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货殖列传》的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

2024-05-26 阅读答案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司马迁《货殖列传》的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①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②,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③,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④,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⑤,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⑥,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注释】

  ①挽,同“晚”。

  ②刍豢:指牲畜的肉。

  ③眇:同“妙”。

  ④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

  ⑤三宝:食、事、财。绝:不流通。

  ⑥潟卤:盐碱地,不适宜耕种。

  阅读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已:通“矣”,了

  B.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道:通“导”,引导

  C.故待农而食之 待:等待

  D.各劝其业,乐其事 劝:勉励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莫之夺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不出则乏其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则桓公以霸 谨拜表以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的“小国寡民”理念在近世行不通,是因为人们都追求舒适享乐,对人们的欲望,统治者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

  B.各地物产丰富,农、虞、工、商顺应自然规律各行其事,但只有政府主动、大力协调各种经济门类,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姜太公在经济基础薄弱之时,管仲在齐国中衰时,都实行了发展经济的政策。由于富强,齐国还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D.天下之人上至天子诸侯下到平民百姓,都求财谋利,担忧贫穷。只有生活富裕了,君子才喜欢行仁义之事,普通百姓才懂得礼仪。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

  (2)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参考答案

  1、C ( 待:依靠)

  2、C (其均为代词,那。 A连词,表修饰/表因果 B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动词,到。D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

  3、B(原文第三段强调社会经济的自动调节,人民自发地发展生产实现安居乐业。)

  4、(1)致使习俗浸染民心久了,即使用妙论挨家挨户去劝导,终究不能改变。(渐、虽、户各1分,大意2分)

  (2)这四种,是老百姓吃饭穿衣的本源。本源充实,就会衣食丰富;本源不足,就会衣食匮乏。(原、饶、鲜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老子》一书中说:“最清平的政治达到顶峰,(应该是)邻近国家的居民可以互相望见,鸡犬的声音也能互相听到,百姓们各自品尝着甘甜的食品,穿戴着美丽的服装,习惯于安宁的风俗,从事于快乐的职业,直至老死之时也不相互往来。”如果一定要按照这种方式去生活,那么,对于近世来说,无疑等于堵塞了人民的耳目,(实际上)则是行不通的。

  太史公认为:说到神农氏以前的情况,我不知道。至于象《诗经》与《书经》上所描述的虞舜以及夏朝以来的情况,则是人们总是要使自己的耳目尽情地得到音乐和女色的享受,使口中尽多地品尝牲畜肉类的美味,身躯尽量安处于舒适而快乐的环境,而精神上还要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才能的荣耀,使这种风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经很悠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样)微妙的言辞逐家逐户地去劝说他们,终究也不能使他们的精神淳化。所以,(掌权者对于人民),最高明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诱导他们,再其次是教育他们,又其次是(用典章制度来)束缚他们,最愚蠢的办法是与百姓争利。

  太行山以西饶有木材、竹子和玉石,太行山以东多出鱼、盐、漆、丝和音乐、女色,江南盛产楠木、梓木、生姜、木犀、金、锡、铅矿石、丹砂、犀牛的角、玳瑁、珠玑、兽角、皮革,龙门山、碣石山以北广产马、牛、羊、毛毡、毛皮和兽筋、兽角,铜、铁则往往在千里山峦中布满,如同摆满棋子的棋盘一般。这还仅仅是物产分布的大概情况。这些物品都是中原人民所喜爱的,是百姓们衣着饮食与养生送死所必备的东西。所以,人们依赖农民耕种来供给他们食物,虞人开出木材来(供给他们使用),工匠做成器皿来(供他们的所需),商人输通这些财物(供他们选购)。这难道还需要政令教导、征发人民如期集会来完成吗?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买货的门路,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销售的途径,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合乎规律的而自然就是如此的证明吗?

  《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缺少。”反过来,资源缺少,山泽也就不能重新得到开发。这四种行业,是人民衣着食物的源泉。源泉广阔,就会富饶起来;源泉窄小,就会贫穷下去。它们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族富有。贫富的形成,没有入能给予他们,也没有人能剥夺他们,只是聪明的人能使财富有余,愚蠢的人只能使财物不足。所以姜太公吕望被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本来是盐碱地,人口稀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女子纺绩,极力提倡工艺技巧,把鱼、盐运到别处去销售。这样,其他地方的人民归附于他,货物也源源不断地运来了,象钱串一般,络绎不绝,又如车辐一般,向这里集中。所以,齐国生产的帽子、带子,衣服、鞋子畅销天下,从海滨到泰山之间的诸侯都整好衣袖来齐国朝拜。此后,齐国中经衰落,管仲又修治姜太公的事业,设立调整物价的九个官府,而齐桓公因此能够称霸天下,多次以霸主的雄姿盟会诸侯,匡正了整个天下的政治,而管仲自己也修筑了三归台,他的地位在陪臣之列,财富却胜于列国的君王。从此,齐国又富强起来,一直持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期。

  所以说:“仓库充实了,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富了,百姓才知道荣耀与耻辱。”礼仪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所以,君子富有了,喜欢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把力量用在适当的地方。潭渊深了,里面就会有鱼,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到那里去,人民富了,仁义也就归附于他们了。富有者得势,越加显赫;失势了,客人也就没有去处,因此也就心情不快。谚语说:“千金之家的子弟就不会因犯法而死于市井。”这并不是空话。所以说:“天下之人,熙熙壤壤;为利而来,为利而往。”即使有千乘兵车的天子,有万家封地的诸侯,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编在户口册子上的普通百姓呢!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著有《史记》《悲士不遇赋》《太史公自序》等。

  少年时随父司马谈读书,并从董仲舒受学《春秋》,向孔安国问疑《尚书》。二十岁出游,历经长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黄河等流域,沿途考察名胜古迹,访问历史遗事,调查社会风俗。后为郎中,曾随汉武帝出巡西北诸郡县。元鼎六年(前111),奉命出使西南。元封元年(前110年)父死,遗嘱继志著史。三年,任太史令,阅读皇室所藏典籍,开始搜集史料。太初元年(前104年),倡议并主持改革历法工作,与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典星射姓、方士唐都、落下闳等数十人,共同制订了以正月为岁首的新历,名为“太初历”。此后即着手著史。天汉三年(前98年),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武帝,获罪入狱,处以腐刑。太始元年(前96年)出狱,任中书令。受刑之后,忍辱发愤,艰苦撰述,根据《尚书》《春秋》《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史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官府所藏的典籍档案以及亲身考察访问得来的资料,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影响极为深远。司马迁逝世后,《史记》藏于家,至汉宣帝时,始由其外孙杨恽公布于世。除《史记》外,其著作存于今者尚有《报任安书》、《素王妙论》、《悲士不遇赋》。

  作者生涯:

  西汉景、武年间,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傜役。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 相关推荐

【司马迁《货殖列传》的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相关文章:

《元史·列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01-12

《富弼》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04-23

《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循吏》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12-18

《宋史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09-24

货殖列传原文及翻译10-04

明史·列传十二原文及译文解析09-27

《东林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09-27

《苏轼列传》原文以及译文解析06-19

《新唐书·列传第三十》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08-16

《汉书夏侯胜传》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