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2023-05-06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编小诗集和举办诗歌朗诵会。

  2、了解诗人及其风格,并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正确区分词语意思,积累有关冬天的句子。

  4、了解关于颜色的句子,并仿写。

  5、积累关于诗的句子。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2、正确区分词语意思,积累有关冬天的句子。

  3、了解关于颜色的句子,并仿写。

  4、积累关于诗的句子。

  教学难点

  1、合作编小诗集。

  2、了解诗人及其风格。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去品读吧!

  1、回忆学过的古代诗歌,了解其内容,感受其情感。

  2、朗读本单元现代诗歌,体会其与古诗的不同,感受他们的魅力所在。

  二、合作编诗。

  1、教师出示不同句子,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组句子,组内每人仿写一句。

  如:妈妈是一片沃土,我是一棵小苗,沃土把我滋养,让我一天天长高。

  妈妈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让我________。

  小组交流,组长收集整理组员仿写的句子,并汇报。

  小组合作,将组员仿写的句子连在一起,加上开头和结尾并稍作修改,起名字,形成一首小诗。

  2、小组合作把编写好的诗歌用更加形象的方法展示:配图、书法,加封面。

  3、讨论如何编写一首小诗?

  确定编写的内容:确定小诗要描绘的事物,确定主题。

  编排角度:可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考虑。

  小诗形成:起名字,配图或书法等让诗歌更形象。

  三、诗歌朗诵比赛。

  1、把小诗收集,集体讨论朗诵过程:

  选定主持人——确定小诗顺序——汇报朗诵形式

  2、朗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1.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2.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3.很多诗歌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教师小结: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二、识字加油站。

  1.小组合作:

  (1)借助工具书,识字,认识诗人的名字。

  (2)介绍诗人:小组内集体讨论对于诗人的了解,互相补充,并记录。

  (3)把不了解的`诗人记录汇报。

  2.汇报:

  (1)学生认读生字。

  (2)小组汇报诗人情况,教师补充。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教师小结:这几句话都是描写事物颜色的句子。

  第一句话是描写白桦树的颜色的。银霜指的是白桦树白的像涂了银霜。

  第二句话是写白雾的白中透着天空的淡蓝和青苍的颜色。

  第三句话是写草滩的绿、菜花的黄及湖水的蓝的。

  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2.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的好处。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罗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这些词使描述的物体更加形象、具体。

  (2)仿写诗歌。注意让诗歌更加形象、具体。

  学生仿写汇报:

  夏天的花,

  多么的绚丽啊!

  红的似火,

  粉的如霞,

  白的如雪。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华兹华斯

  2.学生体会上述诗句,教师引导。

  3.拓展:你还知道其他描述诗歌的句子吗?

  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迪斯雷利

  只有美,对诗来说是不够的,诗应该打动人心,引导听者灵魂到诗的意境。——〔古罗马〕贺拉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

  3.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现代诗)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现代诗有什么特点?(有节奏感;蕴含丰富的想象;饱含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诗歌,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这些古代文人你都认识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屈、渊、孟、甫、韩、愈、禹、锡、仲、龚。)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如何描写颜色。

  (2)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2.读一读,注意节选诗歌的加点部分,说说加点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1)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几处运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品味,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2)仿写练习:请你运用排比手法写一首小诗。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诗歌特点的。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谈诗美)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谈诗的节奏)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谈诗歌创作)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请在全班交流。

  (1)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2)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4.读了这些诗句,你明确诗歌的特点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诗,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认识了八位古代文人,并尝试仿写现代诗,积累了有关诗歌的名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多积累和摘抄现代诗,体会现代诗优美、简练、富有节奏的语言艺术特色。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结合单元课文,学生能够大致了解现代诗的文体特点。

  2.在学习中,多数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来品味、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并且能运用所学进行仿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3

  教学目标 :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xx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

  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

  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2.小结: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二、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四、誊写作文底稿。

  第三课时 习作评讲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三、布置思考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 展 示 台

