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4-10-13 阅读理解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阅读理解及答案 1

  记忆告诉我,母亲常说痛。从我幼年时就开始说。

  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文化,或许是因为母亲想强调一件事情的严重,总而言之,母亲常说痛。

  母亲说痛的时候很多。一日,母亲给了我一只碗,几分钱,要我去镇子的小店买芝麻酱。我去了。在返回来的路上,手捧着的碗里散发着扑鼻的酱香,我犹豫再三,到底是禁不住酱香的诱惑,用二拇指抹些许麻酱放进嘴里。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零食吃,我自以为偷食一点麻酱算不上什么过错,尽管如此,我仍有些忐忑不安,于是自作聪明,将碗旋转了几圈儿,把摸麻酱的手指印迹遮盖住了……岂料,母亲还是觉察到了,只讲了一句话:“你的手指会痛的。”过了数日,在我的追问下,母亲替我揭了谜底:“我让你买那么一点儿芝麻酱,怎么可能旋转到碗边儿上去呢?”我羞红了脸……

  我家邻居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枣儿熟了的季节,枣树上就像挂满了小红灯笼,十分好看也十分诱人。然而,严格的家规管束着我,不曾摘一粒枣儿。一日风雨过后,十几粒枣儿滚落到地上,多是些小个儿的、发蔫的。我肚里的馋虫怂恿着我走过去拾了起来,回家交给母亲。母亲看了我一眼,将枣儿洗了放进碗里。不等我笑出来,母亲早已领着我向邻居的小院走去,边走边垂下眼帘,说:“吃了这枣儿,你的肚子会痛……”

  母亲说“痛”的时候总是垂下眼帘,让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当我读小学的时候,终于透过一件事,自以为“读”懂了母亲的'痛。当时的小学课程里,有一门被称作写字课。开始时是描“红模子”,让学生用毛笔在印好的红字上一笔一笔地描,从中体验写字要领。老师在审阅时认为哪个字描得好,就在这个字上画个圈儿,以示褒奖。我的“红模子”欠功力,老师给画的圈儿很少。我每次将“红模子”交给母亲时,心里惴惴的,总有几分愧疚,几分担心。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圈儿多、圈儿少她心里还是有数的。每当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责怪,便浮现在母亲的嘴角上,但是母亲总会迅速地咬咬嘴唇,似乎是将忧虑咬碎,将责怪咽进肚里。母亲只是摸着我的头,说:“妈把油灯再挑亮点儿,儿子再练练。”说完就去干活了。其实,我真想让母亲数落我一顿,甚至打我几巴掌,因为我看见母亲微弯的后背,心里实在难过。难过极了,自责重了,就萌生了一个愚蠢的想法——一天下课以后,我趁老师不在,偷偷用老师的红笔在我的“红模子”子上加画了几个圈儿……我吹着口哨往家走,当我高兴而又不安地将这张“红模子”捧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先是端详了一阵儿,少顷,混浊的眼里储满了泪水……晚饭以后,母亲对我说:“老师画的圈儿很随意,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个圈儿都封口。可是,你画的圈儿很笨拙,而且,每个圈儿都封口……”母亲的话讲得很平静,没有重责,没有讥讽,我却觉得无地自容。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

  如同大浪淘沙,如同风吹烟去,多少儿时的事已经跟随岁月逝去了,唯有母亲的痛却让我刻骨铭心!及至她老人家早已辞世,我也年逾花甲,却仍然记忆犹新,如影相随,督导我未做“手痛”“心痛”的事。而且也与后生晚辈讲起了“痛”——一日,我和老伴携儿孙去母亲的墓地探望,讲起了母亲与痛的故事。孩子们似乎并不很在意,我也没有强加于孩子们只言片语。但是,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

  31.文中母亲所说的“手痛”“肚子痛”会发生吗?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阅读文章第三段思考:如果母亲没有察觉此事或认为此事不必大惊小怪,那么会产生什么后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文中有一句话与画线句“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相照应,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4.“我”真的读懂母亲的“痛”了吗?“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你认为对待孩子的错误是直接指出来好,还是用文中的方式好?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人们常说:母亲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位称职的“老师”吗?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1.不会。这是母亲含蓄的指责。32.如果没有及时察觉,那么“我”第一次撒谎会成功,“我”也会因此而得意,而且以后会有更多的谎言,“我”将变成一个不诚实的人。33.“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34.读懂了;母亲说“痛”时就暗示“我”犯错误了。35.拟人。含蓄地说明“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没有做“痛”的事,母亲会因此而含笑九泉。36.提示:直接说出来好,这样可使孩子记住自己的错误。文中的方式好,因为这样既指出了孩子的错,照顾了孩子的自尊。37.是。她善于培养孩子的美德,用温和的方式使孩子认识到错误,并自我反省,改过自新。

  阅读理解及答案 2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 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 “……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 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了一 座大花园……

  1.用不同的读音给下列各字组词。

  喝( ) ( )

  折( ) ( )

  数(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茂盛 ( )( ) 喜爱( )( )

  3.用“~~”画出语段中的.比喻句,再用句中的比喻词写一个比喻句。

  4.妈妈为什么不让小女孩折花呢?

  参考答案:1.喝水 断喝

  折断 折本

  数学 数星星

  (答案不唯一)

  2.繁茂 稀疏

  喜欢 痛恨

  (答案不唯一)

  3.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

  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答案不唯一)

  4.因为你折一枝,我折一枝,后面来的人就看不到优美的景色了。

  (意思对即可)

  阅读理解及答案 3

  阅读题

  ①随着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的词汇不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为大众所熟悉。不久前,一位 菜鸟问笔者:听人说得给电脑打补丁,这是怎么回事呀?是呀,电脑又不是衣服。怎么和补丁扯上了?但此补丁非彼补丁,正如电脑病毒之于生物意义上的病毒,完全是两码事。

  ②计算机领域的补丁,是电脑程序,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程序的一个怪胎。简言之,作为程序的补丁的出现,主要基于原程序的漏洞,而原程序的漏洞又是人的思维的漏洞的必然反映,是遗憾,更是无奈。

  ③我们知道,程序设计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简单的程序倒也罢了,复杂一些的程序,程序员要做的工作就非常庞杂了。至于像操作系统那样的特大程序,就不是一两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了,而是需要集合集体的智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许多人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于是,思维上的漏洞体现在程序设计中就成了程序的'漏洞。程序有漏洞,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问题。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程序上的漏洞又会给网络黑客以可乘之机。

  ④给电脑打补丁,其实就是安装补丁程序,借此改正原程序设计中的错误,堵住程序漏洞。电脑程序越复杂,漏洞往往越多,正如一部长篇巨著中出现的语法、文字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往往会远远多于一篇短文所出现的。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微软公布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及相关的补丁程序。

