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2023-03-15 心得体会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

  通过阅读吕校长的《强化课后服务,落实全面育人》与杨东平教授关于《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两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关于现代教育的一些内容,现代教育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拥有健康的人格、准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学习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实的精神生活等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有效落实全面发展新理念,更加贴近现代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五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它的主要形式有:补漏提升活动和个性兴趣活动。通过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充分开发了同学们的潜能,培养了同学们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虽然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但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协调与配合。作为一名家长,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还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如何做人,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与举止,若稍有偏差,应立即进行矫正。其次,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有计划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尽可能让他独立完成,以培养孩子以后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总之,家校共育不但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良好沟通的渠道,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感谢学校为每位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所做的努力。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2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人父母之后。从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到现在成长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谓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行。虽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学时,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紧张,每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一次小测验,我们比孩子还要焦虑,总想让孩子的学习在起初打好一个基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才认识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从对家长的依赖学习到独立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引导。

  我们既不能把孩子扔给老师,单纯地让老师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师的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送到学校万事大吉,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和老师相处,很多的处世方式是来自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把好关。进入高年级,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时候在家庭里反映出来的问题,我都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毕竟孩子还没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观念,如果有不好的习惯,我会请班主任老师和我共同引导一下,疏导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班主任老师,说实话很多方面老师比我们家长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所以我选择完全信任,我相信学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们家长希望的目标前行。

  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看到了学校老师的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极力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顺势而养,顺势而育,我们需要共同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3

  每个人的童年都非常的宝贵和短暂,我作为家长有时回顾自己的童年,往往那份记忆已经非常的糢糊了,但长大后很多的习惯和认知都是在那段时间学习来的。古话也常说“三岁看到老”。现在以身为人母,我也是尽可能的努力让孩子在这个宝贵并短暂的童年中多学习些良好生活的习惯,多感受一些大自然的美丽,和多获取一些独立生活的技能。

  在此和各位家长交流下我的育儿心得,如有不足也请各位家长见谅。

  读万卷书是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那行万里路就是开阔你视野的广度。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在平时的生活时间里,我们一般都会利用空闲的时间带孩子到处走走,通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让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感受自然,人文,动物等。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观察不同的植物和树木,尽可能把他看到未知的植物通过一些软件和自己的.知识告诉孩子。加深了孩子的知识库的同时,他的自信心也会提升很多。这样他就会更热爱和亲近大自然,会去保护大自然和懂的珍惜一草一木。

  通过游玩让孩子在人群中,社会中尝试自主开口,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此举个小例子,有时候问路可以尝试鼓励让孩子去问,家长作为辅助在一旁协助。当他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后,一是要感谢别人,学会感恩。同时孩子也会懂得将来当自己有了能力后也应该张开双臂帮助别人。

  在童年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仅让孩子吸收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感受到了自然得美,社会得爱,让这个短暂得童年变得更有意义,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4

  学校和家庭是教育的“两只手”,缺少了哪一只,教育必将孤掌难鸣。苏霍姆林斯基也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的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管子·权修》里有一段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树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它的意思是:做一年的打算,种植庄稼是最好的;做十年的打算,栽种树木是最好的;而做一生的打算,培养人才才是最好的。如何才能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促进家校共育的深度融合,进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关于这点,我有两方面的体会。

  一、积极有效的沟通搭建成长的桥梁

  (1)家长和老师勤沟通

  家长和老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目的是了解孩子的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情绪状态,以便于有目地的帮助孩子。广陵小学有非常多的家校互动举措,如家长会、各种节日活动、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此外,老师们也在微信里建立了班级联络群,每天都不辞辛苦地发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让我们能实时地掌握孩子的学习任务;认真负责任的老师们还经常发布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让我们能看到孩子在学校的'另一面,全面了解孩子;更难得的是,老师们还经常和我们分享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我从中看到了老师们的高素质、高度的责任心,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我从中学到了“传递正能量”,帮助孩子从好的角度看问题,向着阳光生长;知道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明确了“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不能缺位”,努力创造条件抓紧时间让孩子多和父亲在一起;也收到了对于我提出的问题解答。我读到了有条理的思维写出的美丽的诗,也看到了用诗意的语言去展现数学的理性,学到了如何帮助孩子一丝不苟、认真地理解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了解到除了我们这样的父母,在学校还有一颗温暖真挚的心在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她告诉了我们耐心的等待,用一朵花开的时间,等待孩子每天长大一点。

