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2023-11-01 新闻稿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新闻稿,新闻稿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之源,不是事实的新闻就不能被称之为新闻,也不能将事件的真相呈现给受众,毫无意义。你还在为写新闻稿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1

  太原车辆段工作人员对动客车关键部位进行整修。

  为保障列车安全过冬,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车辆段开展动客车防寒防冻整备工作,重点对入库旅客列车的电采暖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整修,确保出库动客车设备状态良好。

  近日,在太原车辆段客技库内整整齐齐地停放着一列列旅客列车,它们静静等待着“保健医”进行防寒整备工作。为了全面提升车体质量,保证列车安全过冬,该段成立了防寒专项工作小组,成员由防寒工作经验丰富、故障应急处置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小组明确了推进计划、整修重点、工作标准和责任分工,重点对配属的所有动车组、客车的电采暖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整修,确保动客车质量达到出库标准。

  为确保整修质量,太原车辆段组织验收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成立了质量验收小组。验收小组统一验收标准,层层把关,严格实行作业人自检、工班长复查及责任追究制度,对每趟车的取暖装置反复测试,及时发现和处理列车在防寒整备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太原车辆段的客车检车员还对运营客车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防寒维护,防止客车设备设施因温度过低而发生故障,保障列车安全过冬。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2

  近期,青藏高原气温骤降,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从人员培训、料具准备、钢轨探伤、防断检查、设备整治、应急处置等各方面入手,积极做好管内线路防寒准备,确保高原铁路安全过冬。

  青藏集团公司工务系统各单位结合冬季作业特点,制订了今冬明春人员培训计划及学习大纲,重点对防寒过冬安全知识、冬季作业安全常识、人身安全知识和应急故障处理等内容进行全员培训,特别是加大“三新”人员、关键工种、关键岗位人员培训教育力度,督导各劳务施工队组织劳务工进行学习培训,为确保冬季作业人身安全和工作质量打好基础。青藏集团公司各单位成立防寒过冬领导小组,明确具体项点和标准要求,自上而下对各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纠偏补漏。工务单位各车间、工区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与降雪预警,组织职工开展突发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演练,确保应急有备、处置有力。

  青藏集团公司结合设备秋检秋鉴,强化线路设备动静态检查和周期性检查,提高日常维修作业标准,实时更新秋检问题库。包保干部深入青藏铁路西格段、格拉段,加强冰雪恶劣天气下施工作业现场盯控,并采取添乘、徒步巡检等方式,加密线路日常检查频次,确保安全生产全面受控,线路状况持续稳定。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3

  近期,青藏高原冰雪天气逐渐增多,提前进入“冬季模式”。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加强冰雪天气下铁路运输安全管控,确保高原铁路平安过冬。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长江的发源地,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11月7日正式立冬,冬季铁路养护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而青藏高原天然的地理因素也为青藏铁路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用科学的`管控措施确保运输安全。冬季属于行车故障多发季节,尤其在高原寒冷地区,这一特点更是突出。不打无准备之战,青藏集团公司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环湖、冻土等薄弱线路区段的保养整治,加大机车、车辆等设备的整修力度,抓好钢轨防断探伤、室外设备密封性检查和隧道打冰等工作,及时更换高海拔车站融雪装置加热配件。

  用合理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为防患于未然,提前准备应急预案也是当务之急,青藏集团公司进一步完善除冰雪预案,确保遇强降雪及次生灾害时各类物资备品齐全有效,抢险应急高效;全覆盖开展冬季劳动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生产一线人员应对突发情况能力。让铁路职工在防寒过冬和应对突发状况时多了许多从容和镇定。

  用积极的超前布控适时主动出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提供了科学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各种预警系统在我国减灾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铁路部门积极对接气象部门,实时掌握天气、气温、降雪范围和强度等情况,第一时间发布预警预报和风险提示,超前布控布防。他们要求强降雪地区相关单位做好通报工作,由牵头单位统一组织开展除冰扫雪作业,切实做到同步戒备、协调联动。

