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

2022-04-13 演讲稿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那么,怎么去写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 篇1

  同学们,有谁知道上个星期五,也就是10月16日是什么日子?是世界粮食日。那第一个世界粮食日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又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呢?1979年,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以期引起人们对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每年世界粮食日,包括粮农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都会开展各种宣传与纪念活动。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因此,我今天想要讲话的主题是《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我国历来崇尚“节俭”。《周易》曰:“君子以俭德辟难。”《左传》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唐朝时期的魏征也曾言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古至今,崇尚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反之,当浪费成为一种普遍的习惯,社会的根基就将会动摇。所谓“俭节则昌,淫奢则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再看看我们的身边,垃圾桶里,经常会有同学们吃剩的馒头、面包、火腿肠等食物;有的同学觉得食堂里的饭菜不合胃口,不假思索随手就倒了,情愿再花钱买一些不利健康的零食填饱肚子。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也许有的同学会说,饭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愿意怎样就怎样。可是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你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父母的血汗,你丢弃的也不只是些米饭,还有勤俭节约的美德。的确,一个人的浪费看起来不要紧,但许多人的浪费就不一样了。何况,我们中国的粮食正存在着一个很严峻的考验: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如果粮食产地面积和产量都越来越少,而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到20xx年,拿什么来维持那么多的生存呢?另据了解,目前全球仍有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8.5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每年约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面对这样的现状,你还能心安理得地浪费每一粒粮食吗?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生活、对待未来的态度。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惜粮食,文明用餐”。说到爱惜粮食,相信很多同学就会想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是李绅的《悯农》,他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老师也想把两位名人节约粮食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第一位说的是传奇皇帝朱元璋,这位布衣天子在打江山和坐江山时,规定自家的餐桌上每日上的是三菜一汤再加一碗白米饭。就是在他生日的晚宴上,其岳母自作主张多加了几道菜,也得到他的批评,席间小孩洒了几粒米,他瞪着眼睛,自己以身作则夹起掉了的米粒,并吃掉。他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第二位是一代伟人我们警爱的周。周向来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

  但是,看看我们食堂的餐厅里,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学很是挑食,饭菜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还有同学甚至有的菜一口都每吃。浪费现象触目惊心。有人统计每年宁波餐桌上倒掉的饭菜浪费值10亿元。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死去。同学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说,我们的同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更要注重合理的的营养吸收。那就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学生吧!学校会对各班浪费情况进行评比。

  另外,在文明就餐上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几点:

  1、安静

  包括进餐厅,排队领饭、汤,就餐过程不说笑,餐具轻摆放,吃好后安静离开。

  2、有秩序

  排队进餐厅,管理的老师同学要严格要求。对纪律不好的班级和同学要求整顿好再进入。

  3、卫生

  保持桌面整洁。不把食品带出食堂。食堂边的楼梯经常有饭菜,校园也时常有果皮。

  上周,学校对小干部进行了培训,希望积极发挥管理、督促作用。班主任老师要每天下班级了解学生就餐情况,每桌指定管理小干部,经常听取小干部汇报,班级开展评比活动。同学也积极监督检举。学校也每天安排人员进行检查记录。每星期进行一次统计,学期评比。

  最后,希望我们全体同学能共同努力做到“节约粮食,文明就餐”。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现在的中国地大物博,粮食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可是浪费粮食的现象也随着现况,“节约”一词在人们心里渐渐的淡忘。吃饭已不成问题,但节约粮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的粮食现况是不容乐观的。20xx年我国谷物,棉花的总产量约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仅几百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补给古代王朝的粮食,可是由于人口猛烈增加,人均占有粮食竟然比古代少了不知道多少斤!根绝20xx年的人口普查统计,我的人口已经到到十三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现在都已经20xx年了,不止有人口增加,粮食减少的吧!

  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是我国的第一大问题。如今,浪费粮食应该是最可耻的行为之一,因为粮食就相当于慢性自杀!大家看到,现在铺张浪费的越来越多的,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虽然说我们中国人是饿不死的,但中国人应该珍惜粮食的,如果继续浪费粮食,以后只有没有粮食的情况会发生!

  另外,我们应该有“一饭一票当思亲”的朴素情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选种,播种,施肥,收割,加工等,每一粒粮食饱含了农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汗水和辛劳!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粮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正是由他们的劳动,我们才能吃上美味的大米饭。也许平时我们不放在心上,但到最后最普通的食物也是为美味的食物!