  一、课前准备

  1. 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或黑板报。

  b)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c)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

  d)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

  e)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f)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栏目。

  2. 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各小组小组长的作用。

  二、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4

  [教学目标]

  1.赏析现代诗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和能力。

  2.了解古代文人的概况,培养学生根据文人识记汉字的能力。

  3.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4.积累现代诗句名言。

  [教学重难点]

  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

  (二)组织学生交流,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4首现代诗,请同学们回顾诗歌内容,想一想你学会了哪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2.全班交流。

  预设:

  很多诗歌饱含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之情。

  3.教师归纳。

  (1)鉴赏语言。(反复诵读,品味韵律;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2)鉴赏形象。(捕捉意象,体察诗情;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3)鉴赏感情。(知人论世,找准情感;比喻象征,发掘内涵)

  (4)鉴赏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

  二、识字加油站

  1.齐读课本上的古代文人的名字,注意读音要正确。

  2.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8位古代文人的资料(朝代、生平、主要成就、代表诗作等),小组代表整理后发言。

  3.教师出示课件明确。

  4.对古代文人的名字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辨别识记。

  三、词句段运用之仿写颜色的句子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三句话,并讨论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好处。

  生讨论后示例:

  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银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颜色的洁白。

  第二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的情景。

  第三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黄”“蓝”的程度,令人沉醉。

  2.小组讨论交流还知道哪些描写颜色的类似句子。

  3.教师出示课件示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之仿写一首小诗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1.学生齐读课本上的两首小诗,注意加点部分的内容。

  2.学生讨论加点部分的特点。

  教师点拨:这两首小诗中加点部分都采用了偏正短语的形式,内容上都是对生活中的细节或景物进行描写。读起来朗朗上口,感情上亲切而感人。

  3.根据上面的分析,仿写小诗。

  二、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你知道哪些现代诗中的名句?(学生积极发言)

  2.学生齐读课本中“日积月累”部分。

  3.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诗句你了解了诗歌的哪些特点?

  明确:

  (1)语言形式的音乐性。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2)思想内容的集中性。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3)表达方法的抒情性。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

  4.学生再读诗歌,通过同桌互动读、填空读、引读等形式熟读成诵,内化积累。

  5.拓展积累。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纪伯伦

  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泰戈尔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中的“交流平台”主要培养学生赏析现代诗歌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从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导,层层深入;“识字加油站”从大家熟知的古代文人入手,对汉字进行识记;“词句段运用”中主要对描写颜色的句子进行积累,难点是仿写小诗,指导学生赏析例句特点并进行总结练习;最后在“日积月累”中对关于“诗”的名句的认知和积累,这些都体现了对认知能力和积累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的知识面有待拓宽,仿写能力有待提高,在平时生活和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多加积累和提高。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力目标:

  知识积累古诗并背诵。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字难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

  二、查字典。

  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

  2、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啊?(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学生一起完成。

  A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

  B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46页。

  C翻到正文第46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

  4、让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5、完成课本第40页的练习。

  三、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

  2、积累知识,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

  2、集体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李白。

  3、请学生试说《赠汪伦》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胖乎乎的小手》。

  说一说你胖乎乎的小手都为家人做过什么?

  四、课堂。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6

  学习目的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能力。

  2、通过“读读背背”和填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造情景。

  语言引述: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秋阳中放飞的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你感受到的秋天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

  二、快乐展示。

  1、展示自己在秋天里做的事情、拍的照片或画的图画,有的可以张贴爱教室墙上,全班同学一起观看欣赏。

  2、分组介绍。

  按不同的饿兴趣自由合成小组,轮流讲述最快乐的事情,与大家分享。

  选出代表参加班级展示

  3、班级展示。

  各小组代表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图片,也可以有感情讲解。

  评选最佳展示员

  第二课时习作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语言引述:我们学了秋天的课文,读了秋天的小诗,还交流了在秋天感受的快乐,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看谁了解的秋天最多。

  2、比一比谁搜集的描写秋天的词句最多。引导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回顾积累的词句。

  3、比一比谁搜集或画的秋天的图画最美。展示图画,为学生习作作准备。

  二、由说到写,完成习作。

  1、说一说你搜集或画的秋天的图画美在那里。

  2、同学们对秋天这么喜欢,那么就用自己的笔写下对秋天的喜欢吧!

