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

2021-03-12 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1

  【原文】: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

  ①这首词是孝宗乾道九年(1173)陆游自汉中回成都后所作。师伯浑:师浑甫,字伯浑,四川眉山人。陆游自成都去犍为,识之于眉山。他隐居不仕,陆游说他有才气、能诗文,并为他的《师伯浑文集》作序。

  ②雪晓:下雪的早晨。笳:古代号角一类的军乐。清笳,清凉的胡笳声。

  ③无声:古代夜行军,令士卒口中衔枚,故无声。句意是说披着铁甲的骑兵,衔枚无声疾走,望去像一片流水。

  ④关河:关塞、河防。雁门:即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山上。青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省。青海际,青海湖边。这两处都是古代边防重地。

  ⑤睡觉:睡醒。

  ⑥漏:滴漏,古代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孔,壶中水以漏渐减,所以计时。漏声断,滴漏声停止,则一夜将尽,天快亮了。

  ⑦“自许”句:是说自信能在万里之外立功封侯。《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少有大志,投笔从戎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来在西域建立大功,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这里表示要取法班超。

  ⑧鬓残:喻衰老。

  【翻译】

  恍惚雪天的早晨,清亮的角声此起彼落回应。

  梦里我不知来到哪里,竟有这边关风情。

  骠勇的战马寂寂无声,看着像急流滚滚向前挺进。

  呵!不由我联想起那雄关大河的边地情景,

  想起金人占领着的雁门,

  还有那遥遥的青海边境!

  醒来在寒灯晃动的残夜里睁开眼睛,

  漏声停,晓月斜映着窗纸天色将明。

  万里外封王拜侯我还有自信。

  但现在谁能理解我的衷情?

  时间虽然无情地摧落了我的双鬓,

  但决不会死去我那报国的雄心!

  【赏析】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当时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那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这压着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这样的环境,既和清笳乱起、铁骑似水的梦境相对照,又和作者从戎报国、封侯万里的雄心相映衬,使得全词增添了抑扬起伏的情致。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梦境何等的雄拔,现实却是何等的凄凉。梦内梦外的这种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虚实对比,形成巨大反差,凸现了词人的失落情怀。“有谁知”三字,照应“寄师伯浑”的题目,婉转地表示了把对方视为知己挚友的意思。篇末直抒感慨,身虽老而雄心仍在,于苍凉悲愤之中更见豪壮之气,从而振起全篇,激扬着高亢的情调。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梦境和实感,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3、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4、这首词以“梦”为题,上片和下片叙写的角度和表现的内容有何区别?

  5、对末三句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自幼立志而终生不辍 B.年华老去而未能如愿

  C.壮志未酬而雄心不已 D.现实无望而心如死灰

  6.纵观全诗,分析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4分)>

  【参考答案】

  1、答:【 D 】

  2答:【 C 】

  3、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4、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片写梦醒所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5、D

  6答:虚实结合。(2分)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冷落的环境,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2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2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8.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分)

  9.2.纵观全词,分析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4分)

  参考答案

  8.1.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2分)

  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1分)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1分)

  9.2.虚实结合。(2分)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冷落的环境,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2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原文及赏析

2.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原文及赏析

3.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原文、翻译及赏析

4.《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原文及翻译赏析

5.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赏析

6.陆游古诗《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7.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赏析

8.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的阅读训练附答案

上一篇:《黄鹤楼》阅读答案 下一篇:《三游洞序》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