  相信青藏铁路在这一系列配套管控措施配合下,行车安全和防灾应急同向发力,当地铁路职工和老百姓不惧“冬季模式”,这个冬天,高原铁路定然安全可靠。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4

  为切实做好20xx年防寒过冬工作,保障冬季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与职业健康,促进铁路运输安全,贵州铁路系统不断细化部署、强化防控,扎实做好冬季劳动安全各项工作。

  贵州铁路系统组织分析研判冬季劳动安全存在的风险,制订和落实冬季劳动安全措施,从行车设备、货装设备、消防设备、监控装置、客运设备设施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按照季节性劳动保护“抓早、抓细、抓实”的.工作要求,在入冬前将防寒过冬准备工作布置到位。

  贵州铁路系统扎实抓好防寒过冬安全宣传教育和防寒知识培训,开展“防冻、防伤、防滑、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作业人身安全、冻伤处置等内容的学习,组织防寒过冬应急演练,使从业人员了解人身安全急救基本方法,掌握冬季劳动保护安全基本知识,增强防范和自救能力,遏制惯性事故发生。

  此外,贵州铁路系统全面系统分析冬季作业劳动安全规律和特点,开展冬季劳动安全、作业安全风险研判,排查劳动安全隐患。同时,配发了劳动防护用品、加强防滑防护用品管理、预备应急工具和物资作了详尽规定,并加强冬季节天气作业安全管理,加强火灾隐患和有害气体中毒防范,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救治。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5

  近期,气温逐日降低,昼夜温差增大,为确保冬季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电务段抓住信号设备入冬前整修的`黄金时机,从强化培训演练、夯实设备质量、做好应急准备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做好信号设备防寒过冬工作。

  该段利用安全分析会、冬季安全教育培训、出工布置等时机,讲清当前“两坚守两实现”、“电煤保供”等形势任务,研判岗位安全风险点,强化冬季人身安全防护注意事项。重点对新职人员、关键岗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强化培训。

  针对季节性变化特点,对信号设备进行拉网式巡视检查,重点检查整修光电缆径路、道岔病害、融雪装置;全面整治驼峰缓行器、转辙机、打风机、风管路等设备部件;加强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移动通信设备、机车信号等车载设备运用状态检查测试分析,做好各部连接线和机械配件的紧固和防断;充分发挥信号集中监测分析系统作用,全天候盯控设备运行情况,超前发现解决设备异常,严格问题追踪和闭环管理。

  全面做好应急准备,提前组织对管内设备、应急备品和配备的防寒工具、材料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确保防寒过冬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及时准备到位。开展防寒应急处置演练,组织作业人员对道岔扫雪除冰、电缆接续应急抢险和故障处理等进行实作演练,采取干部跟班作业、“一对一”帮教等形式,提升职工面对恶劣天气的处置能力,为确保冬季电煤运输提供安全优质电务设备保障。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6

  近日以来,针对气温急剧下降、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的实际,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朔州工务段围绕打赢“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战,把劳动防护、设备质量等作为重点,强化应急能力,保障防寒过冬安全稳定。

  该段围绕气候变化和生产作业特点,利用全段视频会、集中学习、班前点名等时机,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风、雪、雾、寒”恶劣天气情况下的有关行车办法、作业标准、人身安全等制度和措施,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做好防寒教育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原则,特别是对“三新”人员、关键工种及关键岗位作业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组织业务考试,切实增强全员防寒安全意识及能力水平。

  以集中修施工后地段为重点,对全设备进行一次平推检查,认真梳理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库,明确责任人和整修时限,利用天窗修、临时要点等时机及时整治处理,并做好冻害的预防、消灭大轨缝等,全面消除问题隐患,保障设备安全过冬。同时,针对轨道车、叉车、吊机等特种设备,以及登高作业的梯、脚手架等,做好防滑措施的加强与检查,确保劳动安全万无一失。

