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2024-05-21 应急预案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1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全园师幼的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逃生的本领,打造平安校园,结合我园实际,决定开展“幼儿园师生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本活动旨在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全体师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疏散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

  2、使全体师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队伍快、静、齐,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月9日下午15:30分

  三、组织领导:

  (一)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幼儿园应急指挥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总指挥由园长xx担任,在原定总指挥或者现场指挥无法到达现场时,由xx来担任指挥人员。

  1、应急总指挥:xx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2、现场指挥的职责:xx负责及时向总指挥xx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xx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

  3、通信联络组:

  负责人:

  职责:xx根据情况及时拨打紧急电话“110”,如遇火灾时,xx负责拨打“119”,保证通信联络畅通,保证各种指令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准确地传达。

  4、安全疏散组:

  负责人:

  成员:

  职责:主要负责疏散现场的师生员工。

  火灾发生时疏散方向:xx协助赵玉娇对小二班、小四班幼儿下天井楼梯沿后门进行疏散,xx协助赵玉娇对小一班、中三班、小三班沿后门进行疏散;黄琴丽协助陈莉娟负责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幼儿从玄厅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薛晨协助陈莉娟负责带领中一、中二幼儿从楼上下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将幼儿疏散到前操场空旷平地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防护救护组

  负责人:

  组员:xx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实施救治和处置。xx根据伤员情况拨打“120” 协助王娟做好紧急救助工作,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6、人数清点组:

  负责人:

  基本职责:

  四、具体活动过程

  (一)安全教育阶段

  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防止踩踏安全教育,结合户外活动课进行实地多次训练到位,使幼儿了解活动概况,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演习中发生意外,确保幼儿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演练

  1、演练开始

  (1)拉响警铃后,全体教职工根据指挥组安排迅速到岗,指挥全体幼儿从疏散方案的安全出口安全撤出教学楼,到指定地点集合。

  (2)撤离路线:

  (郑娇)协助赵玉娇对小二班、小四班幼儿下天井楼梯沿后门进行疏散,xx协助赵玉娇对小一班、中三班、小三班沿后门进行疏散;黄琴丽协助陈莉娟负责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幼儿从玄厅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薛晨协助陈莉娟负责带领中一、中二幼儿从楼上下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将幼儿疏散到前操场空旷平地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撤离方式:

  严格按照规定顺序上下楼,不抢不拖,各班幼儿下楼(或行进)时,都不得拥挤、推攘,不得超前,发现前面的人跌倒时,班主任立即吹哨示意停止前进,后面的幼儿应立即扶起前面跌倒的幼儿 ,以免造成踩踏事故,确保安全。

  2、xx负责检查幼儿情况,发现受伤幼儿迅速带出危险现场,xx立即对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实施救治和处置。xx根据伤员情况拨打“120” 协助王娟做好紧急救助工作,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3、各班幼儿 全部安全撤离后到指定地点集合,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立即上报总指挥。

  4、防踩踏演练活动结束。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2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全圆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逃生的本领,打造平安校园,结合我园实际,决定开展“幼儿园师生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本活动旨在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全体师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疏散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

  2、使全体师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队伍静、齐、快;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时间:

  11月15日

  三、活动组织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主任

  (二)职责分工

  总指挥:

  指挥全体教职员工到岗:

  宣传:

  带领各班幼儿按指定线路撤离:各班主任、课任教师。

  四、具体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

  (一)教育训练阶段

  各班教育训练: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安全撤离知识及撤离过程中的要求、注意事项的`辅导、教育与训练。要求队伍做到静、齐、快:从演练开始(警报拉响)到回教室止,自始至终不讲话,队伍整齐靠右行,快走但不追跑,不推推搡搡,整个过程严肃认真。并结合户外活动课进行实地多次训练到位,使幼儿了解活动概况,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演习中发生意外,确保幼儿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演练

  A)全体师生撤离

  1、撤离路线:

  各班从班级前门撤离到广场,整齐地站立在原先集会的位置。

  2、撤离要求:

  (警报拉响)全体师生听到警报声:

  ⑴、3分钟内全体教职员工到岗,指挥幼儿撤离。

  ⑵、5分钟内各班幼儿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排队撤离。

  ⑶、8分钟内全体师生安全转移到大操场。

  要求:班主任在幼儿队伍的前面,课任教师在队伍的最后面。

  3、清点人数: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3

  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世界各地惨不忍睹的踩踏事件,让学生认识其后果的严重性和事故发生原因。

  2、通过知识问答,让学生知道遇有紧急情况如何应对,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3、通过防踩踏演习,把安全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示踩踏事件的新闻报道、图片、视频)

  观看了国内外、校内外发生的触目惊心的有代表性的踩踏事件。让学生说出看后的感受。

  二、同学发言,分析原因

  1、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

  师提出问题:联系上面出现的视屏,分析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2、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场所

  三、联系实际,寻找隐患

  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哪些地方可能发生踩踏事件?(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评选安全小组)得出:

  (一)在我们学校踩踏事故的`诱发因素存在:

  四、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问题: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在上下楼梯时应该注意什么?(请同学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梳理并课件出示下面的做法: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遵守秩序,靠右行走。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在楼梯间不打闹、不搞恶作剧等。

  五、完成问答,提高认识

  问答题(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最后评出安全小组)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我们面临危险情况怎么办?如: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还是快跑?为什么?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鞋子被踩掉或鞋带开了怎么办?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怎么办?