  这样的真诚、高效率的家校沟通方式,不仅直接帮助到我,更帮助了孩子快速平稳的进入小学的学习环境,快乐成长。

  (2)家长和孩子能沟通

  家长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从孩子角度了解她在学校的生活,鼓励、安慰和指导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

  为了让子回家后乐于和我分享学校发生的事,我努力了很久。从幼儿园时开始,我每天都会问她带回家的小爱心是老师因为什么奖励给她的,慢慢养成了“欣欣说,我们听”的习惯,不光是听,我们也评论,表达出我们的观点和想法,让交流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小学后她继续保持了什么都说的好习惯,不光是老师表扬这样的好事,有时她和同学怎么玩闹的,她做的小坏事都开始和我们兴高采烈地分享。无论说什么,我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肯定她的情绪反应,也和她说说我们自己小时候的糗事,回忆自己或者她爸爸童年时碰到类似困难是怎么应对的。这样的分享让欣欣的情绪平静愉悦,也给了我们机会去帮助她找到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办法。

  (3)孩子和老师善沟通

  日常学习生活中,我看到的了老师们能及时关注到孩子的动态,但我更希望欣欣自己能积极主动的去接近老师,和老师交流。我曾经特别羡慕有的孩子能主动关心老师、和老师谈心聊天。孩子和老师直接的沟通能帮助孩子在情感上信任依赖老师,在未来的学校生活中有安全感,能自信积极向上。但是到目前为止,虽然她非常喜欢和崇拜自己的老师,但是却不敢跟老师进行落落大方的交流和互动,总是表现出害羞的一面。这一方面,我们在培养中做得不够好。究其原因,孩子某方面的欠缺就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欣欣小时候由于我害怕疾病带来的伤害和麻烦,我对于她过于呵护,集体活动和出门旅行比较少,和人打交道不多,造成她在人际交往中不够积极主动。下面,我们将带着她参加拓展,旅游等活动,扩大她的视野,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相信这个问题能有所改善。

  实质上不光是这样一个问题,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问题都会出现,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家长要有好心态面对孩子的成长。

  二、良好心态帮助孩子健康快乐自信

  (1)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

  一个班的孩子在发育上不会是一样的,一个孩子在各种能力的发展上也不一定是均衡的。我们一般对于孩子的身高体重等方面的差异都会比较容忍,但是对于孩子能力方面的差异就不会那么淡定。家长因为太了解孩子,所以能很清楚地看到孩子的不足。

  拿欣欣来说,她运动方面的能力发展比较慢:转呼啦圈,一转就掉;跳绳,能一蹦老高,却跳不了几个。欣欣开始写字像蚯蚓,她曾经左右不分,bd会写反,整体认读音节记不住。我有时想想自己小时候,再看看别的孩子,再看看她,不由自主就着急,纠结,为啥我的孩子就不像那样好呢?

  其实这些不足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必经的自然的过程,没有一个人生来就什么都好,什么都会的。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拔苗助长反倒有害。写字不好是因为孩子手上的小肌肉还没发育好,如果练习过多会适得其反,影响发育,延缓能力的发展;左右不分,有些字会写反,那是婴儿时期爬行不充分造成的后果之一,适当多运动,多练习就会改善……

  了解了这些,我知道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静待花开。我也曾在欣欣写得像样些的字上画上小爱心做个记号,她进入小学这几个月,笔画越来越干净利落甚至还懂得了什么是悬针竖,什么事垂露竖;欣欣跳绳最近才有了进步,从最初的个位数增加到了两位数;她还会独立地阅读注音读物,越来越好。就像老师分享的,生命是一个过程,慢慢成长,每天一小步,和自己比,每天都进步。

  (2)相信孩子赏识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不足,我们经常要看到的应该是孩子的长处,欣赏孩子。孩子都有偏好,经常得表扬和鼓励的事情她会一遍又一遍的去做。利用这一点,老师们做得都很好。我们家长更应该调整心态,相信孩子赏识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相信她会越来越好。我也知道挫折教育,但我们的孩子才刚开始系统的学习,自信心还在建立过程当中,需要的是耐心和鼓励,尽量不批评,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家长去创造条件表扬孩子,激发孩子的内生动力。

  欣欣从最开始懵懵懂懂到现在文明有礼,和大家的孩子一样,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现在我每天看到欣欣就觉得她是一个奇迹,赞叹生命赋予我们的礼物!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5

  我与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很关心自己孩子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并能健康成长。虽然我觉得孩子比较乖巧懂事,但他也有不足之处。

