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科书108页“图形与变换”的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
2.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3.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新课标第一网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提问:你知道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有哪些?
引导学生说出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主要是平移和旋转。
2.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运用放大和缩小的方法可以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3.比较“平移与旋转”与“放大和缩小”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区别: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放大和缩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联系:两种方法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4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与实践”。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结合学生的判断,进一步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含义。
2.第2题。xkb1.com
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依次进行操作,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操作方法。
要让学生思考按怎样的比是把原图形放大,按怎样的比是把原图形缩小。
3.第3题。
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确定圆的位置,需要把圆向右移动几格?圆心应画在哪里?画出的圆的大小应与原来的圆大小相等。
4.第4题。
可以提醒学生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作标准,先数一数每条直角边各有几格长,再算一算按指定的比例缩小后又应该是几格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并进行比较。求出新图形的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的比。
5.第5题。
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拼成的两个大正方形图案,说说它们分别是由哪两种瓷砖拼成的?
展示学生设计的图案,及时组织学生互相评价。
三、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关于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关于图形与位置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110页 “整理与反思”及“练习与实践”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图形与位置”。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
二、整理与反思
1.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
2.请大家利用我们教室里面的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
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数对: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3.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除了用数对的方法标出所在的列和行,还可以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表示,怎样表示?
三、练习与实践
1.第1题
讨论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够准确的表述。还要提醒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2.第2题
提醒学生注意:量图上距离时要中心点到中心点,计算实际距离时数字比例尺可以转换成线段比例尺,使用量角器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两个重合。
3.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
四、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关于图形与位置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