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导语: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教学反思:
第二组
教学内容本组有四篇课文、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三大版块。
本组4篇课文,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两篇精读和两篇略读。 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除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
教学目标1.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 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
3. 本组课文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诚信故事的,语文园地中
口语交际,要求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强调学习的迁移,读与说的结合。
4、另外,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有一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良好品质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教学措施:按本单元教学搜集像片、课文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具体解读-----读练综合运用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识字15个,写字7个。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识到学习任何本领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基本技能做起。
3.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分析综合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鞋盒子。)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让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这个盒子)其他同学评判一下,他们说的内容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同一只鞋盒子,各人看到的样子却不同呢?难道他们都说错了吗?(没有)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观察角度不同)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同样一个东西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果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画鸡蛋》(板书课题)大家一齐读一遍。(认生字“蛋”。采取学生自己分析的方法认识这个字)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初步识字。
这个故事说的是四百多年前,在意大利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达·芬奇。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画画了。可是他的老师天天让他画鸡蛋。同学们,你们觉得鸡蛋好画吗?(好画)
那他的老师为什么还天天让他画鸡蛋呢?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想)
那就请你自己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几个学生分别说一说)嗯,大家真聪明。现在就请大家读课文吧。
2.检查识字和自读的情况。
大家读课文都很认真,生字都学会了吗?(学会了)那老师把它们从课文中拿出来,你能读出来吗?(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我们来试一试。(出示卡片。)
请小组长帮助老师来检查大家认字的情况。小组长用每个同学的生字卡片来检查认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再告诉他怎样读。然后我们来汇报各小组的检查情况。(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巡回,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及时提醒个别贪玩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
已经会读这些字的同学,能不能帮助你们组中那些还不会读的同学把这些字都读会?(能)
怎么教?(让他们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教他们读,把不熟的字多读几遍。)
(学生开始学习,教师继续巡回检查,了解学习情况,组织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学完时,教师叫停。简单小结,表扬学生学习努力。让小组长说说自己小组中有哪些同学进步了。教师用卡片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会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学生读得很积极,大多数同学能读熟,个别同学不能全会读。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努力的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刚读了一遍课文就把生字都学会了。谁还能把课文正确地读下来?(提问几名学生读课文)
3.范读课文。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老师也想跟大家一起读课文,行吗?(行)那就请同学们读第一和第三段,老师读第二段,大家用心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好不好?(好)(师范读课文)
4.再读课文,强化识字和阅读。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就请你读给同桌听,同桌在听的时候要注意把他读错的字记下来帮他改正,好不好?(好)开始吧。
5.同学们,课文都读熟了吗?(读熟了)那谁能告诉老师,达·芬奇的老师为什么天天让他画鸡蛋?现在你觉得鸡蛋好画吗?(不好画)(学生回答完后,再齐读一遍达·芬奇老师的话。)
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是怎样做的?(又画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鸡蛋)
他为什么又画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鸡蛋呢?(一时回答不上来,可以小组内讨论。)
再后来,达·芬奇怎么样了?(他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画家;……)
学习了这一课,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6.小结。
第二课时
1.“开火车”,巩固识字成果。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时,通过“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能用它组一个词吗?”“你会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等帮助强化识记。
2.指导写字。“就”“完”“同”三字,学生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找形近字、组词等方式,自己掌握;“许”“件”两字,指导学生自己说出字形上的不同,帮助掌握;“非”“练”二字,先让
学生自己说出字形的结构特点,教师再通过示范书写,指导学生知道“练”字的第六笔是横折钩,不能写成竖钩“东”,“非”字强调笔顺和结构安排,指导写得漂亮、端正、匀称。
4.练习说话。出示下列词语:练习认真观察简单容易非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造句练习。(如果有的学生能够用一个以上的词语进行造句,或者在一个句子里用了一个以上的词语,要及时表扬。)
5.检查读课文,问题延伸,引导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做事情,有没有像达芬奇小时候画鸡蛋那样,很快就不耐烦了?学了这篇课文,今后你想怎样做?说给同学们听好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等14个表示事物的汉字。会写“苗”字。
2.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热爱大自然的美好事物。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拿起学生的学习用具(铅笔、书包、文具盒),这是什么?