  记得上餐馆吃饭时,不要为了面子就去浪费粮食,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粮食,然现实过得更加美好!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让我们知道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然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把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全抛脑后,有些学生,常常浪费粮食,糟蹋粮食,还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要知道,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国家执政兴帮的基础。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的粮食消费国,因此,在全球粮食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坐食空山,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及时做好充分准备,那就是珍惜粮食、节约粮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更是我们的命根子。如果有哪一顿我们吃不上饭,就不能正常学习工作,吃饭是天下大事,粮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珍惜粮食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更是珍惜了人们的劳动成果。古诗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生活的地球,可供生产粮食的耕地并不多,而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被不断蚕食。就全世界而言,粮食并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几亿人口因贫穷或自然灾害或战乱经受着饥饿。可以这么说: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粮食是宝贵的,要珍惜粮食。这谁都会说,但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体会粮食重要性的人却并不是很多。在校园里,我时常看到有些住宿的学生将馒头咬了一口就随手扔了,水槽中还有一堆堆白花花的米饭……在他们看来,倒掉一些剩饭剩菜不值得大惊小怪,一点剩下的饭菜也值不了多少钱。他们不知道,这些倒掉的粮食,粒粒都是我们生活在农村的父母用汗水换来的呀!每每看着这些倒掉的饭菜,看着真是让人心疼!

  今年是第xx个世界粮食日,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成为节约粮食的表率。节约每一粒粮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应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珍惜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而要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我们都曾学过这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如今,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足了起来,餐桌上的菜肴多了起来,人人过起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也就会忘记以前人们劳作的辛苦。渐渐的,铺张浪费几乎成为了现代人的标配。在酒足饭饱之后,餐桌上总是会剩下不少的食物。不妨去深思一下,如果人人都这样的话,这样富足的生活还会持续多久?

  在现代,世界上仍然有多到数不过来的人们在忍受着饥饿与寒冷。我们比起他们来说,难道不是幸福的吗?民以食为天,而我们现在却将食物丢之弃之。让我们来想一下:每当中午,食堂中挤满了饥肠辘辘的学生,其中,不乏有的同学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拿去倒掉。为什么?因为饭菜不合他的胃口。只是因为这样,每天中午的剩菜堆中就会堆积出数不清的饭菜。同学们,当你将它们倒掉的时候,可曾想过那些仍然处于饥寒交迫中的人们,他们连饱餐一顿都只是奢侈,而我们却在这里大肆的浪费,这难道不是可耻的吗?

  每年的10曰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他的'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同学们,试想一下,当我们提高了对食物的重视程度,还会去铺张浪费吗?一个人的浪费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当全校,全市,全省,乃至于全国的人民都开始了铺张浪费,还会只是微不足道的吗?反过来想,当一个人开始了节约,或许没什么,但是当全国上下的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开启了节约的新时代,还会是不起眼的吗?有一个词语叫做:积水成渊。我们不妨将他改编一下,积粮成山,怎么样?一点点的积累,到最后回馈给你的,会是巨大的成就。不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从节约一粒米一叶菜开始,以微薄的贡献,来搏击令全世界人民不再受饥寒交迫的新时代。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此,我呼吁各位: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努力,只为了那不再有饥寒的明天。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 篇6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自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谈到农业,多数人会想到我国粮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急速增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来看,粮食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

  再回头看看,又有多少不珍惜粮食的人,将热蒸蒸的白米饭倒入到垃圾袋,真是太浪费了!有的人以种粮食为生,当我们的粮食不足时,是从哪里获得粮食呢?我国人口己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减。从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每年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难道真的等到我们沦为饥饿贫困交加的弱国时,我们才会对随手仍掉的馒头米饭略待珍惜吗?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 篇7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节约粮食。

  “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君子以俭德辟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贫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时豪华奢侈,在穷时就会死于饥寒。”“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我们要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上的态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意思。其实不是的,参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培养良好的现代生活习惯实现的。

  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 篇8

  “民以食为天”,这话我深有感触。

  小时候,在爷爷的怀里,就得知粮食对人的重要。饭桌上,爷爷见我们兄妹拔饭丢了饭粒,他便心疼地一颗颗拣起往嘴里送,一边讲起他缺粮少米的那些日子:“我娃,爷像你们大时,你祖公哪养得活你爷,早就送到地主家放牛讨饭吃去啦!那时一斗米能买一大坝田呢!”往后,父亲的唠叨里依然还夹杂着一些共和国饥饿的历史,三年的自然灾害不知饿死了多少人,那险些饿死而又活过来的人们自是把粮食看得格外珍贵,对粮食自有一份特殊感情。

