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1
一、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和各班班主任及生活老师
二、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度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三、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和午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和午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加强早晨和中午的`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教师上报到学校办公室;
2、班主任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习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2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及各种传染病的的高发期,特别近期全国各地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让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我们幼儿园启动应给预案,制定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做到让家长真正放心。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1、成立组织机构
组长:xx(园长)
副组长:xx(副园长)
成员:全体教职员工校车司机
2、园长作为幼儿园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卫生工作,统一思想,迅速启动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工作预案,把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当作当前幼儿园重点工作之一
3、成立幼儿园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教师及保育员
二、向家长宣传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
我们通过宣传栏,网站等各种形式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三、做好晨间检查工作。
幼儿早晨入园期间,保健医和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幼儿,劝其在家休息。
四、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幼儿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六、适当锻炼身体
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七、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
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及玩完玩具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八、控制集体活动
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要求家长不带孩子到疫情区去,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发现孩子生病要报告给幼儿园。
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3
一、工作机构(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二、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度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三、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员上报到保健老师处;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习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_应急预案04-27
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07-10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08-11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06-11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精选8篇)08-23
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应急预案12-17
预防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02-15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12篇08-23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精选20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