  4、若被推倒怎么办?

  (全班同学模拟动作)

  六、实际行动,形成能力

  防踩踏演习(评出安全团队)

  (模拟出操时大量学生同时下楼时的情景)

  七、全课总结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防止学生发生踩踏事故是校园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的楼梯是发生踩踏事故的主要地点,为了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设计了《公共场所防踩踏》这节课。通过教学,学生体会到发生踩踏事故的严重性,体会到防止踩踏事故的重要性,知道了学校存在发生踩踏事件的地点,懂得了如何防止在校园内发生踩踏事故,学生也通过演练和模拟动作提高了能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4

  为保证教学顺利、安全地进行,为了能在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师生能安全有效地实行疏散。进行一次全校性疏散演练,现制定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1、强化全校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突发事件时的防踩踏能力,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

  2、提高师生进行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的能力。达到在发生火灾、发生踩踏、地震、意外伤害等事故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目的。

  3、通过这次疏散演练,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更好进行自我保护的目的;掌握逃生的方法和提高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组员:xx及全体班主任

  三、时间:

  20xx年10月30日下午大课间。

  四、演练地点及路线

  地点:教室、操场

  路线:各班由教室经安全的通道疏散至操场集合。

  五、演练过程

  1、演练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疏散演练时的相关事项说明包括本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到达的目的地及注意事项等;保护人员到指定位置做好准备。

  2、以门卫室警笛为信号开始疏散演练,按做操的班级位置集合。

  3、演练总结:各班清点人数并上报,评点演练过程,总结得失。各班排队回教室,班主任组织本班对该次疏散演练进行班级总结。

  六、注意事项

  因本次演练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班主任在疏散演练前要加强宣传和教育,要告诉本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到达的目的地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在演练的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事故。班主任应告知学生如下内容:

  1、各班主任在教室里组织好疏散队列(可以按行或列),在学生开始疏散时班主任应在教室门口外侧进行指挥,根据学生的`通行情况、保持合适的疏散速度,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随最后一个学生进行疏散。

  2、在疏散过程中,注意上下阶梯、转角的安全;大同学不能冲撞小同学;不随意停留;不随意大呼小叫(特殊情况除外)。

  3、在疏散过程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到应及时停下脚步,并大声告知后面的同学及时停止前进,摔倒的同学要设法保护好自己。

  4、演练前要让学生检查好鞋带,放下不必要随身物品,听到演练信号,立即放下手中物品,不要拣拾疏散过程中掉下的物品,防止人倒地发生踩踏。及时外出逃生。

  5、各班上课教师或离教室前后门最近的学生,迅速到教室门口扶好门,保障门口畅通。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5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尤其是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提高师生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为使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故拟定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防踩踏演练,具体防踩踏预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管理,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学校的消防安全。

  二、演练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有关加强校园安全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加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防火、灭火工作,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通过消防安全演练,让学生学到有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做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灾害预设:

  当校园的一教室因冬季取暖突然失火时,在火光、浓烟之中,学生会产生惊恐失措现象,或慌不择路发生拥挤,或缩成一团任火蔓延。可能发生学生被烧死、踩死、呛死、挤死的恶性伤害事件。

  四、组织机构:

  1、指挥部学校成立灭火和防踩踏指挥部。

  总指挥:汤臻校长成员:王友明房从东刘先华

  2、义务消防队组长王友明王成松李光杰岗位职责:

  (1)熟悉并能使用学校配制的消防器材,掌握灭火知识(事先练习,演习前准备好材料,演习时向学生示范)。

  (2)据学校防踩踏预案,组织师生疏散演练。

  (3)实战时现场灭火、抢救被困学生和救护伤员。

  职责:指挥学生疏散撤离,做好人员和物资的疏散自救工作。

  五、前期准备阶段宣传发动和培训阶段(10月12日止)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南岚小学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预案》,通盘筹划和指挥火灾应急避险演练。

  2、组建学校义务消防队。由行政、后勤、课任教师、等组成学校义务消防队(以男性为主),学习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并组织校义务消防队进行实战演练。

  3、落实相关安全措施。重点是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情况,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情况,以及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检查,燃气和电气设备检查等。

  4、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向学生宣传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意义、应急自护办法等,对学生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玩火、不玩电,不触摸有电源标志的器物、不拨弄公共场所开关,不擅自使用电器。教育学生在火灾发生时严禁学生拥护逃生,不提倡学生参加救火工作。

