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见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1-06-10 阅读答案

  文言文《长见》出自《吕氏春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见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参考!

  长 见《吕氏春秋》

  智所以相过,以其长见与短见也。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故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也。

  荆文王曰:“苋 数犯我以义,违我以礼,与处则不安,旷之则不谷得焉,不以吾身爵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谷。”于是爵之五大夫。“申侯伯善持养吾意,吾所欲则先我为之,与处则安,旷之而不谷丧焉,不以吾身远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谷。”于是送而行之。申侯伯如郑,阿郑君之心,先为其所欲,三年而知郑国之政也,五月而郑人杀之。是后世之圣人,使文王为善于上世也。

  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矣。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至于师涓,而果知钟之不调也。是师旷欲善调钟,以为后世之知音者也。

  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功。”周公旦曰:“亲亲上恩。”太公望曰:“鲁自此削矣。”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日以削,至于觐存,三十四世而亡。

  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 ,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子不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先见而泣也。

  魏公叔痤疾。惠王往问之,曰:“公叔之疾,嗟!疾甚矣!将奈社稷何?”公叔对曰:“臣之御庶子鞅,愿王以国听之也。为不能听,勿使出境。”王不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今谓寡人必以国听鞅,悖也夫!”公叔死,公孙鞅西游秦,秦孝公听之。秦果用强,魏果用弱。非公叔痤之悖也,魏王则悖也。夫悖者之患,固以不悖为悖。

  题目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审知今则可知古 审:研究,仔细考察

  B.三年而知郑国之政也 知:主持,掌管

  C.不谷:不善。这是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战国策·齐策》),所以侯王称孤寡、不谷。

  D.师旷:先秦古书中往往把职业放在人名前,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身份。师旷,“师”为乐师,“旷”为姓,相传他精通音律,是个瞎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

  B.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

  C.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

  D.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文王很有远见,他有个臣子,叫申侯伯,善于迎合文王的心意,文王想做什么,他在文王之前就做了,但文王却不重用他,让他出奔到郑国,最后申侯伯被郑国人杀了。

  B.吕太公比周公更有远见,他采用尊敬贤人、崇尚功绩的治国方法,传位二十四世,而鲁国采用亲近亲人、崇尚恩人的办法来治国,逐步削弱,以至于到了仅存的地步。

  C.吴起在治理西河之外时,受人诋毁,被魏武侯召回,吴起预见到如果国君让他治理西河,就可以成就王业,可现在,西河很快就会被秦国攻取,魏国从此就要削弱了。

  D.魏惠王去看望生病的公叔痤,公叔痤向惠王推荐公孙鞅,让惠王把国事托付给他,如果不能用他,也不要让他离开魏国,惠王认为公叔痤很荒谬,结果秦国因卫鞅而强大。

  四、(24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5分)

  (2)以公叔之贤,而今谓寡人必以国听鞅,悖也夫!(5分)

  试题答案:

  9.D(“师”:乐师,“旷”是名)

  1O.A(A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承关。 B项①句中的“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句中的“之”,结构助词,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C项①句中的“者”,代词,放在词组后,指人;②句中的“者”,语气词,用在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D项①句中的“以”,介词,把;②句中的“以”,连词,表原因。)

  11.C

  12.B(吕太公比周公更有远见不对,文中没有表达这方面的意思)

  13.(1)后代如果有精通音律的人,将会知道此钟的声音是不调和的,我私下里为您感到羞耻。(5分。“知音”1分,“调”1分,“窃”1分,“耻”1分,大意1分)

  (2)凭公叔痤的贤明,如今叫我一定要把国事交托给公孙鞅,荒谬啊!(5分。“以”1分,“谓”1分,“听”1分,“悖”1分,大意1分)

  附文言参考译文:

  智慧之所以有差异,在于他是远见还是短见。现在对于古代,如同古代对于后世。现在对于后世,也如同古代对于现在。所以,知道了今天就可以知道古代了,知道了古代就可以知道后代,古与今、前与后是一样的。所以圣人能上知千年,下知千年。

  楚文王说:“苋譆多次用义来冒犯我,用礼来违戾我,与他相处就不安宁,远离他我就能自由自在,我不给他爵位,后世的圣人将会指责我。”于是授予他五大夫的爵位。“申侯伯善于迎合我的心意,我想做什么,他就在我之前就做了,与他相处就安心,远离他我的自由就没有了,我不疏远他,后世的圣人将会指责我。”于是送他让他出奔。申侯伯到了郑国,迎合郑君的心意,先做了郑君想要做的事,三年就参与了郑国的`政事,夏五月为郑人所杀。这是后世的圣人,使得文王在前世就做了好事。

  晋平公铸造了一口大钟,叫乐工来听它的声音,都认为声音很调和。师旷说:“不调和,请另外铸造一口。”平公说:“乐工都认为调和了。”师旷说:“后世有知辨音的人,将知道此钟的声音是不调和的,我私下为君感到羞耻。”到了师涓,师涓果然知道此钟声音不调和。这是师旷想要使钟的声音更为调和,以作为后世的知音人。

  吕太公望分封在齐地,周公旦分封在鲁地,两关系友好。相互说:“用什么治国?”太公望说:“尊敬贤人,崇尚有功绩的人。”周公旦说:“亲近亲人,崇尚恩人。”太公望说:“鲁国从此就削弱了。”周公旦说:“鲁国虽然削弱了,但占有齐国的一定不是吕氏。”以后齐日益强大,发展到称霸诸侯,二十四世后田成子占有了齐国;鲁国日益削弱,以至于到了仅存的地步,传到三十四代后就灭亡了。

  吴起治理西河之外,王错在魏武侯面前讲吴起的坏话,武侯派人召吴起回朝。吴起到了岸门,停车而望西河,流下数行眼泪。他的仆从对吴起说:“我私下看您的意思,把舍弃天下像舍弃鞋子一样,现在你离开西河而流泪,为什么呢?”吴起揩拭眼泪回答说:“你不了解我。如果国君了解我让我竭尽全力治理西河,那就可以帮助君王成就王业。现在国君听信坏人的议论,而不了解我,西河被秦国攻取为时不久了,魏国从此削弱了。”吴起果然离开魏国去楚国。不久,西河全部落入秦人之手,秦国日益强大,这就是吴起之所以有先见而哭泣的原因。

  魏国公叔痤生病。惠王去看望他,说:“公叔的病,唉!病很重啊!将对国家怎么办呢?”公叔回答说:“臣的御庶子鞅,希望国王把国事托付给他。如不能用他,不要让他离开国境。”惠王不回答,出来后对左右说:“难道不悲哀吗?凭公叔痤的贤明,如今叫我一定把国事交托给卫鞅,荒谬啊!”公叔痤死,公孙鞅向西进入秦国,秦孝公听他的,秦国果然就因此强大,魏国果然就因此而削弱,不是公叔痤荒谬,魏王才荒谬。荒谬者的祸患,本来就是把不荒谬当成荒谬。

【长见文言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长见文言文的阅读答案11-20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4-09

齐宣王见颜斶文言文阅读答案10-27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答案11-20

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11-04

《孔子见罗雀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11-03

《苏世长讽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4-09

苏世长讽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1-27

孟子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