  3、学生习作,可以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句子。

  三、朗读欣赏,修改习作。

  1、完成习作后,同桌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欣赏同伴的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

  2、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课后活动。

  举行一次歌颂秋天的习作展或画展。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教师引趣:汉语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2、教师可先将黄色和绿色这两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并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各读一组词语,看谁先有发现。

  3、学生交流发现,黄色词语是由事物加颜色构成,绿色是由绿加表示颜色深浅的词。再让学生按特点组词,丰富词汇。

  4、让学生读红色与兰色的词语,说说它们的特点。

  5、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表颜色的词,看谁说得多。

  二、读读背背

  1、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时候人们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成对地用在诗文中,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

  2、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

  4、让学生再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读后的感觉。

  5、试着背对子歌。

  第四课时

  一、我会填

  1、口头填空“匆匆地()”“快活地()”。通过交流,激发兴趣,开启思路。

  2、各人在书上填写。

  4、读读各人填写的词语,适当组织评议。

  趣味语文

  1、绕口令比赛。

  A教师引言:下面我们开展一次绕口令比赛,比赛的要求是看谁的口令另绕得快、准。

  B给学生一定的自读时间,让学生读准、读熟并背出。

  C在小组里先进行比试,选出一至二名最佳选手。

  D各组推出的选手上台开展绕口令比赛。

  E评比后受奖。

  2、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课余收集绕口令,并熟读成诵,在下一次绕口令比赛中再一显身手。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7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积累节气谚语。

  教学重点

  1、积累节气谚语。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叶圣陶经过细致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有句俗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想体验一下吗?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完成填空)

  《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建造住宅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来描写,如:扒、搬、踏、推、铺。作者进行了_______的观察,才能写得这么准确?(出示课件2)

  《爬山虎的脚》中表示时间的词:不过几天、后来,说明作者不但细致观察,还_______观察了一段时间,把爬山虎的脚写的这么详细。(出示课件3)

  “那倾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_______到的,“安静”是作者用_______到的,“弹琴”是作者用_______到的。(出示课件4)

  (板书设计:细致连续眼睛看耳朵听心想)

  片段一:灰鹤在沼泽地上开舞会,它们围成一圈,起初用两条长腿蹦高,后来越跳越上劲:索性大跳特跳起来了。那奇形怪状的花步子,真能把人笑死!转圈呀,蹿跳呀,打矮步呀——活像踩着高跷跳俄罗斯舞!

  片段二:街上出现了一些大苍蝇,他们身上蓝里透绿、闪着金光。它们跟秋天一样,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它们还不会飞,只能勉勉强强用它们的`细腿在墙壁上爬摇摇晃晃的。

  片段三:叩头虫在表演它那晕头转向的把戏——把它仰面朝天放着,它就把头吧嗒一点,蹦个高儿,在空中翻个跟头,一直落在地上,站的好好的。

  以上片段均选自法布尔的《森林报》。

  这都是作者认真观察才写出来的。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首先,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准确必须进行认真观察;接着,要想写出事物的变化,还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后知道了观察时要动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舌头长和用心想等。

  2、词句段运用

  (1)把下面的字组词,体会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出示课件5)

  A、大声朗词语。

  狗窝鸟窝鸟巢猪圈猪棚马厩马棚鱼塘

  B、思考并说一说它们的用法相同吗。

  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如:“马圈”“马棚”。一个词还有另一种说法。我们写作时要注意。

  (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6)

