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相见欢》习题精编附答案解析

2022-12-12 习题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练习题,只有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地发挥每一道习题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什么样的习题才是科学规范的习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煜《相见欢》习题精编附答案解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煜《相见欢》习题精编附答案解析 1

  阅读李煜的两阕《相见欢》,完成后面题目。(6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这两阕词均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宋朝都成汴京时所作。

  【习题】

  1、这两阕词里,作者选择“残月”、“梧桐”、“深院”、“朝雨”、“晚风”等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2、试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愁”和“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案】

  1、作者内心因亡国而产生的深重的忧伤。(能答到与亡国、忧伤两个意思相近的即可)

  2、都用了比喻来表现(2分)。第一段中用“剪不断,理还乱”的丝麻写出了愁绪的纷乱与繁多(1分);第二段中用往东长流的江水比喻“人生长恨”,写出了亡国之痛的汹涌连绵(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可以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丰富心灵,陶冶性情。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里学生通过对“残月”、“梧桐”、“深院”、“朝雨”、“晚风”等意象来理解作者内心因亡国而产生的深重的忧伤。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李煜《相见欢》习题精编附答案解析 2

  1.下列对朱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全词气魄宏大,寄慨深远,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的心声。

  B.《相见欢》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C.词的下片回首中原,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缨散”,说他们在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D.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答案】C。

  2.下列对朱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促南逃金陵,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B.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营造了本词的氛围。

  C.词人是带着浓厚的国破家亡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由无边秋色,万里夕阳不是刚才国家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D.面对眼前秋高气爽,夕阳垂地,大江东流的壮阔景象,词人也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答案】D。

  3.自选角度,赏析“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答案】“悲风”,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请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人伤心地流泪,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忍受了,风前冠一“悲”字,就更加表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

  4.词的下阙一个“________”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________”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

  【答案】乱,散。

  李煜《相见欢》习题精编附答案解析 3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答:“无言”二字写出了词人的愁苦神态,“月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睛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

  2、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下片词意作简要赏析。

  答:“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末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3、“相见欢”是词曲牌,又名乌夜啼。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亡国哀思的感情。

  4、“剪不断,理还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纷繁的离愁比做难理的麻丝,表达了作者缠绵悱恻、愁肠百结的烦乱的心绪。这两句后人多用来比喻事情难以处理,心情特别烦乱.

  5、你怎样理解末句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举例说说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答:运用白描手法,表达出“说不清、道不明”“欲说还休”的沉痛和辛酸之情,尤为感人。

  6、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词中“无言”“寂寞”“清秋”等语营造的凄婉、哀愁的情调,甚是感人。

  B、“丝”与“思”谐音,以麻丝喻愁思,生动贴切、深刻感人。

  C、作者身经亡国之痛,故而发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痛彻心扉的凄婉之声。

  D、“剪不断,理还乱”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但因为它形象的比喻,更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

  7、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答: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答成“亡国哀思”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在准确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诗句所展现的内容。此词作于李煜归宋以后,细腻地描绘了他亡国后溺于悲伤的心情。“月如钩”从视觉上告诉读者当时的时间,缺月正象征着作者人生的失意。自比“梧桐”,终日和冷冷清清的秋色作伴,深深地刻画出作者内心的寂寞。“别是”这二字用得极妙。它把作者那种真切的愁的滋味婉转地表达了出来。无言哀伤,却让读者的思绪停留在“愁”的想象中,让气氛更加沉重。不言离愁却让你深深地陷进离愁别绪之中。

  9、“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一句用“寂寞”“深”“锁”呼应上句的“独”字。作为被囚之人,词人表达了亡家失国的旧时国君的孤独寂寞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前面三句的景物描写都围绕着“独”字展开,体现出作者当时凄凉的心境。由于身份的特殊,对于“被囚”的感受也会越发不同,题眼是“孤独”,难度不大。

  10、任选角度,赏析千古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答:示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因“丝”与“思”谐音,以丝喻相思、愁思在古诗中常见。这里暗用丝作喻体,却更进一步,翻出新意。这三句是说,离愁之萦绕心头,如丝之千头万绪,但丝还可以用快刀斩断,而离愁却无法割断;乱丝还可以理顺,而离愁却愈理愈乱。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句的赏析。任选角度放宽了答题的限制,可以从写法、内容、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赏析。围绕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李煜《相见欢》习题精编附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李煜《相见欢 》阅读试题附答案12-31

《相见欢 李煜》阅读答案09-06

《相见欢李煜》诗词答案12-20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09-16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10-11

《相见欢》李煜12-24

李煜《相见欢》阅读训练及答案12-03

李煜唐诗《相见欢》09-26

李煜相见欢原文及翻译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