  该段围绕V形天窗、点外作业、恶劣天气、单人单岗、高处作业等关键环节,组织各车间班组针对作业项目特点,及时梳理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包保科室通过现场查、添乘查、突击查、夜间查以及利用视频监控和回放等方式,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时段、关键环节的检查力度,并监督职工按规定佩带好防寒和防护用品,确保安全有序可控。

  各车间根据管内设备实际,提前备足轨料以及防断备品、除雪工具等,指定专人每日对全部机具发动调试,确保使用正常。针对突发情况细化应急措施,明确责任、流程、标准,通过开展除雪、断轨等应急演练,促使职工熟悉掌握断轨、红光带以及检查处理、放行列车等关键环节的处理程序。同时,加强值班值守,保证留有足够的应急抢修人员,确保出动迅速、处置有效,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7

  霜降节气过后,铁路秦皇岛工务段管内气温急剧下降,昼夜温差较大,对线路设备造成很大影响。为此,这个段提早谋划防寒过冬工作,制定多项具体措施,密织线路设备防寒过冬“安全网”,为确保管内设备过硬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设备整修到位。这个段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迅速地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局集团公司工作部署,用饱满的精神、旺盛的斗志、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现实安全。开展管内设备整修攻坚战,对设备存在的不良处所,要求冬季前彻底整治消灭。截至目前,累计整治线路几何尺寸病害1315处,更换轨枕1209根、更换钢轨及轨件31根、清挖冒泥301空,全面提高了线桥设备抗寒能力。

  组织领导到位。这个段成立了以段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各副职任副组长,各科室、车间负责人任组员的防寒过冬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防寒过冬工作的`领导、检查、监督和落实。同时各车间也成立防寒过冬工作小组,全面掌控本车间防寒过冬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加强值班应急处置工作,强化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全员故障应急处置能力。

  人员培训到位。这个段职教科举办防寒过冬知识培训班,对新职、改职人员、关键岗位及全段干部职工进行防寒过冬知识的培训和考试,提高其防寒过冬技能。同时,安全科、职教科对全段干部职工进行常态化安全教育,敲响安全警钟,提升全员安全意识,确保冬季运输与人身作业安全。

  材料机具到位。为确保冬季各类料具供给准确及时,段材料科对各车间、工区防寒过冬备用料进行全面清点检查,确保冻害垫板、尖轨、辙叉、绝缘夹板、异型夹板、轨距杆、各种螺栓等防寒过冬器材、料具数量充足、状态良好,对备用料定置存放情况每月定期检查一遍,建立动态变化台帐,对特殊类型道岔的易损配件也按一定数量配置,确保应急有备。

  检查监控到位。这个段要求各车间在10月31日前对管辖设备全面检查一遍,对线路上存在的伤损钢轨进行核对标记,进一步确认伤情并做好记录和加固处理。同时,要求各车间、班组加强设备检查,重点加强手工钢轨检查小组和工班长日常检查监控的力度,进一步夯实以探伤检查为主、手工检查为辅的“五道防线”,严防断轨事故发生。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8

  寒潮来袭雪纷飞。1月22日,豫西南迎来今年首场大降雪,焦柳、宁西线的轨道出现积雪。为确保春运线路安全畅通,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迅速部署应急预案,安排沿线车间干部职工精准掌握降雪情况,启动应对整治方案,打响破冰除雪攻坚战。

  22日0点10分,“以雪为令”,坚守在南阳西车间的党员干部职工闻雪而动,携带配备的除雪工具备品赶赴现场,他们迎寒风、踏冰雪进入道岔中,使用扫把、融雪剂、除冰铲等扫雪除冰器具,通过多次的`临时天窗点,9名职工有条不紊地对南阳西站南岔区的8组道岔进行打冰除雪作业,确保管内线路设备无积雪、无结冰,为宁西线路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天气极寒火力全开,坚守铁路岗位人员不顾寒风飞雪,昼夜24小时轮班奋战在管内一线现场,暖心的画面定格在雪花飞舞的铁路线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落实“三保两不失”工作要求,保障铁路线列车运行安全畅通,为平安春运保驾护航。

