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话中秋演讲稿

2021-09-15 演讲稿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你写演讲稿时总是没有新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圆话中秋演讲稿范文(精选12篇),欢迎大家分享。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1

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2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心如梦般的漂泊,情如过眼的云烟,当炎热还未曾完全退去的时候,金桂却已飘香,明月悄悄丰腴。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的身旁。爹呵,您那蹒跚的脚步,踩踏在儿的思念里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满头的白发,丝丝牵扯着儿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儿与双亲月圆人不圆,总是隔着千重云,万座山,总是在这个中秋的日子,儿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堆积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游离,丝丝缕缕放飞在落日的黄昏,那温暖的夕阳,是母亲柔和的脸庞。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朦胧的记起儿时的情景,那些个再也寻找不回的欢乐中秋,没有精美的月饼,没有丰盛的晚宴,没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却有乐趣却有幸福却有满足的笑容挂在母亲甜蜜的脸上。那些温馨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岁月却将当年那个青涩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将那以往年富力强的父亲折弯了腰,将那满头青丝的娘亲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回头再望来时路,故乡的记忆依然如此清晰,即便许多地方已改变了太多,但还能记得当初的景物,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棵挂满了金黄色果子的银杏树,一轮干净明亮的中秋月。当时的天真烂漫,与兄弟姐妹围坐在中秋月下,听父亲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烟讲过关于月亮里住着寂寞嫦娥的故事,当时母亲在月下一脸幸福的样貌,不时将针在发间擦抹缝补着衣裳,闭上眼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下午好:

  秋季的天空最蓝也最亮,让人莫名的神清气爽,浓郁的桂花香仿佛在卖力地解读收获才是这个季节的属性,我也最爱这个季节,我出生的深秋,那轮让人心驰神往的故乡的月。

  故乡的月,是每逢月半倍思亲的秋。又是石榴红,超市的货架上不经意间已经排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却不抵儿时的什锦月饼让我回味,简单的白糖馅儿,粗糙的面粉加上密密麻麻的黑芝麻,吃在嘴里窸窣作响,最让人难忘的要数那五颜六色的青丝红丝果脯肉了。

  每年盼到中秋都会拿着什锦月饼跑去与小伙伴们一齐分享,几双洗小手细心翼翼的从月饼上扣下果脯,你一根绿的,我一口红的,仿佛那时的欢笑声才是儿时中秋的味道。

  故乡的月,是远方“天凉了记得添衣”的声声叮咛。从入路工作后,我学着克制思乡情愫的,不只是游子之情,我的父母同样也在学着忍受思念:

  从一开始学会使用微信视频通话,到逐渐改为语音留言,再到之后偶尔的一句“天热注意防暑”、一声“天凉记得添衣”,尤其是我司机单干后,家人好像也开启了“单干”模式,家庭微信群里少了互动式的寒暄,转而变成了陈述报道式的小视频留言,偶尔主动跟父母视频细节中才发觉他们的感冒才刚刚好,而他们留给我的往往是那句:“你在外好好工作,我们不用你操心,自我必须要照顾好自我……”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年轻时拼命想远离的那个地方,在每个月圆的夜晚,都成了自我追忆和怀念的天堂。可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却只能将一切思念寄托于微信和这轮故乡的月,愿父母身体健康,愿亲人顺心如意。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4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一一班的周,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中秋节回归传统》。

  众所周知,三天后中秋节将是我们的传统节日。8月15日是美好的一天。这一天月亮趋于完美,引申为团圆。人们和家人聚在一起,把自己最好的感受传递给亲人。这一天桂花香很暖,这一天月饼的味道很甜。因为那个叫幸福的东西融入其中,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但是同学们,到了中秋节,我们是不是就觉得可以放一天假?我们忘了小时候抬头看天空中明亮的满月时的惊喜了吗?我们忘了古代的嫦娥传说了吗?我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中秋节家人团聚的快乐和充实?难道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节日的代号,一个沉重的礼仪负担?

