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2022-07-15 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欣赏》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1

  在大学里,我选修了音乐欣赏。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音乐,悠扬的音乐可以抚平我们烦躁的情绪,轻快的音乐可以唤起沉重的心情,激昂的音乐可以调动消沉的心态。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平时我也只是听听音乐但并不是真正的了解音乐,所以我想借此机会更多的去了解音乐。

  第一堂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外国的音乐,首先提到的就是交响乐。交响乐给我的感觉就是恢弘,庄严,激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交响乐是乐曲里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完美,音响宏大,写作技术最全面的音乐体裁。内容大多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自然的变化,以及作者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们为生活,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即使几百年前的乐章至今依然能够让听者为之振奋,仍能在如今百花齐放的乐坛中熠熠生辉。我想这是因为在交响乐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创作者的精神思想。甚至有的交响乐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反映出了人民的心声。让我们在听交响乐的同时能够深入作者的心中,体会当时的文化。提到交响乐就不得不提那些为交响乐做出贡献的人。交响乐之父海顿,让交响乐走入人们的认知里,古典交响乐的革新者贝多芬,他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更是在那个时代起到了催人奋进的作用,让交响乐深入人心。

  之后的课上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乐器。让我对音乐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的也认识到了音乐的深奥。一个简单的乐器,却能演奏出许多美妙的乐曲。不同的乐器又各具特色,也反映出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的不同。

  然后老师引领我们走入了钢琴的世界。钢琴与小提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而钢琴又被称为乐器之王。它优良全面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都是其他任何乐器无法与之相比拟的。在我的认知里钢琴的声音总是优雅,清脆的。或悠扬,或沉稳,或欢快。每一种曲调都能给人不同的感受,并且深入人心。钢琴声如美玉,温润柔和,贴近心灵;钢琴声如心声,它诠释着弹奏者内心的波澜起伏和心路历程;钢琴声如泉水,行云流水般从指间倾泻而下。今天的音乐欣赏课我有领略到钢琴的另一番风情,热情而奔放。在音乐家的弹奏下节奏鲜明。每一个音符都在跳跃,让人不直觉的被吸引。我也真正知道了音乐的博大精深。

  最后给我们介绍的是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古有古筝演奏《高山流水》琵琶曲《十面埋伏》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背景。课上老师特别给我们讲了二胡。在最后我们欣赏了《梁祝》这首曲子讲述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曲中音调婉转,悲凉。使听者动容。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一共四周的课已经过去大半,对于缤纷多彩的音乐世界,我渐渐的有了一些了解,体会到了音乐的内涵,音乐的灵魂,以及音乐带给人们的愉悦和舒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到处充满了音乐,不同的音乐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也让我们在疲劳时能得到舒缓。音乐也成为了我们一种精神寄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虽然没一国的语言有所不同,但无论我们听懂与否,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却是世界共有的。我相信音乐不但可以抚慰心灵同时也像桥梁一样拉近这人们之间的距离。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音乐的魅力是无限的。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2

  回顾以往的音乐教学过程,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不理解内容,自己还教得特别累。拿到了新教材时,一开始还是很茫然的,不知如何去教。细看后觉得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生活化,大众化。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有趣。在教学中,我就感到,新教材一定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它,要用新得方法去教学生。

  在旧的“课标”里,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只是知道“唱”,老师一句学生一句,学生可以不用书本,不用耳朵听琴,就能够学会一首歌曲。而我们会很少让学生去体验“为什么?”这样就导致了,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课堂的模式基本上是老师在台上拼命讲,唱,学生在下面很安静的,很乖的听或者是机械化的跟唱,我们经常用“这个时候,除了老师的歌声和琴声,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话语来赞扬课堂的良好。

  很少会在这个时候考虑到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去自己学会一首歌这一个过程。而“新课标”,恰恰好是要求我们,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改变过去给一条鱼给学生的做法,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捕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一个帮助者,或是拐杖的作用。把建构知识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于是,我们就有了新的教学模式。例如:“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积极性。

  比如说,我在这最近的一两年里,在课堂教学中,逐步让学生自己听琴声,自己模唱旋律,或者一句句唱乐谱,小组合作学习,之后给予奖励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了成功感之后,绝大部分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学生主动学习,遇到新的歌曲的学习,能够跃跃欲试,抢着出来给大家范唱。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伴奏”,还有就是“及时纠正错误”,比如,“音高不到位”,比如,“节奏唱得不太好等问题”。

  一节课下来,老师轻松,学生开心。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学生依然是欣赏的主体。但是,学生的欣赏,审美是有个体的差异的。这些都与他们的阅历,文化背景,家庭教育,音乐技能,基础知识有关。一首乐曲,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会让他们用语言,肢体,或者是图画,或提供乐器给学生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不会给予绝对的评价。因为,艺术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差”。

  当然,不是说,新的教学模式都是好的,旧的就都不是好的。也不是说,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会比另一种模式显得更加高贵。也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让学生去探究。一些很容易的知识和一些很难的知识都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太容易了,浪费时间;太难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探究”达不到实际的效果。只有中等难度的问题,才比较适合让学生去探究。而且,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一个学期,我们能有几次很成功的“探究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已经很好了。

