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习语文的崭新境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酒酿王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酒酿王
酒酿王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于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或者说是一种民俗。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团子,乃待客的一种,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
黄阿二说:皮包水、水包皮乃人生的两大享受,神仙也不过如此。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荼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对他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
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只要指点指点,指派指派,人又省力,钱又多赚,这等好事别人想觅也觅不来。”黄阿二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黄阿二的酒酿总比别家的甜,比别家的香,比别家的酒酿汤多,问他有啥诀窍,他搔搔头说:“能有啥诀窍,凭良心做,凭经验做。”其他,他就实在说不出啥了。
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有时碰到孤老太孤老头,只要买一点点的,黄阿二就取出一把毛竹片刀来,把小钵头里的酒酿一划二或一划四,你这次拿回家称是这分量,下回买,准仍是这些分量。从无短斤缺两的。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
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那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日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他撑起身来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人们开始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由于“酒酿黄”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加上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最好最受欢迎,因而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
B.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黄阿二以自己“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为理由拒绝了这个要求。
C.黄阿二卖酒酿打出了牌子,不允许顾客挑拣,只能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挑拣,他就不卖。这是出于黄阿二个人的习惯,也说明他对自己酒酿的品质和重量十分白信。
D.从情节方面看,这则小小说有一定的故事性,主人公黄阿二的性格,主要不是通过故事情节,而是通过黄阿二的语言来展现的。
E.上午卖酒酿,下午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与茶友、浴友们谈天说地,黄阿二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满足,认为自己过的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2)与其他人的酒酿相比,黄阿二的酒酿有什么不同特点?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黄阿二这一人物形象。
(4)黄阿二坚持不扩大经营规模,每天只卖三十钵酒酿。你是否赞同他的这种做法?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做简要分析。
试题答案:
【答案】
(1)CE
(2)
①酿造的方式独特。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
②叫卖的方式特别。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③酒酿的质量好。黄阿二的酒酿总比别家的甜,比别家的香,比别家的酒酿汤多。
④他的酒酿特别畅销。黄阿二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
(3)
①酿酒技艺高。他的酒酿不仅与众不同,而且还深得大家的喜爱。
②讲诚信。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缺斤短两。
③做事有原则。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
④勤劳质朴。自己不动手做酒酿,黄阿二就感觉比死还难受。
⑤易满足。听到吃客对酒酿肯定的评价,感觉比吃人参还补。
(4)示例一:我赞同他这种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
①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
②如果扩大经营规模,黄阿二就必须雇佣工人来做酒酿,这样,酒酿制作过程就不再是全由黄阿二亲手操作,酒酿的质量就有可能难以保证。
③扩大经营规模来赚钱既违背了黄阿二的做事原则,也与他知足常乐的性格特点不相符,这样做反而会使黄阿二心中不安,生活过得不踏实。
示例二:我不赞同他这种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
①他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酒酿,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要求,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古庙镇以外的人来讲,就很难吃到他做的酒酿。
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做法不仅是他固执保守,不思进取的表现,还不利于弘扬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
③扩大经营规模,即使自己不能亲手做酒酿,只要指点的方法得当,管理到位,不仅可以保证酒酿的质量,还可以使这种传统的文化技巧传承下去。不然,一旦黄阿二有个三长两短,这种传统的独家美食就会失传。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说法错误,文中是说“听起来总像‘酒酿王’”;B项,黄阿二不肯多做酒酿的理由是怕酒酿的品质得不到保证;D项,这篇小说通过情节、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来刻画人物形象。
(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描述黄阿二酒酿的特点的语段主要集中在第1—6段。
第1段可分析出他的酒酿习惯方式与其他人不同,“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
第2段写黄阿二的吆喝方式与众不同,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第4段写黄阿二酒酿的销路比较好,“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
第6段写黄阿二的酒酿质量比其他人的好,“黄阿二的酒酿总比别家的甜,比别家的香,比别家的酒酿汤多”。
(3)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
侧面: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写出了他酒酿技术高超;“从无短斤缺两的。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写出了黄阿二做生意讲究诚信,从不缺斤少两;
语言:“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写出了黄阿二勤劳,酒酿制作讲究质量;“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皮包水、水包皮乃人生的两大享受,神仙也不过如此”写出了黄阿二知足常乐。
(4)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表明态度,是赞成是反对,然后结合黄阿二的人物形象具体分析。因为黄阿二是一个勤劳,非常知足的一个人,而且很在意自己酒酿的质量,如果扩大规模的话,质量得不到保证,从例子中可看出他拒绝一个公司经理要定做五十钵头酒酿的要求,就是黄阿二担心质量难以保证。分析时,做到有理有据即可。
【酒酿王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酒酿王阅读答案03-30
《酒酿王》阅读答案04-16
《酒酿王》阅读答案09-01
酒酿王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10-13
《王几何》阅读答案08-27
《王及善》阅读及答案06-11
《王猛》的阅读答案03-31
《包子王》阅读答案03-31
《包子王》阅读答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