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咏菊》郑思肖《寒菊》阅读答案

2022-10-26 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居易《咏菊》郑思肖《寒菊》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居易《咏菊》郑思肖《寒菊》阅读答案 篇1

  咏 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①初开晓更清。

  寒 菊

  宋·郑思肖②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宋末太学士,宋亡后隐居吴下,画兰不画土,意谓土地已被外族人夺去了。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答:菊花形象:傲立不群(孤傲高洁),坚贞不屈

  2、“宁可枝头抱香死”一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赏析点评。

  答:一个“抱”字十分传神,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寒菊在北风中的'顽强和坚贞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表达出了诗人对故国的忠贞与热爱。

  注:①金粟:形容菊花色泽金黄,形态娇小。②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宋亡后,孤身隐居苏州,改字忆翁,以示不忘故国。

  1.两首诗都赞美了菊花什么样的品格?又分别突出了菊花什么特点?试作简析。(4分)

  2.两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试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两首诗都赞美了菊花独立、耐寒的品格;(2分)白诗突出了菊花在寒冷的秋晨,凌霜怒放的清新美丽,郑诗则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2分)

  2答案:白诗运用反衬手法,以“蕉折”“荷倾”衬托菊花“金粟初开”,赞美了菊花之美;郑诗运用拟人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白己不惧强暴、忠于大宋的情怀。

  白居易《咏菊》郑思肖《寒菊》阅读答案 篇2

  寒菊 宋 郑思肖①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

  10.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6分)

  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5分)

  答案:

  10. 塑造了傲立不群(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菊花形象。从“不并百花”“独立疏篱”中可看出不随时俗、孤高傲世。从“枝头抱香死,北风不落” 中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 ,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3分)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拟人)的表现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自己不惧强??? 暴、忠于大宋的情怀。(3分)

  11. 抒发了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人生追求和坚持气节、不仕元朝的爱国情操。(1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精神。(2分)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表示自己诗人忠君报国、宁死不屈的精神。(2分)

【白居易《咏菊》郑思肖《寒菊》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咏菊》阅读答案11-05

自戒 郑思肖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06-13

郑思肖《送友人归》阅读及答案12-29

白居易 咏菊08-27

《自戒 郑思肖》阅读理解答案翻译06-12

咏菊的古诗白居易11-06

古诗《咏菊》白居易赏析03-30

古诗咏菊白居易赏析08-01

关于郑思肖《自戒》试题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