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细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06-11 阅读答案

  浅谈细读

  杨葵

  ①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阅读都是速读和细读并存。从书的角度而言,有的完全经不起细读,比如很多畅销小说、随笔合集,粗翻翻还行,细读会发现“太水”了;而又有一些书,速读完全读不出好,简直是暴殄(tiǎn)天物。阅读的收效,与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这样说,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

  ②去年,买了一本新翻译的《方丈记·徒然草》,这本小书据说在日本家喻户晓,大致相当于中国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书做得很漂亮,拿到手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读得索然寡味,毫无被打动之感。这两天北京连日阴雨,窝在家里无意间挑了这本《方丈记·徒然草》细读,不想这一读完全不一样,突然就字字入心,欲罢不能。两次阅读感受如此不同,主要在于阅读速度。

  ③书读得太快,像旅人只顾赶路,无暇驻足欣赏沿途美景,而书中字里行间往往美景密布,无数细节动人心魄。 比如《方丈记·徒然草》书中这样的段落——“清早眺望往来冈屋的船只,感到自身如那船后白波,恰盗得满沙弥风情。傍晚桂风鸣叶,心驰浔阳江,效源都督琵琶行。”如速读,就是一堆华丽句子堆砌,必须细读才会读出其中的蕴意。白居易长诗《琵琶行》里写到“枫”,而日语里“枫”字发音同“桂”,所以文中会说“桂风鸣叶,心驰浔阳江”……如此丰盈至美,不细读如何领略?

  ④在今天这样以更高更快更强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作家写作面临的现实之一是,你费九牛二虎之力推敲文字,使其更精炼,但是读者没有那份耐心,他们反而会喜欢那些“水货”,因为那些废字废句,正好适合了一目十行的粗心。

  ⑤“速读”和“水货”就像一对黑白双煞,“速读”流行,“水货”才有市场,“水货”反过来又助长“速读”的流行。问题是,我们干吗要读得那么快?

  (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4期,有删改)

  1.请写出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3分)

  2.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水货”的意思。(2分)

  3.第②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作用。(5分)

  4.同样是讲“读书”的道理,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答案

  1.(3分) 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

  2. (2分)粗制滥造的作品(或者:质量低劣的作品,废话成篇的作品,低俗的作品)

  3.(5分)论证方法(2分):举例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3分):示例:以自己(两次)阅读《方丈记·徒然草》(不同)的感受为例(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中心论点(2分)。

  对比论证(3分):示例:将自己第一次速读《方丈记·徒然草》,读得索然寡味,与第二次细读,读得字字入心,欲罢不能(或:将自己两次读《方丈记·徒然草》不同感受)对比(1分),突出强调了“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中心论点(2分)。(其中分析1分,作用2分)

  4.(3分)

  示例一:不能(1分)。因为本文论述的是“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观点(1分),而材料讲的是“坚持读书大有益处”,二者侧重点不同(1分)。

  示例二:不能(1分)。因为本文论述的是“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观点(1分),而材料讲的是“广泛阅读(略读),粗略了解历史,大有好处”,二者侧重点不同(1分)。

  示例三:不能(1分)。因为本文论述的是“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观点(1分),而材料讲的是“只要读书态度端正,就能挤出时间来读”,二者侧重点不同(1分)。

  示例四:不能(1分)。因为本文论述的是“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观点(1分),而材料讲的是“读书必要性和重要性”,二者侧重点不同(1分)。

【浅谈细读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浅谈细读》阅读答案09-15

浅谈细读阅读答案10-25

古代姓氏浅谈阅读练习和答案06-13

《古代姓氏浅谈》阅读练习题答案08-09

精选的阅读练习及答案03-19

《等》阅读练习及答案05-28

阅读练习及答案09-11

《浅谈态度》的阅读答案07-08

浅谈态度的阅读答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