  谈到家校共育心得,我看了许多其他家长的文章,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及时的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应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上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多多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用的,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心急,要有耐心对孩子少责怪批评。多鼓励引导,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应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家长应理解和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对不好的习惯要加以改正。从而发现自己的个性。

  家乡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的看待孩子所受的委屈,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地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他。如果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的同时,不要一味的关注成绩。要注重孩子的综合素养,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培养。

  家长应让孩子经历挫折,之后再给孩子分析原因,讲明道理,让孩子承受委屈挫折的同时,能勇敢的站起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斗志。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能一蹴而来就,学习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作为家长,希望学校能够搭建起家校沟通的平台。共同努力。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已深深的体会到做家长就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多方面对他能正确的引导,耐心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来完成。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6

  教育是一个非常深远而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互相沟通,相互合作,为教育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平台。

  很多人认为,实行家校共育后,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都能够拿到家长们理想的分数,给孩子两点一线的空间来思考怎样才能够考出令人满意的分数。其实这样的教育观点是存在误区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步入社会,要参加社会中各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在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分数而实行的。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会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这些与考试分数无关的教育,却是关心孩子们幸福一生的筹码。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一个考试机器在努力,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强,处事和生存能力强,而且实现全面发展,不要求琴棋书画都精通,但孩子都要会。这对每个孩子以后的人生都是一种鼓励,在偌大的社会群体中,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自卑,没有信心。

  在所有这些教育中,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要一点一滴的灌输,久而久之便会慢慢的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连素质都谈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张白纸了。

  与此同时,我也很庆幸自己给儿子选择了城区五中。学校在兼备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落实了学生在校的课后服务,多彩的课后服务在各种程度上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课后服务在不同程度上都给孩子们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分层次进行提高。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起点的。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7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科技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

  我们班的刘奕君同学吃饭很少吃菜,经常感冒,耽误课,并且她遇到一点困难就哭鼻子。她爸爸也这样不吃菜,在与她爸爸沟通后,让孩子家长做出榜样,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后来,孩子有了很大改变。

  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好孩子?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我们班的苗宇航同学学习拖拉,在家里不讲卫生。在与家长沟通后,让他给妹妹做榜样,有一个哥哥的样子,慢慢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能自己叠被子了,学习有了进步。他的父母也不老是看手机了,能跟他谈谈学习,说说心里话。

  班里还有一个男孩,家庭离异,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疼爱,经常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行动,与班里的其他孩子不合群,老打架,不完成作业,老师与家长沟通后,他的妈妈回来看他了,孩子也变得开朗了,与很多同学成了好朋友。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8

  看了家校共育平台里面的专家讲座,感触颇多,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跟我一样,平时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不要说家务劳动,就连孩子自己的个人卫生都基本是父母包办了,很多家长都有“学习至上,生活习惯培养无所谓”的观点,看了讲座才知道,把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割裂开来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一个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学习上很难不马虎;一个生活懒散的人,学习上也不会勤奋。

  现在孩子们的劳动习惯,的确让人汗颜,生活环境舒适,家长对家务活大包大揽,就连最基本的扫地、擦桌子、分碗、分筷子等基本的家务劳动都不主动去做,有时候还要在家长的“利诱”下才象征性的去做这些基本的劳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娇气、懒惰的不良习惯。家长总会习惯的认为现在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觉得孩子大了就会自觉帮忙,到最后才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而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的方式,在家务劳动中才能让孩子对劳动尊敬和热爱,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自己的感受,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

  俗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而不纯粹是学习的机器,这也是锻炼孩子的一个方面。

  那么,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1、要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要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的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鼓励下去,使孩子感到自己做的对,高兴的.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2、要经常对孩子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老师应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要学会吃饭、漱口等一些基本动作。

  3、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示范,手把手的教,要注意安全、卫生。

  看了讲座以后,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从劳动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活,锻炼自己,培养他们自食其力、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亲身感受到幸福生活背后的心酸和不易,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父母、社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生活,是社会、父母对他们成长的一种磨砺,更是一种深深的爱。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9

  家校之间有个娃。家校共育幸福未来工程是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的重点工作。多年来,学校一直探索前行,改变了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范式,优化了教育生态。其结果就是学生有了更好的发展。这个发展不仅仅是教学质量,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质量的提升。

  徐西强老师善于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引导父母做榜样,而是引导孩子做榜样,三是注重孩子的`情感管理。都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作为老师,我们要传道授业,要传送人性之美。我曾经读过一篇《中国青年报》的通讯,写的是河南一位姓张的女班主任。张老师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通讯中讲了她和一位贫困学生的交往一件小事。

