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第四单元认识除法教案集体备课1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12-17编辑:互联网数学教案

 课题:分一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具,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与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体会“先确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课前准备:挂图、圆片、小棒等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玩一个游戏。这里有6个○,现在请你把这6个○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

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认识平均分)。

活动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活动四: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1.组织学生小组比赛。

2.汇报交流。

展示:操作的结果。

采访:分法最多的组,你们是怎么合作的?是怎么分的?

3.认识“平均分”。

谈话:每张纸条上都是6个○,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分法。现在,我们再继续把这些纸条来分一分,你会怎么分?

提问:你是怎样分的?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讲述:像这样每份都是2 个,或者每份都是3 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平均分)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4.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完成“试一试”。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茄子博士也想考考大家,大家愿意接受吗?

出示题目:把8 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5.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谈话:瞧,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

出示:挂有8 个桃子的树。问题:如果每个小朋友分2 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小结:8 个桃子,我们可以把2 个桃子作为一份分给1 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 份,就是分给了4 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也是平均分。

1.第31 页“试一试”。

学生读要求,问:有没有困难?

2.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

先看图,想一想要我们怎样圈?

3.“想想做做”第3 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

今天,你在这堂数学课上有些什么收获?

要求:给学生三分钟,请同桌两个人合作,先用圆片分一分再用水彩笔把分的结果写在纸条上,每张纸条上写一个结果。

比一比,哪组分的方法最多!

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题中的插图,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动手试一试:用圆片摆一摆。

集体交流,展示并说一说: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小组交流讨论,用圆片摆一摆。指明学生到前面分一分。

学生动手练习,并填空。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圈一圈,并填空。

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方法,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再说说用了什么办法分的。

通过把6个“○”的不同分法分类,使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学生用8个“○”平均分,分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通过各人不同分法的交流,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按要求“每2个一份地分”,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体会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平均分的活动,进一步体会“每几个一份”这种平均分的过程。

课题:分一分 第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具,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重点与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体会“先确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课前准备:挂图、圆片、小棒等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例题(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

创设情境:有一天,猴哥哥、猴弟弟一块儿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桃子?

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8 个桃子平均分给2 个小猴。   

提问:这样每只小猴可以分得几个桃子呢?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 个桃子。

通过分桃子这个情境中“分得公平”这个要求,学生自然地想到“把8 个桃子平均分给2 个小猴”,从而进入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

活动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想一想,分一分。

2.说一说,演一演。

3.引导学生比较归纳。

比较:分的方法不一样,想一想,分的过程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分的过程是每份同样多,有的同学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几个几个地分。)

小结:不管是一个一个分,还是几个几个分……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把8 个桃平均分给2 只小猴,每只小猴4 个。

用圆片代替桃子,想办法分一分,注意:要平均分。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这些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 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 个,直到每只小猴4 个;先每只小猴2 个,再每只小猴2 个;先每只小猴3 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 个……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虽然分法可能不同,但分的过程是每份同样多,有助于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活动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狗妈妈分骨头。(“试一试”改编)

(1)讲述:小猴吃完桃子后,高高兴兴地下山玩了。半路上,正好遇见黑狗、白狗、花狗3 只狗妈妈在商量事情。原来3 只狗妈妈各获得12 根骨头。黑狗妈妈有2 个孩子,白狗妈妈有3 个孩子,花狗妈妈有4 个孩子。你们愿意帮3 只狗妈妈把骨头平均分给他们的孩子吗?

(2)出示填空题。

①把1 2 根骨头平均分给2 只小狗,每只()根。

②把1 2 根骨头平均分给3 只小狗,每只()根。

③把1 2 根骨头平均分给4 只小狗,每只()根。

2.第33 页“想想做做”第1 题。

(3)分一分、填一填。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骨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反馈。

读懂要求,思考准备怎样解决。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把习题编成童话,提高了学生操作的兴趣,增加了情趣,同时,通过3次分的过程,增强学生“分”的体验,掌握“分”的方法。

通过三次“圈一圈”和开放的分练写本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成几份”的体验。

活动四: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今天,你在这堂数学课上有些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活动五:联系生活,运用“平均分”。

1.谈话:老师这里有1 6 本练习本,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平均分成几份,看看你们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可以先用小棒代替分一分,再把分的结果画在纸上。遇到困难可以请教你信赖的同学和老师。

 (交流和讨论:注意询问为什么不能平均分成三份呢?)

2.在我们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课题:分一分 第3课时

教学目标:1.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通过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课前准备:挂图、圆片等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活动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提出要求:①把它们平均分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

②把它们每4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2.提问: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出的结果,这两种分法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

3.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学生拿出自己的圆片动手操作。(两个学生上黑板操作)

通过两种不同要求的操作,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活动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境。

出示:12枝铅笔。

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个星期,老师为了奖励上课认真的同学,特意准备了一些铅笔。数一数有几枝?

3.自主探索。

4.初步交流,总结两种思路。

(1)提问: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2)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有意识地分成两类。

(3)谈话: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分对了,但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4)小结:虽然结果相同,但他们所想的和分的过程却可能不一样,有的是“每几个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几份”,

(5)谈话:看一看你的分法,是不是符合要求? 

6.展示后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2.明确要求。

(1)提问:把12枝铅笔平均分,你想怎样分?

(2)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新课标第一网

拿出12个圆片来代表12枝铅笔,动手试一试。

5.小组交流。

(1)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内总结:你们小组共发现了多少种分法?把它们分别贴在小黑板上。

通过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获得同样的结果,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注重操作的体验和对操作结果的观察。

注重操作的体验和对操作结果的观察、提升。

活动三:巩固应用,内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4题。

(1)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2.“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图中一共有几本书?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平均分的话,可以怎样分呢?

3.“想想做做”第6题。

(1)提问:图上画了什么?兔子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呢?(注意两种分法)

(2)独立完成填空。

(3)小组交流并订正。

(2)独立完成填空。

(2)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 在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不同素材的图,由扶到放,加深对“平均分”两种情况的认识。初步体会“合”与“分”之间既相对又相关联。

活动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在这堂数学课上有些什么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