  ⑤遗憾的是,许多计算机用户并不了解补丁程序是怎么一回事,也有一些用户虽然对此有所了解,但由于懒惰或疏忽大意、也没能及时去打补丁,致使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破坏者,利用微软公布的漏洞兴风作浪。例如,20xx年7月下旬,微软公布了其WindowS操作系统中广泛存在着RPC漏洞及补丁程序。结呆,仅二十多天之后,针对这一漏洞的病毒,就开始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很快,全球就有二千多万台电脑被感染。所以有人说,微软的好心带来了恶果。不过,这也说明,对于微软将漏洞和补丁的公之于众,倒是那些黑容更为关注,而大多数计算机用户却不甚关心。

  ⑥计算机补丁,除了专门堵漏洞的,还有一些具有其他功能的补丁,如汉化补丁、游戏补丁、增强型补丁等等。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标题中补丁的含义。(3分)

  2.为什么要给电脑打补丁? (3分)

  3.电脑程序漏洞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3分)

  5.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3分)

  答案

  1.指电脑程序 (3分)

  2.因为网络程序有漏洞,会给网络黑客以可乘之机;(3分)

  3.人们的思维存在漏洞,体现在程序设计中就成了程序的漏洞(3分)

  4.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例略(3分)

  5.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回答,如对电脑的漏洞、补丁的融解,打补丁的意义等(言之成理即可)(3分)

  阅读理解及答案 4

  丑槐 雨荷

  老城的南头有棵丑槐,它体态臃肿,衣衫沧桑,即使在五月槐香的季节,也只能抽出几条斜枝碎叶。

  它是树中的侏儒,标准的畸形儿。

  他叫大宝,是个修鞋匠,他的鞋摊摆 在丑槐下已很有一些年头了。街上的风景,换过一页又一页,不变的,只有大宝的的鞋摊。看见他时,他多数蓬头低首地趴在一架黑乎油腻的修鞋机上补鞋。修鞋机前放着一只破木箱,木箱上什么都有,都是修鞋的家什。看不见他的腿,腿被木箱遮住了。不过,也看到过他的腿。那是在闲时,他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和旁边修自行车的老马聊天。他的裤子和正常人的裤子没什么区别,区别在于裤管里的内容,那里没有一双有血有肉的腿。一双空空的裤管在风里荡来荡去。

  她叫菊花,是这个小城的清洁工。每次走过大宝的摊前,大宝离着老远就笑眯眯地招呼过来了。他的笑容常常刺激着她的神经,让她倍感人生的残酷。一个一生不能用双脚走路的人,却偏偏操持着替人修鞋的活计,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人助跑,而自己却寸步难行。

  菊花常来他这补鞋,开始是补自己的鞋,后来,自己的鞋没得补了,她就在垃圾筒旁找人家扔了的鞋来补。

  老实说,大宝的手艺并不高明,甚至有些粗糙,和他人一样,怎么看都算不上精致。大宝开始补鞋还算认真,后来,生意越做越精了,开始偷工减料,甚至开始用劣质皮。

  菊花每次接过针工粗糙,掌皮劣质的鞋子,只是笑笑。大宝粗黑的大脸上依旧堆着虚虚的笑,说着口不对心的`话:“大姐,你放心,给你补的绝对是上好的皮。钱嘛,你看着给好了,都是熟人,讲钱生分嘛。”

  起初,他要多少,菊花给多少,明知贵了,也不还价,大宝觉得她这生意好做。

  渐渐地,大宝有了想法。他想,补一双鞋,我要她4元,她给,如果我跟她要6元,估计她也会给的。我怎这么傻呢,何不要6元?

  再来补鞋时,涨价了,一双鞋从4元涨到了6元。说出6元时,大宝斜眼偷看了菊花的脸色,出乎意料的是,菊花只是笑笑,竟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10元人民币说:“不要找零”。转身走了。

  “嘿,这女人看穿着不咋的,出手倒挺阔掉的,真是人不可貌相象啊!”大宝惊喜之后莫名了好一阵。

  这出人意料的结果让大宝的脑袋越来越活了。

  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地照着,照得人打瞌睡,头顶的丑槐耷拉着稀疏的脑袋,睡眼朦胧。丑槐下的大宝身着老式中山装,胸系油腻腻的蓝色大围布,正拢着手,眯着眼,朝着大街上望呆。

  菊花来了,手里拎着一双垃圾筒旁捡来的童鞋。大宝的眼睛倏地一亮,一张脸,笑成了一朵黑菊花。

  “大姐来啦!快请坐,请坐。”,“大姐稍等呀,一会就好,一会就好。”菊花笑笑,默默地坐在旁边等着。菊花发现大宝的木箱里新进了一些万能胶。而这些万能胶全是假的。

  鞋子修好了,菊花接过鞋,依旧递过一张皱巴巴的10元人民币,大宝把钱紧紧攥在手里,也不提找零。

  “师傅,卖我两瓶万能胶吧?”菊花说。

  “行行行,当然行,大姐要,我给全城最低……”大宝的话还没说完,菊花再次递过一张皱巴破旧的10元人民币,转身走了。

  菊花转过一条街道,把那两瓶面浆做的万能胶扔进了路边的垃圾筒。

  看着菊花远去的背影,大宝狠狠地亲了一口手里的两张人民币,自言道:“人要走运,山也挡不住哩。”嘻嘻嘻“多亏咱这脑瓜灵!”

  旁边修自行车的老马扔过话来:“大宝,知道你的运气哪来的吗?你的运气来源于你那双空空的裤管!知道吗?这女人以前的男人也是修鞋的,后来出了车祸,双腿截肢了,再后来,男人得病死了。靠着清扫街道挣点生活费。

  大宝的笑容凝固了,凝固在那棵粗糙、干裂、灰黑的丑槐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大宝是位其貌不扬的修鞋匠,自己寸步难行却用双手为他人助跑,对待顾客很热情,经常笑眯眯地招呼顾客,菊花因此总照顾他的生意。

  B.作者借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刻画了一个没有精湛手艺、安分的本心却有着偷工减料的精明与售假欺诈的得意的人物形象。

  C.菊花开始是补自己的鞋,后来就在垃圾筒旁找人家扔了的鞋来补。因为是老顾客,大宝给菊花全城最低价,菊花也出手大方,不在乎找零。

  D.菊花竭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帮助大宝完成精神救赎。这正是作者写作此文的真正目的:不仅是批判丑陋的人性,更重要的是褒扬精神救赎的人性。

  E.小说在构思上颇具匠心,情节跌宕起伏。作者对人物直接表明态度,以“大宝的笑容凝固了”作为结局,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文中对丑槐进行了三次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菊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建议把小说的题目 “丑槐”改为“大宝”,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A得1分。(A菊花是因为有善心、同情他才照顾他的生意;

  C“给菊花全城最低价,菊花也出手大方,不在乎找零”与文意不符;E情节并不曲折,作者并没有对人物直接表明态度)