(提示学生:带上数量词回答。)
2.板书课题:识字6。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认读生字、新词
A.多可爱的苹果,读准了字音,就摘到了苹果。
开火车读生字,重点认读:4个前鼻音、4个后鼻音生字。
再全班齐读。
B.瞧,小鱼小鱼真淘气,身上带了个词语,小猫小猫来钓鱼,读好词语钓上鱼。
开火车读、再全班齐读。
3.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第3节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图上画有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最想说什么?
2.是啊,这儿真美!老师真想带大家去玩一玩。课文第3节写的就是这里。小朋友自己练读,比比谁读得美,注意,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3.赛读、评议:谁来试一试,能加动作更好。谁来评一评?
4.全班美读,加上动作。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A.我们说这是一群飞鸟,是因为 ( ),对呀,很多只飞着的鸟叫一群飞鸟。
B.练习:还可以说一群( )。
同桌练说,开火车汇报。
四、美读课文,认识感悟
剩下的3节课文,喜欢哪节就读好哪节。
自由读课文。
指名汇报读书,质疑:有什么弄不明白的?
小结:同学们边读书边思考,提出了问题,这就是读书的好方法。
1. 美读第2节课文。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小朋友看,这是一株秧苗,秧苗越来越多,这一整块的秧苗就是“一畦秧苗”。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指导写字:
A.“苗”字是我们要会写的生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B.老师范写。
C.学生练写一个。
D.展示鼓励:看,这几个同学的字写得特别好。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把字写端正。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春天,农民伯伯把秧苗种到田里,除草、施肥。到了秋天,稻谷成熟了,(出示)这是(一块稻田),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农民伯伯心里可真(高兴)啊。
课件:这是(一方鱼塘),这是(一座果园)。看着满树的果实,农民伯伯会说什么呢?
1. 美读第4节。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语言描绘创设情境,认识事物,体会激情: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六一”吗?是啊,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们最快乐的节日。
那天,我们华西路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瞧,每个中队都举着一面队旗。(课件)鼓号队为大家演出了许多优美的乐曲,看,这个队员的手中拿着的是一把铜号。(课件)更让人高兴的是,我们一年级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红领巾,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课件)操场上,队员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那群红领巾(课件)在玩“贴鼻子”的游戏;这群红领巾在玩乒乓球;还有的红领巾在参观小朋友们的书法作品呢,大家多开心啊。校园里一片欢笑。
(2)你们开心吗?赶紧找到你的好朋友,高高兴兴地练读好第4节。
(3)哪些朋友一起来试试?
(4)老师邀请全班同学一块读,愿意吗?开始吧。
小结:多开心的日子啊,送走了欢乐的“六一”,大家赶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3. 美读第1节课文。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海边,看到了一只海鸥,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边看课件,边口头回答)
(2)赶快和同桌一起练读第一节课文。
(3)同桌一起汇报。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完成填空:
一只( ) 一片( ) 一艘( ) 一条( )
开火车汇报,想说几个就说几个。
小结:引导学生体会数量词的特征。
4. 美读全文。
学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行解答)
五、引导发现,创编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识字6》,王老师发现第3小节课文,用了4个词语写出了郊外美丽景色。请小朋友看课文第1、2、4小节,开动脑筋,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2.汇报。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语言描绘激趣:
瞧,夏天到了,树更高,草更绿了。看!青蛙在向我们高兴地招手,荷花露出甜甜的笑脸,小溪欢快地唱着歌,连小水珠也来凑热闹了,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三个小朋友这么高兴,也许是在谈论今年暑假去哪里旅游吧。同学们,看着这幅图,四人小组合作编一节课文,开始吧。
4.编课文。
六、总结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学好了生字词语,读好了课文,认识了很多新事物,甚至编了课文,真能干!
