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周教案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3-13编辑:互联网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  一   班级      主备人  丁盛霞  备课时间  2 010  年 9月 2 日

周    次 三 课次 1

授课课题 认识6-9

教    学

基本内容 教材第21页的例题,第21~22页“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读写6~9,掌握6~9的顺序。

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

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理解6-9各数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书写各数。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计 一、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认识6~9。

  (1)提问:(课件出示:屏幕中有老师带领学生做套圈游戏)同学们,你观察到什么?小组交流。通过学生汇报得到:6名学生、7个人、8个套圈、9个套桩。

  (2)你能伸出6根手指给同桌看看吗?

 (3) 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

 2、学写6~9。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今天我们的老朋友“狗贝贝”又给我们介绍了它的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电脑课件出示鲨鱼、金鱼、虾、蟹)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并把它们的数量写出来。你要写对了,它们就会吐泡泡向你表示感谢呢!

  学生各自写数,写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写得是否正确,是否认真。

2、“想想做做”第2题

涂色游戏:看到相应的数,就在下面相应数量的圈里涂上颜色。

学生涂色后在小组里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下面我们做画图形的游戏,看数继续画,明白题目的意思吗?各自在书上画。

学生画好后提问:你画了几个△、几个□、几个○?

四、总结评价,归纳学法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  一   班级      主备人  丁盛霞  备课时间  2 010  年 9月 2 日

周    次 三 课次 2

授课课题 认识6-9练习课

教    学

基本内容 教材第22~23页“想想做做”的第4-9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结合具体的数学学习素材和前面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6~9,加强6~9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练习,掌握6~9的顺序。

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

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进一步理解6-9各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计 一、 复习旧知

二、进行练习

1、填一填、读一读。(“想想做做”第4题)

 按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读一遍。

 回答比8小的有哪几个?比7大的有哪几个?体会直线上的数,越往左越小,越往右越大。

2、 “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观察尺上的数,说说哪些数是今天认识的。

说说5离8近些还是离1近一些?回答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再让其他同学说说有没有道理。

  3离0近些还是离6近些?

3、 “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出来的。

4、“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5、“想想做做”第8题。

先让学生填写结果,再说说是怎样比出来的。(1个苹果对1个梨,苹果还多出4个,说明苹果比梨多4个,梨比苹果少4个)

6、游戏。

7、“想想做做”第9题:练习写6-9。

三、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  一   班级      主备人  丁盛霞  备课时间  2 010  年 9月 2 日

周    次 三 课次 3

授课课题 认识10

教    学

基本内容 教材第23页的例题及23-24页“想想做做”的第1-7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了解10的实际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认识数字10,并了解10的实际含义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计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索

1、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数给同桌听。

2、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图上的每个小朋友用一个小圆片来表示,那你要拿出几个小圆片?把你们准备好的圆片动手摆摆看,摆好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统计做对的人数。

3、拓展应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认识了10,你能用10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4、写10比赛。

5、小结。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认数、数数)。

 学生读后讲述:数数可以顺着数,倒着数。检查顺数、倒数的情况。

2、“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讲述: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十。再出示一捆铅笔,问有几枝,让学生当众数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仔细数一数,再把数出的数写在田字格里。(强调书写格式)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写数,注意每两个数之间空1格,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好后,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5、“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从左边数起哪几只小鸭戴帽子?从右边数起呢?

6、“想想做做”第6题。

7、“想想做做”第7题。

四、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  一   班级      主备人  丁盛霞  备课时间  2 010  年 9月 2 日

周    次 三 课次 4

授课课题 认物体

教    学

基本内容 教材第26页的例题,第2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让学生通过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来辨认物体,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计 一、 激趣导入

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

1、搭积木。

2、分一分。

  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逐步达成共识,分成四类。

3、识形体。

  引导: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积木,(一起感知长方体)我们把这一类形体叫做“长方体”,(出示立体图形)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积木。

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名称和图形,取出相应的积木。

  引导:你想给另外的几类积木分别取个名称吗?

  学生大胆猜想并认识“正方体”、“圆柱”、“球”。

  讲述:闭上眼睛在脑子里画一画这四个图形。现在老师说一个名称,请你拿一个积木,行吗?

  学生动手拿一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相互试一试。

  教师检查学生交流的情况。

4、小结。

 三、巩固认识,应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题。

2、 “想想做做”第2题。

3、 “想想做做”第3题。

4、议一议。

四、总结全课www.xkb1.com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  一   班级      主备人  丁盛霞  备课时间  2 010  年 9月 2 日

周    次 三 课次 5

授课课题 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

教    学

基本内容 教材P28-29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球、圆柱,感知这四种形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

3、通过小组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计 一、 复习引入

二、活动安排

1、滚一滚

师:老师这儿有个滚板,如果让这4种形体同时从上滚下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个会滚得快些?哪个会滚得慢些?

2、堆一堆

发给每组10个相同的形体,堆一堆,看哪组堆得稳、堆得好。

活动后,对堆的结果进行评讲

师: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好,而圆柱组与小球组堆得不好,所以我们要给正方体、长方体组各加一分,同意吗?

再让小球组、圆柱组分别与长方体组、正方体组交换材料,再次进行活动体验。

3、说一说

通过滚一滚、堆一堆的活动,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四种形体的特点,再让学生说说这四种形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得到了运用。

4、猜一猜

让这四种形体中的一种从窗口中露出它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哪种形体,

5、搭一搭

学生分小组搭一搭,比比哪组搭的快搭得好。

6、数一数:如图P27数一数。

三、总结全课 新课标第一网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