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新课标中提出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从“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的过程。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б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е鸩匠橄蟪鼋堑募负瓮夹巍U饨诳问谴油夹蔚浇堑幕疃中学习新知,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а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Ы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图形部分内容总体要求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 角的大小。
2、学生分析 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Ы岷涎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Х岣谎生对角的认识。 3、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Р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并在实际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б谰菘伪暌求确定了如下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ㄈ醚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Ы立角的正确表象е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Ы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ㄅ嘌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ù瓷枭动活泼的生活情境Ъし⒀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е道角的各部分名称Щ岜冉辖堑拇笮 =萄难点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е挥蟹椒ǖ玫豹Р呕嵊行А8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 法。 三、说学法 、操作法 在动手实践中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看得着、摸得到的东西а生既获得知识又学会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观察思考法 学生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д莆樟搜习数学的方法а盗妨搜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方面
1、做数学。美国图书馆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Ь突嵬记;看见了就会记住;做过了,就会理解;”所以在这节课,我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2、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Р⒎务于生活的思想。 3、“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很大的空间г诮萄е辛η蟛痪心嘤诮滩莫в写丛煨缘氖褂媒滩莫б谰菀陨霞傅悛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教学流程
ヒ弧⒋瓷枨榫骋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角,尽量体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上课开始我通过摸图形С鍪究渭观察辨析。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受角的特征。 ザ、动手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1、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为了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没有拘泥于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从已认识的图形上和物体上去找角然后动手做角。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设计思路б彩寡生初步体会到 “角在图形上”。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Ф越堑娜鲜队墒滴锏桨氤橄螵г偃醚生触摸角的
各部分а生可以感觉到尖尖的顶点和直直的边然后让生观察结果和屏幕显示课件ń堑亩サ愫土教醣擢让生概括出角组成是由1个顶点和两条直边所组成的。 2、通过以上教学а生对角的组成这个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Ы而给学生出示课件“判断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这个练习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加以巩固。然后出示在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角的图形,让学生来判断图形中的角。
ト、观察辨析探索角大小的条件 在比较角的这个环节中我让每个学生思维都动起来适当地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让学生用准备好的两根小棒做角进行比较г偻ü实物操作和课件重叠的直观演示,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ニ莫Α⒆芙峁槟瑟拓展提高 1、本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知道自己一节课来有什么收获,对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2、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角?
3、再问问课前出示的那张近似三角形图中三个是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