  A、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B、理解加上“逐渐”“最多”的不同含义。

  师:一个句子加上不同的词含义含义也不相同。

  逐渐:在第二句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使句子更加具体。

  最多:表示程度,在第二句中写出了蟋蟀住宅的深度。

  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一些句子加上某些限定的词语更加准确表达意思。

  (板书:有些词语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

  3、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

  (1)朗读谚语。

  (2)解释谚语的含义。

  (3)学生读读背背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谚语。

  (板书设计:表示节气的谚语)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语表达更加准确、具体,还学习了一些谚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8

  学习目标

  1、感知近反义词,能给一些词语找出近反义词朋友。

  2、复习巩固本单元部分生字词。

  3、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我爱祖国》,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4、学习句子“_____真______,我_____________。”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心情,抒发情感。

  5、逐步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趣味导入

  1、讲个笑话:

  两个小女孩明明和天天是双胞胎。她们长得十分相似。有一天,妈妈给她们洗澡。明明说:“妈妈,你为什么给我洗两次呀?”妈妈一看,天天在一旁偷偷笑呢!

  看来呀,双胞胎姐妹连妈妈也会认错呢!

  但其实她们肯定有不同的啦。你来帮妈妈区别区别吧!

  2、出示图片,学生找到一处不同即可。

  游戏:师生对对碰

  长对短,上对下,对对_____,高对_____,胖对_____,前对_____,大对_____

  二、学习“我的发现”

  你们很聪明,眼睛很亮,也爱动脑筋。今天,老师还要考考同学们,看看你们能够发现什么。

  1、出示生字卡片组,生读一读。师注意较正学生的发音。

  进—退 买—卖 快—慢 正—反

  安全—危险 复杂—简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是意思相反的词。

  买和卖长得很相似。有东西(十字头)时才能卖,没东西(十字头)时就要买。

  3、生书空“买”“卖”二字。

  4、认读生字卡片

  退 危 险 买 卖 反 杂 简 单

  三、学习“日积月累”

  1、这组词语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中心——中央

  2、哦,它们的意思非常相近,它们是好朋友。那么,我们也来给这些词语找找它们的朋友吧!

  打开课本55页,看谁先找到三个词语的'朋友,并且把它们请到朋友的身边。时间是三分钟。

  3、读一读,记一记。

  四、学习“我会读”

  1、大家都累了吧?来,让我们读一读这首儿歌。

  师教读。

  我爱祖国

  我爱万里长城,

  我爱小河;

  我爱五星红旗,

  我爱白鸽;

  我爱红领巾,

  我爱花朵;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老师同学。

  你要问我最爱什么,

  我最爱我的祖国!

  2、有感情地朗读。你可以站起来读,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读。

  五、学习“读读说说”

  1、这么长一首诗歌都能读得那么好,真了不起!这个句子你肯定也能读好!

  出示句子:

  花坛真漂亮啊!

  2、读了这个句子,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吗?

  生说:

  我想把它画下来。

  我想呆在它旁边不离开。

  ……

  3、师选择学生说的一个句子加入。出示句子,生齐读。

  花坛真漂亮啊!我要……。

  4、补充句子:

  北京真_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多么__________啊!我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真___________啊!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想把这些句子记在《采蜜本》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2、积累有关“文房四宝”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

  3、了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能说出有关自然段的段式特点,并模仿写一段话。能按照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了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结构方法;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学写排比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课文片段,互相交流。

  2、反复朗读,体会这种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教师小结:

  (1)在以后阅读中应注意这种写法,便于理清文章结构。

  (2)在以后写作中善于运用这种写法。先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再想想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意思,最后想想怎样有条理地把这几个方面写具体。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招牌图片。

  2、学生互相交流,识记招牌上的文字,并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招牌。

  3、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去认识它,成为识字小达人。如果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一定可以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汉字。

  三、作业

  到街道、商店、游乐场等地方去识记汉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能按照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选段,说说蔡伦造纸的步骤。

