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诗词的阅读题答案

2024-05-17 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十九首诗词的阅读题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诗词的阅读题答案 1

  古诗十九首(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注意月这一意象的常用意义借明月寄相思。另外,女主人公的'愁泪等也证明了这一含义。

  【答案】 古诗中常借明月寄相思,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看见一轮无声明月,独悬空荡天地间,顿生孤独凄凉之感。同时,浓浓的情思,也借助圆圆的明月,随着皎洁的月光流照着远方的亲人。

  2.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诗中提到了月亮,所以分析手法时主要应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

  【答案】 即景生情。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月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皎洁的月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古诗诗词的阅读题答案 2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无名氏

  回车驾言迈①,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②?奄忽随物化③,荣名以为宝。

  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①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回车驾言迈”属古体诗。

  B.“所遇”二句写到触目已无“故物”,人世变化之快,让人顿生衰老之感。

  C.“盛衰”二句是说草木的盛衰有其时令,人生安身立命也应该尽早打算。

  D.“奄忽”二句所表达的主旨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致。

  ②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5分)

  答案:

  12.①(3分)D[本诗中,作者虽有盛衰有时、人生苦短之感,但仍发出及早“立身”的感慨,有积极进取的一面。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句表达的却是乐安天命的感慨]

  ②(5分)[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用“悠悠”修饰“道”,又添“长”字,更显其前路漫漫(1分),强化了诗人的迷茫怅惘之感(1分);东风拂草本是春季之景,但着一“摇”字,写百草飘摇之态,感觉衰飒如秋(1分),暗示年华易逝、人生无常,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紧张、焦灼与悲哀(2分)。(意思对即可)

  古诗诗词的阅读题答案 3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身处秋末冬初的.夜晚,仰望星空,听着虫鸣。

  B.诗人感慨,今夜月色皎洁无瑕,其他星星又何必如此明亮而分明可数。

  C.“高举振六翮”一句运用比喻,以鸟儿的展翅高飞喻同门的飞黄腾达。

  D.“南箕北有斗”一句同《蜀道难》中“扪参历井”都涉及天上的星宿。

  16、本诗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情绪,请你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15 B【解析】"何必如此明亮而分明可数"错,"众星何历历"是"星星多么明亮"的意思。

  16、①思乡念亲的愁绪,诗人选用"明月""促织""玄鸟”等意象,表达羁旅在外对家乡以及亲人的思念 ②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抓住"白露沾野草""秋蝉鸣树间"等景象,感慨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③同门相弃的感伤,想到同门友人昔日情谊坚如磐石如今相弃不屑一顾,世态炎凉的感伤油然而生。

  古诗诗词的阅读题答案 4

  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古诗十九首》由南朝萧统选录,作者多为东汉末年不得志的文人。相传齐国大夫杞梁,战死在莒国城下,其妻临尸痛哭十个日夜,连城也被她哭塌了。再三叹:指歌词里复沓的曲句和乐调的泛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句点明了高楼的位置和楼上的装饰,又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高楼台阶重重,直上云霄。

  B.“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承上启下,紧承前句高楼,又概括了诗人的感受,引出对音乐的具体描写。

  C.诗歌最后四句由音乐转向诗人内心,表达了诗人遇到知音的喜悦,同时又表达出希望见到歌者而不得的苦闷。

  D.本诗的语言不假雕饰,浅近自然,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化用典故毫无晦涩生硬之感。

  15.诗歌中是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14.C“表达了诗人遇到知音的喜悦,同时又表达出希望见到歌者而不得的苦闷”错误,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于知音难遇的感叹,楼中之人并不一定是他的知音,诗人也没有想要见到。

  15.通过直接写“音响一何悲”“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等音乐的特点及“一弹再三叹”这种曲词的反复,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用典,诗中借用杞梁妻的典故表达了音乐中蕴含的凄凉悲怆的情感。

  • 相关推荐

【古诗诗词的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辛弃疾《西江月》古诗词的阅读题及答案02-19

《诗词的衰落与书画的兴盛》阅读题答案07-03

过故人庄古诗阅读题及答案04-18

杜甫《蜀相》古诗阅读题及答案01-21

王维古诗词《鸟鸣涧》阅读答案04-26

《望天门山》诗词阅读题及答案03-12

古诗阅读答案11-12

古诗阅读答案01-15

古诗阅读答案11-12

古诗词鉴赏及阅读答案:破阵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