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2021-03-19 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

  一、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5、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处所(2)到,目(3)同类,辈

  2、(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3、B

  4、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5、喜欢。因为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

  不喜欢。虽然五柳先生对当时混乱、丑恶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他却选择了逃避,借酒消愁,安于现状。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亦不详其姓字(详细)(2)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3)期在必醉(期望)(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2、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参考答案」

  1、(1)清楚(2)体会、领会(3)期望(4)辈、同类

  2、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4、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2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造饮辄尽_______ (2)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7.怎样正确地评价他的居住习惯和生活细节?

  【参考答案】

  1. (1)往、到 (2) 酒杯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3.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 安贫乐道不慕荣利

  4.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5.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

  6.他是一个淡泊名利、放荡不羁、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7.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思想值得学习,但他消极避世、放浪形骸的行为不值得效法。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3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⑴?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性嗜酒()

  (3)造饮辄尽()(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小题3】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每个字一分)(1)处所(2)爱好、特别喜欢(3)就(4)辈、同类

  【小题2】(3分)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小题3】(3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4

  【甲文】秦王拂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

  小题1:解释加线的字。(2分)

  (1)休祲降于天( ) (2)环堵萧然( )

  小题2:下列加线词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安陵君其许寡人

  B.安陵君其许寡人亲旧知其如此

  C.黔娄之妻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不汲汲于富贵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小题4:从表达方式来看,甲文主要采用 来塑造人物形象;乙文则于平淡、客观的 之中表现人物。(2分)

  小题5:“士”是战国时期一个特殊的阶层,唐睢可谓是“士”的杰出代表,陶渊明则是东晋知名隐士,这两位的行事作风你更欣赏谁?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吉凶的征兆。 (2)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2分)

  小题2: C (2分)

  小题3: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共2分)

  小题4:对话描写叙述( 每空1分,共2分)

  小题5:略

  小题1:试题分析:“休祲”在此语境中的意思为“吉凶的征兆”;“肃然”在此语境中的意思为“极度贫困”,不能理解为“萧条冷落的样子”。

  小题2:试题分析:A、什么 答应。B、表强调 代词。C、的 的。D、到对于。

  小题3:试题分析:“色”是“脸色”的意思,“谢”是“道歉”的意思。除了这两个关键字,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小题4:试题分析: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甲文采用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乙文采用记叙塑造人物形象。

  小题5:试题分析:对于唐雎和陶渊明这两个人物,都有值得人欣赏的地方,如果选择欣赏唐雎,可以这样来说明理由。示例:我更欣赏唐雎,因为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5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列带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亲旧知其如此 旧:旧亲戚 B.箪瓢屡空,晏如也 晏:安乐,安然

  C.造饮辄尽 造:往,到 D.既醉而退 退:回去,回家

  2.下列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或置酒而招之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B.以乐其志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不戚戚于贫贱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无怀氏之民欤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译: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点明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B.文章主要写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C.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

  D.文末的“赞”,是传记的一种体式,是称赞、赞美的意思。在这里,是赞美自己如古人一样高尚。

  答案

  1.(2分) A

  2.(3分) A <的居室里空空荡荡,挡不住风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关键词:环堵、萧然、穿结)

  ②这话

  3.(4分,每小题2分。关键词必须翻译正确,一个1分,错两个不得分)

  ①简陋的是五柳先生们一类的人吧?(关键词:兹、俦)

  4.(3分) D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6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

  ⑴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________ ⑵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原文回答。(6分)

  赞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小题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爱好 到

  【小题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小题3】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小题4】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这两句的意思是,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嗜:爱好,造:前往。

  考点:文言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字词简单,容易解释。学习古文,要了解古文一字一词,一词多义的特点,理解文意要字字落实,识记字词,要举一反三。

  【小题2】

  试题分析:戚戚:担忧;汲汲:热衷;于:因。本句是倒装句,应该是不于贫贱戚戚 不于富贵汲汲,翻译时要注意。

  考点:文言句子翻译

  点评:本题不难,两句好翻译。翻译句子,要注意三点,词义,句式,语气,词义要准确,注意古今义的变化,句式要调整,符合现代语言习惯,语气要译出,要符合句子表达的情感。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好了第二题的句子,第三题的第一空就清楚了。抓住思想性格居室的简陋中心词在文中找对应的文字信息。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容易,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问题,首先可直接在文章的文字中寻找答案,有明确的文字信息直接摘引作答,其次根据作者的叙述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说明。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中会意和欣然两词理解,会意是读书的方法,欣然是读书的目的,从此即可理解不求甚解。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短小,问题简单,易于分析理解。理解此类问题,要仔细阅读文字,理解文章内容,找到关键的句子,领会其义,受之启发。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7

