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设计(讨论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2-15编辑:互联网数学教案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设计(讨论稿)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前已初步认识10以内各数,会数1至10以内物体的数量,所以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相对简单地,但是,根据我们对孩子们的学习前测了解到部分孩子在数数时是杂乱无章的,这种数数的习惯在数量少时弊端不明显,但当东西比较多,比较杂乱时,孩子们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数就很重要了,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孩子们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并且数与物要一 一对应,培养良好的数数习惯,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www.xkb1.com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掌握1~5的基数的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以及数的分解,初步建立数感。

2、正确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

4、在数数、认数、算数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准确使用“>”、“<”号。

3、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能熟练地掌握1~5的基数的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以及数的分解,初步建立数感。

2、正确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3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认识1~5 1、 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 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 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1课时

比大小 1、 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 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1课时

第几 1、 知道几和第几,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 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1课时

几和几 1、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地关系。

2、培养观察操作、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自学能力。 2课时

加法 1、 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并会在等号后面写得数。

3、会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4、培养观察、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www.xkb1.cww w.x kb1.comom

1、 1课时

加法的巩固练习 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熟练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并能正确书写。 1课时

减法 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2、在具体到情景与活动中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3、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并会在减法算式后面填写得数。 1课时

减法地巩固练习 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熟练5以内的口算减法。并能正确书写。 1课时

口算加、减法练习课 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的方式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1课时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 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2、 掌握得数是0的加、减计算。

3、 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1课时

0的加、减法练习课 在练习中熟练掌握得数是0的和有关0的加、减计算。 1课时

综合练习课 在练习中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运算。 1课时

1~3单元检测 通过检测查漏补缺。 1课时

1~3单元评析 在试卷的评析中反思第1~3单元的教与学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课时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