  南阳工务段南阳西线路车间组织职工对东岔区道岔中的积雪结冰进行清除。

  1月22日夜晚,南阳工务段管内宁西铁路线中的列车畅通运行。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9

  11月21日,牡丹江地区迎来一轮强降雪。23日,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为确保旅客平安出行,牡丹江站、牡丹江工务段等部门启动除雪应急预案,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保驾护航。

  据了解,牡丹江站300余名干部职工“以雪为令、见雪上岗”,14支除雪分队第一时间奔赴到7个站区,出动48台风力除雪机,对站内10个岔区403组道岔,14个客运站台进行了集中清扫。车站对可能影响运输秩序的线路、岔区等行车关键设备实行24小时重点盯守。为确保旅客温馨出行,车站利用站内广播和电子显示屏实时推送列车运行情况;工作人员主动解答旅客问询,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送站上车的“一条龙”服务;在进出站口铺设防滑毯,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增设专人在检票口、扶梯、站台等处加强旅客防护。党员、团员组建了清冰除雪突击队和志愿服务职工保障队,深入关键岗位,为旅客做好雪天防滑宣传,并采取随下随清的方式,确保站台、站前广场、停车场等处旅客顺畅通行。

  牡丹江工务段按照集团公司应对雪害预警确保运输安全要求,提早进行预警安排,组织除雪应急人员,在全段管内降雪区域抗击雪害,确保管内运输线安全畅通。除雪过程中,各线路车间以雪为令,重点对包保道岔的尖轨、转辙部、顶铁以及可动心辙叉前后一米范围内的积雪进行清扫,全力确保道岔性能良好。同时针对往年出现过雪害的.重点处所派专人盯控,严防死守,保证安全万无一失。并针对管内道口多,车流量大,道口道路易积雪结冰的实际,全力做好道口清雪和防滑工作,组织道口员对道口铺面、钢轨轮缘槽、平台和道口两侧公路路面积雪进行清理,并将入冬前提前备好的防滑沙及时撒在公路上,确保了全段53个道口的交通运输安全。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10

  12月10日,盘锦下了今冬第一场雪,整个大地银装素裹,雪给大家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出行不便。为确保社区内道路安全畅通,苇海社区的工作人员组织社区志愿者以及在职党员,马上就投入到了扫雪活动中。

  雪仍然纷纷扬扬,社区志愿者们除雪的身影却坚定稳健,只见他们手握着扫把铁锹,哈着白气一铲一扫的把雪扔到了路的两旁的'花圃中,不仅给花圃中的树苗培上了一层过冬的被子,还给树苗来年生长储存了滋养的雪水。不一会儿,一些社区居民也自觉参与到扫雪的队伍中来,虽然天气寒冷,但社区居民心里却暖意融融。

  大雪不但没有阻碍大家的出行,还增进了社区居民的亲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使社区生活更加和谐。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11

  2月7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当日零时许,江淮大地上灰蒙蒙的天空中开始飘落雪花,寒风裹挟着雪片一阵紧似一阵。冰雪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为确保旅客平安出行,铁路部门职工及时启动扫雪除冰预案,在风雪中坚守扫冰除雪,保障铁路畅通。

  当日上午8:30分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蚌埠工务段小溪河维修工区电话骤然响起。“小溪河站南部岔区道岔影响正常使用,请立即进行道岔扫雪!”“小溪河维修工区明白,立即南部岔区扫雪!”工长张丹放下电话,冲出值班室,职工们带上工具就到南部岔区扫雪。

  小溪河站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小溪河镇,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京沪干线上四等站,始建于19。“道岔是使列车由一道转到另一道的铁路重要设备。道岔的转辙部位如果积满冰雪,可能会造成道岔转辙器不能正常运转,从而影响列车安全正点运行!所以必须要把道岔积雪及时清除掉。”张丹告诉记者。

