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旅游心得体会

2023-03-01 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南的旅游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南的旅游心得体会1

  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三亚。我们住的是五星级的天域度假酒店,这个酒店临海建设,有十分漂亮的海滩、海面和热带植被,酒店的院子里有高大的椰子树、棕榈树、伞形碧绿的枇杷树,还有许多不认识的花草树森木,环绕在绿树和花丛之间有两个室外的'大型游泳池,每当我们在海里游过泳后,就会在淡水游泳池里再游玩一会儿。

  宾锐哥哥一家比我们晚到两天。我们住在同一个酒店,一起下海,一起游泳,一起游玩。我们俩都很喜欢在沙滩上堆沙子,宾锐哥哥来后,我们每天都在沙滩堆城堡,最后一次规模最大,有宽大的城墙,有3个金字塔、2个石狮子,以及许多院落。不过,令人十分恼火的是,不论我们费了多大的力气,一旦涨潮,海浪就会冲上沙滩,将我们的辛勤劳动给冲毁(有的是离开后被别人破坏掉了)。

  期间,我们还游玩了三亚热带森林公园,那里是电影《非诚勿扰2》的外景地,也是五星级酒店鸟巢的所在地,环境非常优美。我们去了兰花谷、过江龙桥和大佛石,兰花谷里有各种形状、各各种颜色的兰花,站在大佛石的旁边,可以俯瞰亚龙湾全景,特别是在过过江龙索桥的时候,给妈妈吓死了,一直在喊:”前面的人,别晃了呗……“爸爸胆大,给我们拍了很多照片。最有意思的是,在上山、下山途中,每当相向而行的两辆游览车相遇时,游客们都整齐的大呼:”啊,噢……“来相互打招乎,笑死人了。

  我这一次在三亚最大的收获是敢在大海里游泳了,尽管有海浪,我一口气大约也能游5米远,不过我也喝了不少的海水,海水很不好喝,又咸又苦,被海水呛住可不舒服了。我感受最大的是三亚的天蓝碧水,植被好,空气清新,缺点是到哪里都得从出租,很不方便。郑州的缺点就是空气不好,汽车太多,爱堵车等等。以后,我还想再到三亚度假游玩,多去看些好的景点和地方。

江南的旅游心得体会2

  7月11—17日,以我连知青为主一行七人(阮宏喜、孙大复、王新民、孟世明、张秋云、徐彦、李瑛),参加旅行社组织的韩国海陆空七日游,安全归来。

  我们从天津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船到达仁川,又从首尔坐了近一个小时来到美丽的济州岛,然后在游览了他国“故宫”—景福宫后,参观了历史造成的三八分界线,当我远眺山那边飘扬着的朝鲜国旗,一幢幢彩色屋顶的开发区,公路上走着的汽车,不禁心中暗暗祈祷,愿朝鲜半岛早日统一,愿勤劳质朴的朝鲜民族早日团聚。

  几天来,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山水景观,不是古迹宏伟,说实话,哪里也比不上我们祖国博大广袤,文化深厚,而是感受得到的无处不在的`环保意识,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

  一路走来,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导游和司机,地陪是韩国人,说普通话,唯恐中国游客吃不惯他们的饭,一到饭口,只见他端着饭盆给每人加饭,加小菜,耐心地教每桌如何烧烤、拌饭,一付主人招待客人的样子。以至于大家都不忍心看他忙乎,都催他去吃饭。大巴车干净整洁,司机负责装行李、卸行李。回到塘沽那辆大巴车立马反差明显,半夜时分一片黑乎乎,千万别指望有人帮你放箱子,自力更生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咱有北大荒精神垫底,什么都能适应。

  我们女同胞感受最深的是卫生间不仅干净,还都有卫生纸。给人极大的方便,街上没见清洁工,没见交通警察,可是,每个角落都那么干净,没有垃圾、塑料袋、痰迹。街道远没有我们北京的街道漂亮,上下道中间少有隔离带、隔离墩,不设自行车道,眼见的全是韩国汽车,排斥日本货,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建筑大多不够高大、气派,可是没见有谁家需要安装防护栏、防护网。吃饭全用扁扁的铁筷子,坚决不用一次性筷子,牙签是用糯米做的,吃进肚子里也没事。物价相对是高,人家挣得也多。社会福利比较好,鼓励生小孩,第三个国家负担一半,第四个开始全负担。退休人员只要身体可以,全部上岗,清晨清理环境卫生,工作大约三个小时,可以挣人民币一万左右,没有谁为饭碗着急,但是,竞争依然激烈,所以,他们工作都非常努力。女人从十六岁开始在学校就学化妆,出门必须化妆,美丽的仪表被看做对他人的尊重。整容也是司空见惯,典型的窄窄的直挺的鼻子好多是整出来的,所以一般看女人岁数大小都看不准。韩国家庭每年要吃一百棵大白菜,五十个大白萝卜,家家为了做泡菜,必备泡菜冰箱,主妇每天为全家做三顿饭,很少去餐馆吃饭,是嫌太贵,都是凉菜,不吃炒菜,平时很少吃肉,尤其属牛肉最难得吃上,人民币100多一斤,水果也没有我们这么丰富,一个西瓜也要100多,他们好像很习惯、很知足。他们非常注意节约能源,在宾馆里后半夜会把空调、电视自动关闭,有的服务员提醒每人把卫生间的门关好,因为抽风机会抽走冷气,造成浪费。