  阅读下文,完成句子翻译。(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小题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翻译】

  【小题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翻译】

  答案

  【小题1】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小题2】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

  解析试题分析:“每”是“常常”的意思,“会意”是“领会意思”的意思,“便”是“就”的意思,“欣”是“高兴”的意思,“然”是“----的样子”;“萧然”是“简陋、空荡”的意思,“蔽”是“遮蔽”的意思;翻译这两句话时,除了这几个关键字以外,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与流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8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颇示( )己志

  ③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 ④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

  9.翻译句子。(4分)

  ①因以为号焉。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10.两文分别写五柳先生和醉翁的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8. 答案:①往,到;②显示,显露;③从;④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评分:答对一个词语解释得1分,共4分。

  9. 答案:①就以此为号;②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号叫醉翁

  评分:翻译准确一句得2分,共4分。

  10. 答案:(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评分: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9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的意思。

  (1)造饮辄尽 造__________________

  (2)期在必醉 期__________________

  (3)短褐穿结 穿__________________

  (4)晏如 晏如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3、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表现了先生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饮酒》诗中的隐士形象即为作者自画像,其中最能表现其形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往,到;(2)期望;(3)衣服上有洞和补丁;(4)安然自若的样子

  2、B

  3、“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4、五柳先生的性格

  5、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是()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文章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参考答案:

  1、A

  2、B

  3、(1)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2)他就是说这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赋诗,以自己的志向而感到无限快乐。

  4、(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1

  阅读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五柳先生)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2.好读书 嗜酒 常著文章以自娱

  3.好酒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2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 好: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

  (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期: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屡: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译文: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3。文中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回答)(3分)

  答:

  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4分)

  答:

  参考答案:

  1。(4分,每小题1分)

  (1)喜爱(喜欢) (2)体会(领会)

  (3)期望(希望) (4)经常(常常)

  2。(6分,每小题3分)

  (1)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何许”“不详”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不为贫贱而忧愁(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汲汲”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正确1分。)

  3。(3分)

  读书(好读书)(1分)喝酒(性嗜酒)(1分)写文章(著文章)(1分)

  4。(4分)

  示例: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五柳先生虽然生活贫困却淡泊名利,为了保持内心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言之有理即可)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3

  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 每有会意 目似暝,意暇甚

  ② 造饮辄尽 饮少辄醉

  ③ 寻向所志 颇示己志

  ④ 曾不吝情去留 日始出时去人近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往、到(2)辈、同类

  2.②

  3.(1)喜欢读书,不过分追求字词解释,每当有所领会,就开心得忘了吃饭。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读书、饮酒、写文章;是个淡泊名利、率直放达、安贫乐道的人。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4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一)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二)靳秋田索画(之二)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

  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

  对芳兰,啜②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③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④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集》

  注释:没没墨墨①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啜②:饮,喝;③仄径:狭窄的小路;④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20.选文(一)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亦不详其姓字 详:_________ ②每有会意 会意_________

  ③绝不知乐在何处 绝:_________ ④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慰:______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3分)

  参考答案:

  2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

  21.答案:①详细地知道②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③断然,绝对(根本)④宽慰

  22.答案:①(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②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

  23.答案举例:①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晏如也,一个绝不知乐在何处。

  ②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等等。

  参考译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因此这是何等优雅风趣的事啊,但是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5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列句子停顿准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 B. 常著/文章自娱

  C.曾不/吝情去留 D. 不/戚戚于贫贱

  2.下列带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旧知其如此 旧:旧亲戚 B.箪瓢屡空,晏如也 晏:安乐,安然

  C.造饮辄尽 造:往,到 D.既醉而退 退 :回去,回家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点明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B.文章主要写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C.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

  D.文末的“赞”,是传记的一种体式,是称赞、赞美的意思。在这里,是赞美自己如古人一样高尚。

  4.阅读前面《五柳先生传》,然后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2分)

  (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分)

  参考答案:

  1. C (A.亦不/详其姓字 B. 常著文章/自娱 D. 不戚戚/于贫贱 )

  2. A(旧:旧交,旧友。)

  3. D(文末的“赞”,是传记结尾评论性文字,希望自己如古人一样高尚。)

  4.(1)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关键词:“穿结”“晏如”,错一个扣1分)

  (2)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关键词:“兹”“俦”,错一个扣1分)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5篇)】相关文章:

1.《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2.《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3.《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4.《五柳先生传》阅读及答案

5.五柳先生传节选阅读答案

6.《五柳先生传》的阅读答案

7.《五柳先生传》节选阅读答案

8.五柳先生传的阅读答案

9.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上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下一篇:《汉书·朱云传》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