  5、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课,提前讲解有关防火、救火、救人资料,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自我保护知识,开展消防灭火自救培训。并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疏散练习,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教育学生发生火灾时,能够做到:

  ①遇火不慌,头脑冷清。

  ②判明情况,思考对策。

  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

  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6、后勤部门提前在操场上划定安全警戒线,检查灭火器及灭火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平时负责管理,让这些器材处于正常状态。

  六、应急实战演练。

  防踩踏演练日期:20xx年9月15日下午第二节课。要求:

  1、听到报警铃声后,上述人员各就各位,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2、各班主任按学生疏散路线图送学生有条不紊地向安全区(操场)疏散,同时要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学生撤离时要求做到到排队迅速、快速而有秩序的撤离,每人随带一条湿毛巾,以便用湿毛巾捂嘴

  3、撤离后在操场集中排队,各班班长协助教师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并及时上报给班主任。班主任整理并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及时上报给现场指挥。

  4、由义务消防队成员向学生介绍灭火器使用方法,并演练。

  5、学生代表实际操作灭火器使用方法。

  6、在警报戒除前,各组人员协助班主任维持学生在安全区内的秩序。警报戒除后,各班按次序回班负责疏散的老师要确保(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学生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6

  为提高全校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应对能力、自救逃生能力,掌握应急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安全事故发生后的逃生路线,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逃生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1、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能力和应变的能力。

  2、师生了解安全疏散知识,知道班级应急的撤离路线,避免发生踩踏。

  3、发生踩踏事故时,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五年级11班学生为全校师生做模拟踩踏事故突发状况的应对演示,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演练对象

  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1——6年级全体师生。

  三、演练时间:

  20xx年10月22日(周五)上午课间操时间。

  四、成立演练指挥部

  学校成立演练领导小组,确保演练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年级主任各班主任

  各楼层护导到位巡视:

  一层:蓝永帅二层:xxx、三层:xxx、四层:xxx、

  体育馆:xxx、二期:xxx、三期:xxx、

  演练拍照:xxx、

  医疗保障:xxx、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

  5、负责将事故在第一时间呈报上级有关部门。

  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五、防范准备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全国各地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利用晨会、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掌握在遇到危险情况下能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

  2、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后勤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教学中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三是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应对学生加强安全、纪律、文明礼让的教育。

  学生中心对学生加强安全、生命教育,利用广播、板报、网络等宣传媒体向学生明确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到专用教室上课、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对护导、值日老师的工作加强督查落实。

  护导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学生参加集会、做操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必须由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带队按照规定路线行走;中午、下午放学时必须由最后一节课的老师组织学生排路队出校门。

  (2)制定学生疏散预案

  每位教师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应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上课期间,教学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发生拥挤踩踏,便于及时组织疏散。

  3、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1)学生在经过楼梯因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时,在场教师要及时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抢扶被压倒的学生。

  (2)一旦发生踩踏,在场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领导接报后,立即组织教师对后面拥挤的学生进行疏散。

  (3)对受伤学生进行逐个了解情况,一般伤情,学校应立即把受伤的学生送到医务室检查治疗,有严重受伤者,学校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重伤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4)学校立即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并派专人护送、照顾,直到受伤学生监护人赶到为止。

  (5)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外,必须立即向学校报告,再由学校在第一时间报教育局。

  (6)学校要做好其它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恐怖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7)学校应在事故发生后的8小时内将应急处理情况书面报告学。报告内容包括:踩踏事故发生的时间;学校名称、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目前的紧急处理措施;报告人和报告时间等。

  六、演练要求

  (1)学校先由方主任进行防踩踏逃生演练知识培训,班主任讲清疏散要求和注意事项后,学校总指挥发出疏散信号:“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按应急预案展开行动,从安全通道立即疏散;应急管理人员请立即到位”。通过校园广播系统通知正在上课的教师立即进行有秩序地疏散。

  (2)班主任老师根据广播和路线安排,迅速组织学生离开教室,有秩序地下楼并向操场安全地疏散。

  (3)负责各楼梯口安全的导护老师指引从楼内跑出的学生向操场集中。

  (4)学生操场按平时升旗时位置站队,由级部主任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5)本次活动1——6年级师生人人参与,务必高度重视,班主任提前按要求做好周密、细致的安排,各教师按分工按时到岗,履行职责,若因失职造成安全事故,按学校相关要求追究其责任。

  七、演练过程:

  (一)老师到达指定护导位置学生撤离路线:(红色数字班级先行)

  (二)学生按路线撤离

  (三)活动总结

  1、各班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操场集合,但不能影响其它班级的通过路线。

  2、各班主任向年级主任报数,年级主任向xxx、校长报数。

  [具体汇报规范语言为:报告总指挥,一年级应到xx人,实到xx人。](注意,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必须是一致的,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留在教室。)