  我们不能因为提“新课标”而把过去所有的东西都否定掉。其实,如果从教学效率上来说,讲授式教学模式(满堂灌)是最有效率的,一节课下来,能教唱好几首歌。最终,我们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好知识,以及让学生能够让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修养,有高尚的情操。只要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教学模式,我认为,都应该是好的教学模式。

  一堂课四十分钟,让小学生每时每刻都注意听讲,整整的全神贯注的满四十分钟听讲是不可能的。他们的特点是好动,爱玩。因此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在教学形式设计上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例如,在课堂上,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放开身心与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常常快乐地说:“今天老师为大家表演节目。”

  节目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时是对所学新歌进行深情范唱,有时是跳一段优美的舞蹈,有时师生互动做游戏。我的参与常常得到学生们的阵阵喝彩。我的参与、师生的互动,使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怎样能让学生玩得好,学得好呢?怎样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呢?这可以说是我每节课都要去考虑的问题。

  因此我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在参与表现中享受快乐,在实践创造中获得启迪。教师在与学生“玩”的过程中,不仅能将新的教学内容与知识技能展示给学生,而且还能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良好关系,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温馨与快乐,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学习方法的探索,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我会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学生开辟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在这个空间里畅游;做好学生的导航者,引路人,使他们能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3

  音乐欣赏是低年级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低年级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感受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言,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1、多媒体技术与欣赏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学丰富而生动

  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为形象塑造载体,它需要欣赏者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在聆听音乐时自发地产生一种联想。由于低年级学习的生活、知识经验有限,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那些无法捉摸的音乐形象经常令老师尽管费尽口舌,小朋友听起来也如坠入云雾之中。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便可将欣赏时所需要的图像、声音、色彩等信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特定画面的引导下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2、将“道具”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低年级学生感受音乐意境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一样物品在大人手中也许不觉得有趣,但到了孩子们手中,便如同一件宝贝,能生出不少的玩法。采用合适的“道具”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也不失为一种化抽象为直观的好办法。这样的话孩子们就能沉醉在音乐中,体会到音乐中延绵不断的、轻柔的美。引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无限的遐想,开启孩子们想象的闸门。

  3、将游戏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低年级学生认识音乐结构

  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欣赏活动,能使低年级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地掌握音乐知识。音乐伴随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虽反复聆听,仍乐此不疲。随着游戏次数的不断累积,孩子们对音乐知识也就了如指掌。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的音乐知识,不再是机械的、被动的、认知记忆,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中获得提高。

  4、将色彩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低年级学生感知音乐情绪

  音乐与色彩在人的感觉上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系之外,还有曲调、和声、节奏、调性、音区等。它们都能使人与各种色彩联系起来。在历史上就曾有人把不同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与色彩联系起来,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蓝色的,肖邦的音乐是绿色的,瓦格纳的音乐则闪烁着不同的色彩。在欣赏活动中,通过将色彩与音乐对应,来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颜色的暗示使孩子们很快感受到了乐曲的两种不同的情绪。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手段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音乐学习为低年级学生所喜欢,教师应把握好这种优势条件,除知识技能的教学之外,还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4

  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即将结束,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音乐的节奏性和大学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走路、说话、运动无一不与音乐的节奏合韵合拍。于是,音乐无时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激昂的时候兴奋,低落的时候忧伤,几周的学习之后,觉得不仅是人有乐感,就连打雷、下雨都有了节奏,成为了一种音乐美。于是学会了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人和事物,生活态度也积极了很多。

  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不像美术,戏剧和小说那样,显示出具体的生活图景和人物,事件。而是仅仅表现出人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的感受和产生的情绪,欲望等情感性的东西,音乐表达情感而不去揭示这种情感所赖以产生的那些依据,所以更加具有概括性和一般性,也可以说音乐表现的是情感本身,对情感的表现是直接的,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说过:“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既不凭借‘比喻的外壳,也不依靠情节和思想的媒介。”音乐的这种感情的特殊性表达也就给欣赏和理解带来了特殊性。我认为欣赏音乐要作到理性和感性想结合,并要充满幻想,既要有充分的想象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既然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那么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就首先要求听力审美感觉的敏感,没有好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在课上学到了很多的乐理知识,认识了很多的乐器。真的是大开眼界。以前很少有机会接触音乐欣赏课,再说当时的老师从来没有讲这么生动过,也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音乐,因为他觉得我们只是胡乱的听,不懂的欣赏艺术。现在不同,老师鼓励我们去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不管是流行的还是古典的。虽然只能领悟一点点,但是我们很受启发,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渴望去展现自己接受一门适合自己而又对自己生活提供帮助的艺术。

