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觉得体现这样一些特点:
1、重视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导入课题还是感知面积或者是体验面积单位都力求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
2、学生学习过程。感知面积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学具说面积大小,体验到没有统一的面积单位不便于交流,从而自然地导出面积单位。在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推、冥想、比较、测量,使学生建立了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获得了教学的最大效益。
3、在人人参与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面积概念,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学习的对象是儿童体验着或能够体验的。在学习之前,儿童已经体验了许多数学,因此最有效的教学是积极唤醒儿童的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将这些体验“数学化”。
作业反馈:此次作业学生很有兴趣,完成得也比较理想。只是他们在表述面积时,时常忘记用上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比较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来教学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比较的,本课主要采用先估计,再测量验证,增强体会,逐步加深,结合讨论、研究等主要形式,初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较好。
作业反馈:这次作业其他完成得较好,但在改错上出错较多,尤其是“三毛”的头发长2米,较大多数的学生改为长“2厘米”,他们对“三毛”这个人物的形象一点儿也不熟悉。在单位的使用上,学生还有较多的混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作业反馈:此次作业有5道题目,第一个判断题,部分学生对“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图形一定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这句话认为是对的。说明他们认识地还比较局限。第2、3、4题的面积计算,学生完成得比较理想。第5题是有三个长方形的菜地叠成L型,求三种菜的种植面积及总面积。部分学生只求出总面积,没有认真审题,还有些学生求出了周长,说明他们对求面积与求周长有混淆。还需要进行对比练习。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对比练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大多数的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有个整体的认识,练习进行得也比较顺利。在解决练习九第11题时,较多的孩子受上节课的练习“求菜地的种植面积”的影响,也把它分割成3块,而没有想到用大的正方形减去空白的部分求出剩下的面积,求3个图形周长方面,学困生有些吃力。
作业反馈:练习中的1-3题学生完成得比较好,但在解决第4题时,由于24米长的篱笆围的是三面,(有一面靠墙),要先求出一面的边长,是24除以3,而不是除以4,有些学生理解为,一面的篱笆长为24米,用上了24乘24。有的学生将24除以4,当成四面算。此类的,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正方形的面积的题目还需要练习。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本课设计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复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点,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学生首先猜想、悟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使学生明白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形成了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这部分教学中,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这样学生独立设计试验,在组长的组织下真正的探究。但是有一个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做、也明白,可是自己的方法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成功,我会注意在以后多让学生用语言自己去表达。
作业反馈:在这次的作业中有两道题目出错较多,一是:一个足球场长65米,宽比长短19米。这个足球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此题长已知,宽未知,但部分学生却将19米当成宽来计算。二是:把两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新的长方形,你能拼出几种?分别求出面积和周长。学生能拼出两种情况,但在画时出现失误较大,影响到后面面积与周长的计算。下次再出现此类题时,应让学生把拼成的图形及时地画出来,并标上长与宽的长度,有利于学生接下来的计算。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反思:学生对公顷与平方千米面积概念的建立很难,何时选用“公顷”何时选用“平方千米”,有时候自己觉得都比较难把握。因此做题目时,我都是先从网上进行查阅后,心里有数了,才让学生练。普遍说来,在种植园、或花园、公园之类的用“公顷”,在说地区面积大小时用“平方千米”,不知我的这种理解对不对。
作业反馈:此次作业中有这样两道题目错的较多:1、判断: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2种拼法。有些学生把相同拼法的不同方向摆放认为是不同的方法。2、一面墙粉刷,长8米、宽4米,里面有两扇窗,是边长2米的正方形。此题,用图出示。很多同学算出墙的面积后,也知道要减去窗户的面积,但从算式上看,都减去正方形的周长。看来,学生对面积与周长分开独立计算时情况好一些,混在一起,有些混淆。需要再进行对比练习。
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这节课当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后,时间已经占去了大半,因此进行练习的时间不多,练习的第7题学生对洒水车的运行不大能理解,因此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把第7题提到课堂上进行练习,并讲解洒水车的运行情况,使之明白,求洒水的大小是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作业反馈:此次作业的第三题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5平方厘米的图形,你能画几种?周长相等吗?我要求学生画出后,算出图形的周长,发现较多学生画出的2种图形算出的周长相等。这样对学生理解“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应该进行汇总,再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