  张丹带领3名工友携带除雪工具顶着风雪疾行,路肩上厚厚的积雪,已经没过脚踝。平日走习惯的道路,现在走起来变得深一脚浅一脚,滑脚难行。

  8:50分许,大伙赶到南部岔区。“先清扫10号道岔,确保通车!”工长张丹大声喊道,第一个冲上线路。职工李强挥舞着扫把紧随其后,职工田春明、华古兵亦不甘落后。10号道岔位于京沪铁路上行线,其转辙部位是扫雪重点亦是难点,此处空间距离狭小,最窄处只有10毫米宽,扫把无法清扫。怎么办?用小铲子铲,徒手清除。张丹带头说干就干,只见他先安放好安全木,然后单膝跪在雪中,右手拿着小铁铲,左手戴手套,徒手把雪从夹缝中一点一点地抠出来。

  “张工长,道岔恢复正常,客车接近,请下道接车!”9:08分,驻站防护员谢芝东对讲机通知张丹下道接车。10分钟后,温州至沈阳北的.K348次旅客列车安全通过小溪河站,司机鸣笛向伫立在风雪中的张丹和工友们致敬。

  列车通过后,张丹和他的工友们迅速涌上道岔继续清除积雪。由于防护工作的需要,雨衣只能穿着身上,不能罩住头部,防止遮住耳朵。风吹着雪直往大伙领口里灌,雪落到已经出汗的皮肤上瞬间融化,凉凉的.。职工们头顶上的雪根本存不住,隐约地可见热气冒出。

  雪一直在下,扫把挥舞不停。上午10:30时许,京沪线小溪河站南部7组道岔被张丹和工友们全部清扫一遍。“保春运就是保安全,扫雪除冰保障铁路畅通是我们的职责。”张丹话语坚定,带领大家转战小溪河北部岔区,继续在风雪中坚守。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12

  随着春运回家过年的人数逐渐攀升,寒冷的天气对铁路线路基础设备提出了更大的考验。此前,太原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南工务段管内曾突降大雪,为了确保雪天旅客列车万无一失、安全正点,该段立即启动除雪防冻应急预案,全体干部职工以雪为令,有条不紊地对管辖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做到雪不停、检不止。

  在接到暴雪蓝色预警通知后,该段干部职工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安装汽车防滑链、打火试车;驻站联络员提前上站,随时准备登记;人员到位,等待上线清扫。

  科学合理分配扫人员、工具,最大限度减小降雪对行车秩序的影响。在清扫过程中,重点关照容易积雪部位,反复清扫,确保道岔运转灵活,实现“小雪不影响,中雪保畅通,大雪保安全”的既定目标。

  该段干部职工不惧寒冷,顶风冒雪,用实际行动,为您温暖春运回家的道路。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13

  5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获悉,由于中东部降雪持续,部分受影响铁路线仍未完全恢复。1月5日北京地区到发的列车有45趟确定停运,请旅客注意调整出行方式。

  4日晚,受到降雪影响,运行中高铁动车组车底结冰积雪情况严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动车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北京动车段随车机械师紧盯动车组运行情况,检测部门通过TEDS监控系统加强动车组运行中车底结冰情况监测,将结冰情况及时传递,做好预警。接到预警后,动车组打冰除雪小组备好打冰除雪用具,待动车组返回检修库后,立即开展打冰除雪作业。

  由于大批动车组延误,回库时间不确定,动车组检修安排在打冰除雪作业完成后,检修人员再开展动车组安全检修作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地区4日晚点的高铁动车组三分之二集中在凌晨以后回库,冰雪主要集中在车底走行部位,一级修作业人员加大对转向架等车底走行部件检修,防控安全风险,确保动车组次日能够按时出库运行。”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14