  (2)以“剪纸”为例,指导口头介绍制作的过程。

  (3)小组内介绍,组内互评。

  (4)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开展小组间的相互评价。

  (5)让学生选择一项自己平时最喜欢的手工活动,按照上述方法自己练习介绍,再进行小组交流。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的两段话。

  学生独立阅读试着分析这两段话的特点。(都是先总后分的段式;都用到了“有的……有的……有的……”。)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仿写句子。

  4、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句子,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5、选择典型的段落,由小作者读给全班同学听,互相评议。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4)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四字词语的含义。

  ①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

  ②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

  ③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国文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④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2、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词语对对碰。比如,一人说“文房四宝”,另一人就要对“笔墨纸砚”。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平时阅读和学习中积累的这样的词语。

  [教学反思]

  今天我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三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1、启发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2、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使学生渐渐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3、仿写是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4、三年级学生由于阅历浅,对“琴棋书画、笔墨纸砚”一类的词语理解较困难,我通过课件展示,联系生活实例使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些词语,掌握这些词语的特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10

  教材简介: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读背儿歌。其中“数笔画填空”与“读字涂色”是字词练习,比较简单。“看看读读”中专门针对量词进行的训练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既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又能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教学时可以对学生提高要求,将整幅图的内容编成儿歌,这是本园地的“重头戏”。“读读背背”则是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了解识别方向的基本常识,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教学理念:

  快乐学语文 生活即语文 拓展文本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注意汉字的笔画、笔顺以及偏旁

  2.运用语言:养成准确、灵活使用量词的习惯,并在情境中把话说完整(生动)。

  3.背诵儿歌,积累语言,在生活中学会辨析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园地”要举行昨天举办者向我们班小朋友发来了邀请信。大家想不想看看?(点击课件,出现邀请函,并且配有声音)

  “××班小朋友:

  我是“语文园地”编辑。我们要在一年级小朋友中举行“我是聪明娃”的比赛,比“心灵手巧”、“能说会道”、“眼疾手快”和“过目不忘”。听说你班小朋友个个聪明能干,所以特意真诚地邀请你们前来参加活动。

  祝你们成功!

  语文园地

  20xx年10月25日

  师:你们听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有信心吗?

  二、 活动过程

  (一)第一关——心灵手巧(点击,出现“背景画面”)

  1.解说要求。这一关比赛,是在这些花瓶的花朵上,按照要求正确地抄上两个字。花瓶是美的,花朵也是美的,字不能不美哟。请你们翻到书本86页做第一题。

  2.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3.交流校对。由于“子、飞、出”的笔画易错,“长、头、火”的笔顺易错,所以用动画显示每个字的笔顺,学生说出笔画名称。

  4..自我奖赏:闯过第一关的给自己加上一颗★

  5.关注过程。你刚才是怎么做才胜利闯过这一关的,谁向大家介绍好的方法?(学生可能用“逐个数、逐个填”的方法;也可能“将所有字的笔画都数好后,再归类填写”)。

  5.激励过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哟。再接再厉,开始闯第二关吧。

  (二)第二关——能说会道(点击,出现“背景画面”)

  1.解说要求。这一关比赛,同学在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时,再按要求说话,比比谁用的词语最准确、最生动。

  2.落实文本。

  ⑴看图巩固词。(点击课件图,学生认读词语:“白云”、“小河”、“木船”、“鸭子”、“小狗”、“野花”)

  ⑵看图说量词:一朵白云 几朵野花 一条小河 一条木船 一只小狗 两只鸭子 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小结:这些都叫量词。

  ⑶引导编儿歌。谁能用上这些数量词编一句儿歌?不断激励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如:一朵白云飘呀飘,一条小河清又清(缓缓流),一条木船轻轻划,两只鸭子嘎嘎叫,一条小狗蹦蹦跳,几多野花开心笑。(齐读大家共同编写的儿歌)