  3、xxx、校长做活动总结。

  (四)各班带回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7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逃生的本领,打造平安校园,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固河镇中心小学预防踩踏应急演练活动”。本活动旨在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全体师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教学楼疏散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

  2、使全体师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队伍静、齐、快;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演练安排

  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

  4月11日(周二)上午课间操

  地点:各班教室及教学楼前操场

  三、管理人员职责:

  管理人员及老师应做的,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时要到达负责的岗位,楼梯拐角处,疏散路线等都要人负责。

  总指挥总负责:xxx

  人员安排:xxx(负责哨声信号)

  xxx(负责前楼)

  xxx(负责东楼楼梯)

  xxx(负责西楼楼梯)

  xxx(操场)

  xxx(负责中间楼道)

  xxx(负责疏散路线上学生安全)

  xxx(负责演练好的清场)

  四、活动要求

  (1)活动开始,所有学生在教室内直接按座位次序就坐,迅速从楼道内撤离,从各个不同的安全出口撤出教学楼,到楼前操场集合;要求参加演练的学生听到警报,沉着冷静不慌张,严肃有序不嬉闹,服从指挥不抢先,互相帮助不拥挤,按照集会的路线迅速撤离。

  (2)从教学楼内撤离出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操场按集会顺序排列。在活动结束前,从教学楼内撤离出的学生不能随意再次进入教学楼内。

  (3)全体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必须时刻注意学生的情况,避免楼梯、过道拥堵造成危险。楼层管理教师要提前明确自己负责的区域有几个班级学生通过,待学生全部通过后才能撤离。

  五、具体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

  (一)教育训练阶段

  1、全校师生集中学习《预防踩踏事件知识》

  各班教育训练各xxx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安全撤离知识及撤离过程中的要求、注意事项的辅导、教育与训练。要求队伍做到静、齐、快:上下楼梯靠右行。上下楼梯中间留出一条小间隙,这样上下楼井然有序,速度也快,即便有人跌倒,也不至于踩踏。如果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立马停止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停下!前面有人摔倒不要拥挤,后面的人妖立即停止脚步,稳定秩序。若不幸自己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好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二)应急演练

  (A)全体师生撤离

  1、撤离路线:

  按集会线路撤离到操场,整齐地站立在原先集会的位置。xxx站在队伍前。

  2、撤离要求:

  (警报拉响)全体师生听到警报声:

  ⑴、1分钟内全体教职员工到岗,指挥学生撤离。

  ⑵、2分钟内各班学生在xxx的带领下排队撤离。

  ⑶、6分钟内全体师生安全转移到大操场(各道口的教师随最后一班学生撤离到大操场)。

  3、清点人数:

  各班到场后,xxx立即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汇报结果。

  六、疏散路线:

  东楼道:六年级一班、五年级三班、五年级二班、一年级一班、一年级二班

  西楼道:三年级一班、三年级二班

  中楼道:二年级一班、二年级二班、四年级一班、四年级二班、五年级一班、六年级二班、六年级三班

  疏散的集中地点:楼前操场

  七、演练结束,总结演练的情况。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8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严防校园拥挤踩踏意外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预防校园拥挤踩踏意外工作方案。

  一、成立预防拥挤踩踏意外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加强教学楼楼梯安全护导工作

  为了加强楼梯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意外的发生,安排了每一层楼、每一天的课间安全护导人员,认真护导,尤其在升旗仪式、课间操及大型活动时,护导老师更要认真负起安全护导的责任,校领导定期到教学楼各楼层进行巡视督查。

  三、加强教育,提高珍爱生命意识。

  1、加强对教职工的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安全防踩踏专题会和全校教职工安全教育专题会,学习安全常识,布置、总结安全工作,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强化安全意识,并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建立起“全员负责,人人参与”的学校安全工作体系。刊出安全板报,强调楼梯安全护导的重要性,让每一个教职工真正认识到学校安全无小事,安全警钟长鸣。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1)充分用好宣传阵地。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工具,向学生进行了预防拥挤踩踏意外的专题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升旗仪式、课间操及大型校园活动时,上下楼梯遵守秩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白安全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的重要性,每期由少先大队部牵头,组织预防拥挤踩踏主题班队会一次,各班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在楼梯间拥挤、打闹、搞恶作剧,上下楼梯相互礼让,不跑、不争,上下要靠右行,不逆行,不在楼梯扶手上滑行,遵守秩序,注意安全,遇到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听从老师指挥。每月组织学生办一期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发生拥挤踩踏意外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

  (3)学校每期制定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学生疏散演练一次,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四、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在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后勤每月一次落实专人校园安全排查、检修,检查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安全。

  各楼梯护导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下课、升旗仪式、各类集体活动后)准时到岗到位,一丝不苟地履行护导职责,护导人员因事请假应随时指派专人替补,因护导人员没能准时到位造成事故的,应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9

  一、演练目的

  为了使学生了解踩踏等突发事件应急避险知识,掌握应对危险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带来的人身伤害,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科目:

