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管同《灵芝记》阅读答案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灵芝记
(清)管同
①凡木之生,不材则已,材则为栋梁,为舟楫,为凡什器;树之乎廊庙,泛之乎江湖,陈之乎五都之市,尽其用而无憾,谓之曰幸可也。其次不为人用,而产于山林,植于园囿;华以春,实以秋,荣悴开谢以其时。不尽其用,而且遂其生,谓之曰幸亦可也。其下薪之,槱之①,斩之,艾之,萌蘖之生,又从而践踏之。彼其机既欲遂而不能,而其气脉脉绵绵,又若续而不绝;雨旸所被,暵湿所薰②,朽败之余,于是乎蒸出而为芝菌。人见芝菌之生,则啧啧夸曰瑞物。呜呼!物诚瑞矣,而以木言之,其幸也与?其亦至不幸也与?
②道光四年,予迁居城北老浮桥,庭有楙树③,前主人断之。明年,有芝生于根,一本九茎,五色具备。予观之,而窃有感焉。《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楙树者,木瓜也。彼见咏于《风》,人知为材木,而前主人者,遏其机,沮其气,使之处乎至不幸,芝之生岂偶然也?今吾家于此,而芝适生,见者因贺为吾瑞。吾之瑞曷为乎来哉?为我告诸公曰:凡天下遇材木者,幸蚤爱惜焉,毋使不幸而至于芝生也,是则可贺焉矣。
[注释]:
管同(1780—1831),字异之,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道光年间(1821—1850)举人。姚鼐著名弟子之一,与梅曾亮友善,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幼年丧父,家贫,淡泊名利,终生未仕。散文清新明快,笔力健朗。有《因寄轩文集》。
①槱(yóu由)之:做积存备用的木柴。
②雨旸(yáng阳):《尚书洪范》:“曰雨曰旸。”孔安国传,“雨以润物,旸以干物。”旸:出太阳。被:加。暵(hàn汗)湿所薰:干湿气味的熏染。暵:干。薰:同“熏”,侵蚀。
③楙(mào)树:果树名,一名木瓜。
题目
26.对树木而言,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谓之曰幸”的一项是(2分)
A.为栋梁,树于庙堂;为舟楫,泛于江湖。
B.做成器物,陈列在城镇集市,物尽其用。
C.砍伐为薪,萌芽新生,展示出绵绵生意。
D.春华秋实,按时令自然地完成生命周期。
27.灵芝是怎样产生的?请根据第①段文意加以概括(2分)
28.第①段画线问句的作用时什么?(2分)
29.第②段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对其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楙树根部长出了灵芝,是对我精心爱护的回报。
B.证明楙树是材木,批评前主人遏其生机的做法。
C.引用儒家经典,表明对楙树生芝的感慨古已有之。
D.楙树见咏于《风》,可见投桃报李广受民间认可。
30.请从“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的角度对本文做简要的评价。(4分)
参考答案
26.C,文中说成材就做成栋梁,做成舟楫,做成普通的日用杂物。树木种在廊庙,出现在江河湖边,树立在五都市场,都能尽其用而不留遗憾,这就称之为有幸。其它的不被人所用,而生长在山林,种植于园囿的,在春天开花,在秋天结果,按照时令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尽用其才,而姑且满足它的生长,说有幸亦是可以的,因此,砍伐等属于树木的不幸。
27.木柴被砍伐,而它的生气却是绵绵延续而不绝;下雨出太阳时所遭受的,干湿气味所侵蚀的,在它将要朽败之余,在树木的枝干上就生出众多的灵芝。
28.通过问句的形式,写出揭露了社会对人才的粗暴摧残,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愤慨。同时,引出下文。
29 .解析:文章主要是说“而前主人者,遏其机,沮其气,使之处乎至不幸”,因此选择B项
30.本文以“木”喻人才,以树木被砍伐烧割践踏喻人才遭摧残扼杀,以树木朽败生芝菌,喻人才遭摧残扼杀后生机断绝,更以世俗把树木腐朽生菌当做祥瑞,比喻社会荒唐变态的人才观,揭示了人才不幸的根源,批判了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爱惜人才的强烈愿望。
参考译文
凡树木的生长,不成材则罢,成材就做成栋梁,做成舟楫,做成普通的日用杂物。树木种在廊庙,出现在江河湖边,树立在五都市场,都能尽其用而不留遗憾,这就称之为有幸。其它的不被人所用,而生长在山林,种植于园囿的,在春天开花,在秋天结果,按照时令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尽用其才,而姑且满足它的生长,说有幸,亦是可以的。可是比这种情况还不如的,就作为柴来烧,以及做积存备用的木柴而被砍伐,斩割了发芽的生机,又从而去践踏它。那些机会以后想要实现也是不可能的,而它的生气却是绵绵延续而不绝;下雨出太阳时所遭受的,干湿气味所侵蚀的,在它将要朽败之余,在树木的枝干上就生出众多的灵芝菌菇。人看见灵芝菌菇的生长,就啧啧夸赞为“祥瑞之物”。呜呼!这祥瑞之物的确是祥瑞的,但是从树木来说,那是它的有幸呢?大概甚至也是它的不幸吧?