  3.拓展文本。

  ⑴开火车说量词。男女比赛,比比哪方说得对又多,不许重复。

  ⑵感受量词丰富。使用量词时,有时有变化。我们一起去花园里欣赏美丽的花。

  看课件图,认识“向日葵”、“水仙花”、“百合花”、“郁金香”“喇叭花”等。

  然后引导说出不同的量词。如,一片喇叭花,一朵朵郁金香,一瓶水仙花,一枝百合花,一束百合花;一簇桃花等。

  最后指导学生把话说得完整,基础好的小朋友尽可能把话说得生动,让别人感受到鲜花的美丽。如,用上“如火如荼”、“芳香扑鼻”、“亭亭玉立”、“争奇斗艳”、“鲜艳夺目”、“千姿百态”……

  4.小结。小朋友们在平时的说话写话中都要注意正确使用量词,否则就会闹笑话。(自编一则不注意使用量词的笑话)刚才第二关“能说会道”大家也都顺利过关,请你们给自己加一颗星星。尤其是××××小朋友,表现比较出色,再给自己添一颗星星,××××小朋友,表现特别出色,再给自己添两颗小星星。

  (三)第三关——眼疾手快

  1.自读要求。这一关非常简单,要求小朋友们靠速度取胜。自己看书本87页的要求。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2.独立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汉字,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读。学生涂色,教师巡回指导。同桌交流,互相订正。全部对的由同桌给自己打一颗星星。

  3.发现规律。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提手旁”与“足字旁”的字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发现,“提手旁”的字往往跟“手的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往往跟“脚的动作”有关,并说说自己所认识的字中还有哪些也是“提手旁”、“足字旁”的。

  4.小结过渡:让我们一起进攻最后一关。

  (四)第四关——过目不忘

  1.解说要求。这一题除了会读会背,还得会用呢!谁表现最出色,就有机会赢得最多的星星。

  2.自读儿歌。自由读后,反馈。

  3.背诵儿歌。上台展示。

  4.运用知识。在教室四个方向的墙壁上贴上自制的图片太阳,要求学生边演示边说方向。

  5.简单拓展。如果你面向下午快要落山的太阳,能说出东南西北吗?

  6.自评小结。

  三、 总结全课。评出星星最多的“聪明娃”。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11

  教学设计:

  1、以童话为内容进行交流,要讲清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

  2、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认识一些新字。能自己发现这些字在读音和字形上的特点。

  3、通过“读一读”对学生写字进行巩固,并能够自己发现这些生字与偏旁之间的关系。

  4、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5、积累一些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感受童话的奇特,和同学交流童话带给你的启示。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交流童话的特点。

  (1)童话世界里的人物、动物、植物都会说话。

  (2)童话世界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2、说一说,在这些童话里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读完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你打算在生活中怎么去做?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

  (1)同桌之间读一读。

  (2)齐读。

  (3)指明读。

  2、如果去掉这些生字的读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读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这些字都有“口”字旁,说明都与口有关系。

  c、你能在写几个这样的字吗?请你写一写。

  d、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2、学习修改符号。

  a、认识什么是修改符号。

  b、明确修改符号的具体意义。

  c、学会运用修改符号。

  3、巩固练习,修改符号的用法。

  (1)爸爸尚班走了。

  (2)妈妈穿着一件红裙子,一顶帽子。

  (3)果园里有许多水果:苹果、鸭梨、黄瓜和桃子。

  a、学生练习修改,并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b、小组内交流

  c、全班交流

  d、展示、评价。

  4、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2)学生随教师诵读。

  (3)说一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4)生诵读。

  (5)尝试背诵。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即可。“日积月累”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12

  教学目标

  1.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地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小鸟》。

  3.在和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愿意爱护身边的环境。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识字“苹果树”。

  3.学生课前搜集食品商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小朋友在学习语文园地一、二时,已经发现了一些识字方法,小朋友还记得吗?(生交流)今天,你们又会发现什么呢?

