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1
阅读《论语》(节选),完成7-11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2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9.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B.可以一战C可以调素琴D.皆以美于徐公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2分)
参考答案:
7.wǎngdài
8.(2分)愉快学过(旧)的知识
9.B(2分)
10.(2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1.(2分)(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思而不学则殆 (2)学而不厌 (3)不愤不启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C、 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 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17.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8、 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2分)
19、用原文填空。(2分)
(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
。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
20、相关内容链接。(4分)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2分)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从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2)③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5、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满足、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够。
16、 B 17.A
18、聪明并且勤奋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人们称他为文啊。
19、用原文填空。(2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略。
20、(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略。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3
①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①。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②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②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①鄙事:卑贱的事情。②小人:一般老百姓。樊须,即樊迟。③襁:又称被单,背负小孩的布条。
(1)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个小人?结合以上选段简要分析。(3分)
答:
(2)孔子说樊迟 学稼、 学为圃是个小人,却又承认自己多能鄙事,二者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答:
参考答案:
(1)孔子讲求的道,志在济世救国,平定天下,(1分)强调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仁义礼智信等道义上,而不是去学习种地和种菜。(1分)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救世济民的管理者,而樊迟只是热衷学习种田和种菜这类小的技术,因此,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1分)
(2)(3分)二者并不矛盾。(1分)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强调的是君子应该更注重于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掌握种庄稼种瓜果蔬菜等各种技艺。(1分)在孔子看来,自己的多能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是符合君子的要求的。(1分)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4
《论语》中的这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⑴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理念?(1分)
⑵孔子称赞南宫适的理由是什么?批判冉有与季路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24.⑴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⑵①南宫适懂得治理国家必须使百姓安居乐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更懂得穷兵黩武、以武力而有天下者都不得善终的道理。君子治国尚德。
②冉有与季路非但没有尽到做家臣的责任,反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与孔子倡导的以德治国的理念背道而驰。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5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小题1:根据上述内容,概括“仁”跟“礼乐”“志”的关系。(2分)
答:
小题2:朱熹引程颐的话:“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志有大小之分,请对三人的“志”作简要评析。(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仁”是“礼乐”的内核(本质),“志”是“仁”的外在表现(体现)。
小题2:子路愿将车马轻裘与朋友共享,轻财重义,有爱人之心,表现了对仁的追求;颜渊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是心中有仁而不违仁,其境界是子路无法相比的;孔子要让老人安逸,对朋友信任,关心年轻人,以人为本,心怀天下,境界最高。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6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③,必偃④。”
【注】①无道:指无道的人。 ②有道:指有道的人。 ③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④偃:仆,倒。
(1)根据上文内容,你认为孔子所言“为政”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
(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结合上面语段,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正”的看法。(6分)
答:
参考答案:
20. 答案
(1)孔子为政反对杀人,主张“德政”,主张为政者以自身好的品行和做法去影响他人。(3分) (2)孔子认为,为官,首在一个“正”字,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所以,在位者要率先做出垂范。(3分)到了当今社会,这种观点仍旧有生命力,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为官如此,治家如此,办企业如此,做人也如此(3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论语·公冶长》)
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注】①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
(1)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请简要概括。(2分)
(2)在品德修养上,孔、孟为什么都主张反求诸己,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9.(1)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②不计较过去的仇怨。(每点1分)
(2)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因为孔子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孟子认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孔、孟的理由各2分)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②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③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的程度。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自己。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⑴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
⑵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7.11)
⑶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1.9)
⑷哀公问:“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6.3)
23.颜渊死时,孔子为什么恸哭?请结合四个语段用自己的话来概括。(3分)
24.孔子称赞颜回“箪食瓢饮”“不改其乐”,而对现代人而言,我们应该还能从中读出对今天有益的启示来,你能列举一条吗?(2分)
参考答案:
23.⑴颜回安贫乐道⑵颜回好学⑶颜回最能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人生理想。
24.示例: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太多,但人还是应有自我的精神追求,保持内心理的淡定、安详,这也是一种人生的高境界;真正的快乐不以物质的富足为必要条件,快乐的本源来自精神的追求。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9
文言文阅读。
《论语》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吾日三省吾身。( )
(2)学而不思则罔( )
(3)死而后已( )
(4)勿施于人( )
2、翻译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反省 (2)迷惑 (3)停止 (4)强加、施加
2、(1)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能做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
(2)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意对即可)
3、“略”。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用就去做、不用就隐退只有颜渊能做到。这表明了孔子对颜渊的赞赏,也体现了孔子的谦逊。
B.子路假设孔子统帅三军,问孔子将和谁一起,其实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与本领。
C.“暴虎冯河”是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博斗、徒步过河,这样缺少“谋”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赏。
D.“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在这里,孔子用“与”和“不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2)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结合上面选段和这句话,请简要分析孔子“勇”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孔子主张的“勇”,要智勇兼备,而且要符合礼,缺少智、悖于礼的“勇”是蛮干、乱干。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