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2024-04-11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其爱美的情趣。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了解分号的用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 11 个生字,会认 8 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荡漾、玩赏、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等词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指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广西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吗?对!桂林山水(板书)。那么,谁去过桂林欣赏过这一美景,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么?

  学生自由描述。

  教师附和:是啊,大自然的美比人工雕琢的美更让人感到神奇。(听你这么一说我真想快点去看看呢。)咱们没去过也不遗憾,来,现在我们就随着作者到桂林去游山玩水,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我们快来读书吧,看看作者陈淼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桂林山水跃然纸上的。这一遍读书,请同学们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尤其要注意生字的读音,没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练一练。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一些较难读好的四字词要特别注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

  3.指名读通课文。

  三、整体感知,领略美感

  1.教师: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大家预习时读课文了吧,现在又读了课文,你最想说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2.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美。(板书:美)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要充分领略桂林山水的美,这还远远不够。下面我们该怎样读书呢?(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提炼: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我们可以抓住重点的词句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我们可以欣赏作者的表达手法……

  这就叫做“品味语言”。

  四、精读第二段,品味语言

  1.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第二段课文,这一遍读书,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咬文嚼字地一边读,一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能不能在脑海里再现桂林山水的美丽画面。

  你仿佛看到什么了呢?

  学生若答:当我读到……,我仿佛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又看到了非常平静的西湖的水。

  教师则教学:这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水平如镜)不知道你是否发现,这个词含有什么表达手法呢?(比喻)

  指导读词。

  教师:“波澜壮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海水一浪赶着一浪,奔涌向前。)声势浩大呀!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波澜壮阔。”和刚才的意思一样吗?看来,理解词语要联系句子才行,有时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完全不同了。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若答:当我读到漓江的水真静啊……时,我仿佛看见漓江的水非常的安静,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也看不到它在流动;仿佛看见漓江的水清澈见底,江底的沙石都清晰可见;仿佛看见漓江的水非常的绿……

  教师则教学:同学们都根据文中的词句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这也是一种品味语言的好方法。

  2.比较句子。

  看看,跟你们想象的一样吗?看配乐课件,教师旁白:这就是漓江的水,静静的,清清的,绿绿的,美吗?那么,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吧(估计多数学生会读第二句)。老师也是一读这一段就喜欢上了这一句,它好在哪里呢?

  请看大屏幕,我们来比较一下(出示一句就请同学读一句。)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得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多绿啊,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哪一句用在这里比较好?好在哪里?(第三句好,它是用排比的句式表达的。使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它不仅用上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还用上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比喻非常具体,生动,形象,使我们一读就仿佛身临其境了……)

  3.指导朗读。

  漓江的水美,作者写得也美,还得靠我们读得美呀。谁再来读?(教师指名读,教师先指导读好第一句。)

  这里的“真”是“真假”的“真”么?“多么”在这里是感叹、赞美的语气,该怎么读?大家都练练。

  “我听出了一种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教师读。“我听出你控制不住对漓江的喜爱之情。”“你的声音很柔美,我感觉到你是生怕破坏了这江水的静谧。”“同学们的朗读虽然不一样,但都是在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感情啊!”一起读。

  这一句我们一起读得多好呀!下面两个分句,老师不指导了,相信大家能读好,练一练吧。

  教师再一次指名朗读。

  教师范读:大家都读得这么美,我也忍不住想读了(画面出示,教师范读。)大家觉得美吧!那么就练一练。(学生再自由读,又指名读。)

  4.背诵课文。

  现在,我们这些游客已经来到了漓江边,坐在了竹筏小舟上,就等着导游来跟我们讲解了,谁来当导游?要当好导游,当然不能拿着稿子,请你准备准备,记一记导游词。(点名声情并茂地讲解。)

  小结:读到这里,你明白了这样的水是什么样的水了吗?静、清、绿。(板书)

  五、课堂小结,练写生字

  1.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漓江的水美,下节课,我们还要去看看桂林的山。

  2.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对笔画较多、字形结构复杂的生字,如,“澜、瑕”等要让学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础上认真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全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七、板书设计

  2 桂林山水

  水美 山美

  静 清 绿 奇 秀 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去观赏了漓江的水,它是那样的……(集体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游览桂林的山。