  我们去过的景点之一是南怡岛,据说曾是国家领导人的守齐闵炳寿先生退下来后,用全部家产买下一个荒岛,从1965年开始种树,并立遗嘱,所有赚取的利润全部捐给福利机构,不给子女。如今46万平方米的岛上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宽阔的草坪,一些新颖的造型都是用废物做成的,很有寓意。浪漫的电影“冬日恋歌”就在这里拍摄,看着眼前游人如织的景象,我们不禁为那位给后人辛勤种树的先人恭恭敬敬地鞠上一躬。

  回来有几天了,韩国一游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出去就能开眼界、长见识,就不虚此行。

江南的旅游心得体会3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到西双版纳去,是我的一个梦。

  神奇的热带雨林中,有很多縢状植物,像蛇一样地缠在大树上。雨林很幽深,溪水清澈、冰凉。快乐的小鸟在密林深处歌唱。

  西双版纳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野谷。据说,一般不会遇见野象,但可以看见一场表演。如果你拿一块菠萝,大象就会向你冲来。你狼狈撤退时,要把菠萝给它做贿赂。看着他把牙签拔掉,得意洋洋的吃菠萝,你会感到哭笑不得。如果你大方一点,给他一块钱,它会冲你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去买香蕉。

  更值得一提的是神奇别致的泼水节。傣族人天生对水有一种崇敬感。在盛大的节日里,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尽情挥洒水的柔情和友谊。在青山绿水和夕阳映衬下,更显出几分美丽与多情。

  我真喜欢美丽的西双版纳!真希望能够早日踏上那块神奇而多情的土地。

江南的旅游心得体会4

  在云南旅游的短短几天里,我们每天都行走在峰峦叠嶂之中,所见到的是满目的绿色,层层的梯田,蓝蓝的天空,在大山脚下的那白墙青瓦的村庄,清澈的小河,以及那些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一路所见,分别感受了当地少数民族白族,纳西族,傣族等的民俗风情。在与他们的接触当中,他们纯朴、热情好客以及毫不掩饰的直爽性格感染了我,让我刻骨铭心。

  第一站:石林

  据说,石林在很久以前是--大海,海底沉积了许多厚重的石灰岩,经过长时间地壳变化,岩石露出了海面形成了今天的岩石森林。石林山峰奇异,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巨人,还有的像……真不愧是“天下奇观”,我一口气爬山观景台,整个石林的景观,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第二站:大理

  大理风光秀美、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名胜古迹遍布。这里以上关花、下关凤、苍山雪、洱海月四景著称,苍山终年积雪,洱海四季蔚蓝,景色极其优美;此外,还有幽深的蝴蝶泉等。

  我在这里品尝了白族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观看了风趣的白族抢亲歌舞表演,还逛了有名的“洋人街”,看到每家店铺上都写着英文;参观了大理的天龙八部影视城。

  第三站:丽江

  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古城中心的四方街,这里工艺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

  丽江的主要居住民族是纳西族,男人被称为“胖金哥”。女人被称为“胖金妹”。 有趣的是:这里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以胖为美,以黑为贵。我还品尝了纳西族的特色小吃“牦牛干”,味道好极了。

  当我行走在丽江古城的茶马古道上时,导游告诉我:在磨圆的巨石上,那一个个清晰可见深深凹陷的马蹄印,它记录着千年的风雨沧桑,显示了纳西族人民不畏艰险的勇敢无畏。那里人民至今不忘当年的红军解救之恩,还戴着红军样式的八角帽,感恩之情感动着我们每一位人。

  第四站:西双版纳

  我觉得西双版纳最美的是热带植物园,这里的树木上万种,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层层叠叠,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奇花异草遍地都是,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非常好看。

  最有神秘感的是野谷,我们走在密林深处,随时可能遇见庞大的野象群,我是又想见又害怕。这里还是蟒蛇出没的地方。还好,我们是在高高的吊桥上行走,吊桥悬在高空中,比较安全。在野谷,我观看了精彩的野象表演,如:野象踢球、单腿站立、转圈、向人们敬礼等,非常有趣。 遗憾的是,没有骑野象转转。我想那该有多威武、神气!

  在这里我美美地享受了风味独到的傣家菜,据说,是当年傣王吃的饭。看!我有口福吧。西双版纳珍贵的热带动植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充满了美丽和神奇。

  云南的美让我流连忘返,在这里我感受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而且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真是收获多多。

  • 相关推荐

【江南的旅游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诗意江南-暑假旅游作文01-28

到江南旅游的作文4篇06-11

安吉的江南天池旅游作文01-30

初中生江南旅游心得感悟09-13

小学生江南旅游心得感想10-13

来江南旅游怎么发朋友圈11-28

江南孔雀园主题旅游广告词12-28

江南的雨江南的你04-05

江南江南阅读答案03-25

江南,又见江南美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