  虽然音乐欣赏课是在每个周一的下午,但仅有的几次课上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乐曲。过去听歌曲的时候,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听好几遍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精华,而且听完了之后印象不深刻。现在,学会了用节奏、结构去解析音乐,能融入到音乐优美的意境中去,真正的去欣赏。这样,音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对音乐的了解也更进了一层。每次上课的时候,一听起优美的音乐感觉时间都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意犹未尽。教室里的音响效果虽然不好,但是我们都全身心的投入到精彩的画面和欣赏中去了,感觉不到自己与音乐之间的差距。老师的热情、同学们的积极性就是最好的表现。很庆幸自己能对音乐做一番了解,我想它会帮助我调节自己的心情!为更好的人生提供一些帮助。如果有机会再让我选课的话,我还会选音乐欣赏类的科目的。因为在课上能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轻松愉快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感谢老师的付出!希望这堂课越办越好!总的来说,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了个人素质的修养,并且对音乐欣赏这一欣赏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里,会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5

  作为大三学生,修满选修课的学分可谓是当务之急,所以,我选这门课的初衷是为了修满选修课的学分。看到这门第一次开设的课程信息时,我认为它能够让我轻松地获得学分,并且能够让我获得音乐上的享受。果然,这门课没有让我失望。无论是老师所讲的内容,还是音乐本身,我都觉得受益匪浅。经过半学期的学习与了解,在音乐方面也略有所知,通过聆听这种方式,了解我国音乐的发展和许多著名音乐人士的经历,从而得到了审美的喜悦。开始学习这门课就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就像老师说的,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

  在了解了一首歌或者一首曲的制作背景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之后再去听一首歌曲,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不像以前总是盲目地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只是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都遗忘了。因为高晓松,我很喜欢《同桌的你》这首歌,学习了《同桌的你》的时候,不仅仅是勾起了过去美好的回忆,还让我的脑海里浮现了这么一幅场景:在男多女少的清华园里,众多理科学子为了获得女生的青睐,在草坪上弹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充满朝气与追求。

  音乐欣赏课在每一个周五的下午,让我能够从音乐中挣脱上了一周知识课带来的烦闷的情绪的禁锢,每次上课的时候,一听起优美的音乐就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三节课就过去了,意犹未尽。很庆幸自己选了这门课,既对音乐有了很好的了解,又调节了心情。这门课为我的大学时期的选修课时光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在课上我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轻松愉快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好感谢老师的付出,希望这门课可以带给更多人以愉悦、幸福的感觉。在此,对老师提点小小的建议,希望老师能够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详细说明要求,最好能以书面的形式上传到群上,因为口头上传达的信息可能不够准确。另外,希望这门课越办越好,越来越红火!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6

  什么是音乐欣赏呢?有人认为,一个人带上耳机,聆听录音机里的音乐或者是放着音乐,手里拿着小说,嘴里嚼着口香糖,躺在沙发上,似听非听地让音乐流过就是音乐欣赏。其实,所谓的“音乐欣赏”应该是学习理解的音乐享受。

  有的学生告诉我:“我很喜欢音乐,但是我分不出好坏来。”有的学生会说:“我没有音乐细胞,所以不会欣赏音乐。”有的干脆说:“我是音盲音痴,所以不懂音乐。”学生的这些话,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索,究竟我们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呢?

  拿破仑说过:“一曲音乐胜过百回说教”,我们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竟然感动得青衫尽湿,那么音乐到底说了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听懂这一切!

  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音乐欣赏教学首先应注意训练学生有良好的音乐教养。

  从开学初,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这是一种文化教养的重要表现。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以安定、专注的心情去聆听、欣赏音乐。要告诉他们,烦躁不安或注意力分散,都是不可能从音乐中得到美感的,也不能真正感受与理解音乐的内涵。要让学生明白,无论在哪里,无论以什么方式聆听音乐,都要全神贯注,养成肃静地听赏音乐的好习惯。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施:

  1、唱片、录影带的欣赏:我们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资料将国内或国际著名的演奏家、歌唱家、演奏团体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见闻,扩大学生欣赏的领域。这样的欣赏能获得时间与空间上的便利。

  2、示范欣赏:通常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范唱或范奏表演。因为教师的艺术修养与人格,将直接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如果要进行范唱或范奏,最好在课前稍加练习,才能在课堂上达到较好的效果。如果能邀请到著名的歌唱家、演奏家或演奏团体到学校来做演唱演奏,作为欣赏课的辅助,也能获得很好的示范效果。例如20xx年4月,同安一中在校园艺术节期间邀请了厦门大学的教授、著名古埙演奏家赵良山老师来校进行“中华民族管乐”的讲座,讲座进行得非常成功,赵教授精湛的演奏和曲折的艺术人生经历,震撼了学生们,学生的反响热烈。

  3、学生间彼此的欣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唱奏表演,然后彼此欣赏,这不仅是音乐欣赏,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教育,对学生自我完成表现的教育,使他们有勇气表现自己,也能有认真欣赏别人表演的好习惯。

  三、有效的音乐欣赏指导法:

  1、注重欣赏气氛:音乐欣赏的气氛非常重要。音乐欣赏最好要在隔音设备极佳的视听教室内实施,教师在课堂上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也极大,所以在欣赏音乐时,教师应保持认真聆听的态度,可以站在讲台上或干脆与学生坐在一起欣赏音乐,这样学生会觉得十分亲切,教师也能详细观察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种种反应。

  2、欣赏前的讲解:我们再欣赏作品前总要进行乐曲的说明,但这些说明不宜过长,否则可能降低欣赏的情绪,因为即使最优秀的音乐教师,无论如何巧妙地说明,也无法充分表现音乐的本身,所以最佳的欣赏途径是音乐直接让欣赏者聆听。

  3、设置欣赏焦点:在课堂欣赏中,不能让学生茫然地听,教学过程中应提示欣赏的焦点,教师研究教材,确定适合学生程度的欣赏焦点,同一首作品,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欣赏焦点,如:

  (1)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这段音乐的主题是什么?你能哼出主题吗?