回家观察家里的物品,试着像课文那样说一说,比如,“一盆鲜花”“两片绿叶”,我们可以说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一群光头男孩》是本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一群男孩儿为了使得脑瘤的布莱恩不成为学校里唯一的光头男孩儿,纷纷剪去了自己的头发,体现了同学间真挚的情感,让我们看清了美与丑的真正内涵。
设计理念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想象,充分挖掘课文中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循序渐进地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升华,使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有文可依,切实地促进学生朗读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体会美不只表现在外表上,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印、镇、恩”等9个生字,学会偏旁“身”和“亠”,会写“药、治、漂”等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美不只表现在外表上,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质疑导入
1.比较图片,引出课题。
(1)出示两幅图片:“一个光头男孩儿”和“一群光头男孩儿”。
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①第1幅只有一个光头,第2幅有许多个光头。
②第2幅有一群光头。
③光头都很吓人。
④头都很丑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群、一个、丑。
(2)理解“一群”的意思并运用这个数量词说话。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强调“头”和“孩”的最后一笔是“、”。
2.齐读课题,引发质疑。
(1)齐读课题,强调并练习“孩儿”的儿化音读法。
(2)读了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①一个光头已经很丑,为什么会出现一群光头?
②他们为什么要变成光头?
③他们是怎样变成光头的?
他们为什么会变成光头男孩儿?正是本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通过读文来了解。
(课堂教学从整体入手,提炼出最能反映文本主线的两幅极富视觉震撼的图片,激发学生在自觉观察和比较中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3.边读边想:布莱恩和同学们为什么会变成光头男孩儿?
预设:①布莱恩生病了,做了化疗,头发是掉光的。
②为了不想让布莱恩成为学校里唯一的光头男孩儿,同学们就剃光了头陪他。
③同学们怕布莱恩难过就让父母帮自己剃了光头。
④同学们想让布莱恩回学校上学不感到自卑,所以都剃了光头。
把布莱恩和同学们为什么会变成光头男孩儿的原因完整地说出来,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根据学生回答锁定关键动词“掉”“剃”并板书。
(通过3次有梯度的读文,引领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整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实现有感情朗读夯实基础,为更好的感悟文本作好铺垫。)
三、细致研读,深化认知
(一)体会布莱恩的难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出示并指导朗读:“由于进行药物化疗,他漂亮的金发全部掉光了。”
读的时候要强调哪个词?读出布莱恩金发的“漂亮”。
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金发你的心情怎样呢?(预设:高兴、愉快、喜悦、兴奋……)
2.当布莱恩美丽的金发全部掉光,曾经的快乐、愉悦还会有吗?当布莱恩顶着一个丑陋的光头,他能承受得了吗?他的心情已经糟糕到什么程度,看第2自然段,把你找到的词句读一读?
生:布莱恩难过极了。
生:布莱恩特别自卑,他不愿意去上学。
生:布莱恩厌恶自己的光头,连最好的朋友也不愿意见。
你能“难过”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吗?
