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问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

发布时间:2017-12-20编辑:互联网教学文摘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互问、生与生互问,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的精巧提问,与学生的个性质疑,就成了有效课堂问题解决的关键。

一、 教师的精妙提问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1 、课前备课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

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编者的意图,弄清单元章节的构成及其地位,掌握训练的基本要求,从而能够脉络清晰地分出重点、难点,从教学目的出发,以重点为突破口,设计出恰当的问题。例如。教学《倍数和因数》就应该预设这样的问题:如果说12是倍数,3是因数,可以吗?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倍数和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又如: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什么样的数是36的因数,通过这样好的问题既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又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班风班貌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熟悉各方面的情况,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适应,乐于接受。目的就是让好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适时抛出问题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型,不同要求,不同的训练重点来设计问题,而不是千篇一律,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新授课上,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索,探究新知识。如《圆的认识》一课,当学生说 圆是由射线围成的时候,教师应该巧妙引导:射线是什么样子的?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去回忆旧知识,从而纠正错误的认识。练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恰当的角度、幅度和坡度,复习课教师提的问题应从大处入手,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二、学生的个性提问是主动获取新知的发动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总是更重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对创新学习而言,问题的提出更重要。

1、给学生提问的勇气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课堂上,教师允许学生有比较自由的坐姿,不强行要求学生个个正襟危坐,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发言、插话。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因未得到老师的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这火花随即熄灭。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提问时,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这时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2、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发展。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给出一些数,个位是0-9的都有,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你想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有学生提出: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3、6或9,师先不说,鼓励学生自己质疑、自己来讨论解决。接就这样,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产生矛盾,再提问题,这样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教学生以提的问题越多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在努力寻找答案的同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也随之逐步提高。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引导学生踊跃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