  (3)这段音乐的曲式结构如何?

  4、身体反应:音乐的要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节奏,身体的反应是把握节奏最确实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以下方法来把握节奏:

  (1)以手拍节奏或用笔指挥节拍的基本动作;

  (2)演奏打击乐器配合乐曲的节奏等。

  5、描绘乐曲的感受: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之后,以说、写、画、演等形式,描绘出乐曲的感受,如欣赏完艺术歌曲《春晓》后,可以让学生用简笔画、写短文、配乐诗朗诵的形式来抒发对春天的热爱。

  6、欣赏乐曲的时间:有的乐曲完整欣赏很长,这时我们就应当考虑学生的注意力能维持多久,也许高中生注意力能集中久一点,但初中生可能会短一些,所以,不一定所有的乐曲都要完整欣赏,才认为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7、欣赏音乐的良好态度:教师在课堂上应随机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态度以及聆听音乐会的礼貌和习惯。有的学生因为条件的限制,从未现场欣赏过音乐会,但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怎样做一个文明的观众。如在欣赏音乐会时,应注意乐曲进行中不走动,还应关闭一切通讯设备,迟到时要等到乐曲告一段落才能进场,乐章停顿时不能鼓掌,演员谢幕后观众要注意有礼貌退场等细节。

  8、音乐欣赏生活化:除了课堂上的音乐欣赏外,教师应促使课堂上的音乐欣赏得到延伸,得以生活化。因为现在的中学生,每天接触更多的还是

  港台的通俗歌曲,所以我们音乐教师可以适当的将广播电视方面的有教育价值的音乐欣赏节目,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增加一些欣赏的机会,这也能弥补音乐欣赏课上音像资料的不足。如每年的五一、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都会举行全国的歌手大奖赛或舞蹈大奖赛,春节期间的一系列歌舞晚会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拓展欣赏的好节目。

  以上我把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做了一些交流。每个音乐教师对音乐欣赏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但不管怎样教学,都必须以学生为本。我们的欣赏教学应在“普及”上做文章,我们应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普通教育,在我们教育的学生中,将来去从事音乐的人毕竟是少数,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长大后只能成为喜欢音乐、热爱音乐的人,所以音乐教育应该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让他们在愉快的音乐教学中,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自己动手去创造音乐,从而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智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7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

  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成功事迹。

  一直以来我对音乐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聆听一场音乐会,会使我们陶醉其中,观看一场歌舞晚会,会使们激动万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我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通过本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华民族音乐家的姓名。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我相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8

  时光就像乐谱里跳动的音符,飞逝而去。转眼之间,一学期的《音乐欣赏》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再回首,发现这门课带给我太多的收获和感触,在老师的认真讲解和引导下,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音乐对我也有了更多的意义。

  有人说,音乐这个东西,快乐时入耳,悲伤时入心。可见,音乐对生活有重要的调剂作用,它是一种寄托感情,表达思想的高雅艺术,通过乐谱里连缀的音符,我们能够感受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有时候穿越了几百年,还是能带给人沉甸甸的感动。音乐在给人美得享受以外,还能提高人的什么能力,时间的万物都可以是流淌在心尖上的音乐,有一种永恒的诗意的美。

  音乐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力量。

  在一学期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的部分。

  老师首先介绍了古琴,古琴是最能体现我国古人文化气质的乐器。而当九霄环佩琴映入我的眼帘时,可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当时的感觉,就古琴音乐不说,单是制作精美的九霄环佩琴,就已经让我十分地钦佩我国古人在几千年前的制琴工艺。冠角的线条雕刻得十分精细,给粗犷的琴体增添了几分灵动,使整个琴体在庄重浑厚中显露出伟岸高大的气势,具有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征。九霄环佩琴是唐琴中最为罕见的一种,自古以来此琴极享盛名,被誉为“鼎鼎唐品”和“仙品”,让人过目难忘。这张琴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极浑厚古朴,自清末以来即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因为它在传世唐琴中最为独特,最为古老,声音更是完美尽善,所以成为举国知名的瑰宝。

