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6-3编辑:互联网数学教案

 统计

学案 教案

活动一 、经历统计的过程

1. 书110页1题

(1) 提出3个关于本班同学你想调查的问题

答:

2. 在小组内交流你提出的问题,选择三个同学感兴趣又能实施的问题

3. 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如何搜集到的?

4.组内分工合作,实施调查,记录数据并整理数据

(1)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

(2)整理数据

5.分析你调查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6.根据这些信息,你有什么决策?

新课标第一网

7.通过上述的统计活动,用简单的语言总结“统计活动”我们一般要经历哪几个过程?

活动二 、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书111页第4题

1.怎样整理六(1)班家庭成员人数的调查结果?

答:

2.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月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好处?

答:

3.假如小芳买课外书用了20元,那么小芳的零用钱共有多少元?

4.除了上面的扇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你还学习了哪些统计图?写出几种统计图自己的特点。

活动三、 统计知识的实际应用

1.完成书112页1题、113页2题(写在书上,然后小组交流)

2.113页4题看图

(1)李明家5月份的伙食费的支出及储蓄总共是多少元?(列式解答)

(2)根据扇形统计图,先计算出相关的数据,然后再把书中的表格填写完整

购物用的钱数(列式):

水、电用的钱数(列式):

储蓄用的钱数(列式):

其他支出用的钱数(列式):

活动四: 复习统计量

1.书113页3题

2.书114页6题

3.书114页5题

活动七:自我反思

今天我学习了(          ),我以后要注意(                                     )。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整理所学统计图和统计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项目

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 交流、展示

全班汇报

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质疑,可以表示赞同,可以补充,对发言的同学作出评价

完成题目,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多种方法的学生,突出最基本方法。

可能性

学案 教案

活动一 、理解可能性的知识

1.书115页图1,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    

      ,有()种情况。

图2,图钉落地后,可能是()

图3,指针转一次停后,可能有()种结果

图4,明天可能是(),有()种情况

2.图1中,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3.图3中,想使转盘转到红色区域的可能性为八分之五,可以如何修改转盘?

4.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他的可能性是(),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他的可能性是()

5. 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一定要发生?

活动二 、巩固与应用

1.书116页1、2、3题(小组交流后,点名质疑

2.书117第4题(组内交流,每组派一人汇报)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复习如何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 预习、质疑

书115-117,完成学案活动一、二,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 交流展示

交流: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