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志愿者新闻稿

2022-09-27 新闻稿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新闻稿,新闻稿长期以来被视为官方声明,怎样写新闻稿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做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核酸志愿者新闻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核酸志愿者新闻稿1

  “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请排好队,按秩序登记。”8月17日,在北仑区白峰街道第三轮核酸检测现场,一抹“宁职橙”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青春防线”,来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11名大学生志愿者承担起秩序引导、测温验码、预检登记等现场工作。

  “爷爷,请说一下您的姓名、身份证号,我来帮您扫码登记……”,负责扫码登记的徐佳怡同学,正要蹲下拿起矿泉水瓶喝口水,一看到80多岁的老爷爷进入队伍,就站起来微笑着迎了上去。

  “很多居民年龄大,看不清手机,还有些老人和家属不会用智能手机,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正确登记信息,保障顺利完成检测任务。能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身边的抗疫行动,我感到无比光荣!”徐佳怡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要给志愿者们点赞,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楚了,多亏了这些志愿者帮我登记信息,非常感谢他们”,居民们表示。

  检测这天的最高气温达到30℃,志愿者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从早到晚,虽然极其闷热、全身湿透,但谁都不肯被替换下来休息。完成每一轮采样的间隙,他们仍没有空闲下来,帮助维护现场秩序,协助检测者扫描登记个人信息,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

  “第一轮工作结束后,我脱下防护服,全身都湿透了。”支援小组志愿者陆墺萍说,“新闻上看过医护人员穿防护服,数小时后都脱水了,自己亲身经历后才知道这是怎样一种不容易。”由于防护服都是连体的,志愿者们为了节省资源,在上岗时会刻意减少饮水,避免因为上厕所而浪费一套防护服。

  在预检登记工作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对严格的信息登记有些抱怨和不满的居民。王佳晔同学表示,自己心里虽然有些小委屈,但还是会耐心解释,这是特殊时期防控疫情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委屈但更多的是感动,在志愿服务中,她收获了很多的“谢谢”,这每一声“谢谢”都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让自己在服务下一位居民时更有动力、更加耐心。

  在所有的医护人员和学生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白峰街道核酸采样点8月17日的检测量多达5500人次。团队成员董一幸说:“尽管这里不是我的家乡,但我将与北仑人民一起抗击疫情,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据悉,参加此次志愿服务的学生来自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奔涌吧!青马!”北仑区文明办挂职锻炼暑期实践团队,接到参与核酸检测的号召后,同学们迅速响应,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从“青马骨干挂职团队”到“助力疫情防控支援小组”的转变。支援工作结束后,团队成员将继续担任“文明城市巡查志愿者”,参与北仑区卫生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巡查,向广大居民宣传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意义。

  核酸志愿者新闻稿2

  在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为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堡垒,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春天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东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号召,积极协助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人人有责。当群里发起会展中心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招募贴时,吴佳秀、冯琳、王洪涛、蒋桂红、盛红莉、孙岩、呼瑞阳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奋力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根据安排,他们分布在检测点现场的各个岗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力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大家请戴好口罩、不要着急、注意‘一米线间隔’、手机上先准备好核酸登记个人信息。”通过有序组织和引导,参与检测的居民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扫码、采样,整个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连续几天,春天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都是从早上八点一直忙碌到晚上十点,始终坚持快字当头、分秒必争的信念,坚强克服持续作战的劳累,连续14个小时超负荷的奔波在每一个服务岗位上,没有休息时间、没有报酬、没有奖励,纯粹的义务奉献,这是用任何语言去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的一种大爱,一份无私奉献的高贵精神境界!

  3月16日以来,又恰逢大风降温天气,志愿者们不畏严寒、坚守岗位,组织居民有序排队,维持核酸采样排队秩序,耐心解答居民的咨询,有效缩短了居民在寒风中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得到现场医护人员和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他们用满腔热血,全身心的投入,舍小家顾大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抗疫一线战场上,用真心和汗水为人民生命健康护航!

  此处无声胜有声!他们是抗“疫”战线上的追光者,在抗击疫情的困难时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也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我们春天志愿团队的骄傲!我们深信,以勇气和爱心汇聚的青春正能量,以志愿者精神筑牢的疫情防线,定会早日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这就是最优秀的志愿者!!向你们致敬,我最亲爱的志愿工友们!