  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其中深刻的底蕴有望被我们挖掘出来,守护并代代相传。但现在有些人宁愿在圣诞节飞舞的雪花下互相赞美,却忘了在明月高照的时候回望过去。每一个精致的礼盒都完美而隆重地粉饰了他们的爱情。传统不需要这样的物质叠加!它一直静静地生活在历史的某个角落,等待着人们的召唤,尽管它正被人们年复一年地遗忘。

  想想为什么韩国人可以公开称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要开始。我不希望最后让传统文化走这条路。

  等了两天回家,能不能用心去见见好久没见面的爷爷奶奶?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品尝一个月饼,把你的思绪带回他们的时代。我们能不能静静地站在月光下,感受它的神圣洗礼,给亲人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我们能不能耳语一句中秋诗词,和家人共度一段美好时光?不再浮躁,不再迷失在世界的喧嚣中,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自己,找到家庭的真谛。

  让我们把那轮明月捧在手心,虔诚地祈祷。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将以古老而富有诗意的光辉覆盖大地。让我们看清过去的轨迹,看清未来的方向。

  让中秋节回归传统,让它带来的温暖和情感回归我们的生活。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国,中秋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她寄托着我们无限柔美的情思,承载着我们无比浪漫的情怀,传承着我们无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风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与大海相思,旷野与天空互唤,草木与阳光相依,星星与月亮相悦。中秋!更是把父母与儿女,爱人与亲人,游子与故乡的心紧密相连。

  中国人是重情谊的,中秋节是个多情的节日!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人们毡席地坐,登高赏月,遥寄远方,倍思亲人。无论何时何地,云卷云舒、星月轮回,改变不了的是人们心中深远悠长的思乡之情,挥之不去的是我们对爱人、亲人、友人最缠绵最真挚的不了情。这些深情浓浓的汇成了中秋节圆圆的明月,汇成了人们心中深挚的期盼:让天宫月娥免去凡间灾难,送去我们对亲人朋友最真诚的祝福,愿我们的海外游子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中国人是浪漫的,中秋节是个诗情画意的节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我们吟诵这耳熟能详的诗句时我们脑海中是多么浪漫的画面,我们心中洋溢着多么神圣的情感,我们为古老的中华民族而自豪,为我们崇高不朽的中华文化而骄傲!

  中国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节更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月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人类未来希望的第八大洲,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国人的想象就已经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灯火阑珊的中秋,明月寄托的,是中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与神往,寄托的是中国人富有创造性的飞天梦想。如今,飞天已不再是梦想,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壮美升空。火箭腾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阳和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卷。从此,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进了一个新的里程,中华民族的振兴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兴旺和平的时代里,在这个祥和美好的节日来临之际,我更想对大家说:请珍惜家人和师长对我们的爱,珍惜我们的同学情,珍惜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吧!让我们为亲人更加幸福,祖国更加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吧!

  最后,祝我们的亲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合家欢乐,幸福美满!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说起中国节日,我对中秋节情有独钟。中秋节是农历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蕴含“团圆”的意义。“十五的.月亮圆又圆”。中秋节,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美丽的传说,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蛾奔月”。传说嫦蛾偷吃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在较早的记载中,嫦蛾偷吃了仙丹,变成了美丽的仙子。奔月后,嫦蛾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了。她希望与家人团圆,于是便有了中秋节。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一直是人们认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三国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人逐渐淡忘了中秋节原有的韵味和意义。传统中秋名俗遭淡化。中秋节的文化韵味荡然无存。80后、90后大多从小接受现代西方文化、新型文化思想的熏染,对传统文化、团圆文化没有深刻的记忆与传承,而把中秋节当成休整娱乐的假期,人习惯以短途旅游或者朋友聚会的方式庆祝中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得加快,使整个社会充满了浮躁的气息,形成了“有节日无文化”的现象。国家把中秋节定为法定节日,就是要我们品味中秋节念的文化韵味,重视中华传统文化。

  当甲午马年的中秋节来临的时候,让我们泡上一杯浓浓的香茗,摆上一盘香甜的月饼,仰望一轮明月,吟涌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在诗情画意中度过这美好的夜晚。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又是一次中秋前夕,我悄悄走出家门,来到了那纵横交错的乡间小路,太阳落山了,天却依然散着几分光,不至于一下子暗淡。细听蟋蟀悠闲地拉着他的小提琴,间或还有未死的知了在“知了”,我坐在湿软的青草上,望着那一抹渐渐逝去的余光,刹那间天空被黑暗笼罩。不多时,太阴来了,她没有太阳那种绚烂,那些辉煌璀璨大气的光,她只是温柔的抚着。满天星辰也接踵而至,带着自己那微薄到微不足道的,却又实实在在的光。

