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醒心亭记》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醒心亭记》阅读答案1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 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③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④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22.第①段交代了醒心亭的 和 。(2分)
23.简析第②段中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2分)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醉翁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乐贯穿全篇。
B.第②段结尾句作者写了两个善。第一个善是说这个亭子建得好,可让游人在山水美景中乐而忘归;第二个善是说亭的名字取得好,醒心二字合乎造亭的初衷。
C.欧阳修的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正是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曾巩由写山水之乐,而论及公之贤难遇,一方面表现欧阳修虽被贬滁州,仍然忧国忧民,另一方面,也说明得意门生曾巩对恩师的内心世界了解得很清楚。
25.第③段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中欧阳修所寄之意具体指什么?(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参考答案:
22.地理位置;得名原因。(2分)
23.表现醒心亭四周环境的优美,借景抒情,凸显了欧阳修及友人在山水间的乐趣。(2分)
24.C(作者认为欧阳修的乐并不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而在于国泰民安,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达士之乐。)(2分)
25.欧阳公寄意于醒心亭者,是更远大宏阔的政治抱负:吾君优游而无不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天下,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背得其宜。(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26.(1)交代醒心亭命名的由来。(2)赞颂欧阳修忧国忧民的儒家仁政理想,以醒世人。
(3)表达对欧阳修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4)含蓄地抨击当权者,并藉此安慰处于逆境中的欧阳修。(4分)
译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边,欧阳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凉亭叫丰乐亭,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径直在丰乐亭往东几百步,找到山势高的地方,建筑凉亭叫醒心亭,并且请我为它写一篇记事。
只 要欧阳公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看到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 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据这样的事形成的原因为 它取名醒心亭,这是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 然如此,欧阳公的快乐,我能形容。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边远地区鸟兽草 木生长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欧阳公的贤德,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以后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有没办法再见到的感叹(或说有比不上他的感叹),然后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而我又可以借着文章寄托名声在他的文章之后,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醒心亭记》阅读答案2
曾巩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③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④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 滋:滋生蔓延
B.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涯:水边
C.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憾:遗憾
D.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殁:死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C.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则其心洒然而醒徐而察之
12.下列各句编成了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③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 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
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
10:C(憾:怨恨。)
11:D(A以:连词,表目的/介词,表原因;B焉:兼词,相当“于之”,在那里/疑问代词,什么C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均表修饰关系。)
12:B(①“其心洒然而醒”是“乐”的实质,虽然是“或醉且劳”者之乐,但也是欧阳公之乐;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可知这不是“公之乐”;③④由“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均是“公之乐”;⑤是写同游者的“喜”与“幸”。)
13(1):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或”1分,“则”1分“即”1分,醒心1分]
(2):欧阳修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乐于山泉之间”介词短语后置1分,“名之”1分,“善”1分,“其实”1分]
(3):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凡”1分,“其可……欤”反问2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一条泉水的旁边,欧阳公担任滁州太守的第二年,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丰乐亭”,他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它的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在距离丰乐亭东面几百步的地方(直译:笔直朝丰乐亭的东面走几百步),找到一处山势高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凉亭叫“醒心亭”,让我为它写一篇记。
只要欧阳公和州里的宾客一道游玩,就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他)有时喝醉或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眺望四周,只见到那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清新之景,耳朵所听到的都是清新之音,从而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想久待在这里而忘了回去。所以欧阳公根据这些事为它取名“醒心亭”,“醒心”二字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
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然如此,欧阳公这样做的快乐,我却能解释它。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不论边远地区的人,还是鸟兽草木生长的生存,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是呆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欧阳公的贤德,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以后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有没办法再见到的感叹(或“有比不上他的感叹”),然后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而我又可以借着这篇文章在他的文章之后使自己扬名,难道不更加感到欢喜、幸运吗
《醒心亭记》阅读答案3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直:径直
B.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滋:滋扰
C.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憾:怨恨
D.一山之隅,一泉之旁隅:角落
【小题2】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 )
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③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 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醒贯串全篇。
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醉乐醒展开议论,议论长于记叙。
C.作者指出欧阳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正如韩愈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欧阳修筑亭题名的含意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小题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3分)
(2)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这真能算得上善于从山泉之间找到乐趣了。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他更擅长的了!
