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现在每天有24小时,而在远古的时候,地球上的一天比现在要短,大约只有20个小时左右。即使回到远古的地球,我们也不会感到有太大的不适。可是宇宙中却有一种星体,在它的上面,一天只有1秒钟!如果有人在那上面生活,恐怕都会发疯。
这种星体就是几十年前才被天文学家发现的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极高,一汤匙中子星物质的质量可达10亿吨。它们的外部是一层富含铁的壳层,内部是呈流体形式存在的中子海洋。这种奇异的天体来自超新星爆发,恒星的外壳爆炸破碎后被抛向太空,其他的大量物质向中央坍缩,形成了高温致密的中子核。这就是神秘的中子星的来历。
中子星自转速度极快,大多数的自转周期在1秒左右,最快的一颗甚至能达到1.6毫秒转一周。它们还拥有强大的磁场,从磁极不断地释放出成束的电磁辐射,而且磁极的方向并不和自转轴重合。中子星释放电磁波时,像一个灯塔一样向宇宙空间扫射着光束,方向合适的话,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射到我们这个方向一个信号,这就是天文学家所观察到的有规律的无线电信号。
然而,中子星为何自转速度如此之快?这个问题让天文学家难以解释。
以前天文学家给出的解释是星体角动量守恒的需要。中子星旋转的角动量是从它的前身——恒星的旋转那里继承下来的。由于恒星坍缩成中子星后体积减小,因此自转速度就会增加。这个道理跟芭蕾舞演员的舞蹈类似。当一个体态轻盈的.舞者脚尖点地旋转的时候,如果她收回原本伸展开的双臂,旋转的半径减小了,她的旋转速度就会变快。
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应用角动量守恒的理论只能解释那些自转速度非常快的中子星,一旦研究那些转速中等的中子星时,理论偏差就会出现。难道中子星的旋转并不是完全来自于恒星临终前的馈赠吗?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最近,美国科学家在超级计算机上进行了三维立体模拟,对中子星旋转的起因给出了最新的解释。他们发现,导致中子星快速自转的“始作俑者”并不是先前恒星的角动量残余,而是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时产生的震荡波。这种震荡波极不稳定,并且产生了两种情况的旋流,一个旋流在外部,流向震荡波的下方,另一个旋流在恒星内部,流向相反,并引起了中子核的旋转。两种旋流的力量综合在一起,最终导致了中子星以一定的速度自转。这个计算机模拟为揭开中子星的旋转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路。
旋转的灯塔虽然没有带来外星人的讯息,但却把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照得更远,总有一天人类能对宇宙深处的中子星了如指掌。(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07年第5期)
1.从整体看,全文重点说明了哪两个问题?
2.对于中子星自转速度如此之快的两种解释分别是什么?它们碰到的难题或研究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3.用简洁的语言,为本文拟制一个恰当的标题。
参考答案:
1.中子星的来历和自转周期;中子星自转速度快的原因。
2.两种解释:星体角动量守恒的需要;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时产生的震荡波。难题或意义:解释速度中等的中子星时会出现理论偏差;为揭开中子星的旋转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路。
3.示例:一天只有一秒;中子星自传之谜;中子星——一天只有一秒。
【《中子星自传之谜》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旅鼠之谜的阅读答案03-29
橡树之谜阅读及答案03-17
月球之谜阅读答案11-21
天火之谜阅读答案05-06
《橡树之谜》阅读答案09-17
《贝多芬之谜》阅读答案09-17
《月球之谜》阅读答案09-17
《橡树之谜》的阅读答案10-02
《鲁迅自传》阅读答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