  当然,我国古代的古琴演奏家阮籍,嵇康都是鼎鼎大名的竹林墨客,一身仙风道骨。特别是欣赏嵇康的《广陵散》的时候,那一声琴音就如同利剑,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倏忽而至,在一抹晨光中,在地平线的尽头,一人席地而坐,独自抚琴,遥望四极,凝涩沉厚,玩转幽暗的琴音越发的清冽悠远,余韵绵长。1700多年前的那个夜班,怅惘中的嵇康独自引琴而弹,乐由中出,夜静谧得初期,然而当有着非凡气度,通晓音律的魑魅悄然而至,弹奏了这曲《广陵散》,弦乐声声,安慰着那颗孤傲的心灵,如月轮穿越大海。从他的这首《广陵散》中,隐约的表现出了他对世人趋势随俗的无助和感慨,似乎能看到嵇氏胸中澎湃的激情,坚定地把持着自己的道德底线。

  刑场之上,徽音未乱,一切皆静,《广陵散》由此而成绝响,嵇康也成一时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角。虽然生命走向了尽头,但是嵇康和他的《广陵散》穿越了千年,至今都能让人们从古琴师的手下,感受到一个仙侠道者的风骨。

  除了古琴,音乐欣赏课上还介绍了我国民族乐器里面非常重要的乐器---二胡。二胡,北方的民间乐器。始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在过去它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具有很高的情感表现力。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二胡演奏家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课堂上听了老师对他的介绍,我后来又查了关于他的资料。渐渐地被他身上耀眼的音乐才华和他个人的魅力所吸引。

  出身草根的阿炳自小随父入道,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道观清静、脱俗的的环境给了阿炳音乐滋生的土壤,受父亲的影响,他超人的音乐天赋很快得到展现。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和许多天才一样,也可能和从小无母有关,阿炳的性格并没有秉承他生长的道观安然、温雅、平静。相反这个时期的阿炳暴躁,顽皮,但这并不影响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的认知。在22岁那年,相依为命的父亲的去世给了阿炳沉重的打击,失去亲人的痛苦加上交友不慎,他沾染上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从此阿炳的生活苦难而又漫长。他开始走村窜巷,以卖艺的方式来维持生活。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阴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如果说此前的阿炳是桀骜的,狂放的,现在的阿炳则是隐忍的,柔韧的;此前音乐作品是限于道教形式仅有突破的,现在的音乐作品则是社会的、生活的、也是全民的。40岁时,一个同样生活在底层的寡妇董彩娣走进了阿炳孤独的生活,有了这个苦难历程的女人后,阿炳不再是人们想象当中底层乞讨者那种肮脏,浑浊的记忆,他的衣服虽然破旧却干净整洁,他清瘦的脸从来都清爽素净的。从此江南水乡就有了一副温馨的画面,那个伴随他终老的女人成了他的眼睛,他的拐杖,夕阳将两个人的声影拉的老长老长,最终消失在那古老青石巷的深处?

  无锡惠山二泉享有“天下第二泉”的美称,是阿炳常去游玩的地方。他双目失明后,才奏出《二泉映月》一曲,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的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而他当时所感到的却是漆黑一片,这就使得他在婉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调。

  《二泉映月》是阿炳的音乐顶峰,其实阿炳与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阿炳用音乐来抒发月下美丽的泉水,不如说是阿炳在诉说着自己苦难的人生和那个时代所有底层人在生活面前的无奈和忧伤,两根瘦弦一根牵动着爱,一根倾诉着恨。终于,两颗冰凉的月亮从干枯的眼中的跌落,那把伴随他一生的二胡和他的女人悄悄立于淙淙流淌的二泉旁,你走后,千年的二泉犹在,可月语谁解??

  除了对中国音乐感触颇多外,我还很喜欢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西方的文明发源于古希腊罗马,在爱琴海边,孕育了灿烂的民主的文明,当时古希腊的音乐以神话故事为背景,非常的灵动,古罗马的军事扩张带来了独特的军乐。后来,欧洲进入了中世纪,教会的统治下,黑暗的罗马教廷主要的音乐是教廷音乐,表现出神圣而庄严的感觉。

  但是在欧洲史上,文艺复兴才是真正出彩的地方,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反对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具有很大的变化,由于对人和现实生活的强调,音乐呈现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世俗、明朗和情感化的倾向。

  到了18世纪下半叶,西方音乐产生了重要的一个支流---古典乐派,这个乐派题材重大,反映出生机勃勃的世界,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精神风貌和鲜明的世俗特征,这一时期,对我最具吸引力的作曲家就是一位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说来也怪,我就是不喜欢人们传说的种种贝多芬的英雄故事(大多极不可靠),还有所谓与命运抗争的主题,而总是格外偏爱他温柔、多情、细致的那一面。十首小提琴奏鸣曲正是我倾心的“这一面”之最佳代表。第一要听的当然就是那首《春天奏鸣曲》。开头小提琴连绵不绝、舒缓悠长的圆滑奏衬着钢琴清澈的分解和弦,分明就是那一江春水向东流。无限情深,

  却极明朗,绝不见半个“愁”字。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俗称“克莱采”,也极有名。可能比较艰深一些。不过,要是去读一遍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也许会更能理解它,反之亦然。这可再也不是春天的涓涓细流,而是如火如荼、夏日炎炎般的激情了。小提琴与钢琴的唱和与纠缠真正像是两个生死恋人。无怪乎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在合奏这首危险的曲子时爆发了汹涌澎湃的恋情了。