  (2)①第一次描写:开篇直接点题,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暗示人物性格;②第二次描写:采用拟人的手法, 写出秋日午后的慵懒,丑槐的稀疏之态,衬托大宝的无聊;③第三次描写:突出丑槐的丑陋特点,以物喻人的手法勾画出大宝的丑陋嘴脸,蕴含作者的态度。(每点2分)

  (3)①勤劳坚强:丈夫出车祸双腿截肢,之后病死,菊花靠做小城的清洁工挣生活费;②富有同情心:修鞋匠大宝的笑容让她倍感人生的残酷,菊花经常拿鞋来补,照顾贫弱;③善良大度:菊花看到大宝针工粗糙、偷工减料、贪财好利也只是笑笑,有护人尊严的苦心。(每点2分)

  (4)观点一:以“丑槐”为题更合适。①“丑槐”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用槐树之丑来比喻人的心灵丑陋;②小说情节的发生与丑槐密切相关,丑槐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丑槐下是故事发生的地点;③以“丑槐”为题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增强阅读兴趣。

  观点二:以“大宝”为题更合适。①大宝是小说塑造的关键人物,以“大宝”为题突出人物形象,更直接明了;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大宝是贯穿小说的人物,以“大宝”为题可以起到线索的作用;③大宝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以“大宝”为题,可以使批判目的更明确,利于突出主题。(8分)

  阅读理解及答案 5

  老张上火了。一股急火,一嘴燎泡,咝溜咝溜地吸气,想减轻一下疼痛。却不行,还是干干地疼。老婆把晚饭端上桌,招呼老张吃,老张“嗖”地把嘴捂上了,望着饭桌露出惊骇之色。老婆嘴一撇:“完蛋样儿,多大个事儿呀!不就上个镜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老张嘴咧成一条缝,用嗓子眼说:“这镜能上吗?开会时睡觉,这镜头让局长看到,今后啥好事也别想了。”

  老婆眼睛一瞪:“陪老丈人喝点酒不应该呀!”

  老张连忙说:“应该!应该!对呀,我应该现在去找局长认错呀,局长的老丈人来了,局长晚间一定陪他喝酒的。这时认错,局长可能就原谅我了呢!”

  老张奔向了局长家。

  一进局长家,就看到局长和老丈人在喝酒,老张心里踏实了不少。局长看是老张,就招呼老张一起喝酒。老张指指自己嘴上的泡,摆手摇头。局长就关心地问老张:“咋了?咋上这么大的火呢?上午看你还好好的呢!”

  老张就咧着嘴说:“局长,我是来跟您认错的,您批评我吧!”

  局长就望着老张:“认错?怎么了?什么错误弄得一嘴泡。”

  老张说:“下午去参加县政府召开的机关干部大会时我睡着了,电视台录像时录进去了,播新闻时一定能看到的,我影响了咱们局的形象,丢咱局脸了啊!”

  局长立刻沉了脸,不悦地说:“老张啊,你怎么能开会时睡觉呢!”

  老张望一眼局长老丈人说:“我中午喝了点酒,我岳父中午来了,我不好不陪着喝点的。”

  局长立刻说道:“老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怎么能不陪岳父喝酒呢!酒该喝得喝,老人嘛,就喜欢让人陪着喝点酒的。没事,我有时开会也睡着了呢,避免不了的。就这点小事儿,你至于上那么大的火吗?来,喝点。”

  老张连忙站起身说:“不了,不了,嘴疼。局长能原谅我就好,我就回去了。”

  老张回到家,一进门就高兴地冲老婆喊道:“给我倒杯酒,消消炎。”

  喝了酒的老张很惬意地倚靠在沙发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视。本县新闻开始了,老张想看看自己开会睡着了的样子。有谁看到过自己睡着时的样子呢?没有。更何况是开会睡着的样子。新闻开始播报了,一个又一个会议画面在屏幕上闪现,老张激动地紧盯着屏幕。可一直到播报完毕,也没见着老张睡着的画面,老张心里就空落落的,望着屏幕直发呆。

  电话突然响了,老张从呆怔中回过神,抓起电话,是局长打来的。局长的声音有些气急败坏,局长说:“老张你什么意思?你在哪睡觉了?你跑我家来当着我老丈人面给我认错你什么意思?你闲着没事逗我玩儿是吧!”

  老张脑门子就“噌”地一层汗,忙说:“局长。我真睡着了啊!开会时我真睡着了啊……”局长“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老张放下电话就往电视台打,打通了,老张冲着电话就喊:“我开会时睡觉的镜头你们怎么没播?”

  电视台的人说:”你谁呀?”

  老张说:“我是老张。”

  电视台的人不认识,问:“哪个老张?什么开会睡觉镜头没播?”

  老张说:“下午开会时我睡着了,你们电视台录像时录进去了,怎么没播呀!”

  电视台的人立刻恼火地说:“你有病吧!那么严肃的会议,睡觉镜头不得剪掉吗?你什么意思?你哪单位的?我找你们单位领导。”

  老张手一抖,连忙扣了电话,缓缓地瘫倒在沙发上。老婆看看瘫软在沙发上的老张,问:“怎么了,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呢?”

  老张有气无力痛恨不已地说道:“我睡觉的镜头被删掉了啊!”

  老婆就忙过来摸老张的额头,诧异地说:“没发烧啊!” (选自《小品文选刊》,20xx年第24期)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局长听到老张说自己睡觉的镜头会播出并影响局里的形象后非常不高兴,说明局长还是以大局为重,一心为公的。B.老张没有看到自己睡觉的镜头,很失望,因为他跟局长说了这样的镜头是要播出的,电视台不播出会说明自己心口不一,蒙骗领导。C.老张的老婆、局长代表了老张生活的典型环境,也是老张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D.小说主要通过正面描写即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以及侧面描写、对比手法等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示出老张在宦海沉浮的微妙心理。E.老张最初担心睡觉的镜头被播出,后又痛恨镜头被删去,局长最初原谅了老张,后来又气急败坏,主线副线交织在一起,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答案 答E3分,答C2分。解析 A项,从后面局长的态度转变可以看出,局长把不能得罪老丈人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是以私利为先的人。B项,老张的失望是因为他想看看自己睡觉时的样子却没能如愿。D项,本文没有侧面描写。

  (2)小说一上来就写老张上火的样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通过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老张上火的样子,揭示老张焦虑的内心;开启下文,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老张去向局长请求原谅做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首尾呼应,圆合篇章,凸显小说主题。(文章开头的作用通常要从内容本身的特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以及小说主题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答出一点给2分,满分为止)