(2)而我,又能够用文章把我的名字放在先生文章的后面,怎么能不高兴并感到庆幸呢! 答案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B(滋,滋生,蔓延)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B级。
【小题2】试题分析:B(①句中则其心洒然而醒是乐的实质;②句,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可知这不是公之乐; ③④两句,由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这均是公之乐;⑤ 句写同游者的喜与幸,不是公之乐。)
【小题3】试题分析:C(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可知这不是欧阳修之乐。)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小题4】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取乐于山泉之间是状语后置句,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这两个关键词各一分,句意完整1分。(2)这个句子中次译为后面,幸是庆幸的意思,这两个关键词各占1分,句意完整1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译文]
滁州的西南,泉水的边上,欧阳先生(欧阳修)担任太守的第二年,建造亭子叫做丰乐亭,并亲自写了记文,来宣扬它的名字和意义。后来又在丰乐亭的东边几百步远,在山的顶上,建造了亭子叫做醒心亭,让我来写文章记下来。
凡是欧阳先生和本地的宾客出游,必然到丰乐亭饮酒。有时喝醉而且感到疲劳,必然到醒心亭眺望,来观赏群山相环,云烟相连,旷野无边,草木众多而且泉石美观,所看到的使眼睛明亮,所听到的使耳朵灵敏,因此他的醉意就会突然醒过来,更加打算长时间停留而忘记了回去,所以用亭子的用处来命名它们,抄写了韩退之(韩愈)《北湖》的`诗句回去。啊!这真能算得上善于从山泉之间找到乐趣了。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他更擅长的了!
虽说如此,欧阳先生的寻找乐趣,我能写出来。我们的长官在上面悠闲游玩无为而治,我们的百姓在下面自给自足而没有缺憾,天下的学者,都有才能而且品德好;少数民族、鸟兽、草木的生存,都各自得到了自己的方便,这才是欧阳先生的乐趣。一座山的角落,一眼泉水的旁边,难道这是先生的乐趣所在吗?其实是先生在这里表达胸臆罢了。
像欧阳先生这样的贤能,韩愈死后几百年才出现。如今一同出游的宾客,还不知道遇到先生非常难得啊。往后上百年、上千年,有倾慕先生的为人的,看到先生出游的足迹,想要见到他,就会产生遥不可及的感叹,然后才知道遇到先生是多么难得呀。所以一同出游到这里的人,怎么能不高兴并感到庆幸呢!而我,又能够用文章把我的名字放在先生文章的后面,怎么能不高兴并感到庆幸呢!
《醒心亭记》阅读答案4
(甲)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伛偻提携 伛偻:
(2)泉香而酒洌洌:
(3)杂然而前陈者 杂然:
(4)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
10.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以文者 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
11.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12.(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2分)
9.(1)驼背,指老年人。(2)清。(3)错杂的样子。(4)就,靠近,到。
(4分。每小题1分)
10.B(3分)
11.(1)脸色苍白,头发雪白,昏昏(或“东倒西歪”)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
(4分。每小题2分,关键词语理解正确、句式翻译恰当即可)
12.(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答“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
(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醒心亭记》阅读答案5
醒心亭记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③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④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20.本文作者是曾巩,他和韩子、欧阳公等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_______”。(1分)
21.在本文的第②段中,能与《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相呼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2.第②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________。(1分)
23.下列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部都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2分)
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③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 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⑥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2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欧阳公为人做官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六)、(8分)20、(1分)唐宋八大家 21、(1分)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22、(1分)耳目一新
23、(2分)C( ①“其心洒然而醒”是“乐”的实质;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可知这不是“公之乐”; ③④由“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均是“公之乐”; ⑤写同游者的“喜”与“幸”; ⑥ 是写“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的人) 24、(3分)提示:为人,欧阳修是一个与民同乐、豪放洒脱的人;为官,欧阳修是一个远在“江湖”忧其君(忧国忧民)的好官。(可适当联系文章内容来说。写对一点的2分,写对两点的3分)
【参考译文】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边,欧阳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凉亭叫“丰乐亭”,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径直在丰乐亭往东几百步,找到山势高的地方,建筑凉亭叫“醒心亭”,并且请我为它写一篇记事。
只要欧阳公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看到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据这样的事形成的原因为它取名“醒心亭”,这是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然如此,欧阳公的快乐,我能形容。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边远地区鸟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欧阳公的贤德,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以后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有没办法再见到的感叹(或说有比不上他的感叹),然后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而我又可以借着文章寄托名声在他的文章之后,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醒心亭记》阅读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