  二、精读第三段,品味语言

  1.过渡语:我们刚才通过读书,通过想象,通过品味与比较,充分领略了漓江水的美。那么,“这样的山”又是怎样的山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书,去品味,去想象,去发现吧!(学生自主读书。)

  2.通过读书,你发现了些什么呢?(如“我发现这一段和上一段的结构一模一样。”“我发现这一段中的表达手法也是用了比喻和排比。”“我发现……”)同学们,你们数一数,这一段里面有多少打比方的句子呢?(5 个。)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正是用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打比方来描写事物,才使我们读起来格外亲切、好懂。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

  3.指导朗读。

  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吧。(通过画面理解一些重点词,如学生汇报期间,老师自然简笔勾勒“危峰兀立”,再如请大家看看“奇峰罗列”“翠绿的屏障”“怪石嶙峋”的画面。不必花太多时间去解释词语。)

  老师和学生一起配乐朗读,背诵。

  4.小结:谁能总结一下桂林山的特点呢?奇、秀、险。(板书)

  5.仿照课文,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精读第四段,品味语言

  过渡语:单看漓江的水,美;单看桂林的山,也美;可当它们共同构成一幅山水相依的图画时,那才是美不胜收啊!我们再来读最后一段课文。

  1.联系全文想象一下,这“连绵不断的画卷”中有些什么景物?(有山、有水、有迷蒙的云雾、有绿树红花、有竹筏小舟等。)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桂林的山和水本来就很美,加上了云雾会怎样?加上了绿树红花怎么样?加上了竹筏小舟呢?有了人会怎样?(学生自由想象回答。)

  教师小结:有了人就有了生气;有了人就使山水充满了情趣;人寄情于山水之间,得到了美的享受,而山水美景也会因人的欣赏而生气勃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融合成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谁来声情并茂地为这美景配上画外音?(配上图像、音乐。)

  四、回应第一自然段

  所以,我们一起思考“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天下第一”的美景更因为有了人们去欣赏它,它才能得以闻名于中外啊!

  五、课堂小结,拓展练习

  1.同学们,你们对这个板书满意吗?还应加点什么呢?(“甲天下”)对,同学们真聪明,这才是全文的“文眼”呀!

  2.这篇课文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大家一起回答(“总分总”),条理清晰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想饱含深情地赞叹。谁能把课题扩充为一句表示赞叹的话?(“啊,美丽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爱桂林山水!”“我想看桂林山水!”等。)

  3.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文。

  六、布置作业

  1.进一步背诵课文。

  2.把自己最喜欢的句段抄下来。

  3.拓展阅读《浓碧》。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2

  同学们好!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描写的是苏杭的美景。可是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她的美丽并不只是体现在苏杭,还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桂林山水的世界,去体验她的美丽吧!

  在学习本课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字的意思,那就是“甲”。甲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欣赏一组图片后再做回答吧!

  一、导入课文,学习首节。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

  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演示:“配乐欣赏”。

  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

  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

  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雪狮岭,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像走进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

  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

  三、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

  一)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1、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

  学生齐读描写三个特点的句子。

  2、静。

  1)请大家来看插图: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简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静?

  演示:“桂林的水”。(点击略缩图可放大)让大家体会漓江不的静。(漓江的水多静啊,像不像一面镜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

  2)朗读指导:漓江的水多静啊,你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吗?朗读指导。(注意“真静啊”,作者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

  3)在多次指名读后齐背。

  3、清。

  1)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书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绍,大家肯定觉得不够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吗?

  2)先请大家来看一幅图片,演示“水中倒影”(在课件中把鼠标放在两幅图片的中间,会出现详细的说明文字。通过这幅图片的欣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清。)

  3)看了图片,大家对漓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观的感受,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具体的数字吧?

  演示“对比图”: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漓江的水整整比黄河的水清了1000倍,漓江真可谓是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景色如画。

  4)朗读指导: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们该怎样朗读来表现呢?

  5)齐背。

  4、绿。

  1)“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

  2)演示:“半边渡”(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中,还有其它的图片,教师可根据需要展示,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个特点。)

  桂林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山上长满了绿色植物,山是绿的,把水也映绿了,看,多绿的水,像不像无瑕的翡翠?

  5、连读描写三特点句子。

  这是几个句子?一个还是三个?