(1)自由练习读。
(2)指名读。对在关键词上放重音的学生,语气较沉重的学生,语速放慢的学生给予表扬,做到读中指导,以评促读,使朗读在于有层次,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3)竞赛读,比比谁是最难过的布莱恩。
(4)教师机动读:学生朗读效果不佳时教师可范读,群情振奋时教师可参与到赛读中。
(因为学生生活中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这样的病人,所以要想使学生理解布莱恩的内心世界,必须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为了读出实效,用漂亮的金发掉光后变成丑陋的光头形成强烈的心里落差,使学生产生难过的心理体验,此时抓住时机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以布莱恩的身份,在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在相机的评价指导中,渗透朗读技巧,不断提升个性化的理解,真正实现读有所感,以读促讲。)
(二)体会同学们的关爱。
1.你能“着急”地读一读吗?出示:“同学们都很着急”。
2.同学们不光是干着急,而是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布莱恩。同学们都做了什么?同学们把自己变丑的目的是什么?请你读一读3、4自然段。
生:同学们都剃了光头。
生:同学们把自己变丑的目的是让布莱恩不再是学校里唯一的光头男孩儿。
3.想象说。
(1)布莱恩不再是学校里唯一的光头男孩儿,布莱恩就不会,就会。
预设:①布莱恩就不会不愿意上学,就会主动上学。
②布莱恩就不会整天躲在家里,就会出来玩。
③布莱恩就不会连最好的朋友也不见,就会欢迎好朋友来家里做客。
(2)正因为同学们从心里替布莱恩着想,所以当学校里多一个光头男孩儿,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儿时,同学们会说。
预设:①我也要剃光头发,跟布莱恩作伴儿。
②我也要剃光头发,让布莱恩不再孤独。
③我也要剃光头发,让布莱恩知道我没有嫌弃他。
④我也要剃光头发,让布莱恩知道我对他还像从前一样。
正因为有这么多充满爱心的同学让布莱恩知道:他们依然爱着布莱恩,他们期待布莱恩回到他们中间……因此让我们激动而坚定的读(出示并齐读)“第三天,学校里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儿。”
(3)如果这样的事就发生在你们身边,你会想出别的办法使布莱恩高兴起来,恢复自信吗?
(充分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因素,在合理想象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即凸显了语文的工具性也升华了语文的人文性,在二者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更好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三)体会布莱恩和同学们的高兴与激动。
1.大家都发自内心的用实际行动关爱着布莱恩,此时的布莱恩还难过吗?自由读第5自然段。
2.带着高兴的语气读一读。
3.当布莱恩透过窗户看到一群光头男孩儿喊着他的名字时,他会激动地说什么?
预设:①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②我再也不会把自己关起来了!
③我以后要天天跟你们在一起!……
让我们带着这份无比的激动,高兴地齐读这一段。
4.现在你还还觉得这群光头男孩儿丑吗?(板书:美)丑的可以变成美的,难过的可以变成快乐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呢?(板书:爱)
5.让我们怀揣一颗爱心,在《爱的奉献》中再次体会这份激动,这份高兴。
教师和学生配乐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不断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不断提升自我鉴赏的能力,在层次分明的.朗读中,在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听觉冲击下,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发挥想象,写写布莱恩和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会发生什么感人的事儿。
第2课时
一、考察会认字
1.把生字做成心形卡片,开心火车读并扩词。
2.同学互读互评。
3.指名读,读得完全正确全班跟读。
4.评价:获得爱心超过20颗的同学,评为一级识字大王。
(考虑到识字的趣味性,将每个会认的字都放在一颗红色心形的背景中,设计争夺爱心的游戏情景既结合了本课的实际,又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以读句收尾,目的是回归到语言环境中,让识字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相结合。)
二、学习新偏旁部首,指导写字
1.方法。
一看: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写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写:先跟老师一起书空,再自己练写3遍。
三回顾:写完后,整体确认自己的笔画和结构书写是否正确。
2.重点指导“躲、亮、丑”的书写。
筛选典型字、易错字重点指导,学习偏旁“身”“亠”。
“躲”:左右结构。“身”作为偏旁时,最后一笔撇不出头。左边写的要比右边窄一些。“朵”上的“几”没有钩。
“亮”:上下结构。第1笔的“点”要在竖中线上起笔,口下面的秃宝盖要写得稍宽。
“丑”:要注意笔顺,第2笔是竖。
(目的是使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实践活动
《一群光头男孩儿》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在课后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更多感人的故事,让爱继续传递,让心更加温暖……
板书设计
17一群光头男孩儿
掉光一个—→剃光一群
难过—→高兴
丑—→美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课题:认识g、k、h
设计背景:
低年级学生有着注意力不集中,但形象思维很具体的特点,只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才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也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愉悦教学,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教学片段: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我们已学了很多声母,并同它们成了朋友。瞧,它们来了。(师出示字母卡片,生开“火车”认读。)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⑴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想看看吗?