  当要走到贝多芬这部巨著的尽头的时候。我们又能听到些什么呢?贝多芬越老越深刻、越老越复杂、以致于把他的同时代人远远地抛在身后。他那些同时代人也晓得他的晚期作品非常伟大,可大家都无可奈何地敬而远之,伟大的第九交响曲,那真正是人类文明的不朽丰碑和伟大象征。

  时光匆匆而过,对《音乐欣赏》的感悟还有很多不能尽数,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但它帮我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音乐将成为另一个灯塔,指引我的路,在任何时候,我都能从音乐作品中汲取营养。责任在胸,使命在肩,是音乐教会了我拥有博大的胸襟,并且身体力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一学期《音乐欣赏》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9

  大学音乐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开放自由,并且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这学期我们欣赏了不同时代、不同个性、不同国家的音乐,更是在这些音乐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苦难并不可怕,只要有战胜一切的毅力和决心,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

  以前我一直热衷于流行音乐,那种由各种电子乐器混合出来的声音或许正是满足当代青年感情发泄的需要,我也曾对民族古典音乐嗤之以鼻,直到我上了这课,接触到优秀的民族古典乐,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幼稚。俞伯牙和钟子期那宛如高山流水般淳朴、激昂的友情是任何流行音乐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就是流露出的真正感情。梁祝中那壮烈凄美的爱情随着悠扬的小提琴声的起伏跌宕而不断升温,更有英国管奏出的美妙动人、感人肺腑的德沃夏克《致新大陆交响曲》,那是晨曦未露时,或是月光如银时作曲家内心孤独的体验。身处异国他乡,此时心中涌起浓浓的思乡情绪,乡愁总是与孤独寂寞相联系,总是与忧郁悲情相联系。乡愁是什么?是对故土、对亲人的思念,是作曲家的祖国情、故土情和亲情,是远离他们的痛苦,是期待相逢的愁绪。

  音乐欣赏课的主题就是欣赏,在这节课里,你可以抛掉任何烦恼,任何压力,关上灯,整个音乐世界就是你一个人的了,把心交给音乐,让他牵着你感悟,领会,正如歌舞青春whentherewasmeandyou所描述的一样。当然,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干脆什么都不想,忽略感情体验,仅仅欣赏那些旋律和优美的词语。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最后一节课上,老师让我们欣赏了我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中的音乐,它不仅可以带给人听觉上的刺激,更主要的是它原身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角度,不仅把曹雪芹小说中的意境活灵活现地带给大家之外,而且大批的应用中国传统乐器,将剧中音乐推向了一个无人可及的高度,甚至于每每听到剧中音乐,大家便会不知不觉想起剧中的人物与情景。红楼,将浊世红尘之甚嚣、厚地高天之空寂活生生拉到读者眼前。

  能选上这课我觉得幸运的,人生忙忙碌碌,有多少人能够抽时间静下心来欣赏美妙的音乐呢?感谢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虽然音乐欣赏课只有短短几周,但是我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却远远没有结束。正如电《菊次郎的夏天》里面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沿途会遇到各种风景,但最后我们都要回归。”音乐就是旅途中最好的疗伤剂,当失落压抑时,不妨放上一小段喜欢的音乐,静下心,慢慢品味,徜徉音乐的律动。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10

  音乐欣赏就是通过听觉去感受一首歌曲或乐曲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美,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从其定义看出,音乐欣赏就是用耳去听,并且在这过程中通过联想等的一些思维方式去用心体会出来的对该歌曲或者乐曲本身的感情及美感

  当人需要用音乐去放松心情的时候,可以纯粹地从听觉上享受音乐,即从欣赏音乐过程中,由于感受旋律、节奏等音乐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时达到放松心情的效果。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不一定要具备很多音乐知识或者有高层次的欣赏水平,只要“打开耳朵”去听音乐即可。在欣赏音乐时,你便会感受到到旋律是优美的或者是动听的,并且凭直觉去选择个人觉得悦耳的歌曲或乐曲去欣赏。例如在听很多的交响曲时,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欣赏它的旋律,从中获得心情上的释放。

  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也可以从更深的层面去体会歌曲和乐曲中的情感和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欣赏同一首歌或者乐曲,通过联想,通过思考,从而得出这首歌曲或者乐曲所渲染的感情。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去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体裁以及其音乐语言的特点和作者生平等等,更深层的体味音乐作品的内涵。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对音乐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以及具备一定得欣赏能力。而在更深入的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我们既可以获得欣赏过程中的快感,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正如当我们在听交响曲时,如果我们知道的作者创作用意,创作背景,我们就能听音乐作品更为深刻的内涵。在欣赏同一个音乐作品时,往往每个人所领略的感受或者从中听出来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跟作者的创作的原意也不一定相同。这是跟几个因素有关系的。