  我会认1

  1.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自己认认书上的这些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组里的小朋友(四人小组自由读生字)。

  2.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3.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

  4.谁在我们今天的识字中又有新发现(四人小组交流并派代表说)。

  我会认2

  1.(出示课件:秋、灯)

  谁认识这两个字?(指名读)

  2.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出示课件

  秋 灯

  禾 火 火 丁

  3.(出示课件:秒、炒)

  这两个字谁认识?(出示拼音,指名拼读)。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

  (四人小组交流在识字中自己的发现)

  (学生得出不同的结果:如两个字可以合成一个字,或“秋”字把“火”换成“少”就是“秒”)。

  “展示台”。

  1.老师知道小朋友在课外认识了很多字,买东西时,还收集了许多商标呢?请大家把收集的商标拿出来。

  2.小组里的同学互相看看组内同学收集的商标,读读上面的字,不认识的字可以询问,组长安排好交换顺序(四人小组互相识字)。

  3.你们在课外识字时又有什么新发现吗?

  (学生上台说,同时用实物展示台展示收集的商标)。

  (如果学生答出语文园地中学的识字方法,教师鼓励;如果答出新的识字方法,老师应大加赞赏。)

  4.把收集的商标贴在本组的展示台内。

  5.学生下座位去认识其他组小朋友收集的商标上的字,不认识的可以互相询问。(学生下座位识字,交流)

  第二课时

  导入

  小朋友真聪明,上节课又认识了许多字。这节课,我们来做个游戏。我会读。

  1.(出示识字“苹果树”,树上一个一个的“苹果”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组内每个小朋友都能正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获胜小组的奖品就是这些漂亮的“苹果”。

  2.竞赛要求:

  a.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会读后,就插上小旗告诉老师。

  b.检查读词时,小组内同学一人读一个词,轮流读,组内同学不准提醒,违反规定的取消成绩。

  3.小组同学自由读词,准备竞赛。

  (教师下位巡视点拨方法;组内同桌可以按顺序一人读一遍,派一人做好记录,不会读的词,互相帮助,反复多读,增强记忆)。

  4.识字比赛

  a.按插旗顺序,每个小组同学轮流读一遍。

  b.选派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5.按时间和读的正确率评出第一名,给予奖励。

  6.请第一名的小组汇报学习经验。

  读读背背

  1.(课件出示画面:一棵小树慢慢长高了,一只小鸟在小树上跳来跳去,小树摇摇摆摆)小朋友,看见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小鸟》。

  3.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我”为什么要小鸟轻轻地跳?

  4.指名分小节朗读,学生评议。

  5.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情朗读小诗,背诵小诗。

  6.配乐、配动画背诵。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阜新正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吗?你觉得阜新城干净吗?(播放阜新风光或校园风光,让学生感受到城市的整洁美)

  城市的垃圾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要谈的话题是:

  我们身边的垃圾

  二、小调查的`汇报交流

  1.每人在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2.每组派代表交流。

  3.教师小结:

  垃圾的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厨房垃圾。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小朋友在学习生活中,少不了出现垃圾,但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城市仍然这么美丽干净,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

  1.让学生自由说说,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可能会说扔到垃圾桶里,垃圾房里去了,那么老师就追问:“垃圾房装满了怎么办?”)

  2.该怎么处理垃圾呢?今天我们来成立“点子公司”,为处理垃圾出出点子吧。

  (1)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公司,动脑筋、想办法。

  (2)分组汇报,注意评议:

  谁听的认真?谁的点子好,好在哪里?

  你认为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四、介绍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法

  1.阜新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

  2.焚烧法。

  3.积肥法。

  五、讨论质疑,求真创新

  1.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请说出理由。

  引导学生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看法。

  2.介绍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用人造闪电处理垃圾的新方法。

  六、导行

  我为创建出力,携手共建卫生城。

  成立环保小卫队。

  •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2-26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03-08

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02-22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8篇)03-25

《语文园地三》教案12-15

《语文园地三》教案03-13

《语文园地三》教案07-28

《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07-29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二》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