⑵展示台出示课文插图。
⑶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⑷指名交流:蓝蓝的天空下,一只白鸽嘴含柳枝快乐地飞翔。清清的河水中,几只小蝌蚪在水草丛中做游戏。小朋友玩累了,坐在公园的椅子上喝水。
⑸揭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3位声母宝宝就是g、k、h。
(出示图二:“g、k、h”的卡通形象,教师模仿卡通人物说话,“小朋友们好,我们是g、k、h声母宝宝,希望和大家交朋友”。)
师:你想先认识谁?
指名一生随意选择,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二、教学g、k、h。
(一)学习g。
师:谁来跟鸽子打个招呼?生:鸽子,你好吗?鸽子,你好……
1、指名示范读。
2、学生评议。
3、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记清形。
师:名字会叫了,再看看他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把你的发现编成儿歌就更好了。
生1:像个花环g、g、g。
生2:“鸽子的鸽。”“和平鸽的鸽。”“哥哥的哥。”“割草的割。”“割破的割。”
生3:“9字加弯ggg”、“q加弯钩ggg”、“p字反写加钩ggg”。
(二)学习K。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下子就交了个新朋友,朋友多了快乐多,我们再来交交新朋友。
1、点击蝌蚪,问:他的名字谁会叫?
2、指导发好“k”的音。
3、开火车读,同桌对读。
4、g、k对比读。
5、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K。
生1:k、k、k蝌蚪的蝌;
生2:科学、科学,k、k、k
三、学习“h”。
让我们来认识最后一位新朋友,他就是“h”。
谁来当小老师?
1、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
2、记清形。
四、课中操,学念儿歌。
1、点击课件(伴音乐):出现卡通人物g、k说话:“小朋友学得不错,我们送给你们一首儿歌”。
出示:哥哥有只小白鸽,
小白鸽爱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听了笑呵呵”
2、动作表演,学念儿歌。
五、学习二拼音节
1、出示音节:ga ka ha ge ke he gu ku hu
2、你能指出这些音节的声母、韵母吗?(学生指读,教师板书)
ga
g—a→ga
3、小组内尝试练读,小组长领读。
4、开火车拼读。
六、多种形式,巩固g、k、h。
1、游戏——“玩橡皮泥”。
①小伙伴合作,动手做一做g、k、h,再读一读,也可以去其他组看一看。
②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③小组互评。
2、快速准确拼读。如:kǎ kū hé gù hǔ
七、指导书写。
①师范写、解说。
②学生配乐书写。
教学反思:
迁移规律是教育心理学揭示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它是指“一种活动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已有经验的具体化与新知识的类化过程或新、旧经验的协调过程”。迁移有三种类型:同化迁移、顺应性迁移。上面的案例既有同化迁移,同化迁移就是新知识内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如g的读音与已知的“,小白鸽”“哥哥”“割破” 等字一样,孩子们在头脑里进行了知识的类化,马上记住了。也有顺应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也叫协调性迁移。指在已有认知结构不能把新知识吸收(即同化)到自身中去,但新旧知识间存在共同要素的情况下,已有认知结构发生顺应新知识的变化,即建立一种新的上位结构,以包容已有的下位知识,这就是顺应性迁移过程。如g的字形,与字母“o、p、q”、数字“9” 有联系,又有区别,孩子们通过比较,抽象、概括,能够用儿歌的形式联系这些已熟悉的字形编出帮助记忆g的字形。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将生活中学的知识向语文新知识迁移,学得轻松、有趣。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7)
1.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草吗?它是什么样的?
2.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在哪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
4.全班小朋友跟老师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3)
1.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
2.全班小朋友听录音范读,然后小朋友跟录音读。
3.学习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指名认读并组词。
(3)小朋友自由识记,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商量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4)反馈识记生字的办法。
(5)小组开火车去拼音检查认读的情况。
三、创设情境,感知理解(15)
1.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地方?上面长满了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小草长得怎么样?