  防踩踏演练

  三、演练时间:

  20xx年4月27日9:35

  四、演练地点:

  xxx实验小学校园内

  五、演练形式:

  实战模拟演练

  六、举办单位:

  荣成市xxx实验小学

  七、模拟情景

  本次演练主要模拟进行紧急疏散过程中防踩踏事故。

  八、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xxx

  副组长:xx

  成员:xxx

  工作职责:

  xxx校长负责本次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总指挥工作。

  xxx、xxx副校长分别负责南院、北院的现场疏散指挥工作。

  其他领导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分管年级师生紧急疏散演练工作。

  (二)各工作小组

  1、协助指挥小组:各班班主任

  职责:演练前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带领学生撤退;到达指定地点后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报告现场指挥。

  2、疏散引导组

  职责:负责本次学校组织的消防紧急疏散演练活动中,师生的疏散引导工作。

  3、医疗救护组

  职责:负责紧急疏散演练过程中的医疗救护。

  人员安排:

  朱长霞、宋淑会负责疏散演练过程中受伤人员现场伤口消毒、包扎的救护工作。

  4、其他小组:

  (1)体育教师负责分管年级学生的操场集合纪律组织。

  (2)王波:发布紧急疏散信号,并且做好演练计时工作。

  (3)宣传报道:xxx

  (4)摄像:xxx、xxx照相:xxx、xxx。

  九、演练步骤(程序)

  1、9:30,各楼层引导人员迅速到位;班主任清点人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指导——疏散路线,疏散要求:两列纵队、有序撤离、听到有人摔倒的.提示后,应该立即停止前进。

  2、警报长鸣:9:35开始,组织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由王波老师发布警报并开始负责计时)学生听到警报后,听从指挥,立即排成两列纵队,按照指定路线由班长带领开始有序疏散,班主任老师在班级最后,确保学生全部疏散完毕。

  3、开始紧急疏散。

  (1)在各层疏散引导人员指挥下,全体同学由班长带领,自觉排成两列纵队按预定路线有序疏散,撤离到操场。如果在疏散演练过程中有学生不慎摔倒,后面的学生要立即向后大声喊“停下!停下!停下!”同时停止不动,负责引导的老师或前面的同学马上拉起摔倒的同学,然后才能继续撤离。

  (2)各班主任清点疏散人数,发现少人,迅速与疏散演练总指挥部联系。

  (3)如发现有同学受伤,立即与救护小组联系,并展开救护。

  4、集合地点:北院操场做操位置;南院在升旗场地,按升旗的位置站。

  到达集合地点后,班主任老师清点人数,向各年级主任汇报。年级主任向副总指挥汇报。

  5、演练点评阶段

  (1)现场副指挥xxx、xxx副校长评点本次演练。

  (2)现场副总指挥:下面我宣布xxx实验小学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圆满结束。各班级及各工作小组有序带回。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10

  一、教学内容:

  集会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的:

  讲述及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拥挤踩踏的事故处理方式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的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的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来自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的事故。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二)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3.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三)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的`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四)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的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五)案例分析

  陕西省某县城关小学19xx年12月28日清晨举行周会。7时许,在学校广播和铃声的催促下,教学楼上千名学生争先恐后奔往学校操场集会。学校副校长杨某未将教学楼西边楼梯铁栅门打开,使得二、三、四楼七百多名学生只得全部涌向东楼梯口。学生们下到二楼和一楼楼梯拐弯处时,因楼道电灯末开,跑在前面的学生摸黑与少数上楼放书包的学生相遇,造成双方拥挤,个别身材小的学生跌倒后引起上下楼梯受阻,造成严重拥挤,酿成特大伤亡事故,死亡6至11岁的小学生28人,伤59人。

  四、小结

  在一些集会或大型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进、离场,不要争先恐后或追逐打闹,要冷静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11

  一、基本情况

  我园主体建筑是三幢教学楼加办公楼,教学楼是跳空楼中楼三层,楼层高达20米左右、目前我园500多名幼儿,都是3—6岁的无任何防御能力的幼儿,如果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幼儿惊慌失措蜂拥而至,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坍塌等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演练目的:

  为了进一步强化师幼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我园模拟情景,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服从指挥、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实地操作,检验全园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旨在培养教师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正确指挥的能力。

  三、组织领导

  总指挥:

  副指挥:

  成员:各段年级组长、保育组长、各部门负责人

  通讯联络人

  组长:

  疏散引导组

  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配班教师以及后勤工作人员

  安全防护组

  组长:

  组员:

  医疗救护组

  组长:

  四、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1月31日(星期四)上午9:00

  地点:教学楼各活动室(起点)、幼儿园操场(疏散集合点,)

  五、演练项目与过程

  (一)地震逃生疏散演练

  1、紧急避震

  2、信号员(唐杰)发出“地震警报”信号(拉响警报声)、广播喇叭通知班级逃生。

  3、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幼儿“地震来了,不要慌”,教育幼儿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活动室、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三角处或课桌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他物保护头部,但不要靠近窗口。

