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老师心得体会

2023-03-23 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闭症老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闭症老师心得体会1

  我在让孩子走进社会,融合教育是必须的!这篇文章中,分享了关于融合教育的优势,以及对于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必要性、然而,不得不承认,融合教育在当下,是很难实施的

  这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原因,让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一、来自校方

  众所周知,我们讲〝融合教育〞,所在的场所就是幼儿园、学校等、但是,能够接受孤独症儿童的场所,少之又少、只有观念特别包容的学校,才会接受〝特殊〞的孩子,但这样的学校十分稀缺。

  即便有了融合场所,里面的普通老师居多,专业单一,对特殊教育经验甚少,也许无法成功面对孤独症儿童、而特殊教育教师一来稀缺,学校中不一定配备,二来特教老师虽然有着专业的干预技巧,但相对的面对正常孩子的发展规律也许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他们的工作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于有着特殊教育的场所,通常成本较高、教育经费的不足,也是融合场所难以开设的原因之一。

  二、来自专业普及和认知

  即便有了融合场所——幼儿园或学校接受了孤独症儿童,但,要清楚的是,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孩子依旧是两个群体、而融合,并不只是单纯地、物理的将两个群体的孩子放在一个教室里那么简单、对于正常孩子的教育,和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干预,如何在教育内容上、教育形式上、教育方法上融合,从而不会让两个群体产生互相制约(不让正常孩子教育速度放缓,也不让孤独症儿童干预受限),这其实颇有难度、我所知道接受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采用的是〝蒙氏教育〞,里面的内容相对有融合的特质。

  三、来自教师

  普通幼教和教师,处于对工作的责任感,通常是不会完全接纳孤独症儿童、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不够专业,耽误孩子的干预最佳时间。

  而特教老师,特别是成熟的收过职业培训的特教,他们通常对融合抱有异议、我所认识的特教老师通常不推荐融合教育,他们认为密集的干预训练才能有一定成就,在基于一定这一基础再送入幼儿园进行融合才是、对于这一点,我认同一半、特教老师的想法是让孩子有了完备的技能后再去融合,而我认为孩子只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即可进行融合,在融合中继续增长,并在课后继续干预训练。

  目前,国内融合幼儿园和融合学校十分少,在融合领域中也没有形成一套专业并可复制的教学体系、普通教师很难接触到融合的专业培训,而特教老师则难以进入幼儿园或学校、

  四、来自同学和家长

  社会公众对于孤独症的看法,即便到了现在也是十分不统一,不理解者居多、孩子们天生善良,也许对于接纳孤独症儿童没有太多想法,最多只是感觉这个孩子很奇怪,或是小小的欺负她一下、但是,对于大量的正常孩子的家长,则并不看好融合教育、

  正常孩子的家长不会对孤独症有深入了解,凭借他们在网上看到的片面知识,他们会本能的保护自己的孩子,认为有孤独症儿童加入自己孩子的群体,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安全隐患,并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倘若孤独症儿童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不可控行为,例如伤人,那么我想如果面对正常儿童,大家的态度应该是包容和理解的,但面对孤独症儿童,则是严厉的`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全体家长一直要求孤独症儿童退学或转班、这也是现实。

  五、来自自身

  我们讲融合教育,家长应该付出更多、然而,很多家长则是把孩子直接就放进幼儿园,不管不顾、融合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并非是单纯的〝托管〞、如果家长不能够及时发现融合教育过程中孤独症儿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而加以迅速干预,那么,融合教育是失败的也不乏家长虽然与校方沟通良好,但缺乏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谁也不愿意让别人带着有色眼光看自己的孩子、但是,当出现一定问题,其他家长察觉出来并频频反应的时候,我们不禁需要考虑:是否提前沟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由此可见,融合教育能够有效地,成系统的进行下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我们需要国家对社会进行孤独症的知识普及,需要社会对融合教育的支持与资助,需要足够的师资力量,需要社会人士的宽容、理解和帮助、我期待会有这么一天,孤独症儿童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快乐的上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顺利的接受义务教育,长大成人!

自闭症老师心得体会2

  从有机会接触到自闭症的孩子以来已近两年,虽然特殊教育并非我的专业,但探计自闭症孩子的心灵与关心残障同胞却成为我的兴趣、阅读过一些国内外有关自闭症的书籍、资料及研究报告后,给我的启示是:没有任何自闭症的人是不能训练的,不管是中度、重度的低功能的自闭症患者,只要经过适当的训练一定会有进步的会成长。

  自闭症者对家庭造成的压力,国内外都有不同的报告,那就是母亲所受的压力一般较父亲为大、这除了与女人的生理状况有相关外,也和个性及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然如宋医师曾讲过的,身为自闭症者,亲人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建设、从一些训练自闭症者成功的范例皆可看出,自闭症者父母亲从积极训练孩童的过程中学到了比他们原来所学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训练孩子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耐性和毅力也就更胜一般人了、本人在高雄办理巡回电脑辅助特殊教育时即深深感受到,有些孩子的妈妈原来不会骑机车的,为了送孩子上学也学会了骑机车;而原来不会开车的人也为了孩子的缘故学会了开车。