  (3)老张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胆小,怯懦,自私;玩弄小聪明的圆滑的政府职员形象。老张的身份是局长的下属,是一名小公务员;睡觉的`镜头上了电视,他担心以后没有了自己的好处,反映了他的自私自利;同时,他的过度焦虑又表明了他的胆小,怯懦,敢作不敢当。他向局长说明情况请求原谅时审时度势,把握微妙时机又表明了他的圆滑。(从老张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分析,答出一点给2分,满分为止)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表现了身为下属的小职员的艰难心路,也有人认为小说是为了批评某些官员的自私自利,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答案 观点一:身为下属的小职员的艰难心路。①怕老婆,不敢得罪老丈人,即使有公务在身也要陪着喝酒。②怕局长,出了错要小心翼翼地想办法弥补以求得原谅。③局长的喜怒决定了老张的生活状态,一听到“找你们单位领导”就不敢再吱声。这些都表现出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小职员的艰难心路。观点二:批评某些官员的自私自利。①老张身为政府职员,面对睡觉上镜这件事不从公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担心的是个人利益受损。②局长对老张的行为并没有严加批评,因为自己也在陪老丈人喝酒。③睡觉镜头没有被播出按说是一件好事,可是局长和老张都感到恼火。这个荒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了他们都是“私”字当头。(提出观点2分,答出一条合理理由给2分,满分为止)

  阅读理解及答案 6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1-3题。

  阅读能力训练:对于“如何抓住文章的重要语句理解作品的主旨”的解题思路,请按步骤要求完成习题。

  【材料1】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意译)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意译)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

  “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

  “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刘墉)

  【材料2】一位建筑设计大师一生杰作无数。在过完65岁寿诞之后,他向外界宣称:等完成封笔之作便“金盆洗手,归隐林泉”。一言方出,求他设计楼宇者便踏破门庭。

  大师一生学富五车,阅历无数,最大的遗憾就是时下人们批评的,把城市空间分割得支离破碎,楼房之间的绝对独立加速了都市人情的冷漠。在封笔之作中,他想打破传统的楼房设计形式,力求让住户之间开辟一条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使人们相互之间不再隔离而充满大家庭般的欢乐与温馨。

  一位颇具胆识和超前意识的房地产商很赞同他的观点和理念,出巨资请他设计。果然不同凡响。

  令人惊异的是,大师的全新设计却叫好不叫座。社会上炒得火热,市场反应却非常冷漠,楼盘成交额处于低迷状态,乃至创出了楼市新低。

  房地产商急了,责成公司信息部门去做市场调研。调研结果出来,原来人们不肯掏钱买房的原因,是嫌这样的设计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也觉得更清爽,但邻里之间交往多了,不利于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空间是大了,但又不好看管;还有,空间一大,人员复杂,于防盗之类人人担心的'事十分不利……

  设计大师听到了这个反馈,心中绞痛不已,他退还了所有的设计费,办理了退休手续,与老伴回乡下老家隐居去了。临行前,他对众人感慨道:我只识图纸不识人,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败笔。我们可以拆除隔断空间的砖墙,而谁又能拆除人与人之间坚厚的心墙?

  是的,心墙不除,空间恐怕越来越小。(《大师的败笔》梅资)

  1.第一步:寻找核心内容。

  ▲阅读【材料1】,找出作者对“读书”观点的核心内容,用横线画出。

  ▲阅读【材料2】,找出作者观点的核心内容,用横线画出。

  2.第二步:提炼核心词句。

  ▲在【材料1】的核心内容中,核心词句有哪些?

  答:

  ▲在【材料2】的核心内容中,核心词句有哪些?

  答:

  3.第三步:扣住核心词句概括作品主旨。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1】的主旨。

  答: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2】的主旨。

  答:

  参考答案:

  1.①人们不肯掏钱买房的原因,是嫌这样的设计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也觉得更清爽,但邻里之间交往多了,不利于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空间是大了,但又不好看管;还有,空间一大,人员复杂,于防盗之类人人担心的事十分不利…… ②我们可以拆除隔断空间的砖墙,而谁又能拆除人与人之间坚厚的心墙? ③是的,心墙不除,空间恐怕越来越小。

  2.【材料1】学过的东西、温习、学习、思索

  【材料2】邻里交往不利处理关系、孩子空间答不好看管、人员复杂要防盗、拆除心墙、心墙不除空间越小。

  3.【材料1】读书要把学、习、思结合起来。

  【材料2】人与人之间要拆除心墙、减少戒心,才能有交流的空间。

  阅读理解及答案 7

  越冬的小草

  端木蕻良

  (1)我经常出去散步,不管冬天和夏天,这是大夫指点要我做的。

  (2)除非碰到坏天气,或者,病加重了,否则,我就要不间断地从一幢楼房面前经过。这幢楼房是座旅馆,有各省市来的人,也有外国客人。他们的衣着不同,但是,随着季节变化,冬天要防寒,夏天要防暑,这是一致的。

  (3)是的,只要地球在转,季节就在变化。不要说北方了,就是在四季如春的昆明,连石头也要感受到气候的变化呢!

  (4)在闻名世界的石林,有一个叫“阿诗玛”天然石像,她在春天就像一个少女,背着竹篓轻盈地走着。但是,据说严冬来了,在风刀霜剑的交错中,她就显得像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太婆了。直到有一个春天来了,才又恢复了“阿诗玛”的形象。

  (5)北京的冬天,风沙特别大。除了常青树,花草都无法生长。地上的草就在寒霜风雪中枯萎了,除了一些可怜的草根,地上便全是土地的本色。

  (6)我出去三步,经过那座大楼的花坛时,眼光都要射向那暗绿色的云杉。北国的严寒,能看到绿色,总是令人喜悦。何况,它每天都使我有“长青”的感觉呢……

  (7)有一天,我的眼光又自然而然地投向它,从树梢一直看到它的根部,忽然发现在它的根部的四周,有着一些小草。这使我像孩子发现奇迹般地高兴起来。我请问了老园丁,他告诉我这还活着的小草叫护盆草。

  (8)护盆草是一年生的植物,它是度不过这北国的冬天的。它也不过是在熬日子罢了。

  (9)但从此,在我每次走过这座大楼门前的花坛时,最先去看的却不是那高傲、耸立、得天独厚的云杉,而是那护盆草了。我发现它一天比一天发“蔫”,但仍保有绿色,甚至还开着瘦小的黄花呢!这小黄花是不会接触成熟的籽粒来的,只是表明小草的生命还在继续着。

  (10)今年的雪下得不多,花坛的后面便是高楼,北风被楼给挡住了。这当然是小草得以活下去的原因。但是,不凋的杉树把阳光给遮住了,护盆草受到的温暖也不会太多。可它却一直没有失去绿色。

  (11)有一天,真的下起雪来了,雪虽不大,但能盖住护盆草。我很担心护盆草的命运,我没见过露天过冬的护盆草,也没有听到什么人说过。

  (12)雪住了,这次,我不是去散步,而是拿起手杖去看护盆草。是的,不是散步,这回,是去看护盆草!