  第一,这与我们对该音乐作品的本身的了解相关。在不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感情,音乐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与该音乐作品相关的具体内容时,我们在欣赏该音乐作品时或许就不会真正体会的出作者相凭借该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欣赏贝多芬《致爱丽丝》这首音乐作品时,如果我们不了解该音乐的题目以及与该音乐相关的一系列信息,我们大概会觉得旋律悦耳,再根据个人情感赋予它一些内容。不过当我们知道这个作品的题目以及可能是写给一位贝多芬的学生还有作者的背景,我们或者会赋予这首作品一些浪漫的色彩,并且体会到更多与作者相近的情感。在我们听《wearethechampion》,我觉得此作品就是一首鼓励人心的歌曲,而从来没想过原来作者创作用意是鼓励同性恋的。

  第二,与我们的人生阅历相关。在我们听同一音乐作品的时候,人们通过联想来丰富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给这首歌赋予的内涵就会具有个人主观色彩。在音乐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欣赏音乐的权利。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爱好的音乐的权利,欣赏自己偏好音乐的自由。欣赏音乐不应该是刻意的。一个音乐作品创作出来供大家欣赏,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主观思想从中听出不一样的感受,不一定要刻意让自己体会到作者的原意。欣赏古典音乐或流行音乐皆是欣赏音乐,不必从中区分高尚与低俗。因为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是该作者的心血,抒发情感的产物。人们只要从欣赏音乐当中获得心情的放松,情感的释放即可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11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技能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体现更多地的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将我平时积累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共享。

  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由情起”,这句话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正是这情让孩子们深入地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铺路搭桥。“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意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就能够提升审美情趣。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课堂中我的评价极为开放,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好情景。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拥抱形”,”圆形”的座位层次。这些做法不只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这种形式的排位方法,学生的兴致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调。”这就说明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活动,总能打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改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我根据学生认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所以,和谐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三、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艺术的美。

  1.音乐教学气氛渲染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课堂上往往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着知识之迷;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的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毫无反映,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2.音乐教学肢体语言

  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研究表明,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音乐教师的动姿艺术可根据动作部位不同分为以下若干种类:身体动作――通过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包括手势步抬与头姿等。面部表情――通过脸上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而传递信息。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教师情感过程的“温度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教学语言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不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中的多种语言的完美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更锦上添花。

  当然,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感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12

  在20XX年XX月XX日,我去了XXX,让我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一进校园,就被优雅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深深吸引。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天真可爱。当我第一次来到班上时,我得到了学生们热烈的欢迎掌声。我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听着教官的课,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瞬间,哪怕是一个小细节,对我来说都是如此深刻,至今记忆犹新。导师很关心我,给了细心的指导。每个老师在讲课前都应该认真备课。上课前,她提醒我重点、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学生说话?如果我和学生交流,我真的可以涵盖一切,真的学到很多东西。

  实习结束后,导师让我走上讲台,面向全班同学。我总是很紧张。直到走上讲台,我才意识到一切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这是一个有点困难但完整而难忘的过程,就像一朵花,从萌芽到直立开花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学生们非常配合我的工作。他们上课认真听我讲课,认真唱歌,积极回答我的问题。作为新人真的很感动我。

  然而,在这样一个叛逆的年龄,难免会有一些孩子不喜欢服从。对于这样的学生,作为教职员工,他们不能使用暴力或过度的语言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可能会适得其反,后果不堪设想。在这样一个法制社会,人人都有权益,学生也不例外。如果他们不尊重学生的利益,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权利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对老师来说是适得其反的。所以,不尊重学生,对学生不友善,就意味着自我毁灭。但总有一定程度的善良。对于这样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也应该对症下药。最重要的是,你不能轻易放弃他们。

  我在一年级。这些刚被提升到早期阶段的孩子,还站在童年的尾巴上,对着父母撒娇。在人前,他们以为自己是成年人的无辜天使。他们无法抑制自己的兴奋、多变的想法和上课说话的欲望。因此,希望在课堂上保持纪律。我喜欢用一些看起来更人性化的理由来压抑他们激动的情绪。偶尔,他们会选择一些包含真理的短篇小说来指出它们。这样会有一个好的开始,整个班级都会有一个好的效果。

  在讲课方面,我选择了欣赏课的类型,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听、看、唱等视觉手段吸收自己应该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也是抓住了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从动画片入手。因为动画片一直都很受孩子们的喜爱。一些国外的动画在我小的时候很受欢迎,到今天仍然很受欢迎。说明它们真的很经典,但在现在的孩子眼里,这样的经典漫画只是没有语言和对话的搞笑剧,真的很让人心寒,应该重新考虑。

  我觉得不止这些,就算是动画电影,也应该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经过反复思考和思考,我找到了一个切入点,那就是引用漫画中使用的西方古典音乐片段,让学生们了解一些西方古典时期的伟大音乐家以及他们的相关知识。

  事实上,只需要一首音乐,人们就可以获得多种知识。比如音乐形式知识,让学生知道音乐的框架结构;比如作曲知识,告诉学生简单的作曲技法,并让学生尝试写出自己的旋律;比如,配器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它们的声音特点和声音排列等。这样当他们再次欣赏管弦乐时,他们就不会盲目,而稍加暗示,他们就会对音乐有更多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最直接的知识是西方音乐史,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调查显示,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书籍的内容,XX%的学生只喜欢个别章节,5%的学生没有态度。如果改变不了大环境,那么就要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来改变现状,所以需要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多思考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拓展的外部知识材料。