  那个学生来自太行山区,家境贫寒。张老师发现他有两个奇怪举动,一是从来不与其他学生一起吃饭,二是洗脸总是到水管接水,洗完后也不擦。天渐渐变冷了,有一天,张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条崭新的毛巾,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学生激动地哭了,说:“张老师,因为家里穷,我从来没有条毛巾来擦脸,您是第一个发现我不擦脸的老师!我吃不起食堂的饭,只好在吃饭时间忍饿出去。”张老师听了,也很感动,之后就对他多了一份关心。这位同学后来在高考中因意外事件落榜,回到了老家。张老师依然牵挂着他,盼着他来信,可是,左盼右盼,竟然一封信也没收到,“怎么会事?出什么事了吗?”张老师想。半年过去了,张老师突然收到了来自太行山内的一个大大的邮包,拆开后一看,是厚厚的一沓信,信中说:“老师,我毕业后,每周给您写两封信,但我没有勇气发给您,因为我没有考入大学,给您丢脸了。现在我鼓起勇气把所有的信寄给您。您的恩情,我无法报答,我记得你爱养花,窗台上总摆着几盆花,我惟一的愿望是化成露珠,凝在您的花上!”没有读完,张老师的泪珠便流了下来,如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0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的穿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潜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从开学初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明,小班大都幼儿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潜力和行为潜力不和谐性不一样步性。不少幼儿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儿尚未构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假如任由这一状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开,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要害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构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务必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够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养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更重要好处。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听了这次老师的讲课,我受益匪浅,简单总结了一下:

  一、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榜样

  孩子升入小学以后与幼儿园相比,生活习惯、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对于家长而言,孩子读一年级以后才发现,原有的生活秩序完全打乱,每天得为接送孩子次数的增加而奔波,为孩子的一日三餐的安排而苦恼,为了如何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还得大伤脑筋,与此同时,我们父母还得面对我们自己的繁忙的工作和社交圈,可以说,苦不堪言,然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孩子。

  孩子在家庭中成长,如同一棵小叔在自然界中成长。良好的自然环境对树木生长有利于它快速成材。同样。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温暖的`笑容就像金灿灿的阳光普照着小树,而父母的爱就如同绵绵细雨滋润着小树!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在各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所以作为家长要成为孩子们榜样,比如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文明用语、翻闲话、或者经常发牢骚,要把快乐的、轻松的,乐观向上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二、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离不开祥和安宁的家庭环境。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的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精神,要有爱心,耐心。再次要出点时间来陪伴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父母的参与和陪伴!这会让孩子产生心里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有的时候孩子作业做错了,做事情拖拉墨迹,我们做父母的心情一下子就会变得很急躁,有的家长会对孩子体罚、大声吼叫。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我们这个时候要静下心来和孩子平等沟通,讲道理,只有孩子感觉她被得到尊重,才会接受我们的观点。我们现在已是为人父母了,我们也是从孩子慢慢长大成熟起来的,别让孩子以为家长批评就是不喜欢他们了,批评是爱的另一种表现。

  四、适当表扬和鼓励

  教育孩子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在多次实验中发现,表扬孩子对其成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对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后,我都会适当给予表扬及奖励!

  五、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和对孩子的教育能力。

  六、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好钢是练出来的,出色的孩子、良好健康的性格是培养出来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民主的氛围,平等,尊重,是家庭健康和谐的生命所在。

  最后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们的良苦用心,让我们期待携手静静等待花开!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2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家庭教育的小学班主任培训,认真聆听许丽华、王玉霞老师等讲座,受益颇丰。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家校共育的方向,理清了思路,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坚定了今后改革的决心。提到教育二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学校、老师;这两者在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认为家庭教育更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父母则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父母会把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潜移默化的折射到孩子身上,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一个很关键的角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下面就我的近期培训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转变观念,树立家校共育理念。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正确把握家校共育的基本目标、基本方向,正确领悟家校共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做法。要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家庭教育的文件,领悟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神,吸取外地的先进经验。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等方式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培养健全人格、有可持续发展力的未来接班人。

  二、积极探索家校共育实施的方式和途径。

  要认真组织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努力更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家校共育体系,充分发挥对学生家庭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常常给我懂事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倾听是父母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上,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书,一起学习。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转移注意力,因此,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家长尽可能的陪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哪怕是在孩子身边安静的看书也好,切记不能孩子在学习,家长在看电视、看手机甚至玩游戏。也就是说,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聊城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要大胆地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积累新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真正成为家校共育的引路人、带头人。创造性地开展家庭教育,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兼班主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本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探索、总结和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干别人不想干的事,吃别人不想吃的苦,守住心灵的一片净土,乐在其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当好未来人才的奠基石。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做为老师,我们应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与家长携手、与学校共同合作,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单靠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