道光四年,我迁居到城北的老浮桥,庭院有棵楙树,前主人砍断了它。第二年,就有灵芝在根部生出,一支主根九枝茎,灵芝的五色具备。我看了,就私下有感慨了。《诗经》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楙树也称木瓜。人们知道这是材木,但是前主人却遏制它的生机,阻断它的生气,使它处于不幸的境地,那么灵芝的生出难道是偶然的吗?今天我家住在此地,而灵芝恰好生出来,看见的人于是就祝贺我是祥瑞的。我的祥瑞是为何而来的呢?为此,我告诉各位:凡是天下遇到可作材的树木,希望能早早地爱惜它,不要使它遭到不幸而到灵芝生长的地步,这是可以祝贺的啊。
创作背景
道光四年(1824年),作者迁居于城北老浮桥。新居庭中原有株楙树被前主人砍掉了。作者迁入的第二年,这楙树的根部突然长出一棵灵芝,“一本九茎,五色俱备”。作者正迁居此处,见者无不以之为祥瑞而向作者表示祝贺。作者却认为,灵芝之生,是“材”之“至不幸”,便写了这篇文章。
作品鉴赏
这篇文章指出,“凡木之生,不材则已”,而一旦生长成材,则有三种命运:一是能尽其材而用,“为栋梁,为舟楫,为凡什器;树之乎廊庙,泛之乎江湖,陈之乎五都之市,尽其用而无憾”。这是幸运的一类;其次一种是不尽其用,而能“遂其生”的,“产于山林,植于园圃;华以春,实以秋,荣悴开谢以其时”。这种遭际,“谓之曰幸,亦可也。”第三类则是最不幸的,“薪之,槱之,斩之,艾之,萌蘖之生,又从而践踏之。彼其机既欲遂而不能,而其气脉绵绵,又若续而不接;雨畅所被,叹湿所薰,朽败之余,于是乎蒸出而为芝菌”人们啧喷称赞灵芝为瑞物,却未想到对被摧残的材木来说,则是最不宰的。作者由是进而想到新居庭院中那株被砍伐掉的楙树的遭遇。在人们心目中,楙树是美好的材木。但这房子原来的主人却“遏其机,沮其气,使之处乎至不幸”。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认为灵芝之生并没有什么可值得祝贺的。他也因而发出呼吁:“凡天下遇材木者,幸蚤爱惜焉,毋使不幸而至于芝生也,是则可贺焉矣”。
这篇文章与中国新文化启蒙运动先驱者龚自珍的名篇《病梅馆记》有相同之处,梅花是美好的,可人们却“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龚自珍正是目睹了封建社会末世的黑暗和腐朽,才对统治者扼杀人材、禁锢思想发起了猛烈的抨击,坚决主张解除禁锢,恢复其本性,让人材自由舒展地成长。倘若将本文与龚文相比较,即可看出,二者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和《病梅馆记》一样,本篇的寓意含蓄深远,句句是在谈灵芝,谈材木,实际上是论述人材问题。如果说《记鸽》中对“缚而畜之野”的批评多少还有些显得委婉的话,本篇则明白不过地体现着对统治者摧残人材而树无用之物以粉饰太平的抨击,传达出作者内心深沉的忧患意识,表达了他的愤怒与抗议。
和龚自珍一样,管同也明确地感受到了封建末世的衰败气息,才发出同样的社会改革和个性解放的呼喊。时代的折光投射到他的散文创作里,他的作品也便开始挣脱桐城宗祖的影响,从而显示出一种勃勃生机。
名家点评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该文寓意含蓄深远,颇能表现管同文章的风骨,姚鼐称赞其文有古人‘雄直’之气,此文亦可约略见之。”
安徽省作协会员杨怀志《清代文坛盟主桐城派》:“这篇寓言体小品,构思奇特,含蓄深远,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管同(1780~1831年),字异之,清代散文家,江宁上元(今南京)人。道光五年(1825年)中举,入安徽巡抚邓廷桢幕。姚鼐弟子之一,与梅曾亮友善,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幼年丧父,家贫,淡泊名利,终生未仕。散文清新明快,笔力健朗。有《因寄轩文集》。
- 相关推荐
【管同《灵芝记》阅读答案及翻译】相关文章: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07-08
管同《余霞阁记》原文及翻译06-14
角力记的阅读答案与翻译07-15
《学舍记》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06-19
石假山记的阅读答案及翻译06-19
《记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6-13
《独坐轩记》的阅读答案及翻译03-17
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6-13
《与鸟同眠》的阅读答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