  我仰卧在遍布着泥土芬芳的草地上,嘴里嚼着草根,闭上了双眼。我听到了潺潺流水,悠悠风吟,几缕微风拂面过,一阵寒意透心凉。我睁开了眼,月华如练,淡淡的照耀在树上,草上,河上,也照耀在我心里,驱走了那份夜晚的黑暗和寒冷。相对于太阳,她虽然也散发着光芒,但照亮的范围到底只是一小部分,世界上还存在很多寒冷与黑暗。她的光茫不像太阳那样强而有力,却多了一分小鸟依人的柔美,少了一分豪放粗犷的热情。我耳边似乎又回荡起了东坡先生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一阵失神,真要千里才能共婵娟啊。

  我起了身,游走在小路上,路已悄然无声,连蟋蟀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小路。耳边回响的只有沙沙的脚步,不时寒鸦哀鸣,平添许多凄凉。在太阴地柔抚下,我平静了。不觉中我化成这乡间世界,融入其中。这一刻的我仿佛不再是我,却又是实在的我;似乎超脱了过去,然而什么也没有。我喜欢这种安宁的静,而又讨厌它的无争;喜欢独处的闲适,却排斥它的孤独。

  举头望明月,太阴依旧是那般无暇,云涌而上,透过那层薄雾,她更添了几分光彩,朦胧中,四下里,凄清无声蔓延。明天就是中秋了,可人又要何时才能团聚呢?“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在天上没了亲人在身旁陪伴大概也是这种感觉吧。真怀念当年“一家老少堂前聚,美酒茅台饮数斤”的感觉啊。往事如烟,那些幸福和快乐也终于消逝了。

  我继续向前走,是条小溪,溪水空明,月光下,它仿佛是动态的羊脂白玉。溪水斗折蛇行,一往无前,不知最后又有几滴能返回到故土?又有几滴可以回到过去?

  天暗了,几滴小珠飘到我的脸庞上。雨下来了,没有一点征兆,就下来了。那雨如牛毛,花针,细丝,有一丝的寒意,有一丝的悲凉。雨越下越大,滴落在我脸上,分不清到底是雨是泪,又顺着我的脸滴落在泥土上。

  不知不觉,我已绕回了原处,我悄悄地走进了房,大人都已经睡了。我在月下轻轻地许下一个心愿,希望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正当夜幕降临,皎洁的圆月冉冉升起。在这凉风习习的夜里,月亮倒映在水面,风儿清清地吹拂着水,水中的月儿恰似一朵白莲随风飘动,为夜增添了几分羞涩。

  在这月朗星稀的宁夜,风清月秀,我们一家人坐在凉台上一同赏月。在此时,这枚新月像梨花一样明,把皎洁撒向人间,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我们在这迷人的月色中,如同坠入了梦境。

  妈妈起身从屋里端出一盘月饼让我们一起分享。我接过月饼,“妈,为什么每年八月十五都要吃月饼呀?”“是为了纪念嫦娥,所以每年中秋节都要吃月饼。”“那又为什么要纪念她呢?”“这还有个传说: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人间像个火炉。天庭派嫦娥劝后羿的化身——阿牛射其他九个太阳,嫦娥完成了任务就要回天了,可是和大伙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在上天的早晨为大家做了月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楚楚动人、善解人意的嫦娥,就每年中秋节都吃月饼、赏月纪念嫦娥,流传至今。”“哦,原来如此啊!”