  简要说明本自然节首尾两句,齐读全段。

  6、本节小结,演示:连续欣赏。(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点击画面中间的动画。)

  二)了解桂林的山。

  1、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望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

  [板书:(奇、秀、险)]

  2、奇。

  1)齐读“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骆驼山”、“苹果山”、“雪狮岭”。(欣赏这些图片时,把鼠标放在图片的中间部分,会有说明文字出现,如不想让学生看到,请不要把鼠标放在中间)语言补充:朝板山、九马画山、八仙过海、月亮山、孙悟空吃仙桃等等。(需要有关这些山的文字说明,请到我的专辑中下载)

  其实又岂止是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七个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2)指导朗读。

  2、结合七幅图片,让学生理解山之“秀、险”。

  3、连读三个特点的句子。

  四、理解“连绵的画卷”,总体了解桂林山水。

  1、教师接读:(这样的山......连绵的画卷)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哪样的山、水?(围绕、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进这哪儿?

  2、理解“连绵的画卷”。

  [板书:连绵的画卷]

  什么是“画卷”,“连绵不断”是什么意思?

  演示:地图。

  由桂林到阳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条青绸,如一条绿带,盘绕在两岸万点峰峦之间。一路上风光奇丽,奇峰夹岸,青山浮水,碧水萦回,真犹如一幅百里的画卷。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

  3、齐读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再次演示:“配乐欣赏”:看看你有没有在“画中游”的感觉。

  五、《桂林山水歌》

  桂林的山水如诗如画,下面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一首诗《桂林山水歌》,这是诗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写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样的。

  演示:“桂林山水歌”,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灵活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诗中桂林山水的美。

  六、总结升华。

  1、本文写了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你游过桂林吗?你游过什么地方?(让学生畅所欲言,赞美祖国美丽的山河)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我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岂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刚才大家说的.....,都是我们美丽山河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国是多美丽,我们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3、欣赏“带”字:最后老师请你们来欣赏桂林最精彩,最奇特的一道风景线。演示:“鉴山楼石刻”

  让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找学生代表来回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学生回答,总结结束全课。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由于石灰岩地形发育,加上地下水的溶蚀,使桂林诸山平地拔起,奇峰罗列,犹如竹笋、翠屏、巨象、骆驼等,形象万千,景色秀丽,尤以象鼻山最为酷肖。桂林山多岩洞,洞内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各种景物,奇状异态,琳琅满目。

  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与西来的阳江汇合,流水清澈,游鱼可数,像玉带般旋绕城区。桂林之阳朔沿江一带,群山峭拔,绿水迂回,青山腹水,景色清幽,构成长达百里的美丽图画。

  桂林不但风景秀丽,而且名胜古迹众多。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为桂林山水写下了赞美之词,留下两千多件石刻题记,使桂林的山水同时成为珍贵的文物宝库。(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是: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独特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析题引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树多)。

  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 (桂树多)桂林位于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今天我们就去了解桂林的山水。

  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检查预习: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2.理解词语: “波澜壮阔”

  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同法理解“峰峦雄伟”

  3、 出示:真静啊 真清啊 真绿啊真奇啊 真秀啊 真险啊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理清楚了课文的结构。(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

  1、整体把握特点:

  文章的重点部分就是第二大段——分述这部分,、概括: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有哪些特点?

  过渡: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

  2、品读漓江的水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 (指名一人读)

  (1)、找依据理解“静”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2)、找依据理解“清”

  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说话训练:

  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现在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理解“无瑕”的意思

  观察,这个“瑕”字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宝贝有关系。这漓江的水啊,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块宝玉一样,绿得晶莹、绿得圆润。谁能读出这种美?

  (4)、把三个特点连起来读,感受排比句的特点。

  (5)抓对比

  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这是否浪费笔墨呢?

  小结: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板书:对比)

  (6)集体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练习背诵。

  3、自读桂林的山,练习背诵。

  刚才,我们了解了桂林的水,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走近桂林的山。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奇”“秀”“险”的。(课件)快速浏览这段话,和第二段比较一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结构基本相同,简直像第二段的孪生姐妹。那这一段用不用集体学了?那就请同学们自己朗读第三段,一边朗读一边品味,看看能不能用你生动的朗读把山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拓展研读,感受文化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桂林,欣赏这迷人的风光(配乐播放一组桂林山水图片:下面配《桂林山水歌》)

  过渡:百闻不如一见,作者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这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齐读)

  这哪里是流淌在笔尖的文字,这分明是作者一颗灵动的心啊,让我们发自肺腑地由衷赞叹——(齐读)

  2、 学习“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

  这句话,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

  小结: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就叫“引用”。(板书:引用)可是自己写文章,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啊?