  我想这都是因为孩子而增强了母亲的本能,发挥了母亲的潜力,若我们能够把自闭症的孩子看成是训练我们技能,培养我们的能力与耐性,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且把我们对待孩子的心去对待别的孩子,那生活就会更有意义了、因此,个人愿意将研究的一些心得提供给大家在训练孩子时的参考:

  一、训练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常说良好的习惯不易养成,一般孩子已是如此,更何况自闭症的孩童、自闭症孩童有行为固定性的毛病,如果将他们这种固定性的毛病转成固定的良好生活习惯的话,虽然他们不擅长于与人沟通、打交道,但起码不会遭人嫌弃、这些良好的习惯必须从日常的生活训练起、如刷完牙后,牙刷、牙膏、漱口杯要归定位;鞋子脱下时要摆整齐等,这些生活自理的事项不是只有在〝儿心〞或〝弘爱〞训练时才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做父母的必须随时注意,不能精选、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过群体的生活,愈有学会这些生活自理的好习惯,愈有帮助、孩子们长大还有很能很多社交、技能及知识性的事务要训练,要学习,若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就做好,长大后就不需要费时去训练了、许多父母也许是爱儿心切,常常帮孩子把有关生活技能的基本事项都做好,这并非是真正的照顾了他们,而是剥夺了他们学习的机会、要开始下达口令叫他们自己动手的确是很难的,但做父母的绝对不能没有耐心,一定要把握原则〝教孩子如何做,而不是帮他们做〞。

  二、随时随地保持孩子们整洁的外貌

  自闭症的孩童缺乏照顾自己的能力除了一些少数有洁癖固定性行为的.孩童或许会注意到自己外观上的整洁外,绝大部分的孩子是不会这样做的俗话说:〝费要金装,人要衣装〞,自闭儿通常有一副清秀的面孔,让一般人无法看出他们的毛病何在、因此,若能随时帮他们保持整洁,不仅是小朋友,就连大人也会愿意接近他们、如此一来才能增加孩子们与人互动的频率、小朋友愿意接近他们,不排斥他们,那孩子们才有学习的机会!孩子们能够到处讨人喜欢,也就是孩子们的福气。

  三、教导孩子们熟练问候的语句

  自闭症的孩童大部分有语言上的障碍,这也是他们难以建立人际关系的原因、让孩子学会并熟练日常的问候语:某某人早、某某人好、谢谢、对不起、不客气、没关系等,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这些语句并不长,也较容易教,但重要的是训练他们讲这些话的习惯、有礼貌的孩子每个人都喜欢,最起码孩子们学会熟练的运用这些问候语,不会让人家一眼就觉得与常人不一样。

  四、擅用机会教育孩子们关心周围

  自闭症孩童一向是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的喜好,而不顾别人的感觉、要教会关心别人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因此,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所谓的喜、怒、哀、乐,要让他们体会那些感受时,可以用较为夸张的动作来表示、例如,当孩子们看电视节目出现这些画面时,父母可在身傍强化这些表情及动作的反应,并且不断的跟孩子们解说其原因、在外面活动若遇有小孩哭泣时,就教会他们去安慰那哭泣的孩子、总之,机会就在您身傍,做父母的要头脑灵活,随时把握机会、有许多的父母为了面子不好意思在大众面前献〝丑〞,常以消极的做法避开各种的场合,这并不是明智之举、要知道父母的要死面子则会害了孩子、明智的父母应该要有〝孩子的训练重要,而不是自己的面子重要〞的体验,更何况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那有颜面之失、若能教会孩子关心别人,那他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有大的进步。

  五、训练孩子在学习或技能上的某专长

  自闭症,尤其是高功能的孩子常有些特殊的潜能,若能将其潜能善加培养并加以发挥,不但可以获得周遭同学的接纳,也可能成为其日后谋生的技能、众所周知的周于翔小朋友已在绘画的才能表现出他一片的天空、周于翔在其班上不论是老师还或是同学都喜欢接近他,这对他来说讲不啻增加了许多学习的机会、有些参加电脑训练班的小朋友自从参加了电脑班后,班上的同学也以〝刮目相看〞的心态来与他做朋友了。

【自闭症老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自闭症老师心得体会系列03-10

自闭症老师心得体会(通用11篇)08-23

关爱自闭症青年心得体会01-19

自闭症学习心得体会01-18

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2篇)04-21

校长培训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02-08

关于自闭症的作文08-12

2岁宝宝不会说话警惕自闭症及自闭症症状04-27

自闭症策划书07-12

自闭症测试题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