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步式题。
2、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
2.准确计算混合式题。
课前准备:口算卡,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口算题(见口算卡)。
(1) 学生看口算卡说得数。
(2)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同级运算)
(3)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
2、谈话导入,出示主题图。
3、提出问题并解答。
根据图中提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二 教学新知。
1、教学例1。
(1) 板书例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解决的?
(3)学生尝试解答并交流后集体反馈:
方法一:72-44=28(人) 28+85=113(人)
方法二:72-44+85
=28+85
=113(人)
(4)说说解题思路和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对比两种方法。
2、例举生活中的例子。
(1)根据编出的问题列式计算,请学生板演。
(2)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3) 观察各题的相同点。
(4)提问: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教学例2。
(1)板书例题并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怎样理解“照这样计算”这句话呢?再分析数量关系。
(3)学生尝试解答后集体交流:
方法一:987÷3×6 方法二: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4)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含有同级运算。②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③都不含有小括号。
不同点:例1是含有加减法的运算,例2是含有乘除法的运算。
作业:
1.说说下面的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算一算。
3.列式计算(综合算式)。
4.解决问题。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总结出什么了呢?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板书: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方法一:72-44﹦28(人) 28+85﹦113(人)
方法二:72-44+85
﹦28+85
﹦113(人)
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
方法一:987÷3×6 方法二: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
教学反思:
1.我在设计本节课时,让学生自始至终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冰天雪地”的出现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得到答案,使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编出类似例1的实际问题,把理解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巩固,而且不易忘却。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