  (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代表你的观点,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用引号标注上,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

  3、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

  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资料:这句话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一个叫王正功的人说的。

  课文并没有说“王正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是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们知道都有谁在这样说吗?

  作者、读者、游客、诗人、中国人、外国人、……

  古今中外的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课文小结:

  古语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领略它的文化之美。

  板书设计:

  2、 桂林山水

  总述 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的水 静、清、绿

  分述

  桂林的山 奇、秀、险

  总结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4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描写桂林山水景色的文章,文章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美景的热爱。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句式写一段话。

  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排比句式,了解分号的用法,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

  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采取了自读交流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悟桂林山水美如画这一画面。接着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练习写其它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课文配乐磁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桂林山水的画面。

  想一想:愿不愿和老师一块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一起去畅游这儿的山山水水呢?

  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动脑中浮现画面。

  2、指名学生配乐朗读,组织学生交流对课文总的印象和感受。

  3、小组合作探究: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的山、桂林的水的?

  4、师生共同参与朗读比赛,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美如画。

  三、转换角色运用语言

  同学们,桂林山水如此美丽,大家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赞美这桂林山水吧。

  生:这里的山和水太美啦!我非常喜欢这儿。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我们祖国的山河是那么的壮丽美好,我多么自豪呀!

  生:桂林的山山水水深深吸引了我,这是多么令人向往呀!

  教学反思: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学习课文后的感悟。

  四、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中喜欢的词语。

  2、练习用相同句式来写一段描写景物的话。

  教学反思:

  读与写相结合,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写景的方法来练写描写其它景物的习作。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5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通过引用典章来介绍名山奇景的表达方式。课文中关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传说故事可以增强景区神秘感。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通过引用典章来介绍名山奇景的表达方式。课文中关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传说故事可以增强景区神秘感。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真诚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桂林山水特点的

  教学难点:从引用的典章中体会作者对祖国名山奇景的热爱之情。了解文章行文的顺序,并学会迁移,在作文中能学以致用。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朵云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5—3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下面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并思考你从文中了解到哪些内容?(重温课文并考查学生从原文中迅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相机板书: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称的由来,独秀峰的传说;阳朔风光。)

  二、精读课文

  1、全文围绕两个字来展开全文,这两个字是什么?

  (板书:奇观)

  2、谁来读读文章的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个问题,课件出示:(思考:为什么说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在文章第一段是如何体现的?)

  生:因为桂林的山千奇百怪,各有千秋。关于桂林的山水还有着神奇的传说因此说广西桂林的山水,是们中国山水风景的我一大奇观。

  生:文章第一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总说。接着分别介绍山奇,水秀,山与水的融合,来说明桂林山水是山水奇景,此外作者在第一段向读者介绍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这与前面直接写桂林山水奇美正面描写不同,可以认为是侧面描写突出桂林山水的奇)

  谁来读读文中写山的句子(课件出示风景图片和文字:这里的山,都是一座座的孤峰,有的像竹笋,······有的像横卧的花瓶。)

  你能用哪些词形容桂林的山?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有诗为证,出示: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然而止。——清袁枚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指名读。

  关于山水的形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假如你是桂林山水景区的资深导游,你会向你的游客怎样介绍这个传说呢?生;介绍。

  那么桂林山水的真正成因是什么呢?出示小资料:(没找到》

  过渡句:这种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桂林独特的山,常常是拔地而起,又各不相连,独秀峰就是其中的代表。

  3、独秀峰如何体现“奇观”?指名读

  (首先是独秀峰本身孤峰屹立,平地拔起。其次还有一个关于独秀峰的传说,桂林石头有神守,增强了它的“奇”)

  谁能读出独秀峰得奇特?指名读

  读到这,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课件出示民谣桂林石头桂林有,块块石头有神守。任你官大如太守,一块石头搬不走。民谣的背后又有怎样的传说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4、为什么作者要写关于颜延之和桂林奇峰的传说?

  5、独秀峰的石头有什么特点?“独”应该怎么解释?