  寒潮来袭雪纷飞。2月22日夜间至23日凌晨,湖南中部地区降雪持续,京广线、醴茶线、吉衡线等铁路轨道出现大量积雪,最高厚度达16厘米。为确保铁路线路安全畅通,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衡阳工务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安排沿线车间干部职工打响破冰除雪攻坚战。

  “渌口站道岔设备出现积雪,请立即进行道岔除雪!”“明白!”22时19时35分许,该段渌口维修工区工长陈峰放下电话后,立即带领工区职工携带除雪工具奔赴渌口站开展打冰除雪。

  渌口站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是京广干线上的四等站。“道岔是列车由一个股道转向另一个股道的铁路重要设备,道岔转辙部位如果出现积雪,可能会造成道岔转辙器不能正常运转,从而影响列车安全正点运行!所以必须把道岔上的`积雪清除干净。”工长陈峰介绍到。

  “道岔转辙部位是打冰扫雪的重点和难点,因为空间距离狭小,最窄处只有10毫米宽,扫把是无法清除的。”工长陈峰一边说着一边单膝跪在雪中,徒手把雪从夹缝中一点一点地抠出来。

  雪越下越大,已经没过人的脚踝。工长陈峰和其他作业人员继续使用扫把、除冰铲、融雪枪等工具,对道岔咽喉、尖轨、滑床板等重点部位进行除雪,同时对轨道结构几何尺寸进行覆盖式检查,确保线路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据悉,该段当日共组织46个工区825人开展打冰扫雪工作,此外,他们还强化包保值守、线路添乘、设备巡视等工作,结合防灾监测、天气预报、卫星遥感系统,综合制定安全应对措施,确保铁路线路安全稳定。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15

  “报告值班员,本地已持续降雪数小时,道岔积雪有结冰风险,请求上道作业,清除积雪,涂刷防冻液。”“同意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道岔区已锁闭,室外可以开始上道作业。”

  这是一场没有降雪的“除雪”行动。原来,为了确保冬季铁路客车检修工作平稳有序,提升冬季雨雪天气道岔除雪的应急处理水平,规范道岔除雪的作业程序,确保冬季特殊天气下旅客能正常出行。12月16日,铁路信阳客车运用车间组织开展了“冬季道岔除雪”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分为应急人员物资准备、上道除雪和恢复道岔使用三个环节。应急预案启动后,车间主任、主管运转安全副主任及运转班相关作业人员组成的.抢险人员及时到位,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密切合作。演练开始前,首先向上级指挥中心报告备案,在运转值班室设置驻站防护员,演练过程紧扣以人的安全为第一要务,严格执行“防护人员先到位,除雪人员后上道;除雪人员先下道,防护人员后撤离”的作业办法。应急演练中,该车间主管副主任对道岔除雪程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规范,尤其讲解了道岔除雪的关键部位、各种工具的使用安全及人身安全防范措施。

  “上道作业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做好相互配合和提醒;处理积雪积冰要彻底,避免留下安全隐患。”车间主任张洪文在观看演练后对大家说道。

  通过此次道岔除雪演练,加强了职工行车安全意识,提高了全体职工在冬季遇到险情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促进了冬季列车及调车作业的安全运行。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16

  “报告值班员,本地已持续降雪数小时,道岔积雪有结冰风险,请求上道作业,清除积雪,涂刷防冻液。”“同意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道岔区已锁闭,室外可以开始上道作业。”

  这是一场没有降雪的“除雪”行动。原来,为了确保冬季铁路客车检修工作平稳有序,提升冬季雨雪天气道岔除雪的应急处理水平,规范道岔除雪的作业程序,确保冬季特殊天气下旅客能正常出行。12月16日,铁路信阳客车运用车间组织开展了“冬季道岔除雪”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分为应急人员物资准备、上道除雪和恢复道岔使用三个环节。应急预案启动后,车间主任、主管运转安全副主任及运转班相关作业人员组成的抢险人员及时到位,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密切合作。演练开始前,首先向上级指挥中心报告备案,在运转值班室设置驻站防护员,演练过程紧扣以人的安全为第一要务,严格执行“防护人员先到位,除雪人员后上道;除雪人员先下道,防护人员后撤离”的作业办法。应急演练中,该车间主管副主任对道岔除雪程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规范,尤其讲解了道岔除雪的.关键部位、各种工具的使用安全及人身安全防范措施。

