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6-13编辑:互联网数学教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标学目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  

(1)丰富关于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本册教材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加强了形成学生数感的教学内容。例如,用100只羊的图给学生以100的整体感受,体会100的大小。安排了比较100以内各数相对大小的例题,以及用比一个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的关系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100以内各数的大小的概念。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第44页第8题)以及“生活中的数”等等。使学生在丰富的呈现形式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的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同时,教材展示学生之间对各种算法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与他人讨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了解存在着多种算法,逐步体会各种算法的特点。  

(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  

四、教学进度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序 备注

一 2.27-3.2 报名、发书、拟定各种计划

二 3.5-3.9 《位置》 1-3

三 3.12-3.16 《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6

四 3.19-3.2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9

五 3.26-3.3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0-12

六 4.2-4.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 13-15

七 4.9-4.13 《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认识》 16-18

八 4.16-4.20 《100以内的认识》 19-21

九 4.23-4.27 《100以内的认识》 22-23

十 4.30-5.4 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十一 5.7-5.11 《认识人民币》 24-26

十二 5.14-5.18 《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7-29

十三 5.21-5.2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0-32

十四 5.28-6.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3-35

十五 6.4-6.8 《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 36-38

十六 6.11-6.15 《总复习》 39-41

十七 6.18-6.22 《总复习》 42

十八 6.25-6.29 复习迎考

十九 7.2-7.6 复习迎考

二十 7.9-7.13 半期检测、填发成绩单、质量分析、总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