  (二)地震后紧急疏散演练

  3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广播通知开始疏散。

  幼儿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活动室,准备进入紧急疏散、各班主任负责本班人员疏散,按照指定的疏散次序和疏散路线,迅速到操场集合、注意:疏散引导组在地震发生时,要先疏散需要紧急救护的人员如儿童及行为能力差的人员。

  六、预定路线撤离(如遇特殊情况,由总指挥另行安排)

  1、一幢楼大二班、中二班所有人员从东边楼梯按秩序下楼到幼儿园操场转移;

  2、一幢楼大一班、中一班所有人员从中间楼梯下到幼儿园操场转移;二幢楼中四班、大四班从中间楼梯下到幼儿园操场。

  3、二幢楼小三班从大型玩具二的大门出口去幼儿园操场集合;小四、小五从通往保管室的'通道大门绕大型玩具三去幼儿园操场;

  4、二幢楼大五班、中五班从东边楼梯下去幼儿园操场集合;

  5、二幢楼大三班、中三班从西边楼梯下去幼儿园操场集合;

  汇聚地点:幼儿园操场,大家按做操的秩序排列,小班统一在西边路道。

  6、严格按照规定顺序上下楼,不抢不拖,各班幼儿下楼(或行进)时,都不得拥挤、推攘,不得超前,发现前面的人跌倒时(可以在训练时指定一名本班的教职工跌倒),班主任立即吹哨示意停止前进,后面的幼儿应立即扶起前面跌倒的幼儿,以免造成事故,确保安全。

  7、各班操场集中后及时清点人数,将人数统计情况报告副指挥。

  8、总指挥方园长总结本次演练。

  9、班主任老师事先向幼儿讲清此次活动的意义、活动方式及活动注意事项,以免演练时引起幼儿恐慌、事后应做好心理辅导,注意分析事件中出现的隐患,以便在以后的训练中改进。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12

  一、演练目的

  使学生了解安全疏散和防踩踏知识,掌握应对危险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

  副指挥:

  三、演练步骤

  1、让学生知道安全疏散的路线和疏散后集中的地点。

  2、进行模拟发生危险的.演练。

  四、演练安排

  1、演练时间:

  2012年3月18日下午第三节

  2、演练内容:

  疏散演练和防踩踏演练。

  3、警报信号:

  危险发生的信号:敲紧急钟声为警报声,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疏散。

  五、管理人员职责

  疏散演练和防踩踏演练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得到锻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管理人员及老师应做到:

  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疏散路线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安全疏散

  2、要严肃,要当作是真的危险发生,而不是一种游戏。

  3、在疏散途中,如发现拥挤、摔倒,在摔倒或拥挤后面的学生或老师应大声喊“站住”,同时停止不动,教师招呼学生停下,等险情排出后,再招呼学生按顺序撤出。

  4、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作出处理。

  5、集合后及时清点人数。

  六、防踩踏应急措施

  1、发生踩踏事故时,应及时送受伤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学校、家庭、教育局及有关部门报告。

  3、注意事故现场保护,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

  4、妥善处理事故。

  七、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

  (一)、疏散路线和集中地:

  从教室前后门出到球场按早操队形集中。

  (二)、疏散注意事项

  1、要有顺序地疏散,在出教室门时,学生不能互相拥挤,避免跌倒,出现踩踏事故。

  2、老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4、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以班为单位集队,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班主任(或班长)并向总指挥报告。

  报告顺序:六年级——五年级——四年级——三年级——二年级——一年级

  八、演练结束

  当各班到齐集中地点,经查实人数无误后,总指挥总结经验,提高学生应急避险演练的效果。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13

  学生安全重于泰山,为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制定预防学生踩踏事故措施及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安全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级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并签定安全工作责任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起床、吃饭、集合(含上操、升旗、学校或级部集会等,以上统称集合)等集中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每月一次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应急处置机构及分工

  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工都负有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队伍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校各类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1、现场指挥组

  组 长:

  组 员: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现场协调组成员:各级部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贯彻传达领导指示,报告处理情况,协调有关单位(如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负责救援和抢险。

  3、现场抢救组成员:校医、体育教师

  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治。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应及时到第一线参与现场救助工作,并负责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在现场的最高领导即为现场抢救组指挥,每一个成员及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到现场救助工作中。

  4、善后处理组

  组 长:

  成 员:

  负责对死难、受伤职工家属及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5、信息报道组成员:

  负责事件报告的起草、把关工作,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

  6、后勤保障组成员:

  负责处置安全事故过程中的车辆、接待、物质保障等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育与管理

  积极开展学生防踩踏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认真开展校园隐患大排查,加强对楼道问题的专项检查和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具体做好如下工作:

  1、班级定期开展防止拥挤事故发生的.安全专题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救自护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2、总务处定期仔细检查楼梯间设施,保证楼道、楼梯的照明,及时更换照明设施,要按照国家标准加高、加固楼道栏杆、楼梯扶手,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及时疏通封堵和占用的疏散通道,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值日领导重点检查督促,并做好记录。

  4、制作悬挂防踩踏教育警示牌,教育和提醒学生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禁止追逐、打闹。

  5、集合按学校指定路线行走,确保学生的安全。强化对学生起床、吃放、集合、放学等关键时间节点的安全管理。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起床、吃放、集合等集中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要适当错开时间,分级部、分楼层逐次下楼,学生不能乱窜楼梯,所有值班教师或任课教师分楼层定点定时定位置进行安全疏导,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6、任课教师按时上课、下课,不占用学生上厕所的时间,避免下课时的拥挤。

  7、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学校值班领导与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8、冬季结冰时间,楼梯卫生区清理不用湿拖布清理,避免结冰路滑,滑倒造成事故。可利用气温较高时彻底清理。

  (二)明确责任分工

  1、责任分工:

  (1)公寓楼:学生起床

  学生下楼秩序的维护由级部值班教师负责,各级部分别负责本级部所在楼层。

  (2)教学楼:

  凡在教室上课的任课教师下课时遇到集合、吃饭等学生集中下楼梯活动,须负责学生从教室向外有秩序疏散,并注意控制疏散人数,防止楼道因人数过多而出现的拥挤现象。

  二层负责人:东西楼梯口分别为高一级部管理主任、干事;

  三层负责人:东西楼梯口分别为高二级部管理主任、干事;

  四层负责人:东西楼梯口分别为高三级部管理主任、干事;

  2、疏散顺序及路线:

  (1)先低层后高层:先疏散一楼、其次二楼,再三楼,继而四楼,最后五楼;

  若发生局部火灾,疏散顺序为:先发生火灾的楼层,其次是此楼层以上的楼层,最后是此楼层以下的楼层。

  (2)先中间后两头。从东、西两个楼梯分别撤离,各楼层班级的撤离的次序相同。如下示意图:

  注:①②③为班级疏散的顺序

  学生的疏散集合点为大操场,集合方式为课间操队形。一般情况下(如演习、火灾),按照做课间操的路线,学生排队(临时排定)向集合点疏散;如发生特别紧急的情况(如地震),则由各级部管理主任临时指定路线。下楼梯时,班长在队伍前,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在队伍尾。

  原则:因学校是未成年人密集地,无论发生什么险情,都要把学生的疏散转移工作放在首位,并特别保证不发生人员踩踏。到达疏散集中地后要立即清点人数,并将缺到人员的大概位置告知消防抢救队负责人。

  四、重大安全事故报告

  1、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值班及发现事故人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情况报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并同时将情况报市安全科或办公室。

  市局安全科电话:

  市局办公室电话:

  2、报送时限:一般事故2小时内报送;重大安全事故即发即报,必须在半小时之内报送到市(可口头先报,后及时报送事件进展情况)。

  3、报送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5)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14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现制定石老人小学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工作职责: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根据事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和发布解除救援行动的信息,各小组按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岗位责任、互相配合的运行原则,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向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2、组织协调组及职责

  组长:xxx、

  成员:xxx、各正副班主任

  工作职责: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部署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学校内部之间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安排专人关注社会舆论,做好舆情处置;如有大量媒体关注并有负面言论,及时向区教体局办公室报告。组织协调组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报告部门、部门负责人和报告人。报告内容经校长审查同意后送交教育局。属校方责任保险事故还要及时报知保险公司。

  3、善后处理组及职责

  组长:xxx、

  成员:xxx、各正副班主任

  工作职责:进入事件现场进行调查;查明事件原因、过程、影响、后果及组织者;接待听取伤患人员家属意见;依法研究提出事故善后解决办法;查清事件责任及责任人;提出对责任班级及责任人员处理办法,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学生家长的思想疏导工作。有出现死亡病例时负责做好相关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和善后处理工作。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及调查工作。

  4、信息通联组及职责

  组长:xxx、

  成员:xxx、各正副班主任

  工作职责:做好宣传工作,平息谣言或误传,保持社会稳定。负责事件相关信息的整理、报送;负责事件处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阅、相关材料的记录、装档、留存;根据组织协调组的.统一安排,负责接待各类咨询、采访等。做好教师和学生教育工作,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绝对不能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对情绪反应较大者安排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校长或上级部门同意,由小组统一对外发布消息。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5、疏散引导组及职责

  组长:xxx、

  组员:xxx、及其他全部教师

  工作职责:灾情发生,根据学校应急预案的启动,迅速赶赴事发现场,组织指挥现场学生安全通道有序、迅速、安全撤离到安全地带,组织现场保护、现场勘察、维护现场秩序。

  6、抢险救护组及职责

  组长:xxx

  组员:校园保安

  工作职责:赶赴现场,首先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如果有学生受伤,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救护处理。同时叫旁边教师或学生联系校长,组长在赶赴现场的同时通知抢救组成员迅速到现场。在急救车到达前,负责受伤学生救护处理。组长通知学校门卫要确保急救车进校后有人引导。急救车到达后,组长应立刻向急救人员报告情况,派班主任和校医随车参与救治;及时将伤病情况向领导汇报