  “上道作业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做好相互配合和提醒;处理积雪积冰要彻底,避免留下安全隐患。”车间主任张洪文在观看演练后对大家说道。

  通过此次道岔除雪演练,加强了职工行车安全意识,提高了全体职工在冬季遇到险情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促进了冬季列车及调车作业的安全运行。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 17

  2月7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当日零时许,江淮大地上灰蒙蒙的天空中开始飘落雪花,寒风裹挟着雪片一阵紧似一阵。冰雪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为确保旅客平安出行,铁路部门职工及时启动扫雪除冰预案,在风雪中坚守扫冰除雪,保障铁路畅通。

  当日上午8:30分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蚌埠工务段小溪河维修工区电话骤然响起。“小溪河站南部岔区道岔影响正常使用,请立即进行道岔扫雪!”“小溪河维修工区明白,立即南部岔区扫雪!”工长张丹放下电话,冲出值班室,职工们带上工具就到南部岔区扫雪。

  小溪河站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小溪河镇,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京沪干线上四等站,始建于1909年。“道岔是使列车由一道转到另一道的铁路重要设备。道岔的转辙部位如果积满冰雪,可能会造成道岔转辙器不能正常运转,从而影响列车安全正点运行!所以必须要把道岔积雪及时清除掉。”张丹告诉记者。

  张丹带领3名工友携带除雪工具顶着风雪疾行,路肩上厚厚的积雪,已经没过脚踝。平日走习惯的道路,现在走起来变得深一脚浅一脚,滑脚难行。

  8:50分许,大伙赶到南部岔区。“先清扫10号道岔,确保通车!”工长张丹大声喊道,第一个冲上线路。职工李强挥舞着扫把紧随其后,职工田春明、华古兵亦不甘落后。10号道岔位于京沪铁路上行线,其转辙部位是扫雪重点亦是难点,此处空间距离狭小,最窄处只有10毫米宽,扫把无法清扫。怎么办?用小铲子铲,徒手清除。张丹带头说干就干,只见他先安放好安全木,然后单膝跪在雪中,右手拿着小铁铲,左手戴手套,徒手把雪从夹缝中一点一点地抠出来。

  “张工长,道岔恢复正常,客车接近,请下道接车!”9:08分,驻站防护员谢芝东对讲机通知张丹下道接车。10分钟后,温州至沈阳北的K348次旅客列车安全通过小溪河站,司机鸣笛向伫立在风雪中的张丹和工友们致敬。

  列车通过后,张丹和他的工友们迅速涌上道岔继续清除积雪。由于防护工作的需要,雨衣只能穿着身上,不能罩住头部,防止遮住耳朵。风吹着雪直往大伙领口里灌,雪落到已经出汗的皮肤上瞬间融化,凉凉的`。职工们头顶上的雪根本存不住,隐约地可见热气冒出。

  雪一直在下,扫把挥舞不停。上午10:30时许,京沪线小溪河站南部7组道岔被张丹和工友们全部清扫一遍。“保春运就是保安全,扫雪除冰保障铁路畅通是我们的职责。”张丹话语坚定,带领大家转战小溪河北部岔区,继续在风雪中坚守。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相关文章: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精选8篇)10-24

铁路防寒过冬新闻稿范文(精选9篇)11-16

铁路防寒过冬总结(精选9篇)01-04

防寒过冬培训新闻稿11-10

铁路防寒过冬培训总结范文(精选15篇)01-04

铁路防寒过冬培训总结(通用17篇)04-14

铁路防寒过冬总结范文(通用12篇)01-05

铁路冬季防寒过冬培训总结(精选12篇)01-05

防寒过冬培训新闻稿(10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