  (13)护盆草,依然没有失去绿色。

  (14)供我观察的冬天过去了,刚刚苏醒的柳丝透看鹅黄,刚刚吐翠的小草显得青嫩。我再去看那熬过冬天的护盆草,它并没有赶上时间换来新装,可却成了一丛碧绿。是的`!是一丛碧绿!

  (15)柳树放叶。小草出土。我再去看那云杉下的护盆草,它舒展了,显得湛绿葱翠。几天过后,它变得更加蓬勃茂密。

  (16)护盆草,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天,又开始来迎接新的春天。我没有去查检《植物名实考》一类的书,那上面是不是有护盆草(或者它有另外的名字)的条目。我只知道它能越冬。不过,从观察中,我还是对它多了一些了解,原来,它几乎不需要什么。阳光对植物来说,是最可贵的。云杉比它高,比它大,把它给盖住了。它只能在筛下来的树影空隙中,得到几丝阳光。但是,它却使云杉不至失去湿度,又为别的花木保护根株,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它默默无闻地深护着比它高大的植物,谁能说严寒中依然能保持秀色的云杉,没有这小小的护盆草的功劳呢?……所以,园丁才把它叫做护盆草,只有园丁才配做它的知己。

  (17)我知道蓖麻在印度是多年生的,在北京却不能,护盆草不是宿根的,大概还是靠种子来繁殖。可是,这种纤细的小草,竟能越过北国的冬天,消除了冬天和春天的界线,有谁看了不为这小草的顽强而感动呢?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对我来说,也是偶然机遇,才见到了这个全过程。我想在今年冬天,还能尽情地观察它,明年,它也能越冬,那么,它就不只是可以被称为越冬的小草,而是可以名之为多年生的小草了。

  (18)当我又徘徊在那不算太高的大楼面前,我就想:当初盖大楼的人,绝不会想到大楼会给小草作为屏障的。由于北风吹不透它,就使门前的护盆草得以存活下来,要是人们有意地用护盆草的精神为它多作一点护持,可能护盆草就会列入多年生的植物群里面了吧!

  (19)一路散步。这个想法一直没离开过我……

  16.请简要分析第四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7.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护盆草的特点。(5分)

  18.文章题目为“越冬的小草”,但主要写的是护盆草,将题目改为“护盆草”是否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16.第四段主要写了“阿诗玛”石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承接上文“在四季如春的昆明,连石头也能感受到气候的变化呢”;(2分)与下文写的护盆草形成对比,突出了护盆草在寒冬中的坚守。(2分)

  17.身处低位,朴实隐忍;不惧严寒,顽强坚持;默默无闻,尽力奉献。(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18.不合适。(1分)理由如下:“小草”普通,而能“越冬”就不普通。其中蕴含对比,反差较大,这不能不让人震撼。(2分)文章题目为“越冬的小草”,也蕴含着作者的怜惜敬佩之情。(2分)而“护盆草”只是一个普通的称呼而已。(1分)

  阅读理解及答案 8

  (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子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7)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手术。

  (8)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9)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10)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

  那“O.5克的挚爱”。

  (11)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12)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13)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14)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15)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选自20xx年9月17日《黄山日报》)

  1.结合第(6)~(9)段中某一具体细节,说说母亲这个“最美的人”身上体现出的美德。

  答:

  2.体会本文用“0.5克的挚爱”指代“眼角膜”的深层含义。

  答:

  3.品味第(13)段画线句,发挥想像,试将“她”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

  答:

  4.本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早在六年前,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老母亲死活不肯答应做白内障手术老母 亲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这些细节表现了母亲热心公益、关心他 人,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

  2.0.5克”是眼角膜的重量, “挚爱”是深 爱,两者之间形成了反差,写出了母亲捐献“眼角膜”精神的伟大。

  3.示例:妈妈,如果您在九泉之下有知,您应该感到欣慰,您的眼睛复活了,您让这个男孩重见了光明,看到了这缤纷的世界。您的眼睛永远地亮着呢。

  4.照座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再次点题,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旨,突出了母亲令人可敬的品质,是“最美的人”。

  阅读理解及答案 9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地,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20xx年第9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B.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C.小说除塑造老木这一形象外,还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刻画了一个与老木形影不离的阿黄的形象。

  D.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暗示村庄的人越来越少,表现出老木对故土的依恋,引发读者对时代变迁的感叹。

  E.小说主要叙写了老木的所见所忆所感,情节起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主题鲜明。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A D 解析:(选对一个3分,全对5分)(B 项,“写出老木人缘好”不对,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当年村里人丁兴旺,邻里关系融洽。C项,“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与文意不符,应为“通过阿黄自身的动作和老木的侧面烘托。”E项,“情节起伏,结构紧凑”错误。

  【思路点拨】内容概括题是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解题时,应先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然后明确题干要求,根据题干或选项对照原文的相关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正确的概括和判断。

  (2)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①老态龙钟。②都曾经历生活的辛苦和时代的变迁。③都表现出了忠诚。老木忠诚地守候土地、村庄,阿黄忠诚地守候主人。(每点两分) 解析:先审题干,“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6分”说明是三点;通读全文,先分别概括“老木”和“阿黄”的特点,比如都很老,老木守着土地,阿黄守着老木等等;最后,找到相同点,完成答题。

  【思路点拨】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有:①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②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分析人物。③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④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⑤注意从不同角度或者多侧面地把握人物。

  (3)小说以“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结尾有什么好处?(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①这一细节,表现了夜幕降临时老木和阿黄的黯然神情,透露出老木对现实乡村荒凉的无奈之情。(内容、形象)②象征着乡村的未来命运,暗含作者内心的担忧。(主旨)③余味悠长,令人回味,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④照应开头的描写1、2段的描写。(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内容、形象、主旨、结构等角度答题,如,作为小说的结尾具有,呼应开头,点明主旨等作用。

  【思路点拨】考查情节,重点在于分析其作用。分析其作用,有单从情节本身进行的',也有把情节考虑进去的综合分析。对这类题目,应做好以下几点:(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脉络并作概括。 (2)细读所给文字,分层抓住其层意或关键词语。 (3)分析所给文字在情节上发生了哪些关联。 (4)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5)作答,注意使用术语。①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提供依据。情节说明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说。②指向人物:丰富人物形象,突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③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

  (4)本文以“渐渐消散的炊烟”来反映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转移、村庄渐渐消逝的城镇化事实。有人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8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探究小说的丰富意蕴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探究)。

  【答案解析】(表明观点2分,理由言之有理可得6分)

  示例: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①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离开村庄、土地并不代表着对美好情感的舍弃。②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发展。③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勇于改变生活,创造美好的明天。

