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善行一生心得体会(2)

发布时间:2017-09-05 编辑:小静‍ 手机版

  那么,善行银行如何运作?

  善行银行采取理事会治理机制,理事会会议对善行银行行为有决定权力。善行银行理事会下设善行银行总行,设行长一名,负责统筹善行银行各项具体事务工作。总行下设六个分行,涵盖海山街道六个社区居委会。善行银行具体事务的管理采用“2+6”模式,即两个专业社工负责总行事宜,其他分行分别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兼职负责。

  有了完善的治理机构,善行银行不断壮大队伍。

  目前,善行银行已建立了8支服务队,包括教育服务队、健康服务队、生态服务队、家庭服务队、心理咨询服务队等。个人在申请成为会员时,可根据自身专业技能,选择志愿从事其所能的服务工作,包括法制教育、医疗服务、热线咨询、水电维修、助残助弱、法律援助、信箱服务、科普文艺等,并可根据自身空闲时间来发挥专长,从而建立起社区“岗位化”志愿服务模式。

  这样一来,善行银行就打通了善行的“供给”和“需求”渠道,居民之间的生活服务、工作需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并在互帮互助中增强情谊,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循环。

  如今,善行银行会员已达2459人,为拓宽积分兑换渠道,善行银行还发展了首批12家“善行商户”,为会员提供照相、培训、拓展等便民服务,会员可凭善行积分予以兑换,商户也树立了良好形象,善行足迹进一步延伸。

  海山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真正的善,是根植于内心最柔软地方的善念。善行银行从引导善行着手,希望把善行文化的种子深埋在人们心中,从“我愿善行”到“我能善行”最后到“我已善行”,让“善”内含于心、外化于行,便可随心而为,触发社会的善行共振。

  核心价值观来自人民,着眼于让民众更有担当更有作为,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对民众来说,践行核心价值观是自觉的选择而不是被动的灌输。善行银行以其有效机制,实现了可贵的内在驱动。

  让人欣喜的是,经过2年传播实践,“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温暖他人、成就自我”善行理念在居民中的知晓率达95%、认同度达96%。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方式上“结果”——

  倡导“日行一善”探索“微公益”,行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深圳第一支“日行一善”亲子志愿团,成立于海山街道。

  去年8月3日,海山街道“日行一善”亲子志愿者团成立,34户家庭成为首批亲子志愿者,在海涛社区举办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

  志愿者兰远香带着女儿热情吆喝着,摊位被居民围住了,“我们把店里的300多条围巾都拿出来了,希望可以多募集善款”。她说,“在家门口就可以做善事,真是很方便。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孩子一起做善事,相互间的感情更好了。”

  “日行一善”亲子志愿者团的成立,为深圳“日行一善”活动构建一个创新载体与长效机制。去年以来,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推出“日行一善”活动,从知善、扬善、行善三个环节切入,倡导市民随手而为日常小善,推动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善行银行与“日行一善”活动迅速对接,以“海山表达”丰富“日行一善”活动。去年5月,善行银行启动了“点滴善行”项目,会员将自己的善行、善念记录在善行日志上,让善行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联动心灵驿站、快乐家园、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凝聚向善合力。

  如今的海山街道,依托善行银行和日益丰富的善行活动,成为深圳“日行一善”活动的先锋队,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也走在全市前列。

  依托善行银行,“善行愿望漂流”、“善行大讲堂”、“善行银行课业辅导班”、“善行国学堂”等一个个品牌活动脱颖而出,在扶弱济困、互帮互助中汇聚向善力量。

  以善行银行课业辅导班为例,由教育服务队组织大学生开办的寒暑假辅导班成为最吸引人的项目。由于参与会员较多,善行银行理事会顺应民意,将寒暑假辅导作为项目固定下来,组织从事或爱好教育工作的会员每天义务为外来工子女提供课业辅导。

  善行银行还独辟蹊径探索社区“微公益”、“微慈善”实施路径。举行“愿望漂流计划”,收集会员特别是困难家庭、优抚对象、残疾人、老年人等的个性需求:有的会员想要一台旧电脑、有的独居老年会员想要人陪同逛一次超市、有的会员请求帮助解决孩子上学情绪不好的问题……再小的愿望都得到尊重,并被一一认领实现。

  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善行银行在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具备了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等特点,丰富多彩的善行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引导了市民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核心价值观,逐渐养成“每天坚持垃圾分类”、“每天低碳出行”、“每天读一点经典”、“旧衣物随手捐”等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生活方式。

  如今,行善风气在海山蔚然成风,辖区注册义工达到7000多名, 80%社区党员和30%社区居民都参与志愿服务。

本文已影响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