑相连”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小暑和大暑。小暑完了就是大暑。)

  第四行的“小大寒”是什么意思?(就是小塞和大寒。)

  (3)要求学生小声自由熟读节气歌。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4)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练习背诵。指名背诵,每人背一句开火车背诵。全班集体背诵。

  2、教师小结:同学们读懂就容易背诵了。节气歌就是指二十四节气。

  三、总结

  我们完成了复习一的各项练习。我们复习了汉语拼音,读了字和词,学习了二十四节气歌的儿歌,学会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下来,我们学得很好,相信同学们今后会学得更好,

  写字

  1、准备小黑板或投影范字。

  2、首先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老师强调:写独体字时,要注意掌握每一笔,严格按田字格的要求进行书写,最后写出的字达到匀称、美观。

  3、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弓,三笔写成。适当写宽些。第一笔从左上格起笔,折笔到中竖线刚过,第三笔要写扁一些。

  兵,写在正中,第二笔写长,三四笔写短写,第五笔要长,撇、点靠近些。

  谷,第一、第二要小,第三、第四笔要大,口字写在里边。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行间巡视,发现学生把字写偏或写出格,要及时纠正。

二年级语文教案12

  第三课时 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识字15个,写字6个。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抄写整体认读音节,知道可用拼音代不会写的字。练习用词造句,练习问答句。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想一想、填一填。

  王+元=玩 立+日= 走+干= 门+日=

  二.学习新课:

  1.抄写整体认读音节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要求:先读,在抄写。

  2.选词造句。

  热闹 光明 赶快 高兴 童话 暖和 音乐 口渴

  (1)先读一读。

  (2)学生选一个词语造句后组内交流。

  (3)选举代表班上交流。

  (4)有基础的学生写在本上。

  3.练习询问和回答

  外面有什么声音?

  外面是什么样的?

  方法:同桌练习问答,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引导学生观察问话后面用“?”,回答完了用“。”。学生连写一写。

  三.课堂总结:根据学生做题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童话:我喜欢听童话故事。

  第六课时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通过看图认识植物的几个主要部分,继续学习在阅读时想象,用手势配合朗读。

  观察种子发芽经过,写观察记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高兴”说一句话。

  二.自读诗歌并了解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

  1.学生字读诗歌。

  2.说一说“唱不完的歌”,后面应当是什么?

  3.观察图了解植物的一般知识。认识 根 茎(藤)叶 花 果实(西瓜) 种子(瓜子)

  三.学习加动作朗诵。

  1.朗诵“老树的故事”,边读边加动作。

  2.指名到前面表演。

  3.练习给前几篇要求背诵的课文加动作。

  四.综合活动:种植种子并写观察记录。

  日期活动变化

  要求学生天天观察,没有变化的可以不记,有变化在记。

  活动总结: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一首唱不完的歌

二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边读边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准备

  1、通过查找图片资料,了解“原始森林”。

  2、录制“配乐诗:祖先的摇篮”。

  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1、播放:配乐诗“祖先的摇篮”。

  2、揭示课题:祖先的摇篮。

  说明: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听配乐诗朗诵,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使学生产生喜爱诗歌的情感,激起学生读文的欲望。

  二、预习反馈

  1、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检查读文。

  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说明:预习课文是四年级学生应养成的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特别重视,注意引导和培养。课前要明确要求,课上要及时检查、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认真预习的习惯,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诗文,边读边了解:“祖先的摇篮”指什么?

  (1)出示相关句子: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2)播放录像,画面显示“原始森林的苍苍茫茫”。

  (3)看录像后交流:原始森林给人的感觉。

  (4)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5)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2、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3、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4、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5、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6、有感情地读全诗。

二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1、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粗知故事的大意;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充气雨衣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图片导入。出示充气雨衣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这种雨衣遇到雨天再也不会淋湿裤腿了,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的吗?