  示例: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①乡村自然的风光和乡村朴素的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②老木留恋的乡村淳朴融洽的邻里关系随着人们离开村庄而逐渐消失。③老木对家园的难舍,对土地的眷恋,对老伴的念念不忘,这些珍贵的情感将要和这村庄的炊烟一样,渐渐消散,渐渐被人遗忘。

  解析:本题属于探究题,因此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先要明确观点,是“进步”还是“退步”,不要模棱两可。再有答题要联系文本,注意文本的感情倾向,要联系现实进行适当的延伸。注意,答题要体现探究的过程。

  【思路点拨】探究小说的主题也可切分出不同的小角度,除了人物形象(不同人物、同一人物的命运变化)、情节等常规角度外,还有:①文本背景角度,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②现实角度,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阅读理解及答案 10

  母亲节

  母亲节是为了纪念无私母爱的节日,因而是一个伟大的节日。母亲节的历史并不长,到现在只有80多年的历史。

  这个节日起源于美国。在美国费城有一位安娜?嘉维斯小姐,她的母亲于1906年5月9日去世,她十分悲痛,怀念不已。不久安娜?嘉维斯小姐就产生应设立“母亲节”的想法。1907年在母亲逝世周年的一个纪念会上,她对亲友说,她的母亲历来最喜爱康乃馨,她希望大家都佩带白色的康乃馨鲜花,纪念她的母亲。她向公众呼吁,定立一个颂扬母爱的节日,到时让儿女们都给健在的母亲献上红色的康乃馨,以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她提议在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为母亲节。1908年,她在家乡组织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母亲节”的庆祝活动。随后,美国西雅图长老会带头开展颂扬母爱的活动。著名的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写信给安娜?嘉维斯小姐,赞扬她这项伟大的创举——这将在人类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表示自己也将带上白色的康乃馨来悼念慈爱的母亲。经过安娜与大家的不懈努力,美国国会终于在1914年5月7日通过决议:把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全国母亲节,以衷心表示对所有母亲的崇敬和感激;并由威尔逊总统在同年5月9日颁令实行。1914年5月14日举行了全国规模的第一个母亲节。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常常赠送给母亲各式各样的礼物。母亲健在,人们便佩带红色或粉红色的康乃馨花束来祝福母亲;不幸母亲已逝世的便佩带一朵白色康乃馨来纪念母亲。传统上母亲节还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不能回家的人也打电话向母亲祝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跨越了地域与时空的界限,自觉地履行母亲节,使之成为国际性节日。但是,世界各个国家的`“母亲节’’的日期并不统一。阿拉伯国家的“母亲节”是在3月,泰国和日本是10月,印度尼西亚和葡萄牙是12月。

  因为人人都有母亲,母亲是伟大的并且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节日也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母亲节来临之前,许多儿女就考虑给妈妈送什么礼物来表示对母亲的敬爱。

  16.为什么说母亲节是一个伟大的节日?(2分)

  17.为什么母亲节成了国际性节日?(2分)

  18.“母亲节的历史并不长,到现在只有80多年的历史”这句话什么了作者 的感情。(1分)

  19.文章第2段说了哪几层意思?(2分)

  20.用简洁的文字概述母亲节的来历。(3分)

  21.本文如果把长老会带头开展颂扬母亲活动、马克·吐温支持“母亲节”活动等材料去掉后好不好?为什么?(2分)

  22.本文特地把“由威尔逊总统在同年5月9日颁令实行”一句写出来有什么作用?(2分)

  16.因为这是—个衷心表示对所有母亲的崇敬和感谢的节日,是一个纪念无私母爱的节日。

  17.母亲是伟大的并且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跨越了地域与时空的界限,自觉地履行母亲节。

  18.遗憾

  19.三层:①安娜?嘉维斯小姐倡导并施行“母亲节”;②“母亲节”成为美国的法定节日;③“母亲节”成为国际性节日。

  20.母亲节由安娜小姐“呼吁”,大家的不懈努力,最后由美国法定下来的。

  21.去掉后就看不出“大家的不懈努力”了,故不好。

  22.表明“母亲节”受到高度重视,已法定化了。

  阅读理解及答案 11

  历史的母本

  余秋雨

  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

  这很自然。因为文人毕竟只是文人,他们或许能写出不少感动人的故事,自己却很少有这种故事。

  有时仿佛也出现这种故事了,例如有的文人舍己救驾,有的文人宁死不降,但这又与文化史关系不大。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以忠臣或守将的身份进入了政治史和军事史,而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

  既能够牵动中国文化史,又能够牵动我们泪眼的人物在哪里?

  还有比墨子和屈原更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吗?

  有。他叫司马迁。

  我早就确认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让我感动的人物,却一直难于表达感动的程度。

  我认为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

  《史记》以不可超越的“母本”形态一鸣惊人,成为今后两千多年一代代编史者自觉仿效的通例。

  因此,是他,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前后一贯的历史兴趣、历史使命和历史规范,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始终有史可循、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本人虽然早已去世,却是全部《二十五史》的总策划。他使书面上和大地上的两千多年历史变成同一部通史。

  他使历朝历代所有的王侯将相、游侠商贾、文人墨客在做每一件大事的时候都会想到悬在他们身后的那支巨大史笔。他给了纷乱的历史一副稳定的有关正义的目光,使这种历史没有在一片嘈杂声中戛然中断。中华文明能够独独地延伸至今,可以潇洒地把千百年前的往事看成自家日历上的昨天和前天,都与他有关。

  第二,司马迁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

  这是又一个惊人的奇迹,因为其他民族留存的历史。大多以事件的纪年为线索,各种人物只是一个个事件的参与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司马迁把它扭转了过来,以一个个人物为核心让各种事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那些著名人物,早巳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衍生久远,最终组成中国人集体人格的重要部件。

  这种轻事而重人的选择,使司马迁这位史学家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家之言”,因而同时具备了文学家和哲学家的素质。

  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选择使早巳应该冷却的中国历史始终保持着人的体温和呼吸。中国长久的专制极权常常会采取一系列反人性的暴政,但是有了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念,这种暴政实行的范围和时段都受到了制衡。人伦之常、人情人品,永远实实在在地掌控着千里巷陌,万家灯火。

  第三,他在为中国文化创建“以史立身”、“以人为本”传统的时候,自己正承受着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

  他因几句正常的言论获罪,被处以“宫刑”。当时他三十八岁,作为一个年岁已经不轻的大学者,面对如此奇祸,几乎没有例外都会选择赴死,但是,就在这个生死关口上,他决定活下来,以自己非人的岁月来磨砺以人为本的历史,以自己残留的日子来梳理中国的千秋万代,以自己沉重的屈辱来换取民族应有的'尊严,以自己失性的躯体来呼唤大地刚健的雄风。

  而且,他一一做到了,他全部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

  (节选自余秋雨《寻觅中华》,有删改)

  14.阅读全文,概括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每条不超过4字)(4分)

  15.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分)