  我能记起的只是大集体最后那年分粮的事了。爹娘都是队上的好劳动力,共挣了400多个工分,一年下来也只分到1000多斤稻谷,这还是我家分到粮食最多的一年。听娘讲,要是往年顶多只能分个800斤稻谷,不掺这就掺那,一年总没能吃上几顿白米饭。我当时还看见队长三狗大爷笑眯眯地把队里分剩的几十斤苞谷叫寨上穷得叮当响的那几家背了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寨上人欢天喜地的把集体田地,沸沸扬扬地分了又分,我家分到一亩水田和几亩旱地,几块黄泥巴土,爹娘为此还高兴得几夜没合上眼。

  当人们带着极大的热情打理手中的土地,种下各自的希望时,一场罕见的灾害向我们地方袭来,饥饿又一次卷土重来,靠国家的供应、救济,我们才淌过了吃蕨粑和野菜充饥的日子。到了1984年,风调雨顺,我家就丰收了一回,全家人靠4亩地收了3000多斤稻谷,比集体时多了4倍,打那时起我家就开始吃上了白米饭,那是爷爷们从未过上的好日子。

  1992年,我到县城读高中,在城里听人家讲杂交稻种能够增产两倍,于是就省了半点钱半信半疑的到种子公司去问,好心的阿姨帮我装好稻种后,千叮万嘱要按科学方法种植,我用笔记本记了整整两页,喜滋滋地趁周末赶回家去讲给爹娘听,爹哪里肯相信:老子几十年都是栽一把秧子,栽一根会结得好谷子才怪,还要栽两次,又麻烦又费时,一根一根怕是要栽到别人收谷子。我好说歹说,还把报刊上杂交水稻增粮增产的报道让他看,他勉强答应育4包稻种,我特地请了几天假,在家帮爹搭了个简易的育秧棚,把秧子育了出来,让他们在家慢慢地栽。放假回来,姐告诉我:栽小秧那阵子,寨上别家洋芋都除了草,苞谷全下了种,就我家还未做那些活,3个人差不多栽了半个月才完事,寨邻看了都说:“他家今年是在办怪,怕是要两头结谷子。”

  秋后收割奇迹出现了,经爹苦心管理,那年我家稻子出奇的好,收割时我看着那壮实的秧杆和饱满的谷穗,一根种苗竟发出十多根来,我也惊奇,开始感叹科学的神奇,当然寨上的堂公伯叔们就更觉奇怪了。在往年的基础上,我家多收了3000多斤,稻子压弯了爹那坚实的肩膀,我发现爹一贯愁眉不展的脸上溢出了难得的笑容,从此他开始相信科学,带头宣传科技。

  寨上的人傻眼了,多收了3000多斤,算起来应该是两头结谷子啦!杂交水稻给他们大开了眼界。第二年,家家户户买来杂交稻种向我家取经。打这后,寨上的粮仓都能装得满满的,不愁吃不上白米饭了。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 篇9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何谓“光盘”?“光盘”就是吃光你的盘子。

  据新华网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也就是800万吨蛋白质和300万吨脂肪。

  看看这些数据,是不是令你大吃一惊。想不到平时浪费一点点粮食,积累下来,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吧。

  其实浪费现象最严重的不是我们平时的吃喝,而是公款请客。我妈曾经在酒店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员,放假的时候,我喜欢去那里玩并等她下班一起回家,偶尔也客串一下小服务员。在那里我经常看到,很多酒桌上,人民只顾着拼酒,很少动筷子吃菜,所以大多数时候桌上的食物只吃了一点点,到最后却不打包带走,只留下一桌子动了几口的丰盛佳肴,服务员也只好将它们拿去倒了。看到这些,我看真心疼。

  我国人民现在仅仅跨过小康线,仍有一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但是总有那么些人一请客,不管人有多少,菜一点就是一大桌子,不吃完也不打包。这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浪费。

  很多人认为,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如果桌子上都是吃的很干净的盘子,就会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很没面子,或不够诚意。

  讲排场,出手阔气,就是大方,反之,就是小气。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是非常错误的,却不知,爱惜粮食是文明,拒绝浪费是文明。

  在那些人们大方的同时,殊不知,有多少贫困的儿童吃不饱穿不暖;秋天农民伯伯们是如何“背灼炎天光,足蒸暑土气”,辛勤劳作的。是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么让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开展“光盘行动”吧!

  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关于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全活动主题演讲稿(通用9篇)】相关文章:

传承长征魂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3000字01-01

带上宽容之心 共筑中国梦08-30

分享青春共筑未来演讲稿03-21

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讲话稿03-23

共筑长城2500字作文03-05

扬帆中国梦共筑生态家环保作文_学生作文大全03-29

匠心筑梦主题演讲稿04-12

共筑校园和谐的蓝天作文03-07

牵手共筑碧水蓝天征文2500字02-08

我与公司共成长主题演讲稿03-19

成功话题的演讲稿 教师师德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