  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虽然常有家长述说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只听老师的话,但家长的一句话抵教师的十句话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也深深感觉到,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教育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各项有关决策、措施的制定请家长参与,既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家长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行使监督权,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家校合作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家校合作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活动中成为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班主任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那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另外,我们要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例如:

  1、传送喜报。班主任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密切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目前电话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级中,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实现家校的沟通和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是要牢记的。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4

  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德育的构建,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天然合作者,家庭和学校是帮助孩子起飞的双翼,只有向着同一个方向、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时,学生才能够真正展翅飞翔。家庭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补充和辅助作用。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城乡结合部,学生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这是我校开展家校共建工作出发点。教育这项责任仅仅靠学校来完成是不行的,缺乏家庭关注的教育是事倍功半的,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家校共育,重在“合力”上下工夫。必须摒弃传统家校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家长也是学校教育的优秀资源。必须让这些资源在学校管理和教育中加以充分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真正地变成1加1大于2的效应。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定期召开家长会

  我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全体学生的家长会,平时又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座谈会,及时地了解家庭教育的动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利用网络优势,拓宽家庭与学校互动的渠道。

  让家长与老师面对面互动,尽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互动形式,但这种方式的互动毕竟要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工作繁忙和在外地打工的家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优势,进行家校互动,也是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校训通平台,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基本情况和重大活动,也可以留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是要求学校和教师给与解答的问题等。我们还利用手机微信或微信群进行互动交流等等。与家长适时交流,及时沟通,快速而便捷。绝大部分家长在同学校交流时都非常理性,使网络不仅成为接受家长监督的平台,而且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更是家校友谊的桥梁与纽带。

  (三)“家校共读活动”引导学习型家庭的建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在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文学家哥德有一句名言:“读一本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法国诗人雨果则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须,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饮料。”,读书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利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儿童受到优秀书籍熏陶,将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正基于此在低年级时我在班级提出了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期内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向家长推荐了《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淘气包马小跳》等书籍,每天回家后让学生和家长共读书,并在“阅读存折”里记录下来孩子们读书的页数和家长参与活动的感受建议、学生读书的收获等。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孩子们读的书难度有所增加,结合一米阅读的APP使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让书香沁入每一个学生的心脾,让学生在书香中茁壮成长!

  (四)开展了家长学校8课时的活动,提升了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家长需要教育,更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我校是家校共育的试点校,家长课堂8课时从2015年开展,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坚持每月一课,在8课时中老师和专家在给家长讲授育子方法,从今年开始,我们家校共育升级到了新高度,突出家校协同育人的理念,调动各行业广大家长资源,把家长请上讲台,丰富课堂内容,开拓学生眼界,拉近亲子距离、拉近家校距离。构建家校共育“合力”,不但转变了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而且也转变了他们的教育观念,同时各班也必须开好常规的家长会,注重与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在相互交流中使认识和意识都得到提高。要求一次一个主题,解决一至两个问题,注重实际效果。

  通过家校共育的活动,在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生活态度更乐观,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信念更积极,生活情趣更高雅,促进了少年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精神面貌积极向上,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但我们深知家长学校工作任重道远,今后,我们会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总结,面对新形势探讨家庭教育新思路、新方法,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我们将继续探索家校合作的新机制,让孩子们的双翼更加丰满有力,展翅翱翔在未来天空里!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5

  今天有幸聆听了杨正伟老师的讲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爱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时为他的“五个一”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深有所感。

  一、爱心是所有教育艺术的源泉。杨老师对学生是深深爱着的,要不然他不会对班里两位同学的心理理解那么透彻。杨老师对学生的爱,换回来的也是学生对他深深的信任。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就有了基础。从杨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就是爱心。

  二、别出心裁有方法。从杨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无论是开学制作一份档案,还是写好一封书信,都是杨老师在工作中精心设计的好方法,他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受益无穷。作为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会包容、感恩,引导家长要努力平衡子女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

  家校共育是源于同一颗爱孩子的心。如何正确、有效地指导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这需要班主任多研究学生、多学习理论,需要作为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养,继续寻求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家校共育的方案11-06

家校共育感悟01-23

家校共育的方案04-11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11-10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03-23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06-20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05-12

家校共育简要总结03-31

家校共育励志语录11-11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05-15