  我们边吃月饼,边聊着……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世事难料,也道出了千里相思的情感。

  为了谨记“端午节”的教训,中国从今年开始把农历八月十五定为国家法定节日:中秋节。并放假三天。我期待着“中秋节”的来临。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早已飞出窗外。下课后,我箭一般地冲出教室,打包回家。坐在车上,我想着今年真爽,既可以尽情地玩,又可以和父母团圆过中秋节。

  这个中秋真的非同寻常。回到家后,家里的气氛异常兴奋,可家人的兴奋汇总却掺杂着一丝感伤。妈妈对我说,家里来了一个亲人,在你爷爷那边。妈妈笑着问:“你能猜出是谁吗?”看这诧异的笑容,我心想,是不是有二爷爷的消息了。以前听爸爸说他有个二叔,只是不知道他在何方,难道会是他回来了。我果然猜对了,是那个“不成器”的二爷爷回家了。

  几年前,我还常听爷爷念叨,提起他有个弟弟比他小20岁整。听说,他年轻时放荡不羁,喜欢闯。在那旧年代还没听说有打工的,他便背上行李走南闯北了。他离开家那年22岁,本着自己年轻力壮,没向家里要一分钱,那是还正在闹“文革”,国家混乱,他没有方向,没有投奔,孤身一人心想“车到山前必有路”。他爬过火车,走过夜路,不畏艰难,练就一股“横”劲。找到工作后赚了一点收入,带着钱回过家一次,爷爷硬留他在家,他却不依,又走了。又是几年后,他在外不知闯过多少个地方,也不知对方的地址,此后的联系便中断了。一直音讯全无。

  此刻,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素未相识”的年仅五旬的老人。他头发微白,烟黄色的面孔显得有点瘦。他就是失踪了三十六年的亲人——我的二爷爷。我爷爷以为那么多年他孤身漂泊、杳无音信,认定是被人害死了。陌生,太陌生了!我的爸爸都不见得记起他的模样,不过仔细一看,他确实和我爷爷长得很像。

  经过几天的交往,便和二爷爷的感觉很亲近。十五的晚上,我们先祭拜了奶奶,二爷爷跪在奶奶的遗像前哭了。爷爷也哭了,我们都哭了,我们是喜极而泣呀。“奶奶”也看到了我们全家人都团聚了。我想这个中秋节过得是在不寻常。然后大家一起吃了团圆饭。二爷爷因在外漂泊多年口音都变了。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的儿啊,我的孙儿啊,我对不起你们,我没有为这个家做贡献,反倒让你们牵挂我……”

  中秋节本是快快乐乐的,而我们一家人却在泪水中度过,可我们却多了一个至亲的人,难道这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吗?还是一个巧合?让我们在中秋佳节团聚一堂。生活大概就是这样,磨难是福,团圆是福吧!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1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秋的夜晚有点凉丝丝的。也许前期反热,难得最近凉爽,心情极佳并留意观赏20xx年的中秋之月。

  开始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树杈上,胆怯地张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大地,偷窥着我。看,月亮终于蹬开树梢飞向天空。我屏住呼吸,不敢弄出声响,怕惊了月亮转而缩回去。她徐徐地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向上,再向上……高高地升起来。月亮从几朵银灰色的薄云中探出身来,圆嘟嘟的脸蛋上,挂着甜美的笑容。光亮柔和,给中秋的夜晚增添上几分妩媚。

  此刻,房屋是银灰色的,树木是银灰色的,就连我也成银灰的了……天地一色,不容许有其它色泽。什么叫月色无瑕,此番就是。月色下,几只小鸟扑棱棱飞起,不时发出几声鸣叫。这大概应了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的景致吧?月光似水,水波映月。瞧,那边的池塘里正倒映着嫦娥仙子美丽的倩影呢!

  此刻,月亮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在云层中钻进钻出捉迷藏呢:时而遮掩半个脸,时而显露半个身,时而挥挥水袖逗云彩,时而飘飘裙裾捉星星……

  我好像听到月宫嫦娥抚琴弹奏的天籁之音,又像看到玉兔欢蹦着朝我奔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多少文人墨客对月当歌,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啊!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1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八月十五中秋节,象征着团圆。今天,我们一大家也大摆宴席,在一起过中秋节。

  前几天,妈妈就买回了几盒月饼,等着这一天送给外公外婆。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就上街买了许多菜。街上可热闹了,菜场里挤满了人,个个人都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还没满的,都挤在店门口争先恐后的买东西,好像这些东西都不要钱的。