  实习生活过得很快,我带着一丝悲伤和失望离开了实习单位。实习期间,我和导师也是。

  有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希望我的指导老师们工作顺利,我人生中第一批学生学业有成。当然,在这次实习工作中,我还有很多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相信我会尽快端正我的态度,改正我的错误,以便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感谢我的学校,实习单位,以及我的指导老师和系指导老师。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13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他对我的教学观念、人格、创造力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观念:即客观事物在人脑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而不是实在物质。我认为,在以前的教学中,我较注重的是:对孩子一对一的传授知识,为的是让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学了奥尔夫以后,我的观念有了改变,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的主动权,教给了孩子。

  结合当今的社会,恰恰需要这种主支探索绵精神。教育现代的儿童,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育,而不是千篇一律如邮一辙的教学。现在的孩子思维灵敏度高,吸收知识的能力强,单一的老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是不够用的。教师应该大胆的开辟一片空地,要孩子们去探索,让他们自己走向成功。在他们的头脑中,不畏惧失败。例如:小孩子学走路,摔倒了,现在的父母会说:“自己站起来。”那么,在思维这块领地,为什么不能试着说一句:“自己站起来。”呢!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他强调了自身的发展,有点举一反十的意味。美国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玛斯隆说:我们必须教学生成为一个会创造的人,至少有能力面对新奇事物的思想,去做即兴演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无须提前准备。奥尔夫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以后,我会拿来借鉴,这是一人好的开始。

  我学习卫学期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每次上课,从我自身来说,都感到轻松自然,教师每次上课都以带着全班同学做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如老师请同学自选打击乐器,自己编排四拍子的节奏,要求不与他人一样;老师发给每组同学几张报纸,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表演,要求情节不同;教师放一段音乐,乐曲时而缓慢,时而急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动作,大胆进行表现。锻炼了我们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再如,任意给两个音高进行儿歌创编,锻炼了即兴创造能力、识谱能力及音准的训练等等;对几宫格的认识,锻炼了协调能力。还有许多其他的游戏,教师用这些游戏好象在无声地告诉我们,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空间之大、之随意。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知,去探索,从游戏入手,将孩子们娱乐优势(天性)转向——用心去冒险,我们在经历一种最完美的人类状态,而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完全平衡,就是人类心灵的延伸。娱乐并不为失败所困扰,游戏中也有风险,但娱乐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从而达到一种升华。“音乐并不是我的目的,音乐是我达到散发心灵力量的一个手段罢工了!”奥尔夫先生这句话寓意深刻呀!

  人格:即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即在对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学了奥尔夫教学使我心胸开朗了许多,思考方式灵活了……奥尔夫教学所追求的不是音乐本身,他没有固定的教案,而是借助音乐去寻找人类已经遗失或将要丧失本质的心灵中最可贵的东西。要达到这种目的,唯一方法是通过这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才能获得。

  音乐及其他艺术不同于科学(理性,逻辑之结晶)的最大区别在于:他是人类情感听载体,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所要焕发的是心灵这种感觉,感情的直白表露,前面讲的即兴就是这种表露最集中典型的方式。通过音乐活动,不是去追寻理性的教化,而是心灵的焕发,人性的解放。

  如一次课上,教师让我们听着铃鼓的敲击声,听着强弱音的变化,用脚步的轻重和自身的形体状态来再现自我。当鼓声停止时,随意找到一个伙伴,利用老师事先指定好的身体部位接触作造型,看谁做出的造型最美观。同学们笑声不止。这个活动让五十个大人兴趣昂然,又何况幼儿呢!老师要求每次合作的伙伴不要总是一个人,锻炼了合作精神、随机性、即兴创作能力、表现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实践中,我试着给三岁——三岁半的孩子上了一次这样的课,孩子们十分感兴趣。连平日最淘气的贝贝(一个不到三岁,十分任性的小男孩)也会全神贯注地找小伙伴,摆造型。这次课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渐渐贴近了孩子们的心,他引导着我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创造力:即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事物的能力。学了奥尔夫使我感到这个世界很丰富,这个世界很精彩。让我换一双眼睛,换一种心态看世界。让我感悟世界美好的一面。作为老师通过拍击身体、捻指、跺脚等声势,进行教学。声势可以说是动作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对幼儿来说简单易学。此外,还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来训练对事物感知的灵敏度。以娱乐贯穿一教学之中。锻炼与开发幼儿诸多方面的能力。

  学习奥尔夫教学有一学期了,我觉得他就象一块面包,一大块精神面包,靠你自己去慢慢品味,这样才能品出他的独特味道!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音乐欣赏课心得体会12-16

学习音乐欣赏课的心得体会01-12

音乐欣赏课的心得体会范文12-15

音乐欣赏体会12-01

音乐欣赏教案08-14

音乐欣赏作文08-17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体会12-22

音乐欣赏活动说课稿03-14

音乐欣赏课件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