  7、后勤保障组及职责

  组长:xxx

  组员:xxx

  工作职责:组织采购相应的器材与物资,在领导小组的协调下,与其他各组密切配合,做好应急物资的供应,确保应急物资够用、可用。

  三、应急处置

  1、灾情发生时,组织协调组立即报告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决定预案启动,协调各组工作;预案启动后第一时间上报区教体局,视情况联系派出所和医院请求支援;派专人做好舆情工作

  2、信息联络组通过广播等各种形式告知全体师生紧急疏散,为自救和他救赢取时间。时刻掌握人员和物资受损情况,并及时上报给领导小组。

  3、疏散引导组迅速打开各通道及疏散口,保持疏散通道畅通;组织疏散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4、抢险救护组在灾情发生时,负责抢救伤病患者,并视病情及时协助120急救做好抢救工作,及时上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人员受伤情况。

  5、后勤保障组做好应急物品的供应,协同其他组做好门卫管理,禁止无关车辆和外来人员出入。

  6、注意事项:各组成员协同作战、听从指挥。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15

  一、预防措施

  1、完善制度。在上级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并上报。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办公室牵头,以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全体教职工。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第一责任人,行政值日、上课教师为直接责任人,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实行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5、添置设备。学校要对照配备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照明等设施的配备。

  二、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1、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校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情况,彻查事故原因,并建立相关名册。

  2、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3、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三、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

  1、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有学生受伤,打电话、口头向学校行政值日报告,再由行政值日逐级报告;发现较严重事故,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由领导小组向上级教育部门及当地政府报告。

  2、在组织抢救工作的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散交通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3、应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妥善处理相关问题,确保问题的解决。对一些谣传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四、事故调查及处理

  1、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任何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违犯刑律由公安司法部门对相关管理者实行连带责任追究,追究刑事责任。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 16

  学生的安全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完善、改进学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为加强学校管理,消除管理漏洞,严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机构设置与要求。

  1、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2、要求:对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上下楼。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开展隐患排查,加强学生管理。

  认真开展校园隐患大排查,对楼道问题的专项检查和研究,加强学生在校课间管理,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

  1、利用国旗下讲话及大型集会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声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2、利用校园橱窗及班级黑板报宣传,加强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撤离、疏散以及逃生等安全防护意识的教育。

  3、各班要结合实际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一起讨论怎么预防拥挤踩踏,遇到危险情况下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

  4、学校总务处派专人定期仔细检查楼梯间设施,及时更换楼道照明设施和清理楼道堵塞物,并在楼道醒目位置竖立警示标志,保证楼道明亮畅通。

  5、强化对学生上操集合、上下楼梯、放学疏散等活动安全的重要环节管理。结合学校实际,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上下楼,楼层值日教师定点定时进行安全疏导,负责维持秩序,确保学生的安全。

  三、加强楼梯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制定措施提出要求。

  针对学校的'楼梯、走廊等事故易发地,根据学校的实际在不同的情况下提出不同的管理措施和要求,从根本上消除管理漏洞。

  1、课间操、升旗仪式的管理要求

  管理要求:学校大型活动不要求学生的快速集队,要把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放到首位,一切活动的前提是确保学生安全。

  有序:各班学生依照学校设立指定的集队地点和明确的集队路线,在走廊和楼梯以及操场的位置分年级、分班级错开集队的方式有序进行。班主任或当班教师负责组织分流学生,避免学生拥挤。

  有节:要求各班级在行进中掌握自己的节奏,和前后班级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从学生的管理中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2、日常课间管理

  在政教处、班主任平时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教育的同时,课间各楼层值日教师应针对学生在日常课间活动中的一些如跑跳、追逐打闹等有安全隐患的行为习惯给予指正,并将个别过激学生详细情况反映到政教处、班级。另外,当班上课的教师要负责课间学生集队下楼梯的安全疏导工作。

  四、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

  信息报告:学校一旦发生了学生的拥挤踩踏事件,第一当事人应在第一时间立即向行政领导汇报,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上报时间。由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并迅速开展事故处理措施。学校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事故责任人不得在事故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小组成员、值日领导、学校保安员以及班主任必须马上赶到事故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全力抢救,有效地维护师生安全,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领导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相关急救部门(110、119、120)求救。

  根据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全体师生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五、本预案即日起执行。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防踩踏安全的应急预案11-04

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11-03

防踩踏应急预案06-23

防踩踏应急预案07-25

防踩踏安全的应急预案13篇11-05

小学防踩踏的应急预案11-04

学校防踩踏应急预案12-21

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05-06

小学防踩踏应急预案05-25

幼儿园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