  中午,我们来到外公家,吃完午饭,等待着夜晚的来临。好不容易等到了夜晚的到来,我们把大圆桌端到外面,在桌子上放上了美味佳肴,月饼,还有饮料和酒。

  我们一家八个人,围坐在圆桌前,吃着菜,喝着酒水,并不时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我吃了一口月饼,抬头看着天空中的月亮,不禁使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带我飞到了月亮上。

  这时,我看到了一座古式宫殿,门开着,我就走了进去,一只白的像雪的兔子蹦到我的面前,我正想抓住它,可是它一蹦一蹦的跳开了,我赶紧跟上去,这时面前又出现了一道门,我推开门,只听里面传来悠扬的琴声,我往里一看,一位衣着朴素的女子正坐在前面的亭子里弹琴呢,那只小兔子正躺在那位女子的怀里,我想,那位女子应该是嫦娥,兔子应该是嫦娥的玉兔吧!突然一阵笑声把我的思绪拉回人间。

  我又吃了一个月饼,这时的的月饼吃起来更加好吃,让我觉得无比幸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月,欢声笑语。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12

尊敬的各位导领、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在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中秋已伴随着秋天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曾经,多少文人墨客流落他乡,写下了多少思乡念亲的诗词佳作,而大多都写在秋天,写在中秋。是呢,“愁”本是秋天的心境啊。而中秋节,却在这样令人忧愁、感伤的日子里,带给人别样的心情。

  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或许会有“不知思落谁家”的伤感;但也许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与旷达。抬头望天时,那一轮圆月是多么地明亮。是啊,毕竟她的身上寄托了多少对亲人的祝福,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啊。然而对于我们,对于可以与家人团聚的人们,中秋无疑是美好的,虽不及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但那份宁静、安详与温馨却令人向往。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说,一过中秋,一年就要过去了;每月过了十五,这个月也即将过去。是啊,中秋的脚步将至,年关也快来临了。不禁令人感叹时光易逝,不觉地回忆起往事来。

  每年中秋,我总习惯与家人围坐在庭院里,品着月饼,看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还可以听长辈们讲诉月亮的故事。似乎有太多的东西隐含于被古今之人所仰视的这轮明月中了。那嫦娥奔月,久居广寒宫的故事,至今也听不厌烦,它代表了圣洁与美丽。我更爱独自矗立于阳台上,感受那如水的月色,穿透过层层阻碍,从身上滑过,向更远处伸展蔓延。小时候听老人们说天上有道银河,雨是银河决了堤,倾泻下的天水。可我觉得,这水色的月光,更似那银河里的天水,清澈、凉爽,不含一丝杂质。儿时的我总爱凝视月亮,总是望眼欲穿地寻找嫦娥、玉兔的踪迹。却史见那皎洁的月光溢满人间,将游子的思绪与祝福送到千里之外,送回家中。

  中秋节,总有众多来来往往的文人骚客将它留于笔下,抒发胸臆、感悟人生。中秋月,沉淀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每吟诵着苏轼的《阳关曲》,再看那圆月,她便如一个羞怯的少女,轻移莲步,也牵引了我的视线。我仿佛看见了广寒宫内,那轻舞广袖的嫦娥,我仿佛看见了这月之仙的痛心与悲伤,仿佛看见了她眼角尚存的泪痕。她把自己的寂寞与惆怅、痛苦与彷徨,全部融在了自己曼妙的舞姿之中。

  月光清寒,依旧挡不住人们归家的近切及团聚的渴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让我们放下所有,以快乐的心情迎接即将来临的中秋佳节,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美好的明天!

【月圆话中秋演讲稿范文(精选12篇)】相关文章:

1.花好月圆话中秋演讲稿范文

2.花好月圆话中秋作文

3.月圆之时话中秋优美散文

4.花好月圆话中秋演讲稿范文500字(通用6篇)

5.月圆中秋精选作文

6.花好月圆话中秋作文集锦

7.中秋赏月圆话团圆-写事作文

8.月圆中秋作文范文

9.花好月圆话中秋演讲稿500字(通用6篇)

上一篇:迎中秋演讲稿 下一篇:小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