  (1)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

  (2)他一一做到了,他全部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1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历史的母本”的理解。(6分)

  17.作者在文中说,司马迁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和《史记》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4.①以史立身“分)②以人为本(1分)③身残志坚(或“忍辱负重”,意思对即可,2分)

  15.(1)作者用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是点睛之笔;(1分)“感动”一词,奠定本文的感情基调;(1分)同时,在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照应文章开头,回答了司马迁“让我感动”的原因。(1分)采用反复手法,强调自己对司马迁的成就的高度评价;(1分)“一一”“全部”“真的”,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取得如此成就的惊奇和赞叹之情。(1分)

  16.“历史的母本”是作者对《史记》及其对后世影响的高度评价,(2分)“母本”是指(史记》的体例成为后人自觉效仿的通例,(2分)《史记》中的人物,早巳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

  17.答案略。学生回答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给分。(6分)

  阅读理解及答案 12

  阅读选文《我的母亲》,回答 8—12题。(共14分)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8、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清算”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2分)

  9、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只有3个字:“打得好”,请你揣摩出当时母亲说这句话的心情。(2分)

  10、选文在描写母亲的细节中,最使你感动的细节是哪一处?试找出一例并写出让你感动的理由。(3分)

  11、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每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女都充满了关心爱护,请你也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所感受到的母爱中最动情的那一瞬间。(3分)

  12、结合上文,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片段,对两位母亲的教育方法作出简要评价。(4分)

  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参考答案:

  8、清算,列举全部罪恶或错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使用“清算”一词,表现了父亲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2分,含义1分,作用1分)

  9、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意思对即可,只要能体会母亲矛盾的心情即可)(2分)

  10、不设统一答案。如:“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3分,举例得1分,说理由得2分。)

  11、不设统一答案,内容只要能写出母爱让你感动的瞬间即可得2分,语言要求通顺,得1分。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

  12、课文中的母亲和材料中的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她们的www.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可取之处。课文中的母亲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并用自己的爱温暖孩子受伤的心,但面对丈夫的“棍棒”教育,虽然心疼却不能阻止(2分);材料中的母亲教子严格,处罚孩子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在惩罚的过程中还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有时过于严厉了,体罚毕竟是不可取的。(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理解及答案 1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③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④,皆此类也。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②真草:楷书、草书。③王右军:指王羲之。④重:看重,推崇。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字。(4分)

  (1)诣:_________ (2)类: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但是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得到一百钱。

  B.你只要说是王右军的书,就可以得到一百钱。

  C.但是这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用它卖一百钱。

  D.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小题3:“姥又持扇来”的原因是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3分)

  小题4:本文通过王羲之的这两件事,表现了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1)到……去 (2)像

  小题2:(2分)D

  小题3:(3分)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小题4:(3分)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推崇

  阅读理解及答案 1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古藤(10分)

  ①A.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②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③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④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⑤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⑥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⑦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⑧B.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⑨因而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⑩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⑾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⑿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⒀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⒁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小题1:“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结合课文,说说古藤具有怎样的品质让“我”敬慕? (2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小题3:本文有很多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选择一句作点评。(3分)

  小题4: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你能说说作者通过古藤的形象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它遭受种种风雨与苦痛,但依然坚强勇毅。孤独倔强,给人思考。紧扣“古藤的坚毅、痛苦、挣扎”(2分)

  小题2: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对具有古藤这样精神品质的人的思考。

  小题3:A.用“翻”“腾挪”“再翻”“再腾挪”“摆放”等词语生动形象,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古藤坚强勇敢,富有生机的形象,表达作者喜爱与敬慕之情。

  B.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藤给人带来强烈的生命感受,热情讴歌了古藤历经风雨而倔强不屈的风骨,表达了作者的敬慕之情。(评分标准同上)

  小题4:借用古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在底层的具有古藤这样具有历经苦难、风雨仍然倔强不屈的人们的赞美和敬重之情。(3分,能写出普通人、老人的赞美得2分。若再能点出精神得满分。)

  小题1:试题分析:“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根据文中的这些直接抒情的语句,可知,是藤的"坚毅、痛苦、挣扎"的"倔强的形象"使我敬慕。

  小题2:

  试题分析:文章的结构很明显,以十段为分界,之前写藤,十一段则写像藤一样的人.第十段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小题3:

  试题分析:两个句子都运用了修辞,这是首选的赏析角度,结合语境答出效果即可.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修辞手法+内容阐释+作者情感.。

  小题4:

  试题分析:在文中,藤是"遭受种种风雨与苦痛,但依然坚强勇毅倔强"的形象,对藤的赞美,其实是对像藤一样的人们的赞美.

  阅读理解及答案 15

  春阴

  朱弁①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竞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①朱弁(1058~1144):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

  答案:(1)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表现了对故国的深深思念。

  (2)前两联写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一二句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三四句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阅读理解及答案 16

  湖

  王蒙

  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早在幼年时候,一见到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我就眼睛一亮。在贫穷和危险的旧社会,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奇异的温柔,一种孩提式的敞露与清流。

  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海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沙漠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庄严的等待。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那时候我没有见过海,颐和园的昆明湖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浩浩然荡荡然的大水了。我每去一次颐和园,都要欣赏昆明湖的碧波,惊叹于湖水的美丽与自身的渺小。

  是的,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把凶恶的海控制起来把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上的月亮--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激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于是有了湖。

  北京的西山风景区是很美的,但是太缺少湖水了。这样,对于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对于小小的儿童乐园式的眼镜湖,我自然是情有独钟。一见到这样的水波荡漾,脸上不由得出现衷心的笑容。

  后来到了新疆以后,那就开了眼啦。在乌鲁木齐与伊梨之间的天山深处,著名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曾经怎么样地令人眼界开阔呀!湖水是咸的,湖水一望无际,湛蓝如玉,盘山公路傍湖而过,无数拉运木材、粮食、水泥、钢筋、百货的重型卡车从湖边走过。四周是长满枞树的高处终年积雪的.山坡。时而有强劲的风自由地吹过。我在这里,感觉到一种庄严,一种粗犷,一种阔大。我不能不庆幸我终于离开了大城市,离开了那一个区一个胡同一处房子。我面对着的是一个严峻的、带几分神秘和野性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巨大而晶莹的咸湖,它冷静而又尊严,凛然而又高耸地存在着。你觉得你其实只能向往它却很难有机会去亲近它。

  在天山南麓的焉耆与库尔勒之间,有一个大湖--博斯腾湖,浩渺无际,芦苇丛生,坐着汽艇穿来穿去也见不到岸。据说有一个外国的总理看展览的时候看到博腾湖的照片甚感惊异,他说:新疆不是不靠海吗?那宛如内陆的海,那是远古时代的海的遗留,那是对于远离大海的新疆的特殊的慰安。

