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昌龄《出塞》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王昌龄《出塞》阅读答案1
送北征
裴让之
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
皇威奋武略,上将总神兵。
高台朔风驶,绝野寒云生。
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
出塞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①裴让之:北齐河东闻喜人。东魏时曾任屯田主客郎中,又任高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等职。
②烽燧:烽火,白天放烟报警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③骝马:长有黑鬣的红马,指骏马。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送北征》是一首早期的边塞诗,写外敌入侵,送友人北征杀敌卫国,全诗洋溢着立功疆场的豪情。
B.《送北征》由眼前事想象壮士驰骋疆场,空间上远近交错,时空跳跃,充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C.《出塞》中勇武不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
D.《送北征》送壮士出征,预想战争结果,表现壮士慷慨赴敌的豪情;《出塞》回顾刚刚结束的战斗,塑造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
(2)鉴赏“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中“惊”的用字之妙。(2分)
(3)《出塞》是如何塑造英雄形象的?(3分)
答
(1)B充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情感表述有误,应为杀敌报国的豪情。
(2)“惊”拟人,外敌从大漠而来,向朝廷报警的烽火使关山吃惊、震动(心惊)(1分),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气氛渲染了外敌入侵,国家危亡的紧张氛围。(1分)
(3)
①意象运用:“骝马”“白玉鞍”“沙场”“铁鼓”“金刀”、未干的“血”等意象的使用,串联成战斗生活的画面,塑造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
②意境刻画:战场上空得寒冷月光,仍在旷野上回荡的城上催战的鼓声,构成慷慨悲壮的战场环境,烘托了英雄形象。
③选材特点:不直接写战争过程,而是写战前战士骑骏马出征,斩杀敌人后血染战刀,烘托英雄形象。
④侧面描写:“骝马新跨白玉鞍”,展示英雄的雄姿;采用“战罢沙场月色寒”的环境描写,烘托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写战争结束,鼓声犹在耳,宝刀血未干表现沙场健儿的精神抖擞与豪迈,塑造出一位英气勃勃、勇敢战斗的英雄形象。(答出一点可得3分,术语准确、分析合理翻译合乎诗意、英雄形象、情感恰当)
王昌龄《出塞》阅读答案2
【原文】: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翻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阅读训练】
(1)解释词语:但使: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方法?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4)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只要
(2)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互文。
(3)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4)“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王昌龄《出塞》阅读答案3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①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②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但使: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4.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只要
(2)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互文。
(3)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4)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王昌龄《出塞》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王昌龄《出塞》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6-13
王昌龄《出塞》阅读题答案附翻译赏析04-26
出塞王昌龄11-30
王昌龄的出塞09-17
王昌龄出塞05-29
王昌龄出塞古诗10-10
出塞王昌龄感受11-18
王昌龄出塞意思11-23
王昌龄出塞的意思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