3.一天一天过去了,小草慢慢长大,秋天到了,有的小草变黄了,冬天不少小草都被冻死了。小朋友你们担心小草会死掉吗?
4.看看,春天又到了(出示挂图),小朋友们又看到了什么?
5.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这一内容呢?
6.小草又活过来了,你的心情怎样?
7.可是不知谁一不小心使原野着火了,烧得小草噼里啪啦地响,可是春风一吹,它又活过来了。
8.出示后两句,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
9.教师指导学生读。
10.此时,你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古诗(6)
五、布置作业(4)
朗读古诗。
板书设计
6.草
lí离 yuán原 suì岁 rónɡ荣 yě野 shāo烧 jìn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梅花挂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10)
1.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棒。
3.抽查小朋友认读生字的情况。
二、诵读课文,熟读成诵(10)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学生跟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4.指导背诵。
5.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指名,检查背诵的情况,表彰先进。
三、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积累古诗(10)
1.小朋友们,咱们中国的古诗可多了,这可是别的国家没有的宝贝。你们看,老师今天又带了一首古诗来。(黑板出示古诗《梅花》)
2.教师教,学生读,并认读其中的生字。
3.鼓励学生收集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字(10)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生字。
2.学生再次认读生字,并组词。
3.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说一说每个字书写的注意点。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集体展示,互相评价,并推荐好的供大家学习。
五、布置作业(5)
1.抄写古诗。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6.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1、运用朗读、概括、圈划、评点等方法,了解课文的内容,深刻认识“真理产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2、在品词炼句中,体会科学家善于发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发问的热情,并逐步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良好习惯。
教学策略和手段:情景创设、小组讨论、板书归纳法、
散读、默读、质疑等方法。
教学程序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运用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题。
二、感知文本。
老师吹肥皂泡、竖不到翁。
激趣导入:这些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我们是否留意过?留意之后又做些什么呢?也许大家不知道这些看似平常、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都蕴藏着伟大、鲜为人知科学发现。有时老师在想:为什么这样的现象对我们来说是熟视无睹?为什么我们与伟大的科学发现总是失之交?我们缺少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家叶永烈先生去做一次科学探访,或许我们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找到一些答案。
1、 朗读录音:
要求:文章写到了哪几个有趣的生活现象?从这些生活现象中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什么?
2、 板书:
洗澡水的漩涡 漩旋涡与地球自转有关
蚯蚓的分布 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睡者的眼球转动 睡者的眼球转动与做梦有关
(穿插关于18小节表述不当的质疑)
学生交流。
1、 学生认真倾听。
2、 交流明确。
三、研读文本。
四、联系生活,拓展迁移。
提出话题:三个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现象、三个生活中的问号让三位科学家开启了科学的大门,揭示了让世人瞩目的科学真理。可是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要发现真理说难也并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1、老师提出小组讨论要求
2、老师明确讨论要求、巡视指导。
3、、适时追问引导:
A三个事例中哪些词句能具体说明科学家有敏锐的目光?
B 善于思考又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C 齐读15、16小节,你觉得又能给你什么启示呢?
4、、归纳小结:科学并不神秘,科学也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板书),不断探究,不断思考,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解答了“一百个”(板书)问号“之后”(板书),才能把“?”拉直变成“!”(板书)也就是找到真理。
1、 据我所知,在人类的发明,类似这样的例子何止这三个?同学们能否再介绍几个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2、 读完了课文,了解了人类科学许多感人故事,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呢?
3、:难道我们的收获而已吗?大家有没有一种想亲身一试,做一回勇敢的实践者的愿望呢?
4、小结: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我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真理,而是缺少发现,缺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勇气”。愿今天的课能送给大家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一双巧手,赶快抓住你身边、脚边、手边的每一样事物。“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之后,你也会从平凡走向伟大。
1、学生研读文章(圈划批注)。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4集体朗读、个别朗读。
1、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2、学生交流。
3、交流: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以及曾经产生的疑问。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8-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02-28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学语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学语文《画风》教案07-16
小学语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学语文园地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