  师过渡:桂林东南方有一个地方小县城,此地的山水风光怎样呢?指名读第四段,教师随机指导。师:如何理解“阳川百里尽是画,峰里住人家”的诗句?(从远处看阳朔的'风光出示阳朔风光图)

  师:走进阳朔又看到了什么景色?

  (和图一起出示:山峰奇特苍翠,江水清澈迂回)

  师:如何理解“迂回”两个字?

  (引导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字面意思,再结合原文来谈)

  师:正如作者所说,阳朔名胜风景有很多,都有哪些呢?让我们共同走进阳朔的名胜风景,全班齐读。

  生:书童山,大带字,迎江阁。

  师:看到书童,两个词语,你是怎么想的?这两座山有什么来历吗?原文是怎么写的呢?(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呈现给读者的是它的独到之处,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

  师:除了自然景物,作者还写到具有人文色彩的“大带字”和“迎江阁”。又是怎样展开的呢?(找同学读)

  (先整体后局部)

  师:我们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现在咱们再来朗读整篇文章,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

  (引导学生从全文出发思考问题)

  6、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桂林山水的?

  (这篇文章思路特别清晰,与作者选取的写景顺序有关。学生写作的时候,尤其是写景文章必须在头

  脑中构思好景物描写的顺序。)

  全文按照总分的顺序,先总写奇观,再分别描写桂林山水、独秀峰和阳朔县的奇观。而且每段段首也是先总说,在分说,给人的感觉思路特别清晰。

  7、文章不仅结构紧凑,思路清晰,而且语言也很优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你找出你任为写的精彩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文章第一段

  这里的山都是一座座的孤峰,有的像竹笋,有的像玉簪,有的像宝瓶,有的像剑戟,有的象公鸡,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观音,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吸水的大象,有的像横卧的花瓶(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孤峰的千奇百怪,增强行文的气势)再比如写到书童山,很像一个宽袍大袖的书童在捧书诵读,寿阳山形状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形象传神。

  (学生可以大胆谈自己的体会,学会欣赏借鉴,教师要尽力鼓励学生)

  三、拓展练习

  用一段话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物,要写出特点来,另外要注意写景顺序,不少于400字。

  最后咱们再来回味这篇文章,大家有感情,掌握好语速,大声朗读一遍。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6

  一、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按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语言优美流畅。

  二、教学目标

  (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完成背诵。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二、三两个自然段分别具体描绘了桂林水、山的特点,是全文的主体,也是重点。上课中通过加强朗读,使学生与作者达到共鸣,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四、教法

  1、举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运用举一反三法,让小组自学,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先让学生描述自己所游览过的地方,然后通过播放桂林山水图片,教师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播放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掌握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2、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三)举一反三学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1.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漓江水的特点

  (2)教师设计一组举一反三的句子训练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还可以怎样

  (3)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比较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组句子,体会漓江水奇异的美。

  (4)掌握作者所采用的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包括作比较的写作手法。

  2.,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了解桂林山的特点。

  通过不同方式,不同语气读山奇的特点,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明白读书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拓展训练,在优美的桂林风景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背课文,编小诗,写导游词等不同方式,深入感悟桂林山水的美,形成自己的知识积累与升华和情感的体验。

  4.通过教师出示郭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实现课外的延伸。

  最后在作业的选留上也没简单的要求背诵课文,而是结合《印象刘三姐》的大型实景歌舞的引入,让学生回家继续搜索观看,将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同书本延伸到网络等。

  本课板书,力求简单,明了,把课文最关键的词句精选了出来,把文章的结构显现出来,而且把桂林山水的特点也表达出来,使文章的内容一下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桂林山水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学习准备

  预习、方格练习本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了解汉字文化。

  1,板题:桂林山水(甲骨文板书),讲汉字文化。

  2,课件:桂林山水图片

  (1)看了桂林山水的图片有什么感受?