  在阿尔卑斯山的脚下,在芝加哥的北边,在布加勒斯特的市区,在高原墨西哥城近郊,我造访过许多湖泊。我流连忘返,我抱怨自己只能匆匆邂逅,匆匆离去,我太对不起上苍的得意创造与生活给予我的机缘。

  而珠海斗门的白藤湖呢?它是1993年6月走入我的记忆的。这是又一种心绪,又一番风趣。它是那样亲切随着,那样为人所有为人所用。它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资源,它是一种大自然的慷慨,也是特有的风水--它象征着斗门人的、白藤湖人的无限发达的可能。度假村的修建已经开避了新的历史。白藤湖是一个更加人化的湖,人化的自然。1993年我有幸在这里居住了若干天。居住在白藤湖,我觉得好舒适而又平安。我觉得发展其实并不难,生活其实也不是那么困难。只要好好地做,只要不把力量放在破坏上。只要我们变得更近人情一些,更简单一些。只要我们多一点美好的祝愿,少一点恶狠狠的狼眼。

  ◎品后余香◎

  在对湖的如数家珍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作者所流露出的喜爱之情,而这种情感来自于作者对湖的深刻的感悟。“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作者开篇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我们与作者一起进行了一场游湖、品湖之旅。在描绘湖的时候,作者极尽细腻描写之能事,对湖展开了生动的描绘,令人陶醉其中,更重要的是作者饱含深情,从湖中品出难得的意蕴,抒发出真实的情感,给人无穷的回味。

  ◎且读且思◎

  1.在首段中,作者说:“湖是大地的眼睛”,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2.第四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五个“为了”,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有人认为文中划线的段落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

  4.最后一段,作者由“人化的自然”——白藤湖悟出的生活哲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湖,清澈、敞露、温柔、活泼……为大地增添了神采和朝气,它能引发人各种情感。

  2.用排比句式更突出地强调了湖对人类的作用和深情。

  3.不宜删去。因为此段与第六段相互补充,表明自己对大湖、小湖都喜爱,另外,如果没有此段,第四段和第六段就不连贯了。

  4.只要好好地做,只要更近人情一些,发展和生活就不是那么困难。

  阅读理解及答案 17

  巨变

  几年没回老家了。去年暑假,妈妈提议:“咱们回趟老家吧!”我本想在暑假里和小伙伴们痛痛快快地玩几天,这下又完了。老家是山区,什么也没有,吃不上好东西不算,连《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也看不上了,我很不高兴。可是不能违背妈妈的意愿,只好跟着爸爸、妈妈坐上了火车。

  快下车了,我心里不免嘀咕起来:唉,又该爬山了,老家离县城还有几十里路,走到老家也该累死了!可没想到,这次舅舅是开着汽车来接我们的。上车后,我问舅舅:“这汽车是大队的吧?”“不,是咱家的。”舅舅一边开车一边对我说。“真的?咱家能买得起吗?”“怎么买不起?有了党的好政策,你姥姥这几年光养猪的收入就有几千元,加上你舅妈养的那些鸡呀、兔呀,再加上农业收入,这几年每年的总收入上万元哩!”“啊!姥姥家是万元户啦!”我心里高兴极了,农村人家现在有这么多收入,比我们城市可强多啦!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村边。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站在村头一望,真是万家灯火。我不禁问舅舅:“现在咱们村家家都用上了电灯了吗?”“嗯,村里建了小水电站,不仅点上了电灯,连碾米磨面都电气化了。”这可真是没想到的`事。上次来,家家点的煤油灯,屋里暗得什么也看不清,进门不小心,我还摔了一跤呢!

  进了村,舅舅领着我们朝姥姥家走去。走到门口,我借着灯光一看,记忆中的那两间小草屋不见了,代替它的是一排整齐的大瓦房。舅舅看我脸上惊讶的神色,就说:“去年咱家盖了这十间大瓦房。小辉,你看这房子好不好?”“好,好,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挤着睡在一起了!”我拍着手高兴地说。

  走进屋子里,我一下子惊呆了。屋子里摆着崭新的家俱,正中央的桌子上放着一台十四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旁边还摆着一架双喇叭的收录机。我跑进左面的卧室一看,一台“航空牌”洗衣机正隆隆作响。“哎呀,真好!我家还没有洗衣机呢,这里却已经用上了!”我羡慕地赞叹着。

  过了一会儿,姥姥和舅妈摆上了丰盛的饭菜,“呀,真香啊!”我连忙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瘦肉。记得上次来的时候,我们只能吃稀饭窝窝头。那时,我还小,不懂事,顺手把窝窝头扔了,姥姥很伤心,当时就哭了。为这,妈妈还打了我一顿呢!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真不敢相信,可这一切又是的的确确的事实。

  开饭了 全家围坐在一起 爸爸端起酒杯说 家乡有了这样大的变化 可是件大喜事 来为了全家的幸福 日子一年比一年更好 我们干了这杯酒吧 我听了 赶忙举起我面前那个盛满了桔子水的酒杯 说 我也干一杯

  晚上,睡在床上,我高兴地搂着妈妈说:“妈妈,明年我们还回老家,行吗?”“行啊!”妈妈瞧着我笑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1.给本文第八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全文按照“路上——村边——大门口——进屋——吃饭——睡觉”这一思路,用“‖”把全文分成6段。

  3.这篇文章是按____分段的。

  4.本文通过作者一次回山区老家的经过,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

  5.本文在写作方法上,作者采用了____对比,____对比的手法,把____、___词语渗透在各段之中,使文章的条理____主题____。

  《巨变》答案

  1.。:“。!”,:“!”

  2.第一段:“几年没回老家了……比我们城市可强多啦!”

  第二段:“不知不觉……我还摔了一跤呢!”

  第三段:“进了村……我拍着手高兴地说着。”

  第四段:“走进屋子里……我羡慕地赞叹着。”

  第五段:“过了一会儿……我也干一杯。”

  第六段:“晚上……笑了起来。”

  3.地点转换

  4.老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是因为党的政策好。

  5.过去与现在 农村和城市 高兴 赞叹 清晰 鲜明

  阅读理解及答案 18

  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爱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季羡林卷》,有删节)

  16.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4分)

  ⑴雾的主要特点:模糊性和遮蔽性

  ⑵细节描写的艺术表达作用:①为了突出雾的特点;②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③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

  17.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3分)

  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

  18.“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5分)

  ①因为朦胧模糊的东西有时反而更美。

  ②因为模糊的东西比清晰的东西更能激发观赏者自由的想象,从而增强审美情趣。

  19.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

  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

  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阅读理解及答案】相关文章:

阅读理解及答案05-08

阅读理解及答案01-19

孔乙己阅读理解的答案04-12

《礼物》阅读理解的答案03-22

孔雀阅读理解及答案11-15

《落价》阅读理解及答案06-17

继父阅读理解及答案06-19

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06-08

春笋阅读理解及答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