  2、谈话导入。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从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二、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3、指名读文,正音评价。相机学习多音字“假” “缝”。

  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针对本课生字字形复杂,字音难记的特点,采用多种复现方式,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质量。】

  默读

  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了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如果一次没读懂,可再次默读思考。同时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迅速地帮助学生粗知课文大意。】

  交流

  1、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2、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3)读好小林做的句子,体验发明过程的苦恼和快乐。

  【抓住课文重点,通过交流小林“看、想、做”的内容,学生深刻感悟到“小林爱思考”和“勤实践”的好品质,逐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练习

  1、写出和“慢慢”意思相近的词语。

  2、课文中有三个带问号的句子,看谁能最快找出来!比较一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子各写一句话。

  3、把本课中优美的词语积累下来。

  第二课时

  复习

  1、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

  2、读读写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灵感的句子。

  复述

  1、学生按照小林“看、想、做”的发明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明的过程。

  2、采取多种形式复述:练习、指名复述、分组竞赛

  【在默读的基础上,让低年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的大致意思,有利于提高默读的速度,培植语感,积累语言。】

  拓展

  1、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2、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通过小林的发明“充气雨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勇于实践的好品质。】

  实践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便之处,动手改进一下。

  2.响应课后学习伙伴的倡议,做个小制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此环节进一步开发文本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动手实践。】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方案】

  1·达标测评

  参评人数()

  项目

  内容

  达标人数

  达标率

  注:表内【人数】为达标人数。

  2·教学反思

  学生参与程度

  教学目标达成度

  经验积累

  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

二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具准备】

  1、配乐(似清泉流过的音乐)。

  2、藏有生字的5个句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股、缝”等8个生字,会写“瓦、泉”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学习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月字旁的写法,“然”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读课文识字

  (1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我读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读得太重,生怕破坏了这美丽,因为我喜欢这泉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泉水吗?那我们借助拼音来读一读吧。

  2、(出示课件)这一课的生字都躲在下面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们还能认出来吗?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出示“我会读”图标:

  ⑴ 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绚烂的世界。

  ⑵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⑶ 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⑷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身美丽的身影。

  ⑸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1、我们也喜欢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2、自由练习读句子:

  轮读句子。

  强调不带拼音的生字,“塔”声调,“脆”平舌。

  朗读感悟

  (20分钟)

  1、(出示“我会读”图标)小朋友,我们读读课文吧,读完后我们来交流交流,把我们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我们自身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自身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2、同学们读得很美,这一课的插图也很美,让我们在音乐中来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吧。

  3、小朋友,让我们自由地、尽情地来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身喜欢的局部背诵下来。这么美的课文,谁不喜欢呢?假如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诵下来吧!

  4、出示“读读背背”图标:

  我们来试着背背吧。

  1、齐读后交流:

  ⑴ 泉水愿意奉献,“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⑵ “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联系上文理解)

  ⑶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泉水乐于助人。

  ⑷ 泉水很团结,还很快乐,他们总是勇往直前,“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

  2、欣赏插图。

  3、自由读、同桌互读。配乐读。老师引读,男女生轮读。练习背诵。

  4、试着背诵。

  指导写字

  (3分钟)

  1、小朋友,我们来观察一下 “股、脆、塔、杜鹃”,这几个字词是要求大家既会认又会写的字,你有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2、小朋友,谁知道这一课要写的字词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我们练习写写这个词吧,写两遍。

  4、谁还想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

  5、我们大家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6、小朋友,请大家先在书上把这几个字词临写两遍: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自身写写看。

  1、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2、杜鹃是一个词,一定要按词连写。

  3、练习写“杜鹃 杜鹃”。

  4、“瓦”我认为不好写。

  5、书空。

  6、练写。

  扩展延伸

  (2分钟)

  1、激发同学自读《我会读》中的小诗。

  2、小朋友,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儿什么呢? 1、自由组合自读“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2、⑴ 我喜欢泉水,假如这泉水是一个人,我一定要和这个人做好朋友。

  ⑵ 我想向泉水学习。

  ⑶ 结合实际生活谈如何向泉水学习,为身边的人做点自身力所能和的事。

  【板书】

  水池……

  平地……

  果园……

  山谷……

  大海里见

  (目的:引导背诵)

【二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二年级教案01-07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天地》教案07-20

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08-25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07-22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02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乐园八教案07-31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07-31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7-31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的教案06-15

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