  (2)课件出示:桂林山水甲天下(理解意思)

  (3)有时候,文章比图片更美。因为图片中的美,是你发现的,文章的美是作家发现;而图片中的美是眼睛发现的,文章中的美心灵发现的。比如说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比图片还美,不信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学习字词,积累语言。

  1,课件出示词语

  玩赏、无暇、扩散、攀登、泰山、屏障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连绵不断

  2,指名带读(带读、齐读)

  3,范写生字,学生练习(澜、瑕、攀、峦、泰)

  4,课件出示:成语解释连线

  (这个环节重点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的“音形义”,教学思路清晰,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安排合理,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得以保障,让学生真正“动嘴、动手、动脑”,课堂真正体现了“三角形课堂”理念中的“真学”特点。)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全班通读全文

  1,小老师听队员读书,纠正读音。

  2,哪段写桂林的山,哪段写桂林的水?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指导读出美。

  2,教师范读

  3,齐读

  4,小组讨论:找出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先找到的小组抢到回答机会:小老师汇报)(老师板书:静、清、绿)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指导读出美。

  2,教师范读

  3,齐读

  4,小组讨论:找出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先找到的小组抢到回答机会:队员汇报)(老师板书:静、清、绿)

  四、学习“漓江的水”

  1,指导读“漓江的水”段落

  课件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分析“漓江的水”写法

  通过格式调整,清晰地明白采用了“排比式”的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填空背诵朗读

  指导导学生抓住“漓江的水”特点进行背诵练习。

  五、仿写练笔

  1,将“漓江的水”的段落调整成诗歌的形式。

  课件出示:

  《漓江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课件出示老师儿童诗下水文,指导学生仿写。

  《公园的花》

  符学中

  公园的花真多啊

  多得像是走进花的海洋

  公园的花真香啊

  香得像妈妈的头发

  公园的花真艳啊

  艳得像我们绽开的笑脸

  3,学生仿写。

  4,交流仿写作品。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仿照第二段的写法,写一首关于“花”或“云”的儿童诗。

  七、板书

  桂林

  山 水

  (奇秀险) (静清绿)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和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独特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桂林山水的相关图片、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探究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桂林山水

  2、提问:你知道桂林吗?

  3、提出自学要求:(投影)

  (1)、自由轻声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理解生词语。

  (2)、默读课文,想想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用笔画出重点句子。

  (3)、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同位试着说一说好在哪里。

  (4)、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同位讨论一下。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15分钟左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共同纠正读音。

  2、提问: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读出相关句子。

  板书:山的特点:奇、秀、险

  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读出相关句子。

  板书:水的特点:静、清、绿。

  3、学生交流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说说好在哪里。可以说语言美,也可以说景色美。

  教师适时加以肯定,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加以引导。

  四、教师小结。

  五、作业。抄写本课生字。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个特别特别美的地方,请看:那里山青、水秀,不少文人墨客写下很多诗文赞美她,唐代诗人韩愈也曾留下“江作绿萝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欣赏完这些画面,你最想说什么?美。那好,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美美的桂林吧!请伸出右手食指与老师一起板书桂林山水,齐读课题。

  刚才我看到有些孩子已经迫不及待了,那好,咱们现在赶快出发吧!

  二、听课文录音,检查预习情况。

  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清”这句读出惊喜,“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对比、排比、比喻)既然这一段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开头还要写大海和西湖呢?

  (让学生理解对比的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五、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那好,现在咱们去第二站看看吧。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

  1.学生说桂林山的特点。(板书:奇、秀、险)2.谈谈值得学习的修辞手法。3.仿写:

  郁金香真美啊,美得;郁金香真多啊,多得;郁金香真香啊,香得。

  六、通过读最后一段,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同学们,今天我们观赏了桂林的山和水,她这么美,让我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来我们一起美美的齐读这段话。

  七、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2.学习桂林山水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教学内容:

  1.桂林山水的介绍和文化背景

  2.桂林山水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

  3.绘制桂林山水的实践

  教学流程:

  一、导入(10分钟)

  1.教师介绍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并展示相关图片。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桂林山水的印象和感受。

  二、讲解(30分钟)

  1.讲解桂林山水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

  2.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绘画特点和风格。

  三、实践(60分钟)

  1.让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包括画纸、颜料、笔等。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绘制一幅桂林山水画。

  3.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四、总结(10分钟)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介绍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以及讲解桂林山水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了桂林山水的美学价值和绘画特点,并通过实践绘制桂林山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因为绘画基础较差,难以完成较为复杂的桂林山水画,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基础技能的训练。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1-11

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07-20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08-25

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08-25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09-04

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07-20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5篇11-11

小学语文人教版《桂林山水》教案08-25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9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