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运算(第3课时)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3-18编辑:互联网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9页“整理与反思”与“练习与实践”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

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运算率的具体应用

设计理念: 以抢答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过程中通过同桌相互合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有效地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和运算率的理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整理与反思

1、口算

6- =   ÷5=    2.8+72=

84.3+15.7×0=     28×0.25=

3.25+1.75=   3÷ = 

1÷0.1%=    1÷ - ÷1=

1.75+ +8.25=

2、说说下面式子的运算顺序

1842+56-453     ×45 ÷45 

[( + )× ]÷ 

总结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归纳: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1)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分组练习

4、复习运算定律。

(1)填写书89页的表格

(2)还有哪些运算性质或运算规律?举例说明。

板书:用字母表示:

A-B-C=A-(B+C)

A÷B÷C=A÷(B×C)(B、C不为0)

A÷B=(A÷C)÷(A÷C)(B、C不为0)

5、用简便方法计算

4×0.27×25   3.8×99+3.8

560÷16÷5     (8+49 )÷4

25 +37 +35 +47    716 ×9-716 ×7

(1)学生独立完成

(2)每题你运用的是什么运算性质或运算定律? 学生抢答

分题说运算顺序

交流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同桌互说后交流

二、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3题

说说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总结: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的方法。

2、列式解答

(1)、一个数比它的14 多43 ,求这个数是多少?

(2)、20的34 加上25 除 15 的商,和是多少?

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4题

说说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

每页的行数×每行的字数=每页的字数

4、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5题

(1)让学生标出行走的路线,再列式计算

(2)谁先超过中点?说明在相同时间里,路程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个别学生板演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三、全课总结

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出:我们在式题计算时,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规律,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谈体会

四、延伸课外

计算

11×4 +14×7 +17×10 +110×13 +113×16 =

留给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讨论完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