  核酸志愿者新闻稿3

  为有效管控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日,彬州移动分公司组织志愿者,在包抓小区西陆花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活动。

  当天16时,全体志愿者早早就来到现场开展全面准备工作。通过喇叭、微信群等方式,通知群众核酸检测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小区居民佩戴好口罩、手持手机健康码,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待检。志愿者对居民进行现场登记、核对信息后发放“核酸检测贴纸”,对行动不便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安排专人上门检测,确保核酸检测实现全覆盖。检测前,志愿者们为群众讲解核酸检测采集流程,提醒居民规范佩戴口罩,有序排队、排队间隔距离、做完尽快离开,避免聚集等事项。现场组织有序,工作开展扎实,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截至当天21时,西陆花园小区共完成1421人的核酸检测,圆满完成了包抓小区九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核酸志愿者新闻稿4

  “请核酸检测的同志往前走,有序排队。”“请保持一米间距……”8月6日一大早,在泉口街道金象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数名志愿者冒着炎热,组织市民排队等候核酸采样。

  早晨,不少市民乘早赶往核酸检测采样点,等候在学校操场外。在下沉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热情引导下,排队的市民有条不紊地测试体温、登记信息,有效提高了核酸采样效率。

  康从兵是一位从事厨具代理的生意人,也是荆门义工联的'一名志愿者。5日,在接到荆门义工联群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群里通知他,6日6时到中午14时时段,在金象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从事志愿服务。早晨,他穿上红马甲准时来到核酸采样点现场,引导市民有序排队、登记信息等。

  金象学校核酸检测采样点负责金象社区、大桥社区8700多名市民核酸检测采样。该检测点共划分了两大区域,一边是金象社区居民核酸检测采样点,一边是大桥社区居民核酸检测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都设置了外围排队区、信息登记区和采样点外等候区。为防止入口秩序混乱,两个社区都专门安排志愿者守在外围排队区,提醒前来采样的市民由入口排队进入。

  市民在外围排队区等候时,志愿者都会提醒居民提前填写个人信息,然后每5人一组进入信息登记区,登记完成后再到采样点外等候区等候,确保人员不聚集,提升采样效率。

  “现场有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者,我们都会和其一道,帮助其代办身份录入等程序,并优先进行核酸采样。”家住迦南美地小区、73岁的志愿者贺长军说,自己是一名转业军人,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已经“光荣在党50年”,昨天看到社区志愿者招募信息后,就主动报名了,主要负责大桥社区居民核酸检测采样点外围排队区现场维持秩序。

  东宝区全民核酸检测开始后,为了筑牢疫情防线、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区文明办、区防控办号召,主动参与到体温监测、信息登记、秩序维护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线,协助医务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为群众答疑解惑。

  据介绍,此次全民核酸检测采样,东宝区共有600 多名志愿者参与服务,将助力疫情防控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畏高温、坚守岗位,保障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树立起志愿者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优良形象。

  核酸志愿者新闻稿5

  澹秋今已立,炎暑未消时。我们在共同经历一场无声的战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突发的紧急时刻,有这么一群人挺身而出。她们,是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她们,是平凡家庭的父母,她们,是普通的教职员工。但是,这一刻她们纷纷披上“盔甲”逆行而上,摇身一变,化身为支援核酸检测的一线战士,舍小家、顾大家,负重前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附幼宝贝们最最亲爱的老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坚持“快”字当头,密切跟踪疫情防控进展和趋势。随着第三轮的核酸检测接入尾声,9月22日半夜11点半又一次紧急集结,陈达佳园长等一行行政人员以身作则,率先来到幼儿园,带领第一批志愿者如约而至穿上防护服,带上防护面罩。即使前一天刚参加过志愿服务、值班、加班……接到紧急支援的电话时,志愿者们嗓音里还带着一丝不清醒,迷糊中却透着坚定:“没问题!”“我可以!”“让我来!

  从夜风徐徐到烈日炎炎,从星辰漫天到晨阳初升,附幼教师志愿者始终坚守阵地,连续工作17小时没有休息,为的是跟时间赛跑,守护一群人的健康,守望一座城的平安。

  虽然隔离服里的衣服已经浸透全身,隔离手套的双手浸得发白,她们一张张清秀的脸被口罩闷得通红通红,但她们依然“逆行”助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的引导民众预约登记,有的参与测温,有的信息录入。教师们各司其职,恪尽职守,检测现场秩序井然。烈日如火,层层的防护服下是数不尽的汗水,更是教师志愿者面对艰难不退缩的担当。哪怕衣服从干到湿再到干,他们丝毫不觉得累,因为他们心中想的就是——早日战胜疫情。

  鲁迅先生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一灯照隅,万灯照国,只要人够多,汇聚的光够亮,那么照亮的便是整个温暖而安定的夜空!

【核酸志愿者新闻稿】相关文章: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范文(精选6篇)09-27

学校学院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通用9篇)09-27

核酸检测志愿者社会实践新闻稿(通用6篇)09-27

大学核酸检测新闻稿(精选5篇)09-26

学校做核酸新闻稿(精选5篇)09-27

上门核酸采集新闻稿(通用6篇)09-26

关于核酸检测的新闻稿(通用5篇)09-26

全员核酸检测新闻稿范